2017年8月31日星期四

台灣公司Garmin賣電擊項圈被狠批 急道歉將產品暫時下架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8/30/%e5%8f%b0%e7%81%a3%e5%85%ac%e5%8f%b8garmin%e8%b3%a3%e9%9b%bb%e6%93%8a%e9%a0%85%e5%9c%88%e8%a2%ab%e7%8b%a0%e6%89%b9%e3%80%80%e6%80%a5%e9%81%93%e6%ad%89%e5%b0%87%e7%94%a2%e5%93%81%e6%9a%ab%e6%99%82/
台灣一家知名導航設備公司Garmin竟然開發用電激來訓練狗隻的項圈Delta Smart 智慧寵物訓練項圈,計劃在9月4日開售,結果在其facebook專頁的宣傳引來大量批評,該公司急急將產品下架及作出道歉,指在完善產品前會暫停發售。有網民則提及日本多名買家投訴Garmin幾年前推出的Bark Limiter,同樣用電擊控制狗隻吠叫,結果卻令多隻狗被灼傷。

該產品聲稱以刺激方式來訓練動物,而該刺激是輕微電擊,並強度分為10個等級,最大瞬間靜電為 3517V,聲稱對人體和狗都是安全。不過,多名網民批評這種電擊動物的做法,十分不人道,Garmin亦在日前宣布會暫停販售該該產品。

Garmin在8月28日於其facebook專頁中稱抱歉造成大家恐慌,已將Delta Smart智慧寵物訓練機的宣傳撤除,並指「小編了解電流功引起各位許多的不快」。其台灣網站則發聲明稱決定在完善該產品之前,不會販售Delta Smart 智慧寵物訓練機。

然而該產品只是在台灣下架,在其他地方仍可買到,本報記者發現亞瑪遜美國仍然有售,價錢約為百多美元。Garmin在2013年亦出過一個相類似的電擊產品,叫Garmin Bark Limiter,同樣是以電擊去訓練狗隻不會吠。然而,有多名日本買家便在網上指用了該產品多天後,發現小狗皮膚嚴重灼傷,很多用家都是用最低的1級強度及按說明書每天不多於8小時,但仍令到小狗受傷。

現時有一些國家已經立法禁止使用電擊項圈,如德國、奧地利、丹麥、瑞典、挪威、加拿大部分地區、英國威爾斯等。德國的《動物保護法》明文規定禁止以電擊限制動物的行動。
電擊狗功能的頸圈原定9月推出。

該產品的宣傳影片,聲稱可有效訓練狗隻。

虎貓保加利亞邂逅港夫妻 移民至港誕「虎二代」

2017-08-29 14:11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寵物/114088/-%E5%B8%B6%E8%B2%93%E5%85%A5%E5%A2%83%E9%A6%99%E6%B8%AF-%E8%99%8E%E8%B2%93%E4%BF%9D%E5%8A%A0%E5%88%A9%E4%BA%9E%E9%82%82%E9%80%85%E6%B8%AF%E5%A4%AB%E5%A6%BB-%E7%A7%BB%E6%B0%91%E8%87%B3%E6%B8%AF%E8%AA%95-%E8%99%8E%E4%BA%8C%E4%BB%A3-
在異國的街頭,一次因緣際遇的邂逅,讓萍水相逢的你我碰上彼此。或是命中注定的安排,讓大家互相靠近,慢慢地認識對方,走在一起直到永遠⋯⋯

如此浪漫動容的橋段,你以為只出現在戲院的大螢幕上?在現實中,曾經留學保加利亞的吳穎姿(Faith),原來也有類似的異地情緣。可是,她所邂逅的「男主角」,卻是一頭貓。
老虎仔在港落地生根,娶了老婆也生了兩隻貓寶寶。
老虎仔的家庭生活(點擊放大)
(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Faith表示,老虎仔平常很愛說話,笑言牠可能是因為太嘈而遭棄養。(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老虎仔的粉絲為牠訂製的攬枕。(鍾偉德攝)老虎仔的粉絲為牠繪畫的作品。(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
跟主人回流香港 落地生根娶老婆
這隻背負着傳奇故事來港定居的橘子色虎紋貓,名叫「老虎仔」,來港定居多年,最近更成家立室,與老婆誕下了兩隻同色的小寶寶。主人Faith說,兩隻小貓都會由自己養,好讓老虎仔一家齊齊整整一起生活。

老虎仔是過江龍,遠道從保加利亞來港定居,眼前牠一家大細溫馨快樂,但Faith透露原這位「江湖大佬」不羈多情,「早在保加利亞時牠就與一隻流浪貓女關係要好,總是出雙入對,後來要移民來港,牠也依依不捨;來港後,老虎仔也在散步時認識了另一隻流浪貓女,每次到公園也會與那貓女「互喵傳情」。至於家中的嬌妻,Faith笑言可能家養的貓缺少一份「街頭味」,老虎仔對她的興趣總不及街外的女人大……
Faith為了讓老虎仔移民,特意為牠申請了歐盟動物護照。(鍾偉德攝)

貪玩好勇跑江湖 總愛早出晚歸
Faith在收養老虎仔後才發現,牠並非普通的虎紋家貓,而是屬於野生品種的歐洲斑貓。或許是本身的野性,老虎仔在保加利亞時已非常喜愛從家中露台走到外頭玩耍,很多時更是早出晚歸,但由於牠開不了露台的門鎖,因此每當老虎仔欲出外玩耍時,也會苦苦哀求虎媽Faith為牠開門,有時還會發出好像「唔該」般的喵聲,讓人啼笑不得。
  • Faith:「老虎仔,你喺邊呀?」「喵~(草叢到呀)」
  • Faith:「你返唔返嚟呀?」「喵~(返呀)」
  • Faith:「你會唔會返嚟食飯呀?」「喵~(食呀)」
  • 在保加利亞時,每當Faith從家中向街叫喊老虎仔,牠便會在遠方一路答話,一路跑回來,再爬牆回到家中。
好勇的老虎仔常常在外與其他街貓打架,Faith嘆道:「牠簡直是江湖大佬,逢貓必打,因此身上留有不少戰績。」Faith憶述,有次看到老虎仔與一隻體型龐大的白貓打架,正處於劣勢。Faith怕牠會受傷,情急下便嘗試發出聲響,求分散白貓的注意,好讓老虎仔有機會逃跑。豈料,老虎仔不但沒有逃跑,還乘白貓聞聲分神之際,跳到牠的背上突襲,狠狠地咬了一大口。最後,不但戰勝大白貓,更讓人家的背脊禿了一大塊。
老虎仔在外國已四處浪蕩,來到香港也不改這習慣。(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老虎仔不羈的個性,為牠惹來不少桃花,牠常在這裏與一街貓女「互喵傳情」。(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鍾偉德攝)附近街坊都很熟悉這位遠道而來的江湖大佬。(鍾偉德攝)(鍾偉德攝)
行走江湖,風光背後總有戰敗時。老虎仔亦曾因與貓打架而弄至破眉崩耳,最嚴重的一次更是後腿受傷及見骨。為免牠再受傷,Faith自此便不再讓牠自由外出,改為每日繫繩遛貓。出街的時間少了,令貪玩的老虎仔非常不滿,常常在散畢步回家時,放軟身體與主人角力,就像小朋友般賴死唔走,非常搞笑。

來港仍不減野性 散步已成習慣
Faith在保國畢業回港前,曾擔心要老虎仔離開保國,會讓牠失去自己的社區,一度考慮將老虎仔轉交當地朋友代養。但最後夫婦二人也放不下多年的感情,最終決定繼續走在一起,帶牠一同回港。舟車勞動加上到港後需到漁農處隔離四個月之久,讓老虎仔生氣好一段時間,曾對夫婦二人不理不睬。

老虎仔因在寒冷的保國土生土長,來港初時對本地濕熱的天氣頗不習慣。即使如此,老虎仔每晚也要堅持出街,要在屋苑內散步方滿意。最近Faith一家搬進新居,位置較近馬路,環境較以前危險,因此Faith改為以寵物車載老虎仔到遠離馬路的公園,才讓牠落地散步,而每次出街Faith亦一定替牠繫上貓繩,全程看管着小老虎的行蹤。

對於在港遛貓的行為,Faith再三強調,老虎仔本為山貓品種,因此天性喜愛外出。但不是每隻貓咪也喜歡出街,因此香港的寵主在遛貓前應慎重考慮貓咪的能力,有需要時徵求獸醫的意見,才決定是否帶貓外出散步。

老虎仔的Facebook

2017年8月30日星期三

動物有權利嗎? / 蕭凱瑩

2017/7/26 — 10:46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hilosophy/%E5%8B%95%E7%89%A9%E6%9C%89%E6%AC%8A%E5%88%A9%E5%97%8E/

「The Baby Burger」事件

早幾年前有人在深層網絡發佈了一段影片,叫做「The Baby Burger 」。片段內容是兩個戴上面具的男人拐走了抱著嬰兒的女人,然後運到一處營地般的地方,有個燒烤燼和數個帳篷,在一片荒野的草原上。故事內容是這樣展開:
「一個男人已經準備好燒烤爐和廚具,好像準備要煮什麼似的。同一時間,早前失去蹤影的男人也回來…帶住一部碎木機回來。那台碎木機似頭小牛那麼大,底下有輪胎,可四處移動。有一個喇叭狀的入口讓你放入木材,經過千萬刀片的攪碎,然後由機器的另一端噴出碎木。看到機器運來,其餘三個男人都好像看到新玩具般開心。 
他們馬上一起走近那台碎木機 — 連同木桌上那個男嬰。縱使男嬰還小,但好像感覺到氣氛有什麼不對路,開始嚎啕大哭起來。但那些男人沒有理會,不斷用那雙骯髒的手掌摑男嬰,男嬰的頭像氣球般左轉右轉,直到他靜下來。之後,那些男人著手脫去男嬰的衣服。另一方面,左方的男人開啟碎木機,碎木機馬上發出轟隆隆的刀片轉動聲。最後,四個大漢中最魁悟那一個舉高男嬰,把他像手球般用力擲向碎木機裡。 
你不會想像到一個男嬰的慘叫聲可以有多悽厲。碎木機的刀片瞬間把男嬰攪成碎片,還不時發出喀咔的骨裂時,血肉立即由碎木機的另一端噴出。其中一個男人不敢怠慢,馬上拿出盆子收集新鮮的血肉。收集完後,你仍然可由碎肉中隱約看見男嬰的形狀。影片接下來的數十分鐘,展示了那班男人如何把碎肉放在燒烤爐上,再煎成漢堡般的肉餅,再加上醬油,弄成漢堡飽。影片最後一幕是兩個男人吃著煮好的漢堡飽的大特寫,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而這個漢堡包的名字叫做 Baby Burger 。」
相信正常人看到以上影片,都會感到驚恐,甚至會強烈指責這些人滅絕人性。有此反應主要因為片中男人殘暴殺害嬰兒後再烹調食用,這是非常不道德的行為。的的確確,這些人的行為非常殘酷,無辜的嬰兒也不應該受到如此殘酷對待,受著極大的痛苦死去。然而,在現實中,每年有數以億計的動物遭受類似以上方式對待,這樣又合乎道德嗎?

隨著農業工業化在近二十年發展訊速 1 ,超級市場裡各式各樣的已包裝好的食物種類,應有盡有,唾手可得,惟看不見背後殘忍地劏魚和分肉的過程。在 Sonia Faruqi 所撰寫的《傷心農場》一書中,作者揭開了這些加工食品背後非常不人道的生產過程:
生產牛奶:在多倫多近郊的一間有機小型乳牛農場裡,所有乳牛頸上都鎖了鐵鏈,狹窄空間的後邊是排糞坑,並安裝了電擊裝置以便訓練牠們在坑上排泄。如此一來,這個農場的乳牛一生都不能向前,向後甚至轉過頭。

生產雞蛋:除了透過改變其基因生產出超巨型火雞,此外,為了增加生蛋數目,也會透過基因挑選提高繁殖能力,最高一年可以生出三百隻蛋。然而,負責生蛋的雞會因生太多蛋而內臟外露致死,亦會因為長期受困於鐵籠中產生自傷殘殺的行為,此時農場工人便會非常不人道地把牠們的雞喙剪去。

生產豬肉:養豬場裡母豬的命運最為悲慘,一生都要接受人工受孕,困在極狹窄的豬欄內生產豬寶寶,牠們已經對外界沒有任何反應,甚至連對進食也失去興趣,於是農場工人會為牠們注射抗生素催谷母豬的胃口。

動物有權利嗎?

過去一直有人爭論動物權益的問題,在此議題中,道德與權利有莫大的關係2,在考慮某個體有沒有權利(諸如自由同意的權利,生命和安全的權利,和隱私權等等)的時候,主要會考慮該個體可乎合乎某些道德標準。因為道德的決策會影響個體維持各種權利,例如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因此,在考慮動物權益,主要會從道德標準的角度出發。我們普遍同意殺人是不道德的行為,因此人是享有生存權利。按照動物學家的說法,人類是動物的一種,那麼,其他物種的動物也應擁有權利嗎?這個議題的正反聲音同樣巨大;然而,反對動物有權利的理由似乎變得愈來愈站不住腳。

反對動物有權利的常見理由有以下四種:
(一).根據傳統基督教教內的說法,動物是沒有靈魂的生物,牠們的存在性僅建基於工具價值 (instrumental value)  ,作為人類的資源,因此動物是沒有任何權利可言。
根據傳統基督教教內的說法,動物是沒有靈魂的生物,牠們的存在性僅建基於工具價值 (instrumental value) 3,作為人類的資源,因此動物是沒有任何權利可言。

傳統基督徙普遍認為動物沒有靈魂主要是基於兩段聖經:《傳道書 3:21》:「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創世記 2:7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他們指出聖經以「靈」應用於人類身上,而「魂」則是應用於動物身上;人與動物有別,而且聖經裡沒有提及動物擁有靈魂,由此推論出動物是沒有靈魂。以上觀點其實有兩點不合理的地方,第一,他們把聖經錯誤解讀。根據鄒賢程君的《動物救贖論》中,「這個『靈』原文應該( נֶ֥פֶשׁ) 解作『有生命』,這個字在不同的地方可用在動物身上。而『生氣』的『氣』原文 (נִשְׁמַ֣ת) 同時也可以用於動物身上。此外,李耀全博士亦指出:「在舊約 נִשְׁמַ֣ת 的意思就是有呼吸的個體,論及人的時候也可譯作(魂),但這卻不能用來分別動物與人。」。第二,如果把以上說法寫成以下標準式:
1. 如果聖經沒有提及過動物有靈魂,那麼動物沒有靈魂
2. 聖經沒有提及過動物有靈魂
────────────────
3. 因此,動物是沒有靈魂,所以亦沒有權利
前提 (1) 是錯誤的,聖經並非「動物有無靈魂」的權威;因此,以上說法犯了「偽托權威」的謬誤。以上反對意見並不合理。

(二). 笛卡兒認為人類以外的動物只是機器4,完全沒有感知能力 (Sentience) 5,因此動物沒有權利。
隨著科技的進步,有很多研究已經證實動物是擁有感知能力,例如貓和狗也跟人類一樣,會患上情緒病。因此以上說法並不成立。

(三). 自然界就是弱肉強食,因此傷害動物是沒有任何問題,人類亦沒有責任保護動物。
以上說法是犯了自然主義的謬誤6,可以寫成以下標準式:
1. 在自然界,動物之間會互相捕食
2. 凡是自然的,都是沒有問題
────────────────
3. 因此,人吃動物沒有問題
如果以上論證成立,那麼強壯的人食用比他們弱小的人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是乎合自然定律。然而,人類不會這樣做,因為這是違犯了道德直覺。

(四). 由於動物沒有任何實質的貢獻,牠們自己沒有賺錢的能力、沒有照顧人類的能力、沒有為社會作出貢獻;寵物單純是人類的玩伴,雞牛豬僅是止於食用價值;因此動物是沒有權利的。
的確,動物沒有足夠的智商跟人類一樣工作賺錢,沒有金錢上的貢獻,但並不等於可以眨低了牠們存在價值,因為「貢獻」可以有多種方式呈現。根據 David Grimm 《貓狗的逆襲:荊滿途的公民之路》一書,作者指出寵物貓狗能防止出現寂寞帶來的病態效應;二零一一年研究顯示,養寵物的人不只比沒有養的人還健康,而且自尊心比較高。除此之外,導盲犬的出現亦為盲人帶來極大的貢獻,為盲人領路等等,因此,不能單單以金錢上貢獻的標準用來決定動物的權利與否。

如此一來,動物沒有權利的說法似乎並不恰當,愈來愈多支持動物有權利的說法開始出現。在爭取動物權益和福利的運動當中, Peter Singer 的偏好效益主義,公平原則和 Tom Regan 提出的動物生存權為該運動所帶來的影響力最大,令人們開始關注動物權益的問題,甚至為動物爭取接近於人的權益。例如 2006 年美國國會在無爭議下通過「寵物疏散及運輸標準」7,外國由貓狗繼承遺產,乘搭交通工具及使用公共空間的權利。「對岸共和國」的憲法中第 12 條:「一隻狗有權去做狗。」和第 13 條:「貓沒義務愛它的主人,但有需要時就要幫忙」亦為動物在爭取權益的路上邁向一小步。

Peter Singer :「動物享有某些權利」
Peter Singer 的立論主要建基於效益主義 (Utilitarianism) 8 和公平原則 (Principle of equality) 9。 Perter Singer 主張:
(一). 以感知痛苦的能力作為擁有道德地位的判準
Peter Singer 在他的論證預設了哲學家 Jeremy Bentham 所提出的效益主義。效益主義是後果論的一種,後果論 (consequentialism) 是指行為的對與錯完全取決於後果好壞。按照 Peter Singer 的結果論效益主義計算,必須把所有有感知能力-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10 的存有者(包括動物和人類)都平等納入考慮:
1. 凡是有感知能力(內在價值)的生物,皆為人類道德規範直接考量的對象
2. 除了人類以外,動物個體也是擁有感知能力(內在價值)
────────────────
3. 因此,動物也是人類道德規範的直接考量對象
換言之,因為動物有感受快樂和痛苦的能力,所以動物也享有道德地位。

(二). 人與動物應該得到平等的道德考量
根據公平原則,人類需要把動物納入道德考量,如果人類只考慮人類自己種群的利益而忽略了其他物種(例如:雞,牛和豬),即是違犯了公平原則,這是構成了物種歧視 (speciesism) 。

(三). 如果動物有不被傷害的權利,那麼人有義務不傷害動物
權利與義務是一體兩面的 11 ,因此,如果動物享有不被傷害的權利,人類是有義務不傷害動物。
基於以上三點, Peter Singer 指出動物被殺害製成食物所受的痛苦是遠遠大於人類食用動物所獲得口腹之慾的幸福感,因此食用動物和製造皮草製品等用品是不道德的行為。根據一致性原則 12 ,人類和動物都擁有感知能力,除非兩者在決定是否有不被傷害的問題上有相干的不相似點,否則人類也應給予其他動物不被傷害的權利。動物也應該跟人一樣擁有生存權利,如果把以上論證寫成類比論證的標準式:
1. 動物有感知能力
2. 人類有感知能力
3. 人類有不被傷害的權利
────────────────
4. 因此,動物也有不被傷害的權利

反對 Peter Singer 的觀點

不過,有人認為以上類比論證具有相干的不相似點;第一,他們認為動物(雞牛羊豬狗等)的智力非常低,因此不需要以對待人類的方式來對待動物。按照以上說法,即是先天嚴重智障人士和嬰兒也是可以傷害,也可以把他們當成食物,因為他們智力很低。但實際上我們不會作出以上行為。根據 Peter Singer 的觀點,他認為智力的高低和決定「是否有不被傷害的權利」是不相干的,因此沒有影響論證的效力。

然而,在此觀點上,筆者認為智力高低某程度與目標性質是有少許相干性的,因為在前提所指出的感知能力,擁有這能力其實已代表該個體擁有一定程度的智力,其分別在於智力高低,因此,筆者認為沒有智力的個體是沒有不被傷害的權力。也許會有人反駁認為此說法等於食用植物人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植物人沒有智力可言,但實際上正常人不會這樣做,因此此說法是錯的。然而,筆者認為食用植物人是沒有道德問題。但為什麼普遍正常人不會這樣做,主要有以下幾項因素:
第一,雖然植物人失去智力,沒有任何感知能力,因此傷害他們也是合乎道德標準的;但是植物人可能有其家人,如果傷害他們,他們的家人會很傷心,基於此項因素食考慮,才沒有傷害他們。 
第二,從食用價值的角度出發,人類不是對人體有益的食品,反而大大增加感染病毒的機會,例如是庫魯病 13 。庫魯症的出現是因為人吃死人的習俗造成朊毒體感染而蔓延的,根據醫學研究,人體含有致病朊毒體,當中腦部的含量最高。這也使得正常人有理由不食用植物人。 
第三,因為同理心的因素,所以正常人不太傾向食用自己的同類。同理心是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相似的程度愈大,感受就愈深。食用自己的同類時,人會作出換位思考,產生自己被吃的感受,是一種負面感覺,因此正常人不太傾向食用自己的同類。當然,食用動物時也有可能會產生此負面情感,視乎個人有多大程度認同自己與動物相似而決定,只是食用人類產生的負面情感是更為深刻,因此人類不太傾向選擇食用植物人。
另一個反對 peter singer 觀點的意見是:公平原則違犯直覺。當人和動物的權利產生衝突時,雖然理性角度立場上,人和動物是同等重要;但是現實考慮上,人類會傾向幫助人類的物種,難道真的錯誤嗎?

誠言,當人和動物的利益有衝突時,在人類的道德直覺上是會以人類的利益作為優先考慮,但此行為並沒有推翻 peter singer 的論證。因為按照公平原則,相同的考慮並不等於完全相同的對待方式,需要因應群體的性質而調整。

食用動物是不道德的,因為食用動物只會為人類帶來口腹之慾,但動物則要承受極大的痛苦。但動物測試為人類所帶來的貢獻極大,成就了巨大的幸福感,那麼使用動物來進行測試是不是符合道德?按照  Peter Singer的理論,如果該動物測試的實驗內容是有必要性的(不能被其他方法取代)的話,答案是乎合道德的,不過,另一位著名學者 Tom Regan 則認為不論益處有多少,任何違犯動物個體的權利下進行動物測試都是不道德的。

Tom Regan :「動物跟人類有同等的道德地位。」

Tom Regan 跟 Peter Singer 的出發點一樣,都是為動物爭取權益而發聲,其相異之處是 Tom Regan 主張人跟動物的地位是相等,有其固有價值 (inherent value)  14 ,因此食用動物和動物測試都是道德錯誤的,把其寫成以下標準式:
1. 凡是擁有生命主體的存有物,都擁有固有價值。
2. 凡是擁有固有價值的個體都擁有權利
3. 動物和人類一樣同為生命主體
────────────────
4. 因此,人類和動物也應擁有固有價值和權利。
筆者是非常同意 Tom Regan 提出動物擁有權利這個觀點,但是,筆者認為 Tom Regan 的論證裡有瑕疵,因此,筆者不同意 Tom Regan 指出動物測試也是不合乎道德的說法。

康德義務論
他在論證中所主張的固有價值是按照康德義務論 (Deontology) 的觀點。義務論主張行為在道德上的對錯並非完全取決於結果好壞,並強調應以理性作為道德判斷上的依歸,因為只以後果的好壞而決定行為的對錯,那麼人類只是擁有工具價值 (instrumental value) (利用價值) 15,亦即是說,不需要考慮行動的意圖和過程,只要結果是好的便乎合道德。但是,人類不只是有工具價值,還有內在價值,因此,康德認為需要滿足「對的意圖」和「做出對的行為」兩個條件才算是展現道德價值的行為,即是指道德上是正確的行為,而該行為是根據擁有理性的性質而產生,亦即是康德所提出的假言令式。

康德把理性個體作出的理性行為分為兩種 — 假言令式和定言令式。「令式」有絕對命令的意思,即是指理性個體強制服從某客觀原則的規則並且同時是理性之下進行的。簡單而言,人(理性個體)擁有按照其意志而作出行動的能力,但會因為客觀原則因素(例如虐打老人,強姦,虐畜等)的關係而限制自己的自由行為。例如男人在街上對一位陌生女子產生性欲,並生起強暴她的念頭,而事實上他亦有把其念頭付諸行動的能力,但基於客觀原則的條件下 — 強姦是不道德的,因此他限制了自己的行為。從此例可得出,理性生物是會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康德把其分為以下兩種:
(一). 假言令式:
假言令式是指單純地實現目的的手段,即是指一項行動之所以發生是行動者自身感性欲望,而該行動帶來的結果可能是對或錯,即使是對的,也沒有道德價值可言。例如:如果你想測驗 100 分 ,那麼你需要勤力讀書。
(二). 定言令式:
定言令式指出甚麼事情是我們必須或應該做,而其原因不應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是應該因為出於理性本身的價值。符合定言令式的行為有其中以下兩點:
1. 必須希望你的行為能成為普遍規則
2. 不可把他人當作去完成其他目的的工具
舉例說明,例如你希望更多人關注動物權益的議題,為動物爭取權益出一分力,你決定做出「成為素食者」的行為以支持動物權益。按照定言令式,此行為是否對的行為?如果你決定做此行為並付諸行動,那麼答案是正確的,按照第一項,如果素食主義興起,成為普遍規則,那麼動物受害的數目便日趨下降,動物的權益便進一步上升。

Tom Regan 提出的論證表面上是非常正面且有說服力的,人類與動物有固有價值,因此動物應擁有權利。然而,這也是論點中最大的問題;根據康德的說法,所謂固有價值並不是內在價值的總和,即是說沒有程度之分,只是有和沒有之分別。因此,如果人和動物有固有價值,人傷害動物是錯的,那麼動物傷害動物也是錯誤的,因為動物有固有價值,其地位是相等的。但事實上我們不會指責獅子獵殺斑馬,因為獅子是為了生存。

Tom Regan 指出不應進行動物測試似乎不成立的,然而,按照 Perter Singer 的論證,如果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犧牲一隻動物來拯救許多人類的生命,根據利益平等考量,動物測試是成立的。動物測試在對科學界方面的貢獻方面;在 17 世紀,哈維採用狗,青蛙,蛇,魚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發現了血液循環及心臟在此過程中的作用,這些實驗都奠定生物學及病理學發展的基礎。此外,透過動物測試,可以減少市民對藥物敏感及副作用產生的機會;可以接種更多不同種類的安全疫苗,例如是 HPV 疫苗, B 肝疫苗和寨卡病毒疫苗等;一些絕症(例如是黑死病和肺結肺等)的患者都因而得到醫治,因此,筆者是同意在不能替代的情況下,進行動物測試。

總結而言,在思考動物應否有權利這個議題上,這篇文章主要從「食用動物」和「動物實試」兩方面去分析道德對錯的問題,從而引申出動物的權利和人的義務之關係。在比較各方面的觀點後,在此再重申一次筆者認為食用動物是不道德的,因為食用動物只會為人類帶來口腹之慾,但動物則要承受極大的痛苦,所以筆者是同意動物也應該享有權利。不過基於相同的考量並不等於完全相同的對待方式的因素下,筆者認為「動物所享有的權利」是指擁有某些權利,而不是擁有跟人一樣的所有權利,例如是投票權,因為動物的性質撇除溝通問題外,牠們還沒有足夠理性思考的能力判斷一些較複雜的問題。最後,筆者冀望在未來十年能看見動物權益有更顯著的發展,有更多人關心動物權益的問題。

註腳

[1]「農業工業化」是指以工廠流水作業方式生產食物。
[2]「道德」是指一種紀律的規範和價值,用來判斷個人或群體的行為是對或錯。
[3]「工具價值」是指以物體的實用功能做為評斷價值的依據。
[4] Descartes : Animals are machines devoid of an inner sense or consciousness.
[5]「感知能力 (Sentience) 」一般解釋是指感受快樂和痛苦的能力。
[6]「自然主義謬誤」是指以某些事件合乎/不合乎自然界定律從而推論出該事件是好/壞。
[7]「寵物疏散及運輸標準」:即使在最危急的狀況下,寵物也擁有與人類相同被救助的權利。這條案例是迄今人們為貓狗爭取到最接近於人的權益的案例。
[8]「效益主義 (Utilitarianism) 」是指不考慮行動的動機是否出於道德,以行為的結果作為道德判斷的最後判準。當行為能夠為最大多數人等(整體社會作為單位)帶來最大幸福 (happiness) 便是合乎道德的。
[9]「公平原則 (Principle of equality) 」:是一種平等主義,對某群體的成員的利益 (interests) 給予相同的考慮,並對該群體裡的每位成員給予完全相同的對待方式。
[10] 「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按照 peter singer 的解釋,內在價值是立基於動物各自有其忍受痛苦的或是追求官能快樂的內在經驗。
[11]權利和義務是一體兩面的,根據法理學家 Joseph Raz ,他認為權利是義務的基礎,權利說明了為何我們要遵守某種義務。
[12]一致性原則是指:除非有相干的不相似點,否則相似的事物應作相似的處理。
[13]庫魯病是一種不可治癒的退化性人類傳染性海綿狀腦病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一般認為其病原體為朊毒體,與克雅二氏病類似。症狀主要有頭痛、關節疼痛和四肢發顫,後期症狀則為軀幹共濟失調。
[14]「固有價值 (inherent value) 」與「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的差別在於, Tom Regan 認為符合生命是依主體 (subject-of-a-life) 條件的個體,有獨立的道德地位,不依賴於其快樂程度、才能、獎賞、功能,再者固有價值為一絕對概念 (categorical concept),個體要不是有,否則就是沒有,具有固有價值者是平等地擁有這價值。是以,固有價值只要符合生活是依的主體,就是先在於個體的生活經驗。與 Singer 主張內在價值相關於受苦經驗的概念,兩者是截然不同的立場。見: Tom Regan, 2004,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p. xxii.
[15]「工具價值 (instrumental value) 」:在倫理的領域,工具價值是相對於內在價值的概念。工具價值即為了達到心中的目的,透過實行該美德,去獲取或得到一些更加重要的東西。而實行該美德是用來實現其他想要得到的事物,並不是最終目的。

參考資料

Dr. Pei Kong Ngai , 《CCN2020 lecture 12 Animal Right》
Dr. Pei Kong Ngai,《思方導航──批判思考導論》
Sonia Faruqi《傷心農場》
David Grimm-《貓狗的逆襲:荊滿途的公民之路》
Peter Singer, Animal Liberation
Alastair Norcross, Puppies,Pigs and People: Eating Meat and Marginal Cases.
Regan, Tom, 2004,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nd edition.
Singer, Peter, 1993, Practical Eth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漢語聖經協會《聖經.和合本》
鄒賢程君《動物救贖論》
陳慧敏《動物沒有靈所以不會得救?》
恐懼鳥《 Deep Web File 2.0 人性奇談》
瞿慎思《內在價值的反思》

2017全港麻雀普查日結果 / 香港觀鳥會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1733
香港觀鳥會彭俊超博士表示:「根據最新一次調查顯示,估計香港現時約有31萬隻樹麻雀,非常接近去年統計的32萬隻,反映市區的生態環境變化不大,也反映一般市民的調查能力經得起考驗,是進行科學調查的生力軍,亦證明這項以公民科學為基礎的調查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去年,香港觀鳥會舉辦首次「全港麻雀普查日」,招募超過400位市民參與。為了提高調查的準確性,本年度更安排了兩天的同步普查,分別在五月七日及七月二日,共招募超過600名市民參與,為保育城市中的雀鳥盡一分力。

兩天的麻雀普查結果非常接近,分別錄得4,772及4,745隻樹麻雀,去年則錄得4,503隻。最後根據各生境的面積及麻雀密度計算,估計今年全港約有31萬隻樹麻雀,去年則有32萬隻,數字非常接近。以平均密度計算,今年每平方公里有1,355隻,去年約有1,634隻。
一群樹麻雀© Sherman Yang/香港觀鳥會

調查亦顯示樹麻雀喜愛棲息於住宅區、康樂及休憩區中,每平方公里約有1,700至2,000隻,農地和工業區相對較少,每平方公里約500至600隻,反映樹麻雀非常適應市區的環境,大部分樹麻雀都會選擇在市區棲息。

相反,農業區的樹麻雀數量明顯下跌,我們估計可能有三個因素:(1) 現時香港的農友較少種植穀類農作物,多種蔬菜,難以吸引樹麻雀;(2)大部分在農地錄得的樹麻雀均在覓食而非築巢,因此數字較波動;(3) 季節亦會影響農業區樹麻雀數量,穀物收成期自然會吸引更多樹麻雀聚集。以上水塱原濕地為例,由於近年水稻田面積持續增加,每當秋天水稻成熟時都會吸引樹麻雀前來啄食,因此於秋天時會錄得較多數量,而數字下降則反映出牠們會於不同的地方覓食及築巢。

是次普查共記錄43個雀巢,彭俊超指出樹麻雀喜築巢於建築物的外部結構,如排風口、外牆、冷氣機及喉管等,佔麻雀巢總數的84%,樹上築巢只佔總數的16%。雖然樹麻雀以「樹」字冠名,但牠們似乎並不喜愛在樹上築巢。另外,兩天普查分別錄得得72及71隻幼鳥,不過由於幼鳥一般會藏匿在隱蔽處,或者幼鳥剛孵化,還未能離開鳥巢,因而難於觀察以致數字可能會偏低。
樹麻雀在巢中© 鍾潤德/香港觀鳥會

普查更記錄了樹麻雀的行為,如覓食、停棲、求偶等。在覓食方面,約40%的樹麻雀在公園休憩地區覓食,反映公園是樹麻雀十分重要的覓食場地,例如泥土中的無脊椎動物、多種類的昆蟲及果實等,均會吸引樹麻雀前來覓食,特別是到了繁殖期,幼鳥更需要補充動物性食物。

是次樹麻雀普查是一次重要的資料搜集過程,不單只有鳥類專家參與,更有普羅大眾的支持,成為這類研究及保育雀鳥的「關鍵多數」,這正是公民科學的重要意義。兩年的普查結果非常接近,證明只要提供合適的訓練,公眾亦可收集可靠的數據,麻雀普查亦正正提供一個平台讓公眾實踐公民科學及環境教育。
麻雀普查員正進行麻雀調查© 香港觀鳥會

今年兩天的普查均於上午9時至10時同步進行,78條長約一公里的普查路線,覆蓋全港18區,路線上包括不同的土地用途,例如公園、工業區和鄉村等6種不同的城市生境,參與調查的市民共有618位,年齡由5歲至80歲。

本年度的計劃其中一個項目以中學生為對象,名為「城市生態大使訓練計劃」,10間中學共九十多位中學生接受為期兩個月的自然生態及生態調查訓練後,需要在自己的社區設計一條路線,進行最少三次生態調查及資料分析,為社區搜集基本的生態資料。計劃亦包括製作一個鳥類巢箱,提供一個更穩固的居所予鳥類繁殖,同時規劃一些配套如栽種一些開花植物使巢箱對鳥類更具吸引力。最後更要為當區學生提供三次生態導賞活動。是次生態調查總共在10個社區進行,包括大小型公園及屋邨。綜合各調查報告所得,學生在公園及屋邨均記錄到不少細葉榕及羊蹄甲科的樹木,而灣仔區亦發現了赤腹松鼠及小葵花鳳頭鸚鵡。
同學正在製作鳥類巢箱© 香港觀鳥會

整項計劃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環境運動委員會資助,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及香港自然生態論壇協辦。


洗衣店起火 消防破閘救「貴婦」 女東聞愛犬無恙喜極而泣

《蘋果日報》,2017/8/29

深水埗昨9小時內發生兩宗火警,一間洗衣店疑乾衣機起火,由於店舖已關門,消防破閘開喉灌救,救出店內兩小狗,狗主喜極而泣。另一食店廚房爐頭搶火,火勢越燒越猛,樓上單位多人被困,消防到場將火救熄,救出被困住客,事件中無人受傷。

首宗火警發生於昨日清晨5時10分,地點為楓樹街6號地下,一間洗衣店突然冒出濃煙,消防員接報到場,撬開捲閘灌救將火撲熄,救出店內兩隻小狗,店內部份衫褲遭燒毀,初步懷疑一部乾衣機起火。

被救出的兩隻雌性貴婦狗,分別名叫「阿B」及「肥妹」(5歲及9歲),兩犬全身濕透,其中阿B吸入濃煙,消防員取來氧氣罩為兩頭小狗提供氧氣協助呼吸。

洗衣舖店東陳小姐憂心忡忡趕抵現場,初時未知牠們安危,緊張得哭成淚人,對着店舖大叫:「我兩隻狗呀……」當得悉愛犬獲救後喜極而泣,兩小狗無恙歸還主人。該洗衣店開業兩年,由於陳女於店舖時間頗長,故兩小狗於舖內飼養。

陳表示自幼喜歡狗隻,但家人反對養狗,8年前她在旺角一間寵物店遇上阿B,職員表示阿B已約一歲,「賣唔出,你鍾意就千零蚊畀你,唔係就拎去做繁殖」。她見阿B可憐,就帶牠回家。至於肥妹,則是於4年前被人棄養,她擔心會被人道毀滅,故將牠收養。

兩愛犬火場獲女主人喜極而泣

《東方日報》,2017/8/29

深水埗一間洗衣店,昨凌晨閉門失火,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員破門射水灌救,並救出兩隻被困的貴婦狗。兩狗疑因吸入濃煙而受驚不適,消防員用氧氣罩給牠們呼吸後無大礙,女店主趕返店舖,見兩愛犬無恙,登時喜極而泣。

現場為楓樹街四至六號三英大廈地下一間洗衣店,昨凌晨五時許,店舖仍未開門營業,但突然起火,濃煙冒出,保安員見狀報案。

消防氧氣罩 助兩犬呼吸

消防員接報迅速趕至,破門入內,動用一條喉及一隊煙帽隊灌救,約十三分鐘後將火救熄,期間發現店內有兩隻貴婦狗,牠們疑因吸入濃煙而受驚不適,毛髮濕透,全身顫抖,神情呆滯,消防員於是用氧氣罩讓牠們呼吸。

火警中,洗衣店的洗衣機、衣物及雜物燒毀,初步調查後火警起因無可疑,估計是電線短路引致,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事發後,姓陳(廿七歲)女店主獲悉店舖火警,擔心兩愛犬安全,由家人陪同趕返店舖了解。當見到兩愛犬並無大礙,立即抱緊愛犬,喜極而泣。

陳女飼養兩犬約五年,分別名叫「阿B」及「肥妹」,兩年前開始經營洗衣店。陳父指:「女兒好錫啲狗,一嚟到就要搵吓佢哋喺邊。」他續指女兒工作時間長,故將愛犬放在店內,讓自己有多點時間陪伴牠們。

2017年8月28日星期一

香港動物法例問與答講座 律師現場為你解疑難

2017-08-27 12:00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E5%AF%B5%E7%89%A9/114629/-%E5%8B%95%E7%89%A9%E6%AC%8A%E7%9B%8A-%E9%A6%99%E6%B8%AF%E5%8B%95%E7%89%A9%E6%B3%95%E4%BE%8B%E5%95%8F%E8%88%87%E7%AD%94%E8%AC%9B%E5%BA%A7-%E5%BE%8B%E5%B8%AB%E7%8F%BE%E5%A0%B4%E7%82%BA%E4%BD%A0%E8%A7%A3%E7%96%91%E9%9B%A3
  • 近年,愈來愈多人願意為動物而對薄公堂,例如有動物義工為了救狗,卻被漁護署撿控罰錢,義工寧願繼續打官司也不肯認罪;也有動物主人無懼與康文署打官司誓爭動物通道,投訴康文署狗公園設計規劃不當,令狗狗入狗公園前,被迫行露天馬路45分鐘才入到狗公園。
  • 星斗市民如此勇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社會能正視動物的地位及動物的需要。
但是法律面前,並非人人讀懂,例如餵街上的可憐流浪動物犯法嗎?有人將動物置於38度露天環境曝曬,即使有水有糧放在旁,又算不算虐畜?狗狗沒有植晶片,「狗主」說狗是他的,但狗狗生病又不帶去睇醫生,我把狗狗帶走醫治,又是否合法呢?

動物住宿社企Pawsible,就舉辦非常特別又實用的講座「香港動物法例問與答」,更邀請到「法政匯思」的法律界人士,為大家解答有關動物相關的法例。由於涉及動物的情況五花八門,今次講座的形式需事前提問,法政匯思的成員將於現場解答。參加者可先在網上報名,並繳交報名費五十元(扣除場租後全數捐予法政匯思選擇的動物機構),並在報名表上寫上想問的問題,法政匯思的成員會先研究問題,並在講座時作詳細解答。
《貓狗的逆襲-荊棘滿途的公民之路》

其實全球各地的「動物權益」運動,都需要通過司法手段來達成,去年出版的《貓狗的逆襲-荊棘滿途的公民之路》一書亦提到,美國現時的貓狗擁有法律地位,也不是天掉下來的。從前美國法律中,貓狗並不被當成日有感知的生命,只當成是死物看待,愛護動物的人不怕艱辛,為了自己的動物而與提告人對薄公堂,終於一個又一個案例,終為貓狗爭取得法律地位。各地不少地方也開始這樣的運動,其中一些國家更嘗試為貓狗以外的動物,爭取法律地位,是「動物權益」運動重要的里程碑。

活動詳情
日期:9 月15日 (五)
時間:下午7:30至9:30
地點:深水埗醫局街213號 丰滙3座地下Playtao Dreamland 遊樂道‧夢想天
報名方法:Facebook inbox message「 Pawsible 」索取網上報名表格。名額30個,額滿即止。

寵物公園連接路「不友善」 遛狗兜大圈

《東方日報》,2017/8/28

寵物公園規劃亂龍,政府空談動物友善!康文署轄下不少公園內設寵物公園,惟連接寵物公園的通道竟不准狗隻進入,狗主誤闖會被檢控。荃灣公園十個入口,只有一個容許狗隻進入寵物公園,卻設於繁忙行人路,狗主要花半句鐘繞圈進入,且常引發與其他途人衝突;鰂魚涌的寵物公園已用閘門分隔人狗,有狗主因誤入公園被票控,亦有人進入寵物公園內跑步,區內曾建議搬遷寵物公園避免衝突,但多年未成事;添馬公園內的寵物公園雖已設寵物通道,惟包圍通道的範圍皆為「狗禁區」,狗主尋路不易。地區人士及動物團體批評政府的動物政策落後,促改善寵物公園通道及整體規劃,參考外國做法做到真正善待動物。

「個入口喺正行人路,好多狗主都試過畀人鬧,好無奈!」荃灣居民蔡小姐經常到荃灣公園內的寵物公園放狗,寵物公園設有雙重閘門及圍欄,狗隻可在內自由奔跑。然而,公園近十個入口皆豎立「請勿攜犬入內」的告示牌,狗主不得帶狗穿過公園前往寵物公園,否則有機會被檢控;而唯一容許狗隻行走的入口設於大河道行人路,該處毗連西鐵站出口,加上附近的士站,行人眾多,曾有帶同較大型狗隻的狗主被市民當面指罵,令他們深感十分無奈。

曾有「偷雞」狗主遭票控

荃灣區區議員林琳指,現時荃灣區只有一個寵物公園,附近多個新盤相繼落成並皆可養狗,預計使用寵物公園人數大增,惟寵物公園相當「的骰」,入口設於狹窄行人路上,不時收到狗主反映設計不善,建議康文署在公園範圍劃分寵物通道供狗隻進入,長遠規劃通道連接海濱往其他區域,做到真正動物友善。

立法會於一○年通過「制訂動物友善政策」,在康樂設施方面,康文署轄下共有四十四個寵物公園及八個設有寵物通道的場地,但大部分寵物公園卻不能經由公園通道前往,否則會被檢控。

倡還路跑步 另置狗公園

公園的禁狗告示牌絕非紙上談兵,數年前有狗主曾「偷雞」帶狗穿過海濱花園的通道前往鰂魚涌寵物公園,結果遭釣魚人士舉報,該狗主被票控,需要上庭應訊。該寵物公園入口偏遠,狗主需繞圈進入。記者現場所見,雖然寵物公園入口貼上告示,提醒市民不宜跑步,由於通道收窄,不少人推門入內穿越寵物公園跑步,與在內奔跑的狗隻擦身而過。

東區區議員趙家賢指,過去曾接獲居民投訴人狗爭路情況,早年已申請將寵物公園搬至附近空地,騰出現時海濱長廊,真正分隔人和狗,惟該空地被撥作臨時停車場,每次期滿又續期,令寵物公園搬遷無期。

至於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的寵物公園,雖然添馬公園中央位置設有「寵物通道」通往園內的寵物公園,但由於政府總部及中環海濱長廊的入口皆禁止狗隻進入,寵物通道被禁區重重包圍,狗主必須取道龍和道進入寵物公園,有狗主形容「要跳降落傘先入到去!」

「帶狗嘅就唔畀入,唔帶狗先畀入,呢個做法簡直多此一舉!」非牟利獸醫服務執行主席麥志豪批評,康文署將公園劃分作寵物及非寵物區做法奇怪,有必要重新檢視現行的狗公園政策,不應在使用通道或權限上規範,應倣效外國做到人狗共融,「唔使話邊個遷就邊個,係康文署根本唔想去改個政策。」

康文署:先勸喻後檢控

康文署發言人指,根據《遊樂場地規例》第12條,若遊樂場地設有告示禁止狗隻或無人牽領的狗隻進入,任何人違規署方會先作勸喻,無效會考慮採取執法行動,一經定罪,可罰款二千元及監禁十四天。過去一年,上述三個場地收到八宗投訴,未有檢控,署方會尋找更多合適場地加建寵物公園及寵物通道,以回應養狗人士訴求。

另稿:
地磚熱雲石滑 淪狗隻陷阱

寵物公園設計遭人詬病,有公園以地磚鋪設,炎夏時地面灼熱,擔心狗仔燙傷腳板;亦有狗主指部分公園內設雲石低台,狗仔雨後走過易滑倒;亦有公園燈光不足,又或太多矮燈柱,有狗仔玩樂時撞傷。

曾定居荷蘭、澳洲及芬蘭的狗主蔡小姐稱,荃灣區內唯一的寵物公園設計奇怪,如地面以地磚鋪設,夏天陽光熾烈時會吸收熱力,狗隻在上面奔走有機會燙傷腳板,即使到了晚上仍未散熱。她建議參考外國做法,在狗公園範圍鋪設人工草坪,可避免熱地板效應,亦有效減少衞生及氣味問題。

逾三十矮燈柱 奔跑易撞傷

有狗主亦指將軍澳環保大道公園內設有雲石低台,供狗主坐下,惟下雨後卻成頑皮狗的陷阱,濕滑的地台易令狗仔滑倒撻低。該公園內亦被指有逾三十支矮燈柱,狗仔奔跑容易撞倒,而大窩口道遊樂場的寵物公園卻被指燈光不足,狗主擔心治安問題。

非牟利獸醫服務執行主席麥志豪指,法國、瑞士、台灣等寵物政策相當完善,除了各公園歡迎狗隻使用外,連狗隻進入餐廳亦可,只要狗主能夠約束狗隻以及不影響環境衞生便可;相對而言,本港作為國際都會,寵物友善程度相對落後。

另稿:
團體倡效歐美 公園人狗共享

愈來愈多港人養狗,惟康文署轄下公園規矩多多,不少狗主坦言帶狗到寵物公園散步亦膽戰心驚。相比之下,外國公園不會刻意分開寵物區與非寵物區,有動物團體稱,香港應借鑑歐美等地做法,在普通公園內讓人狗共享,或在兒童遊樂設施等指定地區域設限,相信狗主會樂於配合。

促按情況開放連接通道

香港唐狗會創辦人顏綺苓指,連接寵物公園的通道可按情況開放予攜狗人士使用,現時康文署的寵物公園規矩多多,會員使用時亦小心翼翼。外國的寵物政策相對友善,歐美大部分公園均不會劃分寵物區,人狗共用情況普遍,現時西九文化區及彭福公園亦已開放寵物區以外的範圍供狗狗使用,盼康文署檢視政策。

顏又指,若康文署開放通道供狗隻使用後,狗主亦應留意,必須用繩牽引狗隻,以及做好清潔工作,部分區域如兒童遊樂場因衞生問題而不准狗隻進入無可厚非,相信狗主亦樂於接受安排。

一個動物實驗室研究員的自白:每日都要結束牠們的生命感難受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8/27/%e4%b8%80%e5%80%8b%e5%8b%95%e7%89%a9%e5%af%a6%e9%a9%97%e5%ae%a4%e6%8a%80%e8%a1%93%e5%93%a1%e7%9a%84%e8%87%aa%e7%99%bd%ef%bc%9a%e6%af%8f%e6%97%a5%e9%83%bd%e8%a6%81%e7%b5%90%e6%9d%9f%e7%89%a0%e5%80%91/
許多科學實驗均會經過動物測驗,犧牲了無數生命去完成,包括對人類非常重要的藥物、女士常用的化妝品等,許多均有經動物實驗。Ada(化名)原於大學的動物實驗室任研究員,她除負責替研究計劃的白老鼠打針、做手術外,還要在計劃完成時殺掉每一隻實驗犧牲品–白老鼠。

大學時修科學的Ada說,讀書時雖然有解剖老鼠的實驗,但那些老鼠已經被實驗人員解決了,學生無需自己動手結束他們的生命,但當實驗室技術員則需負責了結他們的生命。白老鼠正常有三年生命,但用作做醫療實驗的白老鼠則只有數個月的生命,他們在三個月成長期後,便會被送往實驗員手中分批號,視乎實驗所需決定其生命長短。這些白老鼠全部沒有姓名,只有號碼,當實驗所設的期限到了,技術員便要替這些白老鼠安樂死。

Ada 說每名技術員都會需要照顧一些老鼠,看著他們玩耍、睡覺至死亡,都是由技術員照顧。「我感受到他們是有感受,由於他們由我一個人負責照顧,他們會認得我,有時會玩。雖然他們只有編號沒有名字,但我對他們也有感情,到要為他們安樂死的一刻是十分難受。我唯有希望自己手勢盡量可以好一點,不要加深他們的痛楚。我記得最初時,我曾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而痛哭。」

第一隻白老鼠要被結束生命時,ada忍不住跟他說了句:「bye bye!希望你下世不要再是白老鼠了。」隨著實驗期限到,Ada需按時了結一隻又一隻的白老鼠,而這些老鼠被麻醉時,會如人類或所有動物死亡時或做手術前一樣,屎尿會流出。令她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隻白老鼠知道自己的同伴一隻一隻被安樂死,輪到他時,他驚惶得背著Ada,不敢望她,頭竄進木糠內抖震,令Ada非常難過,更不想替白老鼠安樂死,亦由那一刻起,作出辭職的決定。

由終結第一隻老鼠生命開始,Ada開始感到傷心、難過,因她本身都愛動物,卻要親手做劊子手,她明白自己無法阻止或停止醫學實驗,但想起這些由她照顧的白鼠要由她終結其生命,加上其大學將進行大動物的實驗,想到又將要面對殺動物時,ada辭去了這份別人眼中的高薪厚職。

白老鼠劊子手的工作,Ada在殺掉多隻老鼠時結束。回想動物實驗的工作,Ada形容講起要殺掉他們也想喊。雖然無法阻止,但亦想告訴人類,動物很偉大,許多動物為人類犧牲了生命。

這是我們值得反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