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星期日

赤柱廣場黑妹危危乎 漁護署兩度企捉狗



在赤柱生活多年的社區動物黑妹,最近幾乎被漁護署捉走。 圖片為記者早前拍攝
早前標榜友善對待動物、由領展管理的赤柱廣場,最近有讀者向本報報料,指有一隻經常在該廣場的社區動物唐狗黑妹,最近慘被人兩度召喚漁護署捉狗,幸好黑妹兩度逃脫,才避過一劫。本報正向領展查詢,領展指正了解事件。

讀者趙小姐表示,黑狗叫名黑妹,她經常在赤柱廣場流連,並已在赤柱廣場生活兩、三年,性格溫純、乖巧,很受附近居民及部份領展職員歡近,平日有外藉人士及領展的清潔工人餵她。惟上星期,趙小姐知悉黑妹於星期一及星期五都被漁護署企圖捉走,幸好黑妹走得及,才逃過一坊。本報早前曾在赤柱廣場見過黑妹,一位中年阿叔指黑妹已6、7歲,很懂性,從不會在商場大小便,自己懂得在草堆去廁所,而她亦比較怕醜、會避開人,但間中亦有些小孩會作弄黑妹,黑妹只會吠幾聲然後走開,並不會攻擊人。

趙小姐指,漁護署拒絕透露捉狗任何資料。她亦向赤柱廣場領展負責經理朱經理查詢,是否由他們召漁護署捉狗,對方亦否認捉狗。但趙小姐指,市民曾聽到有一名穿制服的領展職員指,有這隻流浪狗在廣場不大體。

據知,黑妹今日在赤柱廣場,但居民均擔心她會否被捉,並希望大家關注黑妹,如大家當不見了黑妹,便盡快到漁護署救回她。雖然目前無證據誰召漁護署捉狗,但她亦希望領展能比條生路黑妹行,「始終是生命,亦希望他們不要報漁護署捉此狗狗。」領展指正了解事件,稍後回覆本報。

避債出走 廚工棄銀狐困鐵籠

《蘋果日報》,2018/4/27

欠債的獨居中菜廚工為了躲避收數佬滋擾,遺下6歲銀狐犬不顧,離家出走達一周,鄰居因嗅到異味故報警,發現該銀狐犬被困在大約半米乘半米的鐵籠,籠內滿佈狗糞,牠因斷水斷糧導致營養不良以及過輕。涉案男廚工昨日承認虐畜罪,受查時辯稱因為無處容身,無法帶同銀狐犬出走。求情指他案發前曾經求朋友幫忙照顧該銀狐犬,不過全部朋友都拒絕,他倉促之下決定離家而犯案。

街頭遇截查落網

被告陸天賜(31歲,圖)承認去年10月23日至30日在住所虐待7公斤重的雄性銀狐犬。案情指出,被告因為財困,在9月份只交了半份租金,業主追租不過被告失去聯絡。鄰居至10月30日報警,消防員接報到場破門入屋,發現銀狐犬被困於鐵籠之中,放置糧水的盛器空空如也。被告被通緝,兩天後在街頭遇截查落網,承認已經飼養涉案的銀狐犬3年,犯案時知道沒有其他人管有劏房鎖匙或上門照顧銀狐犬。

辯方求情指,被告月入2.2萬元,因為理財不善而欠債6萬元,又沒有錢交租,「驚得滯」逃避追債才會愚蠢犯案,無案底的他一向循規蹈矩,僱主願意繼續聘用。裁判官索取社會服務令報告,下月16日判刑。

案件編號:WKCC1854/18

涉無牌醫狗 寵物店員被捕

《蘋果日報》,2018/4/27

警方正調查一宗寵物店職員涉嫌無牌行醫使用麻醉藥替狗隻做手術案件,昨在元朗一間寵物美容中心調查,撿獲疑屬第一類毒藥的麻醉藥,暫以涉嫌非法管有第一類毒藥、無牌行醫及虐待動物等三宗罪,拘捕寵物美容中心一名男職員。涉事的是一隻哥基犬,據知該犬近日左耳發炎不適,狗主帶愛犬去該寵物美容中心求助,其間有人疑替犬隻左耳開刀放膿,警方及漁護署正展開調查。

消息稱,被捕男子姓賴,於元朗鳳群街一間寵物美容中心工作,警方昨晚在該中心內調查,發現賴無認可獸醫資格,而美容中心涉非法管有屬第一類毒藥的麻醉藥。至於涉事的哥基犬約6歲,雄性,是狗主一家於4年前由美國購入。消息稱,該犬近日左耳發炎,而狗主與涉事的寵物美容中心相熟,因此帶去求助。不過,消息稱,其後有人自行替該犬左耳患處割開傷口放膿,現時該犬左耳留下一度長長的傷口,愛協人員其後到場將哥基犬帶走檢驗。

據知,該寵物中心事發時有多頭貓狗,但警員檢查只發現該頭犬隻耳有刀傷疑被非法做手術,並撿獲手術刀等工具。

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嚴打餵野鳥 陳肇始:將在餵鳥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181839/嚴打餵野鳥-陳肇始-將在餵鳥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
政府部門不時提醒市民切勿餵飼野生雀鳥,但仍有人定時餵飼雀鳥,導致雀鳥聚集,造成噪音和公衆衞生問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25日)書面回覆指,食物環境衞生署將在今年第二季開始在部分非法棄置垃圾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當中包括餵飼野鳥的黑點;又於2018-19年度增設專責執法小隊,以加強對違反公眾地方潔淨罪行包括餵飼雀鳥致弄污公眾地方的人士採取執法行動。
本港市區某些公眾地方經常有大群雀鳥聚集,造成噪音和公眾衞生問題。(資料圖片 / 陳銘智攝)
本港市區某些公眾地方經常有大群雀鳥聚集,造成噪音和公眾衞生問題。(資料圖片 / 陳銘智攝)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經常收到市民投訴,指某些公眾地方因有人定時餵飼雀鳥而經常有大群雀鳥聚集,造成噪音和公眾衞生問題,亦增加雀鳥把疾病傳播給人類的風險。
陳肇始指,將加強對違反公眾地方潔淨罪行包括餵飼雀鳥致弄污公眾地方的人士採取執法行動。(資料圖片 / 余俊亮攝)
陳肇始指,將加強對違反公眾地方潔淨罪行包括餵飼雀鳥致弄污公眾地方的人士採取執法行動。(資料圖片 / 余俊亮攝)

灣仔、東區、油尖旺三大「黑區」
陳肇始書面回覆指,過去三年漁農自然護理署接獲發現野生雀鳥屍體報告有上升趨勢,在2017-18年度共接獲10,007宗,較2016-17年度增加701宗,而當中4宗雀鳥屍體被驗出帶有禽流感病毒。比較食環署接獲各區公衆人士餵飼雀鳥致弄污公衆地方的投訴宗數,在2017-18年度共有478宗投訴,當中以灣仔區最多,共有61宗投訴,其次是東區及油尖旺區(各佔53宗)。

陳肇始指,食環署在2016年12月底展開為期6個月的安裝網絡攝錄機試驗計劃,在中西區、深水埗區及元朗區合共6個非法棄置垃圾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加強監察非法棄置垃圾情況,效果令人鼓舞,經諮詢各區議會後,食環署決定把計劃逐步推展至全港各區,試行一年,並在2018年第二季開始在部分非法棄置垃圾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當中包括餵飼野鳥的黑點。此外,食環署將於2018-19年度增設專責執法小隊,以加強對違反公眾地方潔淨罪行包括餵飼雀鳥致弄污公眾地方的人士採取執法行動。

陳肇始又指,現時本港並無法律規管餵飼雀鳥,但若公眾人士餵飼雀鳥致弄污公眾地方,例如遺下殘餘飼料在地上,會違反《公眾潔淨及防止妨擾規例》(第132BK章)第4(1)條,食環署執法人員可向有關人士採取執法行動。

屯門寶田邨兩貓咪疑遭野狗咬死橫屍花槽 清潔工垃圾桶棄屍捱批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突發/182133/屯門寶田邨兩貓咪疑遭野狗咬死橫屍花槽-清潔工垃圾桶棄屍捱批
屯門寶田邨發現有兩隻貓咪陳屍花槽!有一名女網民上載兩張貓屍相片,指今早8時許途經寶田邨時,發現花槽在上竟有兩隻小貓咪屍體,部份內臟溢出,而兩屍相距數步距離,女網民見狀大驚,即時向屋邨管理處報告。由於貓屍上有疑有利齒咬過的痕跡,故有網民懷疑兩隻貓咪可能遭野狗所殺。

清潔工人直接將貓屍棄垃圾桶 網民指做法不當
其後屋邨管理處安排兩名清潔工人清理現場,清潔工人以黑色膠袋包裹後放進垃圾桶。這做法同樣令網友質疑,有人指清潔工人應把寵物屍體用膠袋包好後,需要運往到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的公眾垃圾收集站,交給站內的職員,並需講明屬「動物屍體」。食環署會將所收集的動物屍體,運往環保署轄下堆填區處理。
兩隻貓咪陳屍花槽。 (網民提供圖片)
兩隻貓咪陳屍花槽。 (網民提供圖片)
兩隻貓咪陳屍花槽。 (網民提供圖片)
兩隻貓咪陳屍花槽。 (網民提供圖片)
兩隻貓咪陳屍花槽。 (網民提供圖片)
兩隻貓咪陳屍花槽。 (網民提供圖片)
清潔工人隨後到場處理兩隻貓屍。
清潔工人隨後到場處理兩隻貓屍。

【寵物Gossip】怪獸家長如何養寵物的?5個怪獸行為你睇過嗎?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寵物/170178/寵物gossip-怪獸家長如何養寵物的-5個怪獸行為你睇過嗎
人類社會有怪獸家長養出港孩之說,原來在毛孩界也有寵主因奇怪的飼養寵物行為而被稱為「怪獸家長」。《毛孩子》街訪了14位主人,談及5個怪獸家長常見的行為,你又認不認同?

主人看到自家主子可愛的模樣,自然會禁不住呵護備至。但有些寵主反映,曾看過一些主人溺愛寵物過度,或會不自知地成為怪獸家長,常以一些未得旁人認同的飼養方式來照顧寵物,往往因而適得其反,讓主子受罪。
郭小姐養有一頭柴犬,笑言散步不落地的做法不智。(影片截圖/周詠雯攝)
郭小姐養有一頭柴犬,笑言散步不落地的做法不智。(影片截圖/周詠雯攝)
想知更多寵主的想法,按圖看說明!
王先生笑指,狗狗散步是為了「放電」,但主人卻擔心牠們會攰而選擇推車仔,實在令人忍俊不已。(影片截圖/周詠雯攝)
張先生希望市民不要對大狗先入為主,而主人亦應主動替大狗繫繩出遊,以減紛爭。(影片截圖/周詠雯攝)
Ryan認為很多主人也愛惜寵物,但有時穿衣過多的行為,便要小心考慮,好如雪橇犬也要穿衣便有點無謂。(影片截圖/周詠雯攝)
Annie指寵物其實生來自然,在野外時也不會穿鞋子,所以主人不用過於憂心。(影片截圖/周詠雯攝)
謝小姐建議主人要讓狗狗嘗試結識朋友,過分保護牠們會令牠們玩得不盡興。(周詠雯攝)
Andrew (左1) 認為染毛的做法不是愛的表現,而是虐畜,強調主人在照顧寵物應多點由牠們的需要出發。(周詠雯攝)
1. 永不落地型
有不少狗主為方便讓老邁或行動不便的毛孩出入,也會窩心地替牠們準備寵物推車,避免牠們走動感吃力。然而,有主人反映有些怪獸寵主為狗狗準備寵物推車,純粹是擔心牠們落地走動會弄髒身體,或憂心牠們走動過度會疲勞,因而讓寵物長期「乘車式散步」。
飼有柴犬的郭小姐稱,狗狗落街散步走動,不僅能伸展身體,更可認識新朋友,因怕髒而避地散步的做法,實在不智。 
雪橇犬好如西伯利亞人,明明是冬天的冠軍,但在香港竟然要穿衣?(周詠雯攝)
雪橇犬好如西伯利亞人,明明是冬天的冠軍,但在香港竟然要穿衣?(周詠雯攝)

2. 全身裝備型
不少貓狗主人也習慣在寒冬下為毛孩添衣,甚或加襪加鞋。但愛協獸醫表示,就香港天氣而言,貓狗並無必要穿衣保暖。獸醫強調動物長期穿衣,有機會患上皮膚病,或因穿衣而增心理壓力。

至於鞋仔,獸醫強調狗狗穿上鞋子後,除令牠們走路不便外,也有礙肉墊及指甲健康。所以,大家真的不用再替雪橇犬穿衣了! 
謝小姐除不解為何養狗但怕狗外,同時希望其他主人尊重大狗,不要將牠們定義為兇惡之犬。(周詠雯攝)
謝小姐除不解為何養狗但怕狗外,同時希望其他主人尊重大狗,不要將牠們定義為兇惡之犬。(周詠雯攝)

3. 養狗但怕狗型
出奇地,街訪中有不少主人反映,曾看過有狗主養狗但怕其他狗狗的怪誕表現。謝小姐指,有不少飼養細狗的主人對大狗有偏見,誤認為大狗會攻擊別人。她苦指若然狗主間也存有這些偏見,便更難讓大眾接受大狗,讓善良的狗狗蒙受污名。 養有比格犬的王先生,也十分討厭別人歧視唐狗。(周詠雯攝)
養有比格犬的王先生,也十分討厭別人歧視唐狗。(周詠雯攝)

4. 目中無人型
怪獸家長不但是行為怪異,有時更是不尊重別人。人皆平等,狗亦如是,若然看不起別人的愛犬,害怕狗狗結交「損友」的想法實是迂腐。
王先生分享,有些飼養品種犬的主人也瞧不起本地唐狗,不許愛犬與唐狗玩耍,更或推撥一些嘗試靠近的唐狗,批評相關行為不尊重其他狗主,絕對是怪獸家長。 
為狗狗扮靚實是人之常情,但若然過分打扮,苦了毛孩,實在是得不償失。(周詠雯攝)
為狗狗扮靚實是人之常情,但若然過分打扮,苦了毛孩,實在是得不償失。(周詠雯攝)

5. 過分貪靚型
為人父母,總會想替子女悉心打扮,成為眾人焦點。但過度打扮,卻有機會讓寵物不適,甚或有虐畜之嫌。同樣飼養貴婦犬的Andrew與Pako表示,有貴婦犬的主人為滿足己欲,曾將小狗染成粉紅色,或剪出不同怪異髮型,與貴婦犬本來的模樣大相逕庭。

過往亦有獸醫強調,部分寵物染毛劑不但含有傷害寵物皮毛的成分,誇張的造型轉變亦會令寵物不適應,容易出現焦慮或低落的表現,主人實在要三思而行。

患上腦炎的Buddy 重生健步如飛(文:Paws in Motion)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8/04/26/%e3%80%90%e5%8d%9a%e5%ae%a2%e4%be%86%e7%a8%bf%e3%80%91%e6%82%a3%e4%b8%8a%e8%85%a6%e7%82%8e%e7%9a%84buddy%e3%80%80%e9%87%8d%e7%94%9f%e5%81%a5%e6%ad%a5%e5%a6%82%e9%a3%9b%e6%96%87%ef%bc%9apaws-in-motion/
Buddy是一隻六歲的貴婦狗, 因不幸患上腦炎,一夜之間這隻活潑可愛的小狗狗由行動自如突然變得四肢失調,亦有側頭的症狀,令主人非常擔心和無助。
剛出院的Buddy四肢失調
家庭獸醫轉介Buddy到神經專科獸醫,在診症後照了磁力共震發現他腦部有損傷,神經專科獸醫估計這是因感染而引起的。她處方了化療療程及建議Buddy進行物理治療以增加痊癒的機會。

Buddy的主人聯繫上提供上門動物物理治療服務的Paws in Motion Veterinary Physiotherapy。Paws in Motion的醫療團隊及首席獸醫Dr Jane McNae在Buddy受傷幾天後上門了解和評估Buddy的情況及活動能力。Buddy當時不能自行站立,甚至飲食、大小二便都需要協助。
連飲食都需要家人以Help’Em Up輔助帶扶助
在仔細評估後Dr Jane McNae制定了復健治療計劃。首要目標是教Buddy重新學會如何站立行走,讓他可以自行飲食及與家人互動。這聽起來很容易,但是在一隻四肢不受控制,耳水不平衡的狗狗來說實際上很困難。幸好神經系統擁有強大的自癒能力,能有限度地修復被損壞的組織,我們稱之為神經可塑性。透過一系列刺激神經系統的動作及運動,加強訓練神經系統及腦部對手腳的控制及正確姿勢。Buddy慢慢地學會坐下,然後站立,最後進展到能在Help’Em Up輔助帶支撐下行走。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Buddy能夠獨自站立
在Buddy能夠自己站立之後,每週Dr Jane都會繼續給他新的挑戰以幫助他訓練增強肌肉。利用正向強化訓練,Buddy在美味雞肉的引誘下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針對性的運動。與人的物理治療一樣,Dr Jane使用各種復健儀器以協助治療;當中包括FitPAWS健身球、障礙物如跳桿(agility poles),腿部負重沙包等等。由於Buddy的右側比較弱,她便注重訓練右側二肢使用。在眾多復康運動當中Buddy最喜歡抬大腿,因為有花生醬塗在大腿內側來引誘他抬起腿舔。
康復後的Buddy跑得快如箭
經過四個月不停的努力和Buddy家人持之以恆的耐心,他終於回復接近正常的活動能力。你看,在影片中Buddy跑得多快多高興!就是這種歡樂的樣子讓Paws in Motion的每一個成員感到他們工作的意義和動力,為每一隻有需要的動物做到最好。

香港首創動物物理冶理服務
資深獸醫Dr. Jane McNae成立的Paws in Motion Veterinary Physiotherapy 為香港首創動物物理治療服務。Paws in Motion亦提供上門物理治療服務,專為不方便行走或不喜歡動物診所的寵物們能在最安心的家中接受治療,避免不必要的舟車勞動。Dr Jane 是香港首個取得「國際認證犬隻復健師CCRT」及英國動物物理治療學院文憑課程的獸醫。Dr Jane亦專程到紐約動物醫療中心透過實習以了解美國最先進的物理治療技巧和醫學儀器。聯同專業護士團隊,Paws in Motion是眾多獸醫轉介動物物理治療的首選。

聯絡電話: 9357 7541
網址: https://www.pawsinmotion.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wsinmotion.hk/

2018年4月26日星期四

動保耶穌急先鋒! / 曾焯文

週二 2018-04-24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6552
耶穌乃係解放動物先驅,甚至為之捨命!據神學家KEITH AKERS著作《門徒》,耶穌同親兄雅各、及約翰、彼得等猶太門徒,均屬猶太基督教派,主張素食,反對動物祭祀。耶穌聖殿掃場,得罪猶太領袖,招致殺身之禍,正因不能忍受商販在聖殿賣牲畜畀人生劏拜神。耶穌遇害後,保羅外邦教派認為食肉無道德問題(歌多林前書十:廿五),但懾於素食猶太基督教派仍在教會掌權,保羅乃虛與委蛇,叫信徒勿因食肉問題而令弟兄跌倒(羅馬書十四:廿一)。及猶太基督派遭羅馬帝國鎮壓,保羅食肉外邦派乘機奪權,貶斥素食猶太基督教派為異端,幾乎剷除殆盡。耶穌勢估不到自己班門徒在自己教會竟成異端。本文亦會一次過解答耶穌五餅二魚(據馬太福音,根本無搣魚)、逾越節食羊(據約翰福音,最後晚餐在逾越節前食)、復活後食魚(時間地點有違馬太、馬可福音)的千古謎團。真正的耶穌被主流教會騎劫二千年,然而豈容青史盡成灰。

食肉基督徒最常用來反駁素食人士的經文: 哥多林前書: 市場上買到的肉皆可食,並無良心問題"Eat anything sold in the meat-market without raising questions of conscience" (I Corinthians 10:25) 。羅馬書: 勿因不肯不食肉而令弟兄跌倒" It is good neither to eat flesh, nor to drink wine, nor any thing whereby thy brother stumbleth, or is offended, or is made weak" (Romans 14:21) 。

這兩段經文均出自保羅之口,潛臺辭為:當年早期教會,不少信徒認為食肉有良心問題,不少人因為這問題而爭執(跌倒),影響教會內部團結。

根據KEITH AKERS 二零一三年,神學著作《門徒》 (Disciples: How Jewish Christianity Shaped Jesus and Shattered the Church),最早期的基督宗教係猶太基督宗教(Jewish Christianity),耶穌、耶穌親大佬雅各、約翰、彼得等猶太門徒均屬於此派,主張和平非暴、素食主義、反對用動物祭神。「我要慈悲,不要犧牲 (品)」(馬太福音九:十三)。

耶穌升天後七十年間,早期教會都由猶太基督教派掌權,保羅並非十二門徒之一,自稱有異象見耶穌而皈依,雖傳道賣力,尤其包容外邦人,但起初並非主流,要睇猶太基督教派面色做人,事關耶穌及其門徒均為猶太人,雖然革了猶太教的命,但大致仍照自己的詮釋,守猶太教律法。

早期教會已有權力鬥爭。保羅外邦基督宗教與猶太基督教派最大分歧乃係食肉定食素,及是否用動物祭神。由於當時猶太基督宗派掌權,保羅雖主食肉,但不敢與其公然擘面,實行虛與委蛇,勸自己食肉箇派勿因食肉問題而與猶太基督宗派火併。

後來,猶太人暴動,反羅馬殖民,猶太基督宗派遭羅馬帝國殘酷鎮壓,元氣大傷,保羅的外邦基督宗教就無大礙,正如如今港共中共大力打擊本土派,民主黨相對安穩。猶太基督宗派受打壓後,一闕不振,保羅箇派乘機奪權,自立為正統,宣佈猶太基督宗派為異端,猶太人係壞蛋,所有動物均可食等等。

新約大部份寫於主後幾十年甚至百年,外邦派得勢後,將保羅反素食觀點寫入聖經,包括飲食無限制。馬太話耶穌「宣佈所有食物潔淨」(七:十九);耶穌派魚畀五千群眾;甚至復活後食魚(路加廿四:四十三)。

然而,仍有耶穌愛護動物的證據在福音書殘存:
五個麻雀, 不是賣二分銀子麼? 但在神面前, 一個也不忘記。(路加十二:六)  
耶穌說, 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安息日掉在坑裡,不把他抓住拉上來呢?(馬太:十二:十一)
據聖奧古斯丁指出,雅各,幼承庭訓食素(Eusebiu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2.23.5–6),耶穌係佢親細佬,同一個阿媽生,順理成章亦食素。

根據EBIONITES福音,即希伯來福音,耶穌話:「我來取消用動物祭祀,若然你地不停止用動物祭神,我實唔肯過你地。」(Panarion 30.16.5)。

耶穌其實係動物解放先鋒,耶穌聖殿掃場,正因為商販在聖殿賣牛羊白鴿畀人生劏拜神,結果得罪猶太父老、法利賽人,被其拘捕,交予羅馬長官釘十字架。故耶穌可謂為解放動物、素食主義,而殺身成仁!「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約翰福音二:一四至十六)。

耶穌捨身解放動物,自然係素食者。早期希臘文典籍提到“Jesus the Nazarene”(納匝勒派耶穌),此乃非常重要的線索,後期《聖經》版本,如King James Version,則寫“Jesus of Nazareth”(納匝勒的耶穌),即原籍納匝勒,此翻譯証實大錯。近年研究發現,納匝勒派追隨艾賽尼派理念,包括素食生活習慣。現代《聖經》版本亦有譯做「納匝勒派耶穌」的,例如《耶路撒冷聖經》、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也是這樣譯的。如果想証明耶穌係素食者,這就是強而有力的証據。(Steven Rosen [1997] Diet for Transcendence)
提到耶穌係素食者,好多人第一時間反駁話耶穌派五餅二魚、逾越節食羊、復活後食魚。

其實,五餅二魚神蹟的魚係某種名為魚藻(fish-plant)的海藻(G.L. Rudd [1973] "Why kill for food"),又為早期教會密碼暗號,以免羅馬迫害,事關希臘文魚(I-CH-TH-U-S)的字頭亦係Iesous Christos Theou Uios Soter [耶穌基督,神子, 救世主]) (Steven Rosen [1997] Diet for Transcendence)。再者,按馬太福音第十四章,耶穌只搣餅派餅,並無搣魚,亦無派魚。

約翰福音又明示耶穌在逾越節之前,食最後晚餐。「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一向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晚餐的時候,魔鬼已把出賣耶穌的意思放在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心裏」(約翰福音十三:一至二)。「眾人〔猶太領袖〕將耶穌、 從該亞法那裡往衙門內解去. 那時天還早. 他們自己卻不進衙門、 恐怕染了污穢、 不能喫逾越節的筵席」 (約翰福音十八:廿八)。根據EBIONITES福音,耶穌嚴拒逾越節食羊。門徒問:「師父想我地在邊道幫師父安排逾越節大餐呢?」耶穌答:「我根本唔想逾越節同你地食羊肉。」而耶穌在最後晚餐祝聖餅酒,而非肉食。

路加福音廿四章三十八至四十三節,耶穌復活後第一晚就在耶路撒冷,十一位門徒面前食魚,乃係成本新約唯一提到耶穌食肉之處:「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腳給他們看。他們正喜得不敢信,並且希奇,耶穌就說,你們這裡有甚麼喫的沒有。他們便給他一片燒魚。 〔有古卷在此有和一塊蜜房〕他接過來,在他們面前喫了。」

然而,據馬可福音十六:七及十四:廿八,耶穌一早告知門徒,話復活後會去加利利。據馬可福音十六:九至十九,耶穌復活後共顯現三次,第一次向瑪德蓮(Mary Magdalene),第二次向二名前往以馬忤斯的門徒,第三次先始向十一位門徒同時顯現。據馬太福音,十一門徒去到加利利,耶穌指定的一座山上,在該處,耶穌復活後第一次見他們,亦都係最後一次。所以路加福音話耶穌復活當晚,就在十一位門徒前食魚,時間地點都錯了,分明偽造,絕不可信。(參John Vujici [2016] Yahweh Conspiracy: Deception of the Ages Unveiled)
觀照歷史,路加福音這段經文這段話一開始就好可疑,事關其中耶穌在門徒前飲食,想證明自己並非純粹靈魂。任何熟悉早期基督宗教史的人均可立即看到問題所在。有些人,如著名的二世紀異教徒馬吉安(Marcion),絕對相信耶穌釘十字架後,從未在肉身層面存在,而只是靈魂或魂魄。最有可能的是,書寫這節經文志在回應馬吉安主義,馬吉安主義要到耶穌同原來的門徒仙遊幾十年之後,方成為問題。路加福音中,耶穌話自己並非靈體,當門徒還不相信的時候,方食魚證明自己係人,皆因鬼不能食東西。這段經文不得重視為關於歷史耶穌的真實證據;好可能係對馬吉安一類人的回應(Keith Akers [2000] The Lost Religion of Jesus)。

【139B】修訂實施1年 五千次巡查零檢控 動保團體質疑如紙老虎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寵物/181069/139b-修訂實施1年-五千次巡查零檢控-動保團體質疑如紙老虎
《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售賣及繁育)規例》第139B章修例一年,繁殖場的棄養潮看似有所減退,但有動保團體認為,這未必是好事,背後可能有著更大隱憂。
Dorset是一隻由繁殖場救出的都柏文。(麥錫倫攝)
Dorset是一隻由繁殖場救出的都柏文。(麥錫倫攝)

Dorset是一隻由繁殖場救出的都柏文。牠被救出時肚皮嚴重下垂,估計已經生過不少胎,另一方面,牠亦曾經過胖,意味著當時受到不當照顧。HKDR傳訊經理及大埔領養中心助理經理Eva指出,繁殖犬過肥的原因主要是狗場主人疏於打理,只放一大盤糧食在狗籠,加上牠們嚴重缺乏運動,因此造成過胖。
Dorset初到HKDR時,身型比較「圓潤」。(受訪者提供)
Dorset初到HKDR時,身型比較「圓潤」。(受訪者提供)

同時Dorset的耳朵有被粗暴剪過的痕跡,估計是上一手,甚至是再之前的主人為了美觀,而強行剪耳。雖然多年來受到人類的殘酷對待,但Eva指Dorset被救出時非常粘人,亦願意被人撫摸,可見牠仍未失去對人類的信任,跟其他狗狗相處亦沒有問題,Eva指Dorset在過去的6、7年都未感受過被人寵愛的感覺,而牠的樂天的性格令Eva感動,直言Dorset「乖得令人心痛」。
Dorset生性純良。(麥錫倫攝)
Dorset生性純良。(麥錫倫攝)

由繁殖場救出的狗狗由於經常不見天日,逼在籠中,更遑論每天會有散步時間,因此Dorset對於每天要到外界散步不太習慣,而且對戴著狗繩走路有點不適應。不過Eva認為,這不是大問題,因為只要適當訓練就可以解決。
Dorset很喜歡被人撫摸。(麥錫倫攝)
Dorset很喜歡被人撫摸。(麥錫倫攝)

在政府指出對第139B章修例時,社會視之為保護動物的正面訊號,而在修例前數月,HKDR接收的繁殖犬暴增5倍,更試過一日之間接收12隻貴婦狗,「逼爆」機構狗場。隨著時間推移,HKDR接收的繁殖犬數目有下滑趨勢,但Eva認為這顯露出另一個隱憂。

Eva認為,條例的最大問題在於阻嚇力,條例的確可以淘汰一批繁殖場,不過當負責人發現局方執法力量不足,只要再買過一對狗,又可以重操故業,因此棄養繁殖犬數目下跌,有可能是因為繁殖場已經消化條例的影響,認定了它只是一隻「紙老虎」,而在地下繼續偷偷經營。
立法會文件顯示,2017年成功對違反發牌規定的檢控數字為0。(文件編號FHB(FE)-1-c1)
立法會文件顯示,2017年成功對違反發牌規定的檢控數字為0。(文件編號FHB(FE)-1-c1)

根據立法會文件,2017年漁護署作出例行巡查和突擊檢查共4995次,不過成功對違反發牌規定個案提出檢控的數字為0。

4月28日,「救狗之家」(@Hong Kong Dog Rescue (HKDR))一眾義工將會在連同大埔領養中心的待領養狗狗來到《01型活墟》,出席「領養毛小孩 • 領養愛」活動,讓公眾透過與待領養狗狗互動了解牠們的故事和處境,推廣領養不棄養。

活動詳情:
日期: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時間:15:00 – 17:00
地點:觀塘海濱長廊 VESSEL 01 場地
嘉賓:救狗之家一眾義工 及 大埔領養中心的待領養狗狗

2018年4月25日星期三

餵豬 = 釀成交通意外、造成衛生問題? / Roni Wong

週二 2018-04-24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6551
圖片來源:《香港01》

最近,不少街坊行經屋苑,或者會留意到以下漁護署呼籲「唔好餵喇」(野豬)的橫額。政府肯投放資源於教育工作,畢竟並沒多大反對的理由,可是內容稍有偏頗、不盡不實的話,只會矮化野生動物和野豬。即使出發點如何正確,潛移默化,動物在街坊心目中只會有一直被妖魔化,而重新思索動物於社會價值是有必要的。

政府部門尤其食環署、漁護署,往往將社區衛生問題「全盤」歸咎飼餵動物的義工,卻從無檢討「捕捉、絕育、放回」、「零人道毀滅」等社區動物政策,施政方針除了鋭化人與動物間的矛盾面外,背後目的無非就是轉嫁管理成本、推缷責任於動物義工和動物身上,方便管理。

長此下去,在這套政府建構的輿論氛圍下,試想想,一旦發生「交通意外」,受害者即使是動物、是野豬,市民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就是:「最衰就係動物、最衰係餵豬義工!」

無論如何,餵豬會釀成交通意外是偽命題,並無直接必然的因果關係,而真正需要檢討的,應該是司機的駕駛態度、道路設計及條例,而非利用公共資源,以人為本,去塑造動物為問題始作俑者。推倒對動物既定思維,重朔動物的社會價值、償還牠們的法定地位,就是未來可見公義的動保路。

動物離世欠傾訴對象隨時致抑鬱 心理學家:要有心理準備面對死亡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社區專題/180037/動物離世欠傾訴對象隨時致抑鬱-心理學家-要有心理準備面對死亡
家中有動物過世,旁人聽了大有可能叫你養過隻就算。然而,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卻指,動物過世對人的影響,切膚之痛好比喪親。黃蔚澄有過切身經歷,約於10年前有愛犬QQ逝世,當時帶著QQ求醫之際,一度被親友忽視狗狗的重要性而感心酸。然而,與親友離世不同,香港大約有一成住戶飼養動物,即是十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理解當事人的傷痛。

其後,他與志同道合研究動物離世的人,希望透過學術研究幫助同路人,也藉以自我療傷。研究發現,動物化為灰燼之後,有主人的哀傷因被指為誇張,鬱結在心不敢求助,隨時因而患上抑鬱症。一些主人分享:「講咗好多次我爸爸都唔係好明,佢覺得將屍體揼去後山咪算囉!不過丟垃圾好唔同,你唔會將一個親人揼落後山」、「我媽鬧我使乜為隻兔傷心成咁」、「我屋企人唔贊成我同佢睇醫生,成日都話我,點解仲要擺咁多錢落去」。

據統計處數字,香港在2010年有249,400個住戶飼養寵物,佔全港住戶10.6%。根據香港獸醫專業發展顧問2017年的研究報告,寵物貓狗數目由2010年至15/16年度的增長率是23%,15/16年度估計有510,600隻寵物貓狗,至2019年將增加6.9%至545,600隻。

視貓狗如親人有錯?
不少人視動物為子女,情感過份依賴有何隱憂?
不少人視動物為子女,情感過份依賴有何隱憂?

家庭計劃指導會2008年的調查顯示,逾八成已婚或同居受訪者拒絕生育或再生小孩。兩人家庭飼養狗和貓的比例,分別為30.9%和29.1%,較其次的三人家庭分別多5.4%和1.8%。養一個小孩因為教育、租金等因素,開支愈來愈大,不少人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願意生兒育女。漁農自然護理署2010年的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視飼養的貓狗為家庭成員之一。

不過,大多數動物的壽命較人類短,平均只有十年多,大家養之前,又有沒有想像過如何面對摰親的死亡?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副教授及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Paul)說:「香港人好少諗動物死後會點,一來太多資訊接收,二來連自己退休都諗唔掂,邊會諗動物幾時死?」雖則夫子有云:「未知生,焉知死」,但Paul認為由於動物壽命較人類短,家長(他稱寵物主人作家長)有需要做好心理準備面對生死,避免情感過份依賴動物,他日會過度傷心致抑鬱。

Paul於10年前面對過愛犬離世,過了三四年後,太太決定再養,難道不怕要再面對生離死別?他想了想說:「第一次係好難受,看著牠的情況差得好快,今天盲了,還聞到味,行來行去,過幾日已經無法走動。第二三次會好點,要有心理準備,預了牠有天會死。」
研究發現動物離去主人感內疚
為動物安樂死,對主人的心理造成極大負擔。(視覺中國)
為動物安樂死,對主人的心理造成極大負擔。(視覺中國)

過去他一直有做自殺哀傷的研究,愛犬QQ過世後,他答應過QQ,要為香港的動物做些事,於是,他將心理學結合動物研究,包括動物過世對人的影響。研究發現,動物離世的哀傷與不自然死亡的哀傷有相似之處。「不自然死亡例如交通意外死亡,身邊人會多了內疚、憤怒、歉意,會不會我做了這件事,牠就不會死呢?面對動物哀傷一樣會內疚,家長或會自責疏忽照顧,令動物有病;亦因為動物多痛苦都無法說話,家長要幫牠們決定何時安樂死,權力好overpowering(壓倒性),不知這個決定是否正確,說不定這刻不安樂死,之後會康復?」

質量研究於2013至15年由潘永樂、阮倩雅及黃蔚澄博士完成,團隊與31位於過去3年內因動物逝世而經歷哀傷歷程的家長面談,部分家長為動物選擇安樂死的感受:

「我硬係搵好多位去怪責自己係咪睇錯醫生,點解唔搵多個醫生,點解當時無質疑到。」

「我最內疚就係佢一共打左4針先安樂死,好似一啲都唔安樂,嗰日到而家係好內疚。」

「我覺得我要負全責,如果我唔帶佢去做絕育手術,就唔需要take呢個risk,亦都唔會令佢過唔到麻醉劑,我自己做錯。」

「我唔想俾人知道我做咁愚蠢既嘢累死隻狗……我知係為咗隻狗好,但個結果我真係整死咗佢,我係好痛……所以我唔係好想同人提我隻狗死咗。」
Paul指,尋找專業支援能助走出傷痛,例如找社工協助,社工會以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助人疏理想法,「當人哀傷時,抑鬱令想法好偏,只有黑白,沒有灰色地帶,不夠理性。治療就是疏理其思緒,助其認知),行為可能是鼓勵他做義工,認知和行為會互相影響。」(梁雪怡攝)
Paul指,尋找專業支援能助走出傷痛,例如找社工協助,社工會以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助人疏理想法,「當人哀傷時,抑鬱令想法好偏,只有黑白,沒有灰色地帶,不夠理性。治療就是疏理其思緒,助其認知),行為可能是鼓勵他做義工,認知和行為會互相影響。」(梁雪怡攝)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高級研究助理喻慧敏說:「我樓下有人隻狗離開之後抑鬱,現在會在街上餵貓。」Paul接著說:「因為不是人人都有養動物,所以很多人不能分享和理解,有時也會質疑自己是否太緊張,是否自己有問題。我也試過感到憤怒,但別人不明白也是可以理解的。」Paul身為臨床心理學家,當年面對喪犬之痛時又會怎樣自處?他想了想,緩緩地說:「我喊到癲,我選擇同人傾,真係要同人傾。」

哀傷以外,Paul從研究中分析經歷動物死亡後,亦帶來正面影響,即所謂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有部分家長不再養動物但會做義工,再養的都會更關心和推廣動物權益。」記者問,即是像你般,透過研究動物來推廣動物友善城市般,也是創傷後成長?Paul揚起嘴角,帶點羞澀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