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星期三

大嶼山區牛不野! / 來去自如

週四 2014-04-24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489

大嶼山區牛不野!
文: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主席何來(2014 Apr. 23 版權所有 )
(部分史前大奚山(見新安縣志)歷史,由何佩嫻女士提供)

中國農耕歷史幾千年傳統,有種稻米便有耕牛,大嶼山以梅窩白銀鄉為例,史前耕種工具都是在梅窩發掘到的(現存於香港歷史博物館))。據歷史記載,大嶼山在古時被稱作「大奚山」,清初遷界前梅窩已有古村,後因遷界村民走了,在康熙時期批准人口重回大嶼山,但人去田空了300幾年,大嶼山人口重回當時屬魚鹽之地,農務不是主流,村民不識字,不會紀錄,一段幾百年的歷史便失去了。(亦因此「原居民」一詞並沒有將比「務農」人口更早的以「魚鹽」人口落藉大嶼山的漁民包括在內。)

大戰前後,大嶼山都是避世天堂,深受靈修的人喜愛,對不少政權家族或外國人商旅也吸引,他們進註大嶼,立農成家,耕牛亦在此時從新再被引入。據歷史資料顯示,大嶼山出現過的牛羣種類有三類,包括黃牛、水牛,在一世紀多前才分別被原居民和一名法藉人仕引入大嶼山作農耕和除草的耕牛(domestic cattle),分佈遍及大嶼山南北最少九個村區,包括七個大嶼南村區,遠至大嶼西的愉景灣和大嶼北的東涌,直至7、80年代,各戶牛群因村內「發展」,村民棄耕或年老沒有精力照顧而被放養。據民政署1970年在大嶼山的牛調查,當時就有超過750黃牛和水牛被記錄, 單單在梅窩就已超過250頭牛。而最近在2013年11月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下作本會)在全大嶼山區內的普查紀錄是72頭水牛和都118頭黃牛。

此外,歐洲品種奶牛亦有少數被引入,在上一世紀被一教士引入作為奶品供應,直至60年代,農場被財團收購了作商業經營,在80年代所有乳牛已被遷離大嶼山。

大嶼山牛群自村民棄耕後,雖然都遭受前主人棄養的遭遇,但從農耕歷史被退役下來對此物種的原本習性和生存方式影響不大,因為百年前的大嶼山,當時的運輸困難昂貴,各村農戶根本不會穿山涉水地為牛隻供糧,農民只會以原區環境資源來供養家中耕牛。牛隻/群除在農耕勞動時間(都在戶外都由農夫管控,閒耕時就被交由村內牧牛童/人看管。現時在大嶼山區內仍有不少老人家,都有在幼年當牧童的經歷,當年的服務收費每日每戶五毫。原居民社會自幼在戶外純牛,跟我們現代社會把年青小孩放在電視、電腦前的成長,是完全不同的天地。

村牛群日間被牧牛童/人帶領到村區附近的草叢礦野或山邊戶外放牧,牧食的都是原區植物(Native plants),喝的是經村流過的天然水源,晚上就被領回農家中的牛棚過夜。間中亦有農家在開發耕地時把山林除下來的草物,或以田耕剩餘物來供牛。村牛羣從被引入物種,就在這不經意下經過了超過百年「本土化」培訓,令牠們成功地掌握了超過50種(保守估計)本地可食用植物作生存供應,游牧習性亦讓牛群充份掌握野外水源、避風避雨的準確位置。
相片見

村牛羣牧草習性,還有有兩點非常重要,但少有提及的功能。村牛羣每日沿村牧草,走過的地方都自然留下糞便,一大堆一大堆的牛糞在當時都被農耕公眾視為殷物,或作肥田,或作燃料。這些殷物成就了俱鄉村特色的「社區資源共享」的精神,可以想象現代人不少社區文化,可能有來自在歷史中村民去收集牛糞時的閒話而來。

在經濟角度來說,被村牛羣牧過的地方,都可以為當時村區擴大發展如提供更多的耕地或開發建屋地的空間。當然,我們不要忘了還有牛車的對村內的經濟發展的貢獻,所以在農耕社會時代,牛隻數字從來是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富裕象徵,村民不會輕易剎牛。


圖2 為1988年東涌一農夫正在推肥
相片來源:網上傳媒

牛,本是隨草原和水源跟隨氣候而牧居的物種,由於身形大(但仍有接近原始狀況的亞洲水牛,身形跟野豬差不多小),須要經常進食來方保持能量和身體機能,一路行一路吃一路屙的自然習性 ,亦因而成了自然生態管理員。

(請參閱《牛,本來就是天生的自然生態管理員》一文)

野牛羣是來自草原,因為草原動物有天然地域分界能力,人類早期在族群空間爭奪中,野牛羣自然成了搶奪對象,後來才演變而成了「農耕」勞役的奴隸。畜牧業是古代人擴張版圖和「家業」的方法,反而農耕是文明(停戰時)的「産物」,是人類在停戰時把草原生態變成供養人口而產業化的發明。

牛被人類純養作勞工,在完成開墾工作後(水稻田每年一造,用水牛或黃牛,其他耕作每年最多3造),其他時段,耕牛都被放在村附近放牧著的,替村牧草(提供人類宜居環境),提供牛糞和奶(提供人類生活條件),甚至祭祀用的肉食物(為人類自我恐荒和野蠻作犧牲)。

無論是水牛或黃牛,每群村牛均以母牛群為地域主體,牠們都會與當季成功交配的公牛,每日帶領牛群沿村區牧草,雖然游牧範圍和路線會跟隨季節有所改動,但堅守村區界線,從不跨區,是連年嘖嘖稱奇,恆常不變的。

無論是水牛或黃牛,「牛王」責任都是交配和守護妻兒,地界的守護卻在母牛身上,因為育兒須要,母牛是羣內智者,哺乳和教導小牛生存之道,健康的母牛都是公牛的爭奪對象。

水牛群受天然棲息條件限制,遊牧流動性比黃牛低,水牛公一旦贏得母牛羣便會死守母牛的地盆,不容其他公牛走近,也不凖族群內年輕公牛與母牛交配(母牛只能跟他交配)。強壯的大水牛,可以守住「王位」長達連年,母水牛不像母黃牛可以年年換夫,直至新牛王出現奪位,舊牛王便會被趕出牛羣。

大嶼山區內現時各村保留著的牛群(包括黃牛、水牛),除昂平群是在高山上外,全在大嶼南的沿海村區,共有七區,牛群均以村名區分,如梅窩牛、貝澳水牛、長沙牛、水口牛、石壁牛、大澳牛等。由於每群牛的村區環境條件不同,每羣村牛都有其特徵。如梅窩牛因遊牧路線比其他區的短,特別肥大。長沙/塘福牛遊牧路線最長,牛身形最肥瘦平均。石壁牛特別矮腳(新加入的西貢牛沒有此特徵的。

傳聞有說大嶼,尤其梅窩人以往是不吃牛肉的,但自棄耕後,農地成了屋地,多了外地人移入居住,他們亦引入了「吃牛肉」。更有趣的事,我們亦不會有聽見原居民稱區內的牛群作「流浪牛」,因為他們都知道牛群的原本主人是誰,也知道牛群從沒有離開去流浪,牛是他們的有尾巴的四腳街坊,有些村民仍會替新牛命名,把村民歷史留著。

原本把牛放野的村民不稱牠們做流浪牛的,最多會叫野牛,是把牛回放野外,給牠們一條出路的意思,而不是野蠻的意思。「流浪牛」一詞對他們來說,都是外來人的語言,是外人不知就裡,不懂鄉郊歷史文化,是會出賣他們的人才叫得出口的政治語言。流浪一詞,流浪者 >> 隨波續流狀,亦解無家可歸狀,無目的旅遊狀,任由擺佈狀,是不懂本地村民歷史的官僚的行政手段,把牛歷史和本土人類文明歷史斷絕關係的手段,迫香港忘悼歷史過去曾盛載過田野謀生的記憶,迫香港從政治意識上成為無家可歸的「新香港人」,推香港人放棄歷史,放棄記憶來煩躁、徬徨,任由擺布。

大嶼山區牛無論從物種的自然行為,或與原村風俗形態或政治地位來說,都不野!

Reference: *1 有關大嶼奶牛歷史記載
About TrappistDairy - Trappist Dairy Limited
http://www.trappistdairy.hk/port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

About Trappist Haven Monaste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ppist_Haven_Monastery

東涌最後牛耕紀錄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2049382260837&set=a.10201925...

Youtube影片記錄
• Old Lantau Island, Hong Kong 1950 by MichaelRogge
上傳日期:2008年05月08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KbYAw1mky44

• My life in Hong Kong 1949/51 (2) 我在香港的生活 by MichaelRogge
上傳日期:2011年06月12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m6bfMls1vw
Film view : from 6:53 - capturing Mr. Rogge’s experience of Lantau farming cattle

粒粒皆辛苦1 -1988 鏗鏘集: 香港最後一個米農的故事 BY-RTHK
上傳日期:2010年08月03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ToFBF5Nyg&index=5&list=LLKQCdJWLDCvGsw...

大嶼山現時各區村牛群分佈情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1925900013858&set=a.10201925...

地圖上, Bachelor herd 指沒有繁殖條件的公牛群: 意思是一小撮雄性動物(數量最少2,有紀錄以來最多是6頭) ,都是在上一個交配季節未能成功交配或己絕育的公牛。

Breeding herd 繁殖群:羣組集不同年紀、性別是混合性組成
據2013年初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表的數據,全香港現只有130頭流浪水牛活存在境內的濕地中(己包括協會在大嶼山區內所確定的72隻在內)。

香港各區的耕牛歲月
https://www.facebook.com/620177918009590/photos/a.620183984675650.107374...
圖爲1927年的蒲崗村,右邊建築物是曾富別墅、左邊是五龍院。這片田野,就是今天的新蒲崗爵祿街一帶!

60年代元朗,牛群仍在社區內。
相片來源:舊時香港 https://www.facebook.com/620177918009590/photos/a.620183984675650.107374...

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
Lantau Buffalo Associ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LantauBuffaloAssociation/info

水怪噬泳客一髀血

《東方日報》,2014/4/30

神秘水怪襲「富貴泳會」,男泳客被咬大髀留六吋血印。近七旬退休廚師,昨晨在香港仔瀑布灣公園附近、一個名為「富貴泳會」的街坊泳棚早泳,上水時疑遭魚噬咬,他即時回頭查看,只見一個約三呎長的魚形大黑影逃去,疑為「兇徒」,其後發現自己右腿留下六吋直徑的圓形血牙印,遂自行到醫院求醫,幸無大礙。有泳客懷疑,是早前在上址被放生的「斑王」花尾躉,捕食細魚時誤咬中事主。事主亦相信事件「咁啱嘅啫」,之後會繼續落水暢泳。

傷者姓鄭(六十九歲),退休前任職廚師,現居於嘉隆苑一單位,子女早已成材。鄭愛上游泳三十多年,平日會到住所附近瀑布灣公園的石灘游水,每次約游十五至二十分鐘,一直安然無恙。據悉,該石灘並非正式泳灘,無救生員當值,廿多年前由數十名熱愛游泳的街坊,在該處組成「富貴泳會」,合資買英泥鋪平部分石灘,並在岸邊設置欄杆及石級,方便泳客上落水。

稱見三呎黑影 入院報警

昨晨九時許,鄭如常獨自在石灘游水,大約廿分鐘後,準備上岸時,突感到右大腿後方一陣刺痛,於是急急上岸,當他回頭一望時,赫見水中一個約三呎長大黑影游走,而他的右髀則留下一個六吋直徑的圓形牙印,傷口不深但已見血,經其他泳客勸喻,他返家更衣後即乘的士往醫院治理。醫生替他治理後,向警方報案,警員即為其傷口拍照,將案列「受傷人發現」處理。鄭事後表示不會感到擔憂,「咁啱嘅啫,應該冇嘢嘅……會繼續呢個習慣。」

早前放生 疑花尾躉行兇

事發後,現場石灘仍有泳客在曬日光浴及繼續暢泳。泳客葉先生稱,過去曾目睹有人在上址放生數條約七、八斤重的花尾躉,由於牠們的野外覓食能力低,多數會游到岸邊食細魚,懷疑事發時剛好有花尾躉在附近追捕魚仔,鄭不幸被噬傷。

花尾躉學名為「鞍帶石斑魚」,屬於鮨科,是石斑魚類中體形最大,有「斑王」之稱,一般長度為一點九米,最大長度為二點七米,最大重量為四百公斤,主要分布於南非至夏威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等海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瑪蓮萊警犬咬一口 警長險須切拇指 年半九人中招 專家促重用德國狼狗

《蘋果日報》,2014/4/30

又有瑪蓮萊警犬咬傷領犬警員。西九龍衝鋒隊一名警長上周在旺角警署與一頭瑪蓮萊警犬訓練時,警犬突然撲向他並將其右手大拇指咬至重創,受傷警長目前仍然留醫,重創拇指一度受感染面臨切除危機,險喪失其使用佩槍能力,現時醫生正觀察其康復情況。今次已是年半以來第九名警員遭瑪蓮萊警犬咬傷,有訓練狗隻專家質疑部份攻擊性強的瑪蓮萊犬是否適合做巡邏警犬,促請警方考慮重新引入較馴良及服從性高的德國狼狗。

被咬傷警長40餘歲,隸屬西九龍總區衝鋒隊,消息稱由於他握槍的右手大拇指傷勢嚴重,醫生一度考慮切除,這等同令他從此不能佩槍當值,親友憂心不已。據稱,至昨日其大拇指情況好轉,醫生暫擱置切指手術,同袍均表欣慰。

倘切指便不能佩槍

不過有警員向本報投訴指部份瑪蓮萊警犬攻擊性強,促警方改善警犬訓練以保障前線人員,警方回應指會妥善照顧傷病人員,又表示會定時檢討警犬訓練程序。

香港警隊現有71隻巡邏警犬,以往以德國狼狗(牧羊犬)作主力,但警方以狼狗體質越來越差為由,十多年前起逐步引入體力及速度較佳的比利時瑪蓮萊犬,至今香港警隊的德國狼狗幾乎已全部淘汰,有九成巡邏犬(64隻)均為瑪蓮萊犬。但由2012年10月至今,已有九名警員被瑪蓮萊警犬咬傷,部份警員手部被咬至皮開肉綻,但以今次事件最嚴重。

事發於上周四(24日)晚上約7時,一名有兩年領犬員經驗的西九龍衝鋒隊警長,在旺角警署為一直由他帶領的四歲瑪蓮萊犬「雅積士」作例行訓練,警犬突然發惡撲向警長並把他的右手大拇指咬至血流如注,同袍見狀上前協助制服警犬,但警長送廣華醫院治理多天仍未痊癒,醫生更因其大拇指傷口受感染一度考慮切除,幸而警長病況至昨日好轉,大拇指暫可保留,免去切指便不能佩槍的憂慮。

「雅積士」服役兩年

警方稱逞兇的四歲警犬已服役兩年,以往並無咬傷警員紀錄,牠已被送往警犬總部接受隔離觀察及等候獸醫檢驗,消息稱,警方不排除會安排牠再接受服從性訓練,才會再上前線執勤。雖然近年屢有瑪蓮萊警犬咬傷警員,但警方強調有嚴謹訓練及考核程序,確保警犬合格才能到警區當值,之後每季亦要再接受延續訓練及再考核才能執勤,但警隊會不時檢討訓練程序。消息又稱,今次被警犬咬傷的警長會就意外提出工傷索償。

另稿:
瑪蓮萊勇猛快速 服從性不足

警方近年銳意以「更健康更長壽」的瑪蓮萊犬取代傳統德國狼狗做警犬,雖然可省錢兼省訓練資源,卻屢次有瑪蓮萊警犬咬傷警員。

德國狼狗易退化

訓練狗隻專家兼香港狼狗會秘書長薛文剛認為,可能是瑪蓮萊犬本性就不太適合在香港這類人多擠迫的城市做巡邏犬。他解釋,瑪蓮萊犬天生勇猛兼速度高,服從性及馴良程度卻不及德國狼狗,故瑪蓮萊犬在外國常作防暴犬甚至軍犬,但若把牠們作為城市巡邏犬主力,恐易受外界包括人潮或噪音干擾,亦可能較易發生咬傷領犬員意外。

薛文剛建議香港警隊最好重新引入小量德國狼狗,這便可科學地比較兩者誰的服從性更好及較少襲擊領犬員。但他承認部份德國狼狗確有問題,包括較易出現股骨退化的遺傳病,故建議警隊購入德國狼狗前先要求賣方提供幼犬的X光及其他檢查,免輸入病犬。

香港犬隻訓練總會創辦人張松照則認為,連番有警員被警犬咬傷與瑪蓮萊犬品種無關,因瑪蓮萊犬也可以很馴良。他懷疑咬人事件或涉領犬員與警犬溝通不足,未充份留意警犬不安情緒,又或是領犬員放假時換人接管警犬過程出問題。 
                    

黑狗女誤墮沙井哀鳴

《蘋果日報》,2014/4/30

西貢大坳門路一處沙井,昨午傳出狗隻哀鳴聲,行山人士聞聲查探,揭發一隻黑色唐狗誤墮沙井底受傷,於是報案,消防員到場放下短梯,將後腿受傷的狗隻救起,交愛護動物協會跟進。

該頭受傷的雌性流浪唐狗,蓄黑毛,體長兩呎餘,樣子可愛。昨午1時許,有行山人士經過大坳門路,在清水灣二灘與布袋澳間的山頂一處沙井,聽到傳出狗隻哀鳴聲,於是循聲查探。

行山人士發現10呎深的沙井底有一隻黑色狗被困,相信牠誤墮沙井受傷,且無法自行爬回井口,行山人士報案。

未幾,消防員趕抵,通知愛護動物協會職員協助,消防員用短梯放於沙井內,迅速將後腿受傷的狗女救起,調查後證實牠沒附有晶卡,應屬一隻流浪狗,稍後交愛協職員將狗隻帶走接受治療。


師生濫殺龜背灣生物 教局跟進

《蘋果日報》,2014/4/30

復活節期間一班生物科中學生,在教師帶領下到龜背灣泳灘進行實地考察,又採集數十種生物作樣本,並即場將牠們放入酒精殺死。事件被藝人宣萱及其友人目睹並放上互聯網,引起網上激烈反響,直斥濫殺生命。校方解釋搜集樣本是該校一貫做法,強調依足教育局指引。惟教育局指,生物課程毋須蒐集生物標本,會跟進事件。

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副校長蒙紹倫表示,該校在4月18日有44名就讀中五的生物科學生,由2名資深生物科教師及1名實驗室技術員帶領,到龜背灣進行「岩岸生態研究」,屬高中生物科課程內容,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該處生物分佈情況。

蒙紹倫解釋,樣本在放入70度酒精作防腐處理後,會帶回校作解剖,當日共採集16種生物、共53個樣本,包括體積細小的魚、蝦、蟹、蝸牛及青口等,強調每個品種只蒐集數個樣本,未有採集瀕危生物。對於有網民指摘採樣過量,他指教育局指引中提到不應蒐集過量樣本,但未有定義何謂過量,又指蒐集過程依足教育局指引。

校方死撐跟足指引

根據教育局「戶外活動指引」,教師應提示學生避免捕捉瀕危物種,同時亦不應過量蒐集生物樣本。

教育局卻回應指,生物課程並不需要蒐集生物標本,在處理活生動物和進行野外研習制訂指引中也建議學校應善待動物,該局指會跟進事件。

環保觸覺總幹事兼中學生物科兼職教師譚凱邦批評,現時生物科野外考察,大多數是原地觀察生物動態後拍照紀錄便足夠,「學習唔一定需要解剖」。他認為校方有需要檢討現時做法,避免再發生同類事件,「每間學校都咁做,我哋個環境仲有嘅?」。

世界自然基金會助理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也表示,學校在採集生物樣本作教育用途時,應留意是否具必要性,避免「濫採」,每種生物蒐集一隻已足夠。

黑心繁殖場 動物受傷害 政府修例欠妥 修訂再送立會

《成報》,2014/4/29

寵物店舖生意有價有市,名種狗隻的身價由數千到過萬元不等,令黑心繁殖場大行其道,不少環境惡劣、存在嚴重衞生及棄置狗的問題,當局曾記錄得逾半寵物店出售的狗隻,來自懷疑沒有合法牌照的私人飼養寵物人士,嚴重危及動物的福祉。政府為此於前年提出修訂139B動物繁殖及售賣條例,擬向繁殖者發出3類狗隻繁殖牌照,希望加以規管。不過,修訂建議沒有限制繁殖地點、發牌數目不設上限及亦無提及日後如何執法,惹來爭議,擔心成為「一樓一狗」的局面。當局原訂上月將修訂建議再呈上立法會,卻未見蹤影,計劃於本年內把修訂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

  寵物店舖生意有價有市,名種狗隻的身價由數千到過萬元不等,令黑心繁殖場大行其道,不少環境惡劣、存在嚴重衞生及棄置狗的問題,當局曾記錄得逾半寵物店出售的狗隻,來自懷疑沒有合法牌照的私人飼養寵物人士,嚴重危及動物的福祉。政府為此於前年提出修訂139B動物繁殖及售賣條例,擬向繁殖者發出3類狗隻繁殖牌照,希望加以規管。不過,修訂建議沒有限制繁殖地點、發牌數目不設上限及亦無提及日後如何執法,惹來爭議,擔心成為「一樓一狗」的局面。當局原訂上月將修訂建議再呈上立法會,卻未見蹤影,計劃於本年內把修訂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

  傳媒屢踢爆黑心繁殖場,社會對修訂條例的呼聲日高,漁護署於2010年展開調查,查閱了155間寵物店的狗隻來源,發現74%狗隻是來自自稱「私人飼養寵物」的人士,其中規模較大的10間寵物店,竟由1至2名私人飼養寵物人士供應過半數狗隻,顯示背後是有規模的黑心繁殖場。漁護署又估計全港約有200家住家狗場,利用狗主在家飼養寵物出售,便不用領牌肆意大量繁殖狗隻圖利,以避過法律漏洞。

憂釀「一樓一狗」局面

  漁護署於2012年提出修訂《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動物售賣商)規例》(第139B章),建議登記牌照日後會分為「甲類」、「乙類」及單次動物出售許可證等種。市民日後若在住所有4隻或以下未絕育母狗,出售狗隻時要先領「甲類」牌照;擁有5隻或以上未絕育母狗,出售狗隻時便要領取「乙類」牌照。至於單次動物出售許可證,則適用於準備出售單一狗兒的寵物主人,主人須持有該動物不少於4個月,每份許可證亦僅適用於一宗買賣和一隻狗。

  不過,修訂建議存在爭議點,由於甲牌容許4胎或以下的繁殖者,領取「家居動物繁殖者許可證」,就可以在家進行繁殖,但香港居住環境密集,若不限數量發牌予住家繁殖者,不排除會形成「總有一間在附近」的繁殖場;如果繁殖者不妥善處理狗隻,恐構成公眾衞生問題,為其他住戶帶來很大困擾。相對於外地如台灣,卻已立法禁止住家狗場,違法罰款5萬至25萬台幣(相等1.9萬港元至9.7萬港元)。

  斥當局法例形同虛設

  另外,漁農處只有22名人員負責執行巡查工作,令人質疑漁農處是否有足夠人手作巡查規管、一旦發現私人住宅發生懷疑虐畜事件,沒有執法權的漁農署是否可以入屋突擊?署方僅回應會根據掌握到的資料,進行調查,包括「放蛇」行動,若有足夠證據證實有人觸犯法例,就會提出檢控。

  大律師陸國雄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住宅屬私人地方,漁署除非有法庭指令,否則繁殖者有權不容對方進入;即使召喚警察陪同,除非情況緊急才可以進內。他續說,「但甚麼才知道情況危急?就算等到手令,對方又已經人去樓空,甚麼都做不到。」他斥當局修例時未考慮到漁農署日後的執法工作,法例只是形同虛設。

  立法會員議員毛孟靜接受本報訪問指出,漁農署建議向所有繁殖者發牌,猶如鼓吹市民加入繁殖行業,更形容條例容許繁殖者在住所進行繁殖根本是「不可理喻」。政府於前年將相關修訂報告呈上立法會,但至今仍無結果。漁護署回覆本報查詢指出,由於去年4月的立法會中,一些動物團體和寵物售賣及繁殖業界的持份者提出進一步的意見,包括反對設立單次動物出售許可證及甲類動物繁殖者牌照,故政府仍在敲定相關的立法建議,並計劃於本年內把修訂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

  139B條例建議修訂要點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修訂建議
  類別 現行規定 修訂建議
  提高違反發牌條件及非法售賣動物罰款 1,000元至2,000元 5萬元至10萬元
  提高漁護署署長權力 無權吊銷或撤銷動物售賣商牌照 有權吊銷或撤銷動物售賣商牌照
  繁殖牌照 動物售賣商牌照(附加規管繁殖活動的特別條件) 動物售賣商牌照、甲類動物繁殖者牌照、乙類動物繁殖者牌照及單次動物出售許可證

另稿:
「捕捉 絕育 放回」取代捕殺

針對流浪動物造成滋擾的問題,漁農自然護理署一向採取「先捕後殺」的方法,以控制流浪動物的數目,但此做法一直備受責難,而且成效亦不顯著。多年來動物權益界提倡以「捕捉、絕育、放回」(Trap-neuter-return)(簡寫TNR)的方式控制流浪動物數目,即捕捉寵物回來,再為其進行絕育及接種疫苗,然後放回其原來生活的地方,藉此減少狗隻繁殖數目,而隨着狗隻自然死亡,令數目逐步下降,毋須將之人道毀滅。

針對流浪動物造成滋擾的問題,漁農自然護理署一向採取「先捕後殺」的方法,以控制流浪動物的數目,但此做法一直備受責難,而且成效亦不顯著。多年來動物權益界提倡以「捕捉、絕育、放回」(Trap-neuter-return)(簡寫TNR)的方式控制流浪動物數目,即捕捉寵物回來,再為其進行絕育及接種疫苗,然後放回其原來生活的地方,藉此減少狗隻繁殖數目,而隨着狗隻自然死亡,令數目逐步下降,毋須將之人道毀滅。保護遺棄動物協會由本年中開始,在元朗區公庵路一帶推行為期3年的TNR試驗計劃,再收集更多數據,供政府參考,希望日後以此方法代先捕後殺的方式。

  大量捕殺釀「真空效應」

  保護遺棄動物協會(SAA)創辦人陳淑娟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大量捕殺區內流浪動物會出現「真空效應」,吸引其他地區的動物過來爭奪地盤,經過一輪廝殺後,動物會按本能加快生育以鞏固權力。她解釋,「例如甲區有足夠的資源,讓有30隻狗生存,動物會知道食物有限而減少繁殖下一代,如果把牠們移除,甲區騰出的資源會吸引周邊地區的動物遷入,而由於環境裏的可用資源增加,甲區的原有動物會與新加入的動物產生更多後代。

  她又稱,新加入的動物為了在環境裏建立領域,會互相爭奪食物和配偶,導致更多的打鬥和吠叫等行為,增加社區煩擾。換言之,漁農署一貫單一採取捕殺的方法,無法有效解決流浪動物的情況,甚至令人類跟動物之間的磨擦更多。

  針對問題所在,該會早於2009年起派出義工在元朗區,已為超過4,000隻動物進行TNR工作,當地區議員亦指期間收到的滋擾投訴數字大幅減少。由於有一定成效,陳淑娟表示漁護署已應允讓其擔任統籌者,計劃將由本年中開始在元朗公庵路「步旺汽車城」進行,目前試驗區內約有30隻流浪狗,流浪狗會受到密切監察和照顧,包括注射疫苗、絕育、餵飼等,並會比較試驗期開始及完結時的流浪狗數目,以評估試驗計劃的成效。漁護署發言人稱當局同意協助一直提倡有關方法的動物福利團體,在選定地點推行試驗計劃。當局會聘請機構進行調查及監察,計劃會以狗隻數字和投訴數作為成效指標。

另稿:
一切從動物權益出發

處理流浪動物,漁農處往往處於被動的角色,有熱心人為流浪貓狗福祉出錢又出力。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創辦人麥志豪屬積極行動派,他過去近10年,先後成立獅山行動組、成立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NPV)及動物保護專員,一切從維護流浪動物的權益出發,只因他覺得「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處理流浪動物,漁農處往往處於被動的角色,有熱心人為流浪貓狗福祉出錢又出力。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創辦人麥志豪屬積極行動派,他過去近10年,先後成立獅山行動組、成立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NPV)及動物保護專員,一切從維護流浪動物的權益出發,只因他覺得「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原是廣告創作總監的麥志豪,不介意他人標榜他為「動物維權運動的活躍份子」,在1997年回流香港的他,開始投入本地流浪動物服務,他在2009年成立「獅山行動組」,在當時全香港流浪狗問題最嚴重的黃大仙地區工作,「山上超過300多隻狗,每晚在山谷吠叫,對附近居民構成極大滋擾,他們向漁護署投訴,但多年來漁護署採用捕捉、殺掉的手法,根本不見成效。」

  麥志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為了讓更多流浪動物受惠,他於2006年成立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在深水埗設置了4間獸醫診所,除了收取一般服務費,亦為經濟有困難的主人(如領取綜援者)提供廉價的獸醫服務。去年他開設了社區動物絕育中心,免費為全港的流浪動物進行絕育手術,迄今最少為2,000隻流浪動物進行了絕育手術。他透露這間社區動物絕育中心,是由一名有心人承諾全數資助開支,當中包括租金及醫藥費等,他透露這間中心每月花費逾50萬元。

  問及社會近年對流浪貓狗關注程度日高,牠們的生存空間會否提高?他卻抱持悲觀想法,解釋隨着香港的住屋需求日增、老店舖消失,人與動物的關係只會愈來愈緊張。不過,他認為透過教育,可以令下一代對動物有多一點包容。他現在會定期帶同動物前往不同的學校或機構進行演講,讓觀眾與動物互動,期望為下一代培養一顆愛護動物的心。

科大生為領養流浪貓 虛報住星爺舊居

《蘋果日報》,2014/4/29

家住屯門、報稱學生的22歲青年,向志願機構申領養流浪貓時,出示假文件虛報居住影星周星馳山頂舊居,利用友人的家居照片加以證明,瞞天過海。男生取貓後翌日,機構義工提出上門家訪,男生竟指貓隻已丟失。男生昨日出庭應訊,裁判官聽畢事件來龍去脈後一度質疑:「隻貓係咪你整死咗呀?」

辯方昨表示,被告歐展彤剛自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據網上資料,被告在中學時品學兼優,屢獲嘉獎。他原被控一項使用虛假文書副本罪,但在控辯雙方同意下,獲撤銷控罪,改以簽保令形式處理。

展示友人豪宅相片

今年1月2日,被告聯絡貓隻領養機構的姓盧女義工,表示欲領養貓兒。被告為顯示可提供合適的養貓環境,先行在科大校園內修改個人銀行月結單,將地址由屯門改為「香港中環山頂普樂道7號」。

資料顯示,普樂道7號是影星周星馳的舊居。周於1996年以8,380萬元購入,至2006年以1.17億元售出。

被告後來與盧相約,1月3日在土瓜灣寶光大廈單位見面,被告以WhatsApp傳送上述假月結單給盧,又展示朋友的豪宅相片,並即場填寫表格。義工信以為真,當晚將貓交給被告。翌日,盧要求上門家訪探望貓咪,被告坦承說謊表示住址是虛報,更自揭貓隻已在西貢走失。被告在同月6日遭警方拘捕。

法官質疑被告殺貓

主任裁判官練錦鴻昨閱覽案情後,厲聲問被告:「隻貓係咪你整死咗呀?」被告即時否認,辯稱領取貓咪後不足10小時,盧來電指擔心貓兒多病,又謂替貓兒求得下下簽,要求取回貓兒。被告當時正身處西貢大埔仔村,故打算帶貓到清水灣動物診所檢查,以決定下一步行動。

被告續稱以手袋裝着貓,但途中貓兒大便兼尖叫,他遂將貓取出放在地上,打算清理手袋之際,貓兒突然逃跑,失去蹤影。被告表示曾與盧一同尋貓,但苦無結果。被告終獲准自簽2,000元,守行為兩年,並須支付堂費3,000元。

案件編號:KTCC1565/14

10隻愛情鳥被送上絕路

《東方日報》,2014/4/29

最少10隻愛情鳥(又稱牡丹鸚鵡)疑遭遺棄,被發現在荔枝角公園內棲息。發現該群鸚鵡的獨立環保議題評論員朱漢強稱,昨早行經公園時看到牠們「戇居居」站在樹上,街坊認為牠們被放生,擔心牠們欠缺覓食能力,終會餓死。香港(國際)鸚鵡協會則指,人工飼養的鸚鵡除不會覓食,更不會躲避天敵,放生等於將牠們送死。

朱漢強表示,荔枝角公園鮮有鸚鵡出沒,昨早發現逾10隻愛情鳥,擔心牠們不能生存,故通知漁護署,後來有身穿寫有漁護署合約承辦商背心的員工,捕捉了數隻鸚鵡帶走。不過,本報向漁護署查詢,發言人僅稱有收到電郵通知,但沒有派人捕捉鸚鵡。

放生等於送死

香港(國際)鸚鵡協會主席李奇奇表示,愛情鳥體形細小易養,加上價錢較便宜,百多元便有一隻,不少人會選擇在家中飼養。惟愛情鳥每年能繁殖兩至三次,一般雌鳥每窩可產蛋6至8枚,每年最少誕生10隻幼鳥,若主人未有控制令其過量繁殖,最後未能處理可能選擇放生。但李奇奇指,人工飼養鸚鵡缺乏覓食能力,亦不會避開野貓、麻鷹等天敵,放生等於送死。                                    

撞斃8牛案 傳證人掀爭議

《東方日報》,2014/4/29

去年六月五日大嶼山發生有八頭牛遭汽車撞斃事件,警方調查後懷疑與一輛私家車有關,惟該女車主卻疑未有提供相關資料而惹上官非。

報稱工程師的涉案四十九歲英籍被告Sarah Ann Wilson事後被控一項沒有按照警方書面要求而提供資料罪,案件原定昨於荃灣法院開審,惟辯方庭上投訴,在開審前一刻才獲通知,控方只會傳召警員及專家等證人作供,當中卻不包括向警方報案的外籍機師。

辯方又不滿指,該機師正值出勤不在港,要至本周三才可出庭作供。裁判官表示該機師既然收到法庭傳票,就算只接受辯方盤問亦應按指示昨日到庭,現將案押後本周三開審。


案件編號:TWCC 3222/2013

等報案機師返港 輾牛案明開審

《蘋果日報》,2014/4/29

去年大嶼山八隻流浪牛被輾斃,警方事後拘控英籍女車主沒有依時向警方提交司機資料。她昨在荃灣裁判法院否認控罪,控方指向警方報案的外籍機師於29日即今晚才回港,控方打算先傳召其他證人先作供,辯方則稱機師是關鍵證人,須首先出庭,遂申請延至明天30日開庭,獲裁判官批准。

報稱工程師的49歲被告Sarah Ann Wilson(圖右)被指身為一輛私家車車主,該車疑與去年6月5日大嶼山一宗不顧而去的交通意外有關,被告沒有在21日內向警方提交司機資料。

案件編號:TWCC3222/13                                    

雙貓離奇墮樓亡 街坊懷疑狂徒所為

《太陽報》,2014/4/28

雙貓離奇墮樓同慘死。兩隻花貓前晚在深水埗被發現由高處飛墮,雙雙伏屍路中,街坊恐為虐貓狂徒所為,報警求助。警方封鎖現場,正調查兩貓是否遭狂徒掟落街,抑在玩耍時意外墮樓,愛護動物協會人員檢走貓屍,交獸醫剖驗以確定死因。

曾掙扎繼而失禁

現場為大南街二六三號一幢八層高唐樓對開,前晚十時許,姓張(五十二歲)街坊途經上址,突然聽到「嘭、嘭」兩聲異響,回頭查看,驚見兩隻帶虎斑紋的花貓倒臥行車路中,奄奄一息,於是報警。警方封鎖現場調查,愛協人員亦到場協助,證實兩貓已死亡,因貓屍旁遺有尿漬,估計牠們墮地後掙扎一番才斷氣,因而失禁。

兩貓均屬成年雄性本地短毛貓,其中一隻曾植入晶片,但暫未能聯絡貓主。由於貓屍身上沒有表面傷痕,暫未能確定兩貓是否被狂徒從高處擲落街,抑或在高處玩耍時意外墮樓,須待獸醫剖驗,警方暫列作「動物屍體發現」案處理。

另外,昨傍晚六時許,一名姓胡(三十七歲)男子報案,指荃灣眾安街九十九號一幢大廈傳出異味,警員到場登樓搜索,終在天台發現一隻約兩呎長的貓屍,屍身沒有明顯傷痕,經過初步調查,案件列作虐待動物案處理,由荃灣警區刑事部跟進,貓屍其後被移走作進一步檢驗。

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香港需要野生動物保育中心多過動物園 /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

週五 2014-04-25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497

香港需要野生動物保育中心多過動物園

工聯會最近倡議修復堆填區建公營動物園,令我回想起在小時候去荔園看大象、長頸鹿和動植物公園看美洲虎的情境,小時候的我確實很期待去那些地方,我們不用去其他國家就能親眼看到這些動物,對於香港人來說確是很方便。 鄧家彪議員在工聯會立法會議員聯合辦事處的網站中所說動物園能讓教育、環保、保育、文化等理念更容易向市民發放,我從不否定動物園在歷史上的貢獻,畢竟動物學的英文就是 Zoology,但時移世易,我們還需要動物園來認識動物嗎? 而動物園又真的讓我們認識動物嗎? 動物園在保育上做了些什麼?

動物園能起教育作用嗎?相信去過荔園、動植物公園、九龍公園的百鳥苑或海洋公園的市民心中自然有答案。 大家去完這些公園後有否想過要愛護動物或保護野生動物? 我相信大部份人也沒有,若真已發揮教育作用,現在又何需要成立動物警察? 還需要爭議我們要人工沙灘還是龍尾的生物? 大部份市民去動物園只是走馬看花般看動物,在鐵籠或魚缸面前駐足幾十秒,即使多看幾分鐘,我們又學到什麼並了解幾多? 如果參觀人士能對有關動物再做資料搜集如原生環境、食物對象、和與其他動植物的相互關係等,再以動物園的實際環境作反面教材,這必能起到教育作用,但之後亦可能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原因是越知多真相,越是認為動物園困養動物的方式是不人道。 況且,動物園往往因打理方便或成本原因,並不會也不能完全模擬出動物所需要的自然環境和氣候,而動物因展出需要,動物園只會提供有限可供躲藏的遮蔽處,這對動物會增添不少壓力。 在影片《動物園的真相》中,就揭露關在園區內的動物許多已出現刻板行為,如不斷來回踱步或自殘,顯示這樣的拘禁環境已嚴重殘害牠們的身心。 而某些動物園更打出教育這旗幟要動物作出表演,說牠們喜歡與人玩耍,倒不如説因牠們長期被圈養在狹窄環境而缺乏運動,因此才需要出來走一走,這會更合乎邏輯。

對於如何利用活生的動物來達到教育效果,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 在這十年期間也經常反思並試以不同形式來教育市民有關動物及保育知識。 很多市民怕蛇,這是不難理解,但往往就是因為害怕或不認識就見蛇必殺。 因此我們會用活生動物作媒介並讓同學親身接觸牠們,接觸過後,最低限度他們不會見蛇如見鬼。 在我們教授小朋友有關蛇類動物的課程中,亦會以解凍後的冰鮮科學鼠來示範蟒蛇是如何捕食,讓他們對蟒蛇能有較深入的了解。 若真的要了解野生動物,必需了解該動物的生態環境如棲息地、溫濕度、氣候、行為、食性和其他動植物的相互關係等。 我曾聽過屬於香港政府某一動物展覽館的職員說他們不能公開餵活魚給澤龜吃,原因是有市民投拆場面過於殘忍,可是在大自然中殘忍的事每天也發生,我們在動物園中只能看到動物的外表,但看不到牠們野性的一面。

很多動物園初期建立目的是為人提供娛樂,隨著時代進步和瀕危物種日益增加,多國的動物園亦肩負起保育責任並選擇一些焦點物種作為存續種群(assurance colonies),她們圈養並繁殖這些動物,最終目的是為那些物種重新被引入原棲地,以確保遺傳多樣性的完整性。 只可惜這願景並沒有實現,原因是很多動物園早期並沒有訂下清晰的保育目標或保育物種的優先次序改變,亦有因為原棲地已被破壞而仍未修復、捕獵情況仍然持續、政治因素、缺乏資源等原因。 動物園經常需要在吸引遊客和保育之間取得平衡, 當動物園長期保存某種動物而牠們不再吸引遊客的目光時,在空間和資源上就會侷限了後代繁殖的數量,如要有效引入該物種回原棲地,就需要一定的動物數量。 沼澤箱龜(Terrapene coahuila)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這種龜的分佈相當狹窄,有很多動物園紛紛加入來繁殖這種龜,可是這種龜的外貌對於人類來說並不吸引,結果現在有很多動物園已放棄繁殖這種龜。

之前哥本哈根動物園處死18個月大的長頸鹿馬里烏斯(Marius) 原因是該繁殖計劃已掌握長頸鹿的基因,同時動物園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來飼養所有長頸鹿,為了避免馬里烏斯有近親繁殖的機會,因此必需處死牠,動物園需要優先考慮及保護對未來有貢獻的動物。 在科學角度來看,這是能理解的,可是對於小學生來說這還算是愛護動物嗎? 之前有人提議開發郊野公園,如真是發生了,我建議政府興建一個野生動物保育中心多於傳統的動物園,原則上這中心並不需要對外開放,也不用受到入場人次的壓力,她建造目的就是確保本地動物不會絕種,同時亦能滿足工聯會所提議。

筆者:Anthony Yeung,Anthony 為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的創辦人及香港兩棲及爬行動物保育基金主席

參考資料:

逾九成受訪小學生支持香港興建大型動物園,工聯會立法會議員聯合辦事處
http://www.ftulegco.org.hk/news/%E9%84%A7%E5%AE%B6%E5%BD%AA/%E9%80%BE%E4... (Accessed: 22 Apr, 2014).

動物園的真相2,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1hvFWR4pJA (Accessed: 22 Apr, 2014).

影像報導:海豚的辛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DAqbp_Mtg (Accessed: 22 Apr, 2014).

To Save Some Species, Zoos Must Let Others Die, The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12/05/28/science/zoos-bitter-choice-to-save-som... (Accessed: 22 Apr, 2014).

Zoo official on Marius the giraffe: Conservation isn't always clean, CNN
http://edition.cnn.com/2014/02/10/world/europe/denmark-zoo-giraffe/ (Accessed: 22 Apr, 2014).

The Tortoise Volume 1 Number 2, A Publication of the Turtle Conservancy

香港需要動物園?「工聯會,你錯了!」 / 野味

週四 2014-04-24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473

香港需要動物園?「工聯會,你錯了!」
圖(All Rights Reserved):工聯會鄧家彪 ﹣ 4月20日 香港興建「動物園」意見調查發佈會

工聯會鄧家彪日前,就香港興建動物園的民調舉行發佈會,表示受訪九成二的小學生「希望」香港有收費便宜的大型動物園,遂提倡於新界復修的堆田區上興建動物園。

曾從事建築工程裝修的鄧先生,大概對「彈墨」技巧不會陌生,該清楚明白墨斗佬一旦開錯墨、彈錯缐,整項工程定必全盤落索,後果堪然。至如今,工聯會倡議復建如荔園的動物園方案,這方案顯然就是錯彈了墨,日後定必倒塌成敗瓦,既壓毀動物尊嚴,也推倒社會文化,同時狠狠地砸碎了下一代的文明。

首先,當九成二的小學生表示希望有大型動物園出現,亮點就出現了: 請將鎂光燈照射「小學生」和「希望」這兩組詞彙。「小學生」即是小孩,理解小孩的意願要聆聽和尊重,但大前題是,在旁的成年人要協助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而正確的價值觀則由尊重生命開始,此謂落墨缐必不可少的首要步驟。一切偏離此墨線範圍而建立的所謂教育(認識動物的名稱、習性、身體……)也是枉然、是空中樓閣、是本末倒置的教材。試問小學生在此風氣的薰陶,如何擁有成熟的心智和分析力,去剖析動物園困養背後複雜的問題?

論政論動保,理應禍不及家人。但據悉,鄧先生育最少有一位適學年齡的女兒,不曉得他女兒曾否表示「希望」想得什麼玩具、又有否曾表示過「希望」不用上學?而我相信鄧先生作為稱職的家長,自會為女兒作明智決定,斷不會因為小孩不計後果的無理訴求而有求必應吧。家長身敎裏的修養和價值觀,尤為重要,他們的角色好比孩子生命中的墨斗佬,責任是引領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認清與時並進動物權益。需知,認識動物可從課本或網上學習,甚至去國外有野生動物的地方親身接觸,不必為獲得知識而困養動物,讓動物付上失去自由的沉重代價。難道小孩子要認識恐龍,非得要一頭活生生的放在眼前才能產生興趣、才能增進知識嗎?

然而,我不清楚工聯會是否曾就「人工繁殖」建議方案,進行過仔細的研究,海洋公園困養的熊貓自1997 回歸以來一直未能自然受孕,結果園方曾不止三次替盈盈強行授精,成孕至今成疑;更令人錯愕的是,工聯會鄧先生竟然倡議要參照「日本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推動保育認識熊貓等動物,而該園內的兩頭熊貓多年來在人工繁殖的實驗下經歷過多次胎死腹中、幼熊夭折的慘況,最終其中一頭熊貓「興興」更在人工採精時,因麻醉藥過度而猝死,到底這是工聯會的所說哪門子的教育,哪門子的保育,哪門子的參考?

「嗚嗚……媽!我以後不去看困養熊貓就是了!」小學生認清真相後或驚呼。

不,故事尚未説完,再輕談鄧先長建議引進人工繁殖的長頸鹿吧……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園剛於本年二月,公然處死因人工繁殖下基因出錯的長頸鹿Marius,惹起全球公憤。鄧先生提倡大象又如何?荔園的大象天奴由 4 歲開始一直被鐵鏈鎖著,困在欄中的細小石屎地直至 35 歲,最終要人道毀滅。誠然,垂手拈來例子多不勝數,就此日後有機會再申述。

有時,真弄不清工聯會究竟想開動物園、還是曝曝光開記招,抑或是和廣大市民開個玩笑。

這份建議,工聯會視為「禮物」送給小學生。

畢竟,送禮前,請三思,嚇壞小朋友,賠上選票就不夠禮面了,而香港人實在收不下這份厚禮。

工聯會議員倡建動物園 動保團體炮轟 / 撒雅

週三 2014-04-23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456

工聯會議員倡建動物園 動保團體炮轟
圖:工聯會

(獨媒特約報導)工聯會議員鄧家彪日前(4月21日)召開有關在香港興建「動物園」的意見調查發佈會。他指現時不少珍貴動物都由單一主題公園管理,而入場費高昂使基層市民未能入場觀賞動物,而逾九成的受訪小學生支持香港興建大型動物園,建議香港政府考慮興建具規模的動物園。動物保育團體包括「動物地球」及「豚聚一家」均表示強烈反對,指動物園困養動物剝奪動物自由,與現今關注動物權益的大趨勢相違背,對小學生會產生錯誤的教育。

受訪小學生望建大型動物園 鄧家彪欲引入多種陸上動物

鄧家彪以問卷調查形式向全港40多間小學進行調查,收回3千3百多份問卷,當中約92%的受訪小學生希望香港有大型動物園,而約73%小學生希望香港從外地引入陸上哺乳類動物。鄧家彪認為調查反映受訪學生對多個動物品種及相關知識表示興趣,及大多數受訪者希望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動物。鄧家彪指希望於月內約見民政事務署,商討有關興建動物園事宜及了解其意向。

鄧家彪表示不會在野外捕捉野生動物,而希望與各地動物園進行交流或交換,展示在人工環境下繁殖的動物,又或是將被人非法入口並由漁護署管理的「動物難民」安置在動物園內。他表示由於香港海洋公園已有大量海洋生物供公眾參觀,所以動物園會著重於陸上生物。他指香港社會的小朋友未有太多機會接觸動物,希望透過興建動物園讓小朋友認識動物,當成是給他們的「禮物」。對於有保育團體表示不滿,他指明白會有團體提出關注,然而動保團體經常提倡自然對待動物,甚至不贊同飼養寵物,他認為社會上並未有一個主流取態。他又稱對現時動物園的設計和規劃有信心,相信不會對動物造成傷害。

團體指困養剝奪動物自由 望教育學生尊重生命

對於鄧家彪倡議興建動物園,「動物地球」總幹事黃繼仁表示震驚及強烈不滿,質疑向來爭取工人權益的工聯會提出此建議的動機,認為有嘩眾取寵之嫌。他表示,反對動物園困養動物是全球大趨勢,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展現,鄧家彪的提議毫無理據。他指以小孩作問卷調查對象非常愚蠢,小孩所想未必是正確,成年人反應對他們作出教育,指出動物園的禍害。黃繼仁稱動物園困養問題是全球性,即使不在野外捕捉野生動物,亦會將動物在各地間買賣,入動物園的消費者等於花錢去囚禁動物。

「豚聚一家」 向來關注困養海洋生物權益,召集人黃豪賢對興建動物園也表示強烈反對。他指即使是聲稱為亞洲頂尖樂園的海洋公園,每年亦有大量海洋生物死亡,飼養野生動物的技術值得質疑。他表示工聯會提出建議時未有作詳細考慮,包括動物來源地、品種、數量等等,未有從動物福利角度出發,剝奪動物自由活動的權利。他又指認識動物可從課本或網上學習,甚至去國外有野生動物的地方親身接觸,不必為獲得知識而困養動物,讓動物付上沉重代價。他續稱學生思想未夠成熟去分析議題,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負起監察角色,教育小孩尊重動物的自由。

編輯:謝曉陽

重點不是開動物園,而是開記招 / 張婉雯

週二 2014-04-22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425

重點不是開動物園,而是開記招
圖:成報

有政黨建議,香港應建大型動物園。對於這種落後於大局大勢的思維,我真是感到匪夷所思。

年前動植物公園一頭美洲豹逝世,園方決定不再另購一隻,原因就是不合乎動物福利。是的,動物園就像紥腳布和貞操帶,是封建時期特權階級奴役另一些人的手段。喜歡動物所以要將之圈養在籠,等如鍾意妻子所以給她帶貞操帶一樣,是歪理謬論。

再講,在香港起動物園,對象真的是香港人嗎?還是自由行遊客?可是連長隆也是野生動物園了,誰還來看被困籠中沒精打采的動物?又難道在香港有地不起公屋,要起野生動物園?

四日長假無事可作,找些題目開個記招曝曝光,本也無可厚非,但請先用用腦,好不好?

37年來,海洋公園埋藏著多少個 「李旺陽」? / 野味

週一 2014-04-21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417

37年來,海洋公園埋藏著多少個 「李旺陽」?
Human Zoo Display
Photo Credit:www.popularresistance.org/

海洋公園自 1977 年成立,迄今 37年。

還記得大陸,有種刑罰叫做「關小號」,又名為「棺材倉」。

李旺陽入獄後曾被 20多次「關小號」,他遭關進一所如棺材般大小(長2米x寛1米x高1.6米)的囚室最少一個月, 內裏又熱又臭。他的戰友唐柏橋當年也曾受此刑罰僅七天,獲釋後已斷然拒絕參觀動物園:「我一看到被關在籠子的動物就替牠們難過,因我曾經體會過那種令人遏抑和憤怒的感覺。」

海豚活動能力遠超人類,每天需游幾百公里覓食、社交和活動,終身卻被海洋公園「關小號」,關進 長15米 x 寬10米 x 深10 米的混凝土水池,無止境地回彈海豚迴聲定位的聲納,情況就如囚犯身置滿佈鏡子的囚室中,承受肉體和精神壓力。

也許,有人會問:「你怎麼可以拿動物與人類相比?」

誠然,動物權益不必要和人權看齊,至少人權內的集會、言論、宗教自由的權利,動物是用不著的;而在人權的「人身自由」討論範疇內,強調人應受法律保障,不受非法被逮捕、拘禁和干擾等基本權利⋯⋯社會普遍爭議點是:海豚和海洋生物該享有比擬人類的「人身自由」權利嗎?

絕對需要。

文明社會不會平白無故,將人拘禁和展示。無奈,追溯 18 世紀初,法國、德國、英國曾經舉行 " Human Zoo"的展覽,展示千多名遭「賣豬仔」的非洲土著。由於他們獨特的膚色、原始的生活習性、豐滿的胸部和翹起的臀部,結果他們不但被巡迴展示於公眾。更諷刺的是,他們要全裸身體、手抱猩猩,給遊人近距離鑑賞和研究,而展覽舉辦的單位卻表示這是「教育」的一部分。

世界各地的水族館包括海洋公園,普遍也以「教育」作糖衣,包裝骨子裏殘酷的動物表演和困養事實,當我們眼看出世僅二十日的小海豚夭折、當我們明白 1974-2002 年有 131 條海豚死亡、當們認清約千多尾的珊瑚魚、八十多尾的藍鰭呑拿魚、十多頭鎚頭鯊的死亡消息可以秘而不宣。到底,海洋公園還有多少如李旺陽「被自殺」的冤案在每天發生?

我們根據膚色劃分了,黃種人、白種人和黑人。曾幾何時,也因為這些種族的差異,令基本人權蕩然無存。還好,歷史出現了一位馬丁路德金,他提倡的種類平等的主義,為非裔美國人爭取平權。可憾是,為動物爭取平權的行動,與爭取人權運動有異,最大的難處莫過於受害者是動物,而動物卻有口難言。

而香港人,真的需要一所非法拘禁、非法干擾動物自由,背後卻只是唯利是圖的主題公園嗎?

主人外遊松鼠狗險餓死

《太陽報》,2014/4/24

主人外遊,松鼠狗女遭獨留險餓死。灣仔菲林明道二十五號三元大廈七樓一個劏房,昨午一時許,鄰房男住客聽聞房內傳出狗吠聲,並有惡臭。

因知悉租住的菲律賓男女剛於周一返國,至月底才回港,懷疑有人將松鼠狗留在房內,通知姓陳(四十三歲)女業主返回了解後報警。

警員到場後,由女業主開房門,果然見到松鼠狗被獨留在房間內,地上遍布狗糞,而盛載狗糧的食物盆空空如也,僅有少量食水。倘若無被及時發現,可能會缺糧水而死,警方列為虐待動物案。

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場,證實松鼠狗為雌性,約一至兩歲大,健康狀況良好,帶走交由獸醫作再詳細檢查。警方會待狗主回港,才作進一步調查。

疑虐待 唐狗四肢被綁

《蘋果日報》,2014/4/24

一隻年約半歲的松鼠狗女,疑因菲律賓籍主人返鄉被獨留在灣仔租住的劏房內,鄰居聞狗吠聲和有惡臭傳出,於是通知業主報警。警員到場調查發現狗兜有水無糧,一地糞便,懷疑牠遭疏忽照顧,列作虐畜案處理,現正找尋狗主助查,狗女則由愛護動物協會人員接走照料。

松鼠狗斷糧獨留劏房

該隻松鼠狗,健康良好無表面傷痕。現場為灣仔菲林明道25號三元大廈一個出租劏房單位,住有一對菲律賓籍男女,本周一(21日)兩人離港返菲,擬下周三(30日)才返港。昨午近2時,鄰居聽聞房內傳出狗吠聲和臭味,疑有狗被困房內,遂通知姓陳業主報警。警員到場由業主開門入房,發現內有一隻松鼠狗及兩個狗兜,其中糧兜無糧,水兜仍有水,一地糞便,旁邊一個密封膠箱載有狗糧,抽氣扇開啟,不排除曾有人代狗主餵狗,事後通知愛協人員將狗帶走。

另外,昨午3時許,一隻戴口罩唐狗,被發現頸纏鐵鏈鎖在八鄉石湖堂村一間村屋對開,其前後肢各被繩索綁住,其中左前肢疑受傷包有繃帶,市民疑牠遭虐待,報警處理。                                    

控方改控較輕罪名 無問律政司 虐畜男或由判監變罰款

《蘋果日報》,2014/4/24

退休漢租用800呎單位,飼養逾130隻貓狗作配種販賣,惟因疏於照顧令單位傳出惡臭,引起鄰居注意報警,因而被控殘酷對待動物罪。控方昨天修訂控罪,令罰則由原本可判監作懲,改為只能處以罰款。裁判官主動詢問控方修訂控罪前,有否諮詢律政司意見,控方坦言只向警方案件主管查詢,隨後申請覆核定罪。

被告鄭貴明(61歲)在觀塘裁判法院承認的修訂控罪,涉及被告去年11月4日在大角嘴通州街一個單位,禁閉102隻狗和34隻貓,沒有保持單位清潔、適當照明和通風等。修訂控罪的最高罰則為罰款五萬元及每天罰款200元。據悉,修訂前的控罪令違例者最高可罰款20萬元和監禁三年。

逾百貓狗困糞便籠

警方在去年10月接獲投訴,指單位傳出惡臭,惟當時未能聯絡被告。及至11月4日,警方上門找到被告,並發現單位內窗戶緊閉,逾百隻貓狗被關在佈滿糞便的籠中,沒有食水和食物,而且顯得虛弱。

被告向警方稱由2008年起,從寵物店買入貓狗在單位進行配種,作販賣用途。他因年老和患肩周炎,無法清理單位,又因無錢不能聘請工人打掃。涉案貓狗事後全被送往愛護動物協會和漁護署,其中兩隻狗終告死亡。獸醫指大部份貓狗因疏忽照顧而染病。

僅獲案件主管同意

辯方求情指,涉案動物多為遺棄貓狗,並呈上被告妻子和動物義工的求情信,提及被告自小愛護動物,飼養牠們並非單為售賣。

裁判官蘇文隆聽畢求情,問控方修訂控罪的最高罰則,以及決定修訂控罪的原因,隨後再問控方修訂控罪前,有否向律政司索取意見,因案件涉及逾百隻貓狗,大部份屬純種,九成染病,加上被告承認從事販賣動物數年,惟修訂控罪只能對被告處以罰款。

控方回應修訂控罪前,僅向警方案件主管查詢和取得同意,控方後來主動提出申請覆核定罪。蘇官決定將案件押後至6月25日再訊,以便控方諮詢法律意見,辯方表明保留反對控方申請的權利。

案件編號:KTCC1240/14 

網傳「男人老狗蝦隻龜」

《東方日報》,2014/4/23

接連多宗虐畜判刑案件仍未起到警惕作用,網上日前又流傳一段涉嫌虐龜的短片,一名男子疑於浴室內把自己飼養的烏龜倒吊,更留言指:「咬我?半天吊你十分鐘以作懲罰!」他把烏龜放回地上後,又不斷扯其尾巴及反轉牠。短片上載至Facebook後,虐龜男旋即被起底,有網民直斥他「男人老狗蝦隻龜」。有專家指虐龜男的行為已屬虐畜,或傷及烏龜的脊椎,而烏龜反擊時亦可能咬傷他。

有關短片長約三分鐘,直擊虐龜男與其烏龜「搏鬥」的情況。虐龜男先捉着龜尾將烏龜倒後拖行,然後再捉住龜尾吊起牠,烏龜期間多次嘗試咬他反擊,但虐龜男避開後又繼續施虐,口中還唸唸有詞,反喝:「我養你o架!你咬我?」期間不時以手指敲打龜殼。最後虐龜男惡有惡報,被烏龜反咬一口,短片亦以他的一聲慘叫作結。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項目主任葉家恒看過短片後指,該龜屬平貝鱷魚龜種類,片中男子抓住龜尾,對龜而言甚具挑釁性,隨時其手指不放造成傷害。

指海洋公園票貴 阿Bill促起動物園

《東方日報》,2014/4/22

海洋公園入場門票貴已經唔係一件新鮮事,但唔知係咪復活節放假冇嘢做,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鄧家彪(Bill)尋日就發表一個有關動物園嘅調查,促請政府喺香港興建大型動物園,等家長同小朋友就算唔使去海洋公園,都有機會接觸更多動物喎。

「希望引入長頸鹿大象」

喺接受訪問嘅三千三百多份問卷中,九成二受訪小學生希望香港興建大型動物園,大部分都希望香港可以喺外地引入長頸鹿、大象、袋鼠等陸上動物。佢哋認為,現時主題公園門票格價太貴,兩成七受訪者覺得動物園應該要免費開放,三成六小朋友就認為票價一百元以內先算合理,暗示海洋公園應該大幅減價。

不過,即使海洋公園減票價,始終都係睇唔到長頸鹿、大象、袋鼠等陸上動物,所以阿Bill要求海洋公園減票價之餘,係咪應該主力要求政府興建一個具規模嘅動物園呢?話唔定到時可以將海洋公園嘅大熊貓搬屋到新建嘅動物園添!

花貓吐血路邊 又掀虐殺疑雲

《東方日報》,2014/4/22

花貓倒臥路邊吐血,惹虐貓驚魂。前晚九時許,一名姓黃(廿三歲)青年,行經屯門友愛邨愛樂樓後門對開,離遠望見一隻灰黑色虎紋的花貓伏在石壆邊,狀似不適,他不以為意,繼續前行,但數分鐘後, 他折返現場查看花貓情況,赫然發現其口鼻流血,右前腿骨折重創。

花貓爬起負傷蹣跚而行約八呎,便不支倒臥一處巷邊,黃於是報警。警員接報到場,曾登樓調查,初步相信無可疑,列作發現受傷動物處理,召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場,將花貓帶走交獸醫救治。經獸醫檢查後,花貓因右前腳重傷流血,最終需人道毀滅。現場有街坊一度以為「又虐貓?真係殘忍呀!」同時稱,受傷花貓外表潔淨,相信有人飼養,並非流浪貓。

好彩夠肥 秋田犬墮樓 卡罅隙保命

《蘋果日報》,2014/4/21

九龍塘又一村昨天上演一幕愛心救狗記。一頭淺黃色年老秋田犬疑老眼昏花,在三樓露台攀爬時跌落樓,卡在下層分體式冷氣機與外牆之間,半天吊動彈不得。女主人發現報警求救,由消防員到場架起雲梯,將秋田犬救起送回女主人懷抱。

女主人黃太表示,墮樓的秋田犬叫Dolly,屬雌性,她飼養了10多年。Dolly因年紀老邁,患有眼疾,從露台罅隙跌出被困,獲救後腳部微跛,無法走動,事後由黃太將牠交予獸醫治理。

主人目擊拯救過程

救狗記現場為九龍塘壽菊路6號美倫閣三樓一個單位,該單位早於1982年由女戶主夫婦以280萬元購入。昨天早上8時許,Dolly疑在露台攀爬時,不慎從罅隙跌出墮樓,剛好跌在二樓分體式冷氣機與外牆之間。由於Dolly體形略肥胖,牠被卡在約一呎的罅隙之間,半天吊動彈不得。

黃太在家中遍尋愛犬不獲,走出露台四處張望,卻驚見Dolly在樓下冷氣機位被困,連忙報警。消防員接報到場後,兩名消防員坐雲梯升至Dolly被困位置,將牠從罅隙中救出。另外兩名消防員則在三樓單位接應,捉緊Dolly的兩隻前腿,成功把牠抱回單位內。

事件擾攘約半個小時,其間黃太在三樓單位看着拯救過程,顯得憂心忡忡,其後見愛犬獲救始現歡顏,消防員亦收隊離場。

秋田犬是日本犬種,個性勇敢、深情和忠心。其外形體態均衡,肌肉結實,尾巴粗大鬈曲;惟飼養秋田犬需要較大的空間。過去亦有部份電影與秋田犬有關,包括2009年美國電影《秋田犬八千》和1987年日本電影《八公犬物語》,令秋田犬廣為人知。

2014年4月19日星期六

動保專員見荃灣警方:要求在黑點裝天眼 / 柏

週五 2014-04-18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363

動保專員見荃灣警方:要求在黑點裝天眼

(獨媒特約報導)近日發生多宗虐待動物案件,荃灣區更於一週內發生兩宗懷疑殺貓案件,引起動保團體強烈關注。前日下午(4月16日),動物保護專員召集人麥志豪,聯同幾位動物保護專員,前往荃灣警署與警方高層會面,表達對虐待動物案的不滿,要求警方交代調查進度及促請警方全力緝兇及加強巡查,例如在虐畜黑點安裝天眼。警方則指出,荃灣警區的刑事偵緝第四及第七隊專責處理虐待動物案件,其中4名警員已接受有關虐待動物案的專業知識講座及訓練。

10171615_10152293723686855_2471905731838775447_n
圖:十八區動保專員提供

警高度重視 合併調查兩殺貓案

身兼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麥志豪指,警方已將兩宗案同列為懷疑虐待動物案處理,而兩案案發時間及地點相近,警方不排除兇徒是同一人,故由重案組第一隊合併調查。針對連環毒貓案,警方在現場目睹貓隻口部有嘔吐物,然而身上並無明顯傷痕,仍在調查是否有人畜意落毒,同時不排除任何其他可能性,包括貓隻誤食有毒食物。警方則指出,愛護動物協會督察到場檢查貓屍時初步懷疑中毒,貓屍現交由漁護署檢驗並等待化驗報告。警方稱在兩座案發大廈進行逐家逐戶的問卷調查,希望找到目擊證人或更多相關資料,如鄰舍曾否就貓隻發生爭執或投訴。警方亦將現場的食物殘渣交到政府化驗所進行科學鑑證,調查其與貓隻死亡是否有直接關係。警方續稱已向附近商店查問,調查有否出現可疑人物,並翻查有關閉路電視紀錄。

另一貓隻被吊死案,警方指現場為工業大廈,貓屍被吊於離地12呎的走火通道閘門上,而愛護動物協會督察到場檢查時,未有發現貓屍上出現明顯傷痕,現等候漁護署的死因報告。警方稱在現場地面發現懷疑是貓糧的殘渣,已拿走化驗。警方表示有證人目睹貓隻在數天前在案發現場附近出現,而貓隻當時已頸繫著尼龍繩,然而仍相當活躍,並無異樣。警方不排除工廈現場不是第一案發現場,而是貓隻死後被棄屍的地方。警方指在現場並未發現特別的指紋或掌紋,而警方有到附近商鋪查問更多資料,並取走閉路電視紀錄作進一步分析,亦會以科學鑑證調查各項證物。

10171661_10152293722906855_4670827536077928757_n
圖:麥志豪提供

警承諾特事特辦 團體望盡快破案

對於麥志豪提出兇徒明顯對警方作出挑釁,希望警方針對區內日趨嚴重的虐畜情況特事特辦,警方指未有資料顯示有人具此意圖,而警方對此案亦感到不安,不能容忍。警方表示會留意荃灣區的罪案趨勢,如虐畜案有明顯上升,必定會有相應的措施。目前,荃灣警區的刑事偵緝第四及第七隊專責處理虐待動物案件。對於向來有部份前線警務人員未有認真處理虐待動物案件,警方指有監察警務人員處理程序,如市民對警員處理手法有任何不滿,可記錄警員的號碼並提交意見,警方會進行內部紀律調查。

麥志豪指荃灣區是虐待動物案件的黑點,促請警方採取具體措施嚴厲打擊此等案件,例如在虐畜黑點安裝天眼。警方表示未有數據在手,所以未能肯定荃灣是否虐待動物案件的黑點,但承諾會在區內加強防止虐待動物的宣傳教育工作。警民關係科表示安裝天眼要由區議會提出申請撥款,但承諾會向區議會反映。

麥志豪指是次會議的與會者為前線警務人員,而成立動物警察牽涉整體政策,所以未有討論,但他向警方提出成立專責小組,以應付區內嚴重的虐待動物情況。

麥志豪認為此會面有成果,表示警方態度誠懇,清晰交代處理過程,讓大眾知道警方正在執行職責,能稍為安心。他指警方表示願意和不同的持份者溝通及合作,態度正確,希望警方能盡快破案。

「嚇」親動物月 / 柏

週三 2014-04-16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1022315

「嚇」親動物月

海洋公園在每年四月和五月都會以「親親動物月」為主題,公開動物表演後台飼養的地,讓遊客盡情參觀。2013年度最為矚目是海洋研究中心導賞,視察海豚研究員的日常研究工作,結果讓我目睹15歲海豚媽媽 Pinky 撞牆的事件。今年海洋公園以海馬為題,增設海馬探知館至八月,引進14款不同種類海馬,當中還包括侏儒海馬,這種野生動物又怎能馴養在魚缸呢?還有每日一連串「親親動物」活動,是「嚇」親動物為實。還是好像宣傳海報所言「見證真愛復活」,我希望八月收館的那一天,所有海馬館的海馬能「見證真愛存活下去」,不致被嚇死。

侏儒海馬難馴養做展覽


全球海馬55個品種中,而侏儒海馬(Hippocampus spp.)有9種,包括Pygmy Seahorse, Coleman’s Pygmy Seahorse,Soft Coral Seahorse,Denise’s Seahorse,Bullneck Seahorse,Pontoh’s Seahorse,Satomi’s Pygmy Seahorse, Sulawesi Pygmy Seahorse,Walea Soft Coral Pygmy Seahorse,在2004年5月,所有Hippocampus spp.物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為易危或瀕危級別,並納入CITES Appendix II 級別。至於,由於身型只有由幾mm至2.5cm,身上顏色與棲息地相近,通常很難被發現,通常在水深16-40米海扇珊瑚(Gorgonian Corals)發現。

由於牠是極怕強光野生生物,而且體積細少,多數隱藏自己在大型海扇上,現時還沒有詳盡侏儒海馬的生物檔案,包括全球物種分佈位置、生命週期、繁殖週期、全球數量、主要天敵等等資料。對於這種體積細少野生動物,在人工環境下,難以提供足夠微生物馴養,還怎能談上人工繁殖呢?海洋公園似乎誤導遊客,聲稱14款海馬是從其他國家人工繁殖而來的。若有選擇,我情願在相展中看見侏儒海馬。

海馬普查,對龍尾司法覆核有用嗎?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由2011年開始,於香港東面水域展開海馬普查,希望記錄水深 7 米以上的淺水 珊瑚群落及鄰近水域海馬的數目、品種多樣性、大小及分佈情況等。在201至2012年普查結果,在西貢的兩個潛水地點發現1雄5雌,共6隻黃海馬(Hippocampus kuda)。 牠們每隻的體長(由冠至尾)介乎40至154毫米。保育基金亦有收集其他潛水員所提供的海馬記錄,他們於香港水域中6個地點發現到海馬。

現時第二輪普查正在進行當中,話雖如此,在龍尾司法覆核案中,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所推行的海馬普查未能發揮其保育的宗旨。海洋公園對龍尾環評失實一直保持沉默態度,沒有為龍尾灘海馬發聲。

親親動物還是「嚇」親動物

就以侏儒海馬為例,海洋公園對於這種沒有詳盡檔案記載之野生動物作展覽用途,似乎太冒險了,必定掛上一個罪名,展覽過後必死無疑。 一如以往,「嚇」親動物月活動離不開參觀後台及摸摸動物,2013年收費$30,今年已上調至$90,以優惠價錢吸引一家大細來一次復活節消費遊,也消費了動物。值得一提是,今年首次加入參觀斑海豹後勤基地,成年斑海豹約3.6米,我嘗試幫海豹量度過在水池游一圈只需要14秒,若大家還記得上年台灣海生館野放鯨鯊悲劇,野放大海後不斷地打圈游,直至撞上礁石已死,就會明白困養的後果,當大家參觀海洋公園後勤基地時,也可以感受一下困養之壓迫感。

唯願每一個人擁有最高崇的同理心,愛世上與我們共存的每種生物。
“The love for all living creatures is the most noble attribute of man.”
-Charles Darwin

三週九宗虐待動物案 荃灣疑現連環虐畜狂徒 / 撒雅

週二 2014-04-15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300

三週九宗虐待動物案 荃灣疑現連環虐畜狂徒
圖:蘋果日報

(獨媒特約報導)在過去大約三個禮拜,香港竟發生了9宗嚴重或懷疑虐待動物事件,即平均隔天就有動物被人為傷害或虐殺,其中5宗案件獲警方受理調查。荃灣區情況極為嚴重,接連發生3宗兇殘虐殺事件。十八區動保專員召集人麥志豪指兇徒行為已超越挑釁地步,實為事無忌憚,他呼籲市民以「一人一電郵」方式向警方施壓,要求嚴肅處理、認真執法。他指現時警方根本無能為力,促請政府成立動物警察。

多宗殘酷虐殺 荃灣成重災區

在3月25日,元朗區的八鄉大江埔村內有4貓狗被斷糧水多日;3月27日,大角咀海富商場的垃圾站內發現滿身英泥、一雙前臂佈滿血洞,口腔嚴重潰爛的貓女「肥婆」,經搶救後不治;3月27日,屯門區青田遊樂場中發現兩隻唐貓,一死一重傷;3月28日,大角咀必發街某單位內一北京狗被疏忽照顧;3月31日,香港仔華富村內一貓隻「三角嘜」被倒吊沙井並以鐵蓋夾住貓尾,當場死亡;4月4日,落馬洲青山公路新田段附近,有人將只有1月大的貓掉出窗外,貓隻撞上車輛反彈至街上死亡;4月7日,荃灣城門道近新界南警察總部附近,發現一具腸穿肚爛貓屍,兇徒疑向警方挑戰;4月12日,荃灣眾安街一唐樓的6隻流浪貓被毒殺,口吐唾沫、暴屍梯間及天台;4月14日,荃灣德士古道142號大廈門口發現一貓隻被吊於空中,死狀恐怖。

以上9宗虐待動物事件,警方目前進行調查的只有5宗,分別是大角咀海富商場垃圾站的被虐貓隻「肥婆」、香港仔華富村被倒吊沙井的貓隻「三角嘜」、新界南警察總部外的被虐殺貓隻、荃灣眾安街被毒殺的6隻流浪貓,以及荃灣德士古道被吊死的貓隻。動保專員Crystal指發現英泥貓「肥婆」的商場內部正進行裝修,在現場發現大量工業用品及未乾的英泥,而虐待貓女的英泥及腐蝕性液體都是常用裝修用品,不排除有人捉走「肥婆」冷血虐待。發現貓隻「三角嘜」被倒吊沙井的華富村,有義工表示曾見兩名可疑男子出現,並在現場發現兩個啤酒罐。新界南警察總部在8個月前亦曾發現一具肚破腸流的花貓屍體,至今仍無人被捕。動保專員Leshita表示,市民如對以上多宗案件有任何線索,應挺身而出,向警方提供證據,以助偵破案件,還無辜慘死的動物一個公道。另外3宗案件均於荃灣區發生,身兼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主席的十八區動保專員召集人麥志豪指出,有理由相信荃灣區已出現連環虐畜兇徒。「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已發信至旺角區警署,要求徹查大角咀海富商場懷疑虐貓致死事件,促請警方嚴肅跟進案件。

虐畜不斷警無能 「動物守護計劃」形同虛設

警方於2011年推出「動物守護計劃」,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及愛護動物協會,聲稱積極打擊虐待動物案件。然而截止2012年12月,一年來的破案率僅得33%,顯示出警方的無能。

部份前線警員未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處理虐待動物案件,多次未有受理懷疑虐待動物事件,對此類案件不予重視,處理手法及態度令人質疑。例如兩年前的「黃忍案」,花貓「黃忍」被發現重傷在天台,最後不治,警方在大廈調查足足一年也未能找到沒有證據唯有結案。同時,虐待動物案件即使能拘捕疑兇,大多亦未能成功檢控或予以具阻嚇性刑罰。例如轟動全港的「麗麗」被斬腳一案,自首的疑犯最後竟被釋放,顯示香港的保護動物法例根本不能為動物帶來保障。

團體強烈要求成立動物警察

根據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紀錄,踏入2014年至今已有近30宗有紀錄的虐待動物案件,而目前仍未有任何一宗破案,亦無人被捕。麥志豪指接連發生多宗虐待動物事件顯示出警方的無能,他表示現時能使此類案件疑兇入罪的情況只有兩種,一是有閉路電視拍下事發經過,一是當場人贓並獲,他質疑此種做法如應用於人身上又是否能被公眾接受。針對近日荃灣的虐待狂徒,麥志豪指其行事狠毒猖狂,視法紀如無物,明顯是挑戰警權與市民的容忍力,然而警方對虐待動物案件放軟手腳,不但縱容虐待者的行為,更漠視市民的訴求和社會的公義。他指同類事件不斷重覆發生,顯示警方的一貫做法明顯出現問題,有必要作出檢討。他呼籲市民以「一人一電郵」方式向警方施壓,亦強烈促請政府成立動物警察。

編輯:謝曉陽

棉被裹貓屍 垃圾站「火葬」

《東方日報》,2014/4/18

棉被裹貓屍焚燒,垃圾站變成「火葬場」。現場為元朗大棠路與大樹下西路交界垃圾收集站,昨清晨六時許,有街坊途經上址時,發現垃圾站一張摺疊整齊的棉被起火焚燒,冒出大量濃煙,火勢猛烈,於是報警求助。

消防員到場開喉灌救,於四十五分鐘後將火救熄。調查時,驚見棉被內藏有一具貓屍,腹部爆開,身體扭曲,四肢僵硬,而且已燒為焦炭,但牠頸部繫有紫色頸圈,警方相信「死者」是家貓,不排除寵物主人將死去的貓,疑進行私自火葬,但亦不排除有虐畜可能,目前暫列縱火處理,交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處理。

野豬顯徑邨遊玩4小時

《新報》,2014/4/18

一隻野豬昨日清晨在沙田大圍顯徑邨出沒,街上亂竄覓食,居民發現爭相走避,以及報警,警方和漁護署人員接報到場,手持盾牌展開圍捕,將牠困在花槽,事件擾攘4個小時,終由獸醫發射麻醉槍,野豬中槍昏迷倒地被抬走,惟稍後將放生。

昨日早上5時許,一隻體長一米的野豬,在沙田顯田遊樂場出現,相信牠是從附近山頭走到該處覓食,居民晨運時發現,由於牠非常兇悍,居民為免受到傷害,爭相走避並致電報警,惟野豬亂竄,與到場警員大捉迷藏。

獸醫用麻醉槍制服

警員於500米外的車公廟路與顯徑街交界對開巴士站,終尋獲野豬的蹤影,於是通知漁護署派員前來協助捕捉,警員和漁護署職員手持盾牌進行圍捕,利用圍網和鐵馬將野豬困在路旁花槽,野豬受驚企圖突圍逃走,在花槽內橫衝直撞,期間吸引居民圍觀,部份巿民更利用手提電話攝錄鏡頭將難得一見的野豬被困情景拍下。

直至早上9時許,漁護署一名獸醫到場,手持麻醉槍射向野豬,一支麻醉針命中。約10分鐘後,麻醉藥的藥力發揮作用,該隻野豬腳軟倒下,由漁護署職員利用圍網將牠捕捉放入鐵籠抬走。漁護署表示,被捕野豬雄性,體重80公斤,稍後將會放生。

疑非法耕種成誘因

據沙田大圍居民指,近年區內野豬為患,經常出沒到處覓食,有居民指野豬出沒在民居附近,疑是與顯徑後山有人在政府土地非法耕種有關,該些農作物會,吸引他處的野豬前往覓食,當局對非法耕種視而不見,助長野豬來襲。

居民又指,沙田近10年來,除野豬外,亦不斷受到野生猴子的長期滋擾,範圍包括美松苑、白田村、顯徑、隆亨、新田圍、廣源等。居民受滋擾及襲擊事件時有所聞,問題日益嚴重。有團體認為,歸根究柢是由於漁護署保護野生動物政策不善。

火棉被裹貓屍

《新報》,2014/4/18

元朗大棠路昨早路邊一垃圾站發生小火,消防到場發現一張棉被燒毀,打開棉被,發現藏有一具貓屍,初步認為火警原因有可疑,正調查是否有變態「貓殺手」燒貓。

昨晨6時許,有途人經過元朗大棠路近大樹下西路一個垃圾收集站時,發現站內有垃圾起火,於是報警。警員及消防員趕抵現場調查,發現站內火勢已熄,一張棉被燒熏黑,消防揭開棉被時赫見一頭燒焦貓屍,認為起火原因有可疑,轉交警方刑事調查隊跟進。探員發現貓屍有頸帶,相信有人飼養,正調查是否有殺貓狂徒燒貓。

虐貓狂徒華貴邨出沒

另外,香港仔華貴邨亦疑發生虐貓事件,位於華賢樓山邊,平日有廿多隻流浪貓流浪及居住,有貓義工經常到訪探貓,亦有愛貓人士到上址餵貓。於上周五,有一名姓梁女貓義工(57歲)到該山邊時,發現一隻流浪貓屍,旁有血漬,義工起初以為貓隻遭其流浪狗襲擊致死,警方到場調查貓屍送往有關機構。

惟昨午1時許,她再次到訪貓隻時,與一名清潔工人閒談,工人指早前亦曾發現兩隻貓屍,貓義工見事態嚴重,恐有虐貓狂徒出沒,於是報警。警員到場調查,暫列虐待動物案,警方正調查事件。

團體促警速查虐畜案

《蘋果日報》,2014/4/17

今年至今已發生20宗虐畜案,元朗、上水、荃灣及大角嘴更是重災區,單是荃灣最近四日便發生兩宗駭人聽聞的懷疑殺貓案,動物警察大聯盟轄下的「動物保護專員」,昨午約見荃灣警區高層,促請警方重視動物權益,嚴厲打擊虐畜狂徒。

過去11個月錄87宗

昨午2時許,動物保護專員召集人兼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NPV)執行主席麥志豪,與另一動物保護專員謝錦珊等一行三人,在荃灣警署與警方高層會面,就最近虐畜案表達不滿,批評警方沒認真執法,助長變態兇徒氣燄。會談約一小時,麥稱警方對虐畜案表示重視,聲稱會在案發現場進行問卷及搜集證據,安排政府化驗所剖驗動物死因,倘案情嚴重,會交由重案組跟進。麥續稱,去年5月至今年3月共有87宗虐畜案,其中元朗、上水、荃灣及大角嘴發生宗數最多,上周六(12日),荃灣眾安街天台有一家六貓被毒殺;本周一(14日),一隻短毛貓被發現掛屍德士古道一幢工廠大廈後巷鐵閘上。麥指兇手是全心挑戰警權與市民的容忍力,希望市民、警方及動物義工合力打擊,提高動物的權益。

飛鳥撞頭 晨運婆婆浴血

《東方日報》,2014/4/17

觀塘發生罕見飛鳥撞傷人意外,昨晨八時許,一名姓劉(七十三歲)老婦獨自到寶珮苑住所附近的公園晨運時,報稱突有一隻雀鳥高速低飛,並撞向其右邊額頭,她當場感到劇痛,雀鳥隨即飛走,她撫摸被撞中的額頭,發覺受傷流血,急忙跑回寶瑚閣住所報警求助。

救護員到場包紮傷口後,再送往醫院,幸好傷勢不重,接受敷治後,已無大礙,至於「逞兇」雀鳥品種,她表示未有留意,亦不知其有否受傷。

三成貓狗乾糧損肝腎功能

《新報》,2014/4/16

港人喜愛飼養寵物,消委會測試39款貓狗乾糧,發現當中約三成含致癌的黃曲霉毒素B1,以及有害物質及三聚氰胺,長期食用可能令動物肝臟受損或出現急性腎衰竭,若餵飼混合糧食,患病風險會更高。消委會指,現時無法例監管寵物飼料安全程度,建議當局不時抽驗及主動公布信息。

香港近年掀起一股飼養寵物熱潮,據統計處2011年報告,全港逾一成住戶即約25萬戶有飼養貓狗,當中狗隻達24.8萬隻,家貓亦有約16.8萬隻。消委會進行本港首項有關寵物乾糧是否含有危害貓狗健康的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調查。

不少寵物主人都喜歡把糧食混合餵飼寵物,消委會提醒指出,雖然三聚氰胺與三聚氰酸個別的急性毒性低,但當動物同時攝食兩者時,兩物質會結合,最終可能阻塞腎臟小管,嚴重可出現急性腎衰竭。如果發現寵物不願進食或經常疲倦,主人就要盡快帶牠們向獸醫求診。消委會又指出,儘管是次檢測結果顯示寵物乾糧安全風險不大,但本港目前沒有法例就寵物飼料安全作規管,建議有關當局不時進行抽樣檢查。

7款檢出黃曲霉毒素B1

在抽驗的39款寵物乾糧中,發現當中2款含微量三聚氰胺、2款含微量三聚氰酸,另有7款檢出黃曲霉毒素B1。

兩款含三聚氰胺的寵物糧,是「愛慕思」天然精選成貓食品雞肉味,以及「素力高」成犬乾狗糧,三聚氰胺殘餘量分別為少於0.1毫克及0.16毫克,符合食品法典委員會、美國及歐盟規定。動物組織、歐盟及獸醫指出,長時間或較高量攝取三聚氰胺,會損害動物的腎功能。

一款Purinaproplan成貓配方三文魚及飯的樣本,以及一款1stChoice室內成貓去毛球雞肉配方樣本,分別被驗出0.72毫克及1.3毫克三聚氰酸。

含量遠低於歐盟風險

消委會則檢出含量遠低於歐盟所指的風險標準,但如果寵物同時攝取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產生的毒性會較獨立餵飼高,有可能令寵物出現急性腎衰竭。

消委會的測試又驗出4款狗糧和3款貓糧乾糧,含有每公斤1至2微克的致癌物黃曲霉毒素B1,包括「寶路狗食乾糧」雞肉口味,和特惠牌牛肉味狗糧,但含量沒有超出歐盟上限。

有獸醫指出,攝取黃曲霉素,短期內不會引致寵物出現健康問題,但長期食用有機會增加患上肝病和肝腫瘤機會,以及影響免疫力, 如果發現貓狗出現疲倦、食慾不振的情況,願及早求醫。

白海豚屍體 擱淺深井泳灘

《東方日報》,2014/4/16

荃灣青山公路深井段的釣魚灣泳灘,昨晨十一時許,市民發現一條中華白海豚BB屍體,疑被海浪沖上沙灘,已嚴重腐爛及發臭,於是報警。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鯨豚擱淺行動組」四名專家奉召到場,即時剖驗屍體。

今年第二宗同類個案

據發言人稱,該條中華白海豚屬幼年、雄性、身長一點一五米,初步檢驗證實,其脊椎斷裂,但無瘀痕,兩邊下顎骨斷裂,吻部前端軟組織有創傷,無發現胸腔及腹部病變。由於屍體被發現時已嚴重腐爛,未能確認創傷在死前或死後造成,因此未能確定死因。今次是本年第二宗中華白海豚擱淺個案。

7款貓狗糧 含致癌毒素  港欠法例監管 消委會倡政府抽驗

《蘋果日報》,2014/4/16

消委會測試發現七款狗糧和貓糧含黃曲霉毒素B1,食用過量或致腎結石和膀胱癌。另有四款驗出三聚氰胺或三聚氰酸,同時攝取可導致腎臟小管阻塞甚至急性腎衰竭。獸醫指有害物質含量雖沒有超出歐盟標準,但最好避免進食。

消委會抽驗市面39款狗糧和貓糧,售價26元至300元,結果四款狗糧和三款貓糧驗出黃曲霉毒素B1,較嚴重的包括寶路雞肉味乾糧和特惠牌牛肉味乾糧,每公斤含2微克,AvoDerm成貓雞肉鯡魚及希爾思成貓頂級照護配方則驗出每公斤1.6微克及1.3微克,惟均低於歐盟規定補充及完整營養飼料(即配方狗糧及貓糧)每公斤10毫克的上限。

黃曲霉菌主要存在於農作物中,獸醫黎昌生指,黃曲霉毒素B1可能致癌,增加患肝病及肝腫瘤機會;今次驗出的B1含量屬安全水平,短期食用應不危害健康。此外,狗糧和貓糧各有一款驗出三聚氰胺,素力高成犬乾狗糧及愛慕思天然精選成貓食品(雞肉),每公斤分別含0.16毫克和少於0.1毫克,均低於歐盟每公斤2.5毫克上限。

另外,1st Choice室內成貓去毛球雞肉配方和Purina Proplan成貓配方(三文魚及飯),每公斤分別含1.3毫克及0.72毫克三聚氰酸。獸醫黎昌生指,雖然測試樣本只有微量殘留,惟三聚氰胺可能引致膀胱癌及腎結石,可免則免。

黎昌生續指,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分屬鹼性及酸性,如同時攝入或形成結晶體阻塞腎臟小管,甚至引起急性腎衰竭。

部份生產商稱重調配方

素力高生產商指,只以一次檢測定論不公平,該公司化驗最近供應市面的批次,沒有三聚氰胺。寶路及希爾思生產商指,有嚴謹質量監控,乾糧樣本驗出的有害物質含量沒有超標,可安全食用。1st Choice代理商及AvoDerm生產商均指已重新調配配方,前者相信驗出三聚氰酸是單一批次事件。

漁護署指,本港暫未有法例監管寵物食品,該署沒有抽查寵物食品。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建議當局抽驗寵物食品,並建議消費者購買寵物乾糧時,注意成份列表及最佳食用日期。 

另稿:
混合乾糧或致寵物腎衰竭

消委會測試的貓狗乾糧雖只驗出微量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但若兩者同時進食卻有腎衰竭風險,消費者胡亂混合不同品牌乾糧給寵物吃,隨時「出事」。新海濤寵物店負責人李小姐指,一般只餵同一品牌乾糧,除非貓狗要轉糧,才會短時間混合新舊乾糧作過渡,方便貓狗適應。

飼有一狗和一貓的曹女士則指,「養得寵物一定錫」,會選擇有口碑產品,「太平唔敢試」。她稱,愛貓試過大便出血,初時以為普通腸胃病,轉糧後便沒有問題,懷疑乾糧有問題,「食到唔對路就要停」。亦有狗主親自下廚,煮熟牛肉、菜心等餵飼狗隻,但仍以乾糧作主食。

另外,近年有貓狗主人改餵生肉飼料,售價較高,生產商更建議完全取代乾糧,標榜改善寵物的皮膚和毛髮。惟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2011年至2012年抽查發現,生肉飼料含沙門氏菌及李斯特菌的機會較其他種類的寵物飼料高。獸醫黎昌生指,寵物乾糧已有均衡營養,足以讓骨骼和免疫力健康發展,不建議餵飼風險較高的生肉。                                    

餓到兩狗皮包骨 散工入獄

《蘋果日報》,2014/4/15

運輸散工受被在柙的友人所託,照顧家中兩犬,惟散工經濟拮据,無法負擔買狗糧,最終令兩狗餓至皮包骨,營養不良。散工日前承認一項殘酷對待動物罪,裁判官昨天得悉散工「養自己都未掂」,惟強調經濟因素並非求情理由,判他入獄六周。

無錢買狗糧

辯方在粉嶺裁判法院解釋,被告張俊傑(34歲)的友人顏天雄,將粉嶺華心邨華勉樓的家中鑰匙,透過警方交給被告「看屋」。被告其後在單位內找到顏的提款卡,打算提款應付養狗開支,但顏提供錯誤的提款卡密碼,令他無法提款。被告月入僅4,000多元,須照顧內地妻兒,故無力負擔兩狗的食物開支。裁判官反駁,被告當時應通知愛護動物協會。

案發去年6月至10月,愛協人員於10月24日上門救出兩犬。獸醫證實兩狗均缺水、營養不良和肝功能受損等。裁判官指兩狗瘦骨嶙峋,屬長時間造成,斥被告沒有滿足兩狗的飲食基本需要,單位環境亂七八糟,令牠們受不必要的心理痛楚,最終將其判監。

案件編號:FLCC1506/14 

流浪貓離奇吊頸

《蘋果日報》,2014/4/15

繼前日荃灣一家6口流浪貓疑遭毒殺後,昨午3時許又有一頭流浪貓被發現頸纏尼龍繩吊死在同區一工業大廈後門離地4米高處,警方調查後認為案件有可疑,但亦不排除牠身纏尼龍繩在喉管上跳動時意外吊頸亡,正追查「奪命尼龍繩」物主,暫列虐待動物案處理,並與毒貓案合併交由荃灣警區重案組跟進。

現場為德士古道142號隆盛工業大廈,被吊死的花貓已成年雌性,無表面傷痕,死因有待愛協獸醫剖驗。據悉該花貓主要在毗鄰德高中心出沒,近期並有人餵養,疑有人擔心牠走失,曾用尼龍繩綁住牠的頸項,其後尼龍繩疑被貓扯甩,花貓拖住尼龍繩四處走動,前日曾有人在隆盛工業大廈地下後門天花走動,並試圖用貓糧誘牠返回地面不成功。至昨日看更發現花貓掛屍後門。

Uncle標拒認虐野豬罪

《新報》,2014/4/15

人稱Uncle標的63歲裝修工人,去年11月帶同收養的野豬「Tommy仔」到西貢海邊「散步」,有人目擊他踢打「Tommy仔」,報警處理,Uncle標被捕後向警方表示「Tommy仔」曾咬傷人,他其後被控沒有將動物咬人事件通知警署及虐畜兩罪,昨於裁判院承認首項控罪,但否認次項控罪,辯方稱被告並沒有踢打「Tommy仔」,只是用腳掃牠。

被告成榮標(63歲),報稱裝修工人,被控「沒有將動物咬人的事實通知最近的警署」及 「殘酷對待動物」兩罪,他昨承認首控罪,否認次控罪。
 
曾咬傷途人未報警
 
控罪指他於去年11月17日,在西貢海傍街碼頭,身為一隻野豬的畜養人,沒有將該野豬曾咬傷一名姓周途人的事實通知最近的警署;他又於同日在西貢福民路近1A小巴站殘酷地打、踢該野豬,令牠受到不必要的痛苦。

案情透露,被告去年一月於住所附近發現一頭被狗咬傷的野豬,他遂帶牠去看獸醫,但並沒有打防疫針,他自此受養野豬,取名「Tommy仔」。去年11月17日,他因上述事件被捕後,曾向警員透露,「Tommy仔」因好奇曾咬傷一名男途人,他向對方道歉之後,事件不了了之,他亦沒有再跟進或報警,對方則自行前往將軍澳醫院治理並報警。而控方昨日呈上傷者的醫療報告,指他腿部有擦傷。

辯方則求情指,做裝修的被告月入1.5萬元,與妻子結婚39年,育有一子一女,兒子是地鐵車長,女兒則任職銀行經理。被告有與本案不類同的案底,又指受傷男途人曾表示過不追究,希望以獲輕判。裁判官則將案件押後至6月11日,待虐畜罪審訊完結後判刑。

團體:先評估後放生
 
控方又透露,野豬「Tommy仔」現由漁護署看管,署方諮詢過律政司意見後,獲建議將牠放生到野外。而「香港野豬關注組」4名成員昨日亦有到庭聽審,幹事黃豪賢表示,關注組反對漁護署不經評估便將野豬「Tommy仔」放生,指牠經過漁護處看管後,或會喪失求生能力,如被野放可能會「一命嗚呼」,故此要求漁護處放生前,先要做出全面的評估,了解牠是否適合放生。

案件編號:KTCC 963/2014
主審:練錦鴻主任裁判官

拖野豬出巡 Uncle標否認虐畜

《東方日報》,2014/4/15

去年底在西貢街頭疑用鐵鏈「放野豬」的西貢男居民「Uncle標」,被人投訴他曾涉嫌打及踢涉案的一歲大野豬「Tommy仔」而被捕。被告昨在觀塘法院承認無向警署通報野豬曾咬人罪,但否認虐畜罪,辯稱「只用腳掃吓佢、嚇佢」,他獲保釋至六月十一日受審。

涉虐打「Tommy仔」

而「香港野豬關注組」的成員則到庭旁聽,表示冀望現時負責管養「Tommy仔」的漁農自然護理署必須經過全面評估,才可將牠野放。

綽號Uncle標的六十二歲被告成榮標,報稱裝修工人,承認去年十一月十七日中午一時許,在西貢海傍街碼頭身為一隻野豬的畜養人,沒有將該野豬曾咬人的事實通知警署;但他否認同日下午在西貢福民路近1A號小巴站,殘酷地打及踢該野豬。控方早前透露被告有暴力及刑事毀壞等案底。

案件編號:KTCC 963/2014

短毛貓疑遭虐殺 吊屍荃灣後巷

《東方日報》,2014/4/15

貓殺手肆虐荃灣!繼前日眾安街六隻流浪貓疑遭毒殺後,一隻本地短毛貓被發現頸纏尼龍繩,吊屍於德士古道一幢工廠大廈後巷鐵閘上,死狀恐怖,疑遭狂徒虐殺,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將貓屍檢走,再交漁護署驗屍,警方高度重視,列虐待動物案處理,同時將前日六貓疑被毒殺案一併交重案組調查。

與六貓命案合併處理

現場是荃灣德士古道一四二號隆盛工廠大廈旁邊一條後巷,下午三時許,姓陳(五十九歲)及姓鄭(七十歲)工廠男職員途經上址,赫見一隻貓屍凌空吊在大廈鐵閘上,頸部纏着一條尼龍繩,四肢僵硬,死狀恐怖。他們大驚通知姓何(六十六歲)保安員並報警。警員及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場,將貓屍解下,證實死去的是一隻已成年的虎斑紋色本地短毛貓。

有工廠職員稱,約兩小時前還看見該貓爬上鐵閘旁邊的水管玩耍,詎料轉眼已吊死,不排除被貓殺手虐殺。警方在現場調查,在附近發現疑似食物的橙色物體,將之檢走化驗是否毒餌,經初步調查認為事件有可疑,貓屍由愛護動物協會人員檢走,再轉交漁護署剖屍檢驗。

警方將案列作虐待動物案處理,與前日眾安街六隻流浪貓疑遭毒殺案,合併交由荃灣警區重案組第一隊跟進追查。荃灣眾安街前日發生兩宗暫列虐待動物案,聚居一排唐樓天台、疑屬同一家族的六隻流浪貓,先後被發現倒斃在天台及梯間,其中四隻口吐白沫,疑是貓殺手放毒餌將六貓毒殺。

2014年4月14日星期一

牛,本來就是天生的自然生態管理員 / 來去自如

週日 2014-04-13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243

牛,本來就是天生的自然生態管理員

作者是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主席何來。

牛隻物種,沿草游牧是與生俱來的自然本性本能,這物種邊行(腹蓋範圍大)、邊吃(除去生長過度的野草或野生植物,種類保守估計超過五十種)、邊屙(為泥土提供植物所須的有關機養份,和為泥土提供能殺死部份腐化植物根部的惡菌,也給其他小昆蟲供餵食,同時亦把並沒有在體內消化掉的植物種子散播到不同播地區去),牠們所有這些自然行為,都是促進自然生態的多樣性和健康的免費服務,牠們的自然生態功能就好像上天賜給地球的自然生態管理員。

大型動物都受雀鳥歡迎,無論黃牛水牛在不同季節都有不同種類雀鳥前來寄居覓食,牛背鷺、烏鴉、豬屎揸等,還有水鳥池鷺、白胸苦惡鳥是長年留守在牛羣。

水牛的生態價值更是全港之冠,是最快可以修復生態環境的動物,故 被冠有「濕地天使」之稱。水牛為無數季節性候鳥如:海燕、東方鴴、金鴴、林鷸、專捕食飛蟲的普燕鴴、美麗的黃鶺鴒,更有稀客如:東方鴴、硫黃鵐等提供寄居宿食。水牛濕地更為無數美麗的小動物提供繁殖地,如無數不同 品種的青蜓、寄居紅樹林下的招潮蟹和彈塗魚等,數不勝數。

大嶼山各區的牛群,自以歷史性耕牛身份出現香港至今成為棄耕牛,其生態功能與百年來沒有太大分別,每天在村區附近一帶牧草,水牛腹蓋著村區內的濕地(即原來的棄耕地),由於泥浴須時(每天最少三、四小時浸在濕泥中),所以腹蓋面積不及黃牛。 黃牛沒有泥浴習性,且身形較水牛輕,行動相比水牛敏捷,每天腹蓋牧草範圍(或以繞圈、或直線游牧)可長達四至六公里,成熟公牛在繁殖季節時更可遠行至十公里尋找散發出訊息的交配對象。

從耕牛歷史告訴我們(請參閱《大嶼山區牛不野 !》 一文),在大嶼山(相信香港其他區都有近似情況),因為個別農家管有的牛羣,都普遍採用‘戶外放養’模式而不採用像飼養奶牛方式的‘農場圈/困養’,這不但令私人管有動物,同時持有其公共性,亦因為其利用天然環境資源放牧,而保留了這物種的自然環境生態互動功能角色。村民棄耕對牠們的唯一改變,只是身上的農具和資繩索除下了,可以回復牠們與生俱來的的環境管理天職。以往倍伴牠們上下山的牧牛朋友不再倍牠們了,牠們要自己趕狗了,身邊除多了奇怪的人外,還要小心那相比惡夠更恐怖,用四個圓形東西都可以走得很快,且可以殺死他們的冷東西,也越來越少地方可以吃草和休息了。





Reference:
Pui O on Lantau, Hong Kong - Where the Buffalo Roam 大嶼山 - 貝澳水牛愛逍遙- by Dr. Martin William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IzU9E2HLc

大嶼山區內牛隻沿草游牧(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記錄)
1. 黃牛 - A gorgeous 2 days old new born in Tong Fok herd with amazing crystal ey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9zgJ6xR3E&list=UUKQCdJWLDCvGswWs3IwuT8g

2. 水牛 - Pui O , Ham Tin breeding herd Nov., 20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QU6AZqU4Y&list=UUKQCdJWLDCvGswWs3IwuT8g

3. 水牛 - 2nd Water buffalo breeding herd on Lantau->>The Chi Ma Wan her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8UpKhjOS5s

(由於耕牛歷史照片來源網上,版權尚未解決的,煩請見諒未能在這裡顯示)

最近(2014-04-06)經傳媒親自見證的例子:
綠色生活﹕少了水牛黃牛,生態混亂-大嶼山系列(四)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201937642307408.10

港大與觀鳥會開發流動觀鳥程式 / 謝詠芯

週五 2014-04-11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225

港大與觀鳥會開發流動觀鳥程式

(獨媒特約報導)很多人都知道香港人多車多樓多,但未必知道原來和我們同住的雀鳥也很多。除了最常見的麻雀、白鴿和麻鷹之外,其實香港境内有超過520種野生雀鳥的紀錄,如翠鳥、絨額鳾和白胸翡翠 。為方便大眾隨時隨地認識及欣賞這些野生雀鳥,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與香港觀鳥會合作開發首個跨平台免費流動應用程式「HKcBirds:香港常見鳥類」。

screen_shot_6

香港觀鳥會主席劉偉民表示香港流動電話滲透率是全球最高,因此一直希望可以開發一個屬於香港的鳥類流動程式,希望可以透過流動程式推廣觀鳥和欣賞雀鳥活動,是次得到香港大學知識交流基金資助及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幫助,花了逾半年開發此流動程式。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葉志立博士表示十分高興可以與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鳥類保育團體合作,將雙方的專業知識及技術合併,惠及公眾,亦同時可以為保育及研究鳥類出力,令香港以及全世界的使用者認識到香港數百種的野生雀鳥。

透過這一個中英雙語的流動應用程式,市無須上網便可瀏覽香港境內最常見的二百多種鳥類,更可以按照雀鳥分類、居留狀況、瀕危等級等類型篩選,當中收錄了55種鳥鳴錄音,以及很多珍貴雀鳥圖片。除了雀鳥圖鑑,流動程式亦有觀鳥秘訣、雀鳥棲息地介紹及觀鳥注意事項等小知識。在將來,流動程式會不繼更新,以彌補書本更新速度慢的不足,務求使「觀鳥者不用再帶厚重的鳥類圖鑑,可以無拘無束地享受觀鳥的樂趣」。

編輯:劉軒

黃牛「瀡滑梯」困沙井失救

《東方日報》,2014/4/13

可憐牛牛「瀡滑梯」插沙井,下身被夾逾三小時傷重亡。一隻重逾八百磅的黃牛,昨晨在西貢山邊疑與同伴打架不敵,落荒逃跑時失足跌入引水渠滑落沙井,下半身被夾困在狹窄渠道口,肚部及後腿重創流血,行山客發現報警。漁護署聯同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場,因牠痛苦掙扎,須召獸醫為牠注射麻醉針才可施救,可惜黃牛未待及獸醫到場,已經死亡,不排除牠失血過多或中暑死亡。

該隻黃牛已成年,雄性身長逾五呎,重逾八百磅。昨晨十時許,有行山人士行經萬宜路近白腊村時,發現黃牛被困在路旁沙井,下半身插入沙井內的引水渠狹窄渠口,身受重傷,口吐鮮血,發出悲鳴,狀甚痛苦,懷疑牠由山邊失足跌落引水渠,再滑入沙井被夾困,於是報警。

疑打鬥落敗 慌逃失足

警員到場調查,發現黃牛的肚部及後腿流血,遂召漁護署及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場協助,約一小時後人員趕至,但由於牛隻太重及其受困位置太難施救,經研究後,決定召獸醫到場為牛隻注射麻醉藥後才將牠救起,等候期間,人員向牠餵水補充水分。

至下午一時許,黃牛還未等及獸醫到場,疑因體內失血過多陷入昏迷,舌頭伸出,氣若游絲,期間愛協人員曾為牠進行心外壓急救,惜亦無果,至約二時十五分,獸醫趕至,惟經檢查後,證實牛隻已死亡。消防其後派出吊車將牛隻屍體拖出移走。有關人員視察現場環境後,發現地上有出現另一隻牛的腳印,且腳印凌亂,懷疑該黃牛事前與另一隻牛打架,黃牛驚慌下跑上山坡,惜不慎失足跌入引水渠,再沿渠滑落沙井引致事件。愛協發言人表示,當時該黃牛表現甚為緊張及掙扎,因此他們不敢立即使用吊車將牠救起,以免令其傷勢惡化,要待獸醫到場注射麻醉針,再作施救,初步不排除牠出血過多、內傷或中暑致死。

黃牛卡沙井失救

《蘋果日報》,2014/4/13

西貢昨日上演一場救牛記,體重逾400公斤的流浪黃牛疑失足跌落沙井被困,牛身傷痕纍纍,行經人士頓生惻隱憐憫之心,報警求助。惜救援人員苦無救牛良方,愛莫能助,加上獸醫姍姍來遲,流浪牛悲鳴哀號至少三個多小時,疑傷及內臟最終不治,冰冷的牛屍最後被吊起運走。

昨晨10時許,有郊遊人士行經西貢白腊萬宜路,驚見一頭體形龐大的流浪牛被困路邊引水道,牛身、背及前腿有多道傷痕,不斷發出哞哞叫聲,恍如向路經人士呼救,遊人不忍卒睹,報警求助。

警員及消防接報到場,發現該頭棕黑色流浪牛坍卧路邊的引水道上,後肢插入沙井口,前肢屈曲擺放在石屎沙井上,牛身多處有明顯傷痕,估計是在斜坡覓食時不慎失足,復沿引水道跌落沙井被困。流浪牛無法郁動,雙眼流露出徬徨無助的眼神,伴着哀號,聲音牽引着在場的每一位救援人員、記者及圍觀者。

吊臂車吊走 待驗死因

消防員視察環境後,認為強行將流浪牛吊返地面的方法不可行,苦無對策下,惟有電召漁護署及愛協人員到場協助,人員抵達後,仍無法想出救牛方法,由於時值正午,陽光直照,人員遂張開毛巾為流浪牛遮掩太陽,並餵飼食水,更數度輕撫牛頭,希望穩定其情緒,同時等候獸醫到場營救。

及至昨午1時許,現場所有救援人員將僅餘的希望寄託在獸醫身上之際,被困三個多小時的流浪牛似乎等不及「救星」,牛頭使勁地搖晃,伴隨最後的數聲哞叫,牛頭隨即默然垂下,一動也不動,救援人員檢驗流浪牛,見牠毫無反應。獸醫其後才到來,檢驗後證實流浪牛已氣絕身亡。經商討後,牛屍復由消防處吊臂車吊返地面,再經漁護署車輛運走,等候獸醫剖驗確定死因。

掟落海上岸再沖水 婦虐貓囚6日 辯稱練游泳 官斥荒謬

《蘋果日報》,2014/4/12

五旬婦人稱要「訓練隻貓游水」,竟將小貓扔入海中。小貓大難不死掙扎游上岸,婦人復將牠捉到水龍頭沖水10秒。婦人昨在粉嶺裁判法院承認殘酷對待動物罪,裁判官斥責婦人以訓練小貓游泳為藉口「荒謬到不得了」,揚言「動物都有生命,有感情」,判她監禁6天。

事發於去年12月10日傍晚5時許,與女被告陳愛琼(56歲)同住於大埔船灣陳屋的田女士,在住所附近聽到貓的慘叫聲,循聲音來源追查,發現被告正在海邊,圖將一隻小貓扔到海中。田出言阻止不果,幸小貓掙扎游回岸上,但已全身濕透。

被告聲稱小貓行為不當,故欲殺死該貓,其後又帶小貓回家,並打開屋外的水龍頭,向小貓沖水10秒。被告又對田稱,她要殺死屬於自己的貓,與田無關。

田回應指如殺死小貓,被告或要坐牢,被告聞言方將小貓擲到地上。田即救起小貓為其保暖,並報警。小貓經診治後證實健康狀況良好。

辯方求情指,被告一向有餵自來的流浪貓,涉案小貓便是其中之一,可見她關心動物;又謂今次屬單一事件,被告並無對貓拳打腳踢。裁判官聞言即指「隻貓有機會浸死㗎喎」,怒斥被告行為不顧一切。

另無業男虐兩犬還柙

另外,無業男子張俊傑(34歲)去年6月受還柙男友人顏天雄所託,到華心邨華勉樓住所「看屋」,並照顧單位內兩隻唐狗。惟去年10月顏在羈留所得悉單位大閘破損,擔心家中被爆竊,報警求助。警方入屋後發現家中滿地狗隻排泄物,但沒有食物和水,單位十分凌亂骯髒。

經檢查後,證實單位內兩犬有長期缺水及營養不良等症狀。張昨承認一項殘酷對待動物罪,需還柙至周一,等候獸醫報告再判刑,並需就一宗毒品案件於同日受審。

至於案中的顏姓屋主,早前涉嫌與染有毒癮的同居女友在家中吸毒、其後女方5歲弱智親兒猝死,同被控虐兒及藏毒罪。

案件編號:FLCC1501、1506/14

荃灣現破肚貓屍

《新報》,2014/4/12

荃灣海壩街路邊,昨凌晨有一頭約兩呎長貓,被途人發現伏屍路邊肚破腸流,警員接報到場一度疑有貓殺手出現,惟調查後相信貓隻被車輾斃,事件無可疑。

懷疑虐貓狂徒出手

昨凌晨零時許,有巿民路過荃灣海壩街4號外,發現路邊有一隻約2呎長啡色貓,倒於地上死去,貓兒肚破腸流,由於早前區內曾發生虐殺貓兒事件,有人懷疑又有虐貓狂徒出現殺貓,於是報警。警員接報到場,初時以虐等動物方向調查,後來跟據現場環境及發現附近有車胎痕,不排除該貓被車輾斃,事件無可疑,稍後通知食環署人員將貓屍檢走。

小野豬亂竄 沙田河畔「落網」

《新報》,2014/4/10

一隻小野豬昨晨在沙田文禮閣對開城河畔亂竄,漁護署職員前來圍捕,用網將牠擒獲帶走,警員懷疑其親人仍逗留在附近地方,一度四處尋找,沒有結果。 

或覓食與父母走失

昨晨9時許,有途人步行途經大圍文禮閣對開城門河畔,發現一隻約身長2呎的小野豬慌忙四處走動,於是報警求助,警員到場尋獲牠的蹤影後,不敢貿然打擾,一直從旁監視動向,同時知會漁護署職員前來協助處理。

漁護署職員手持網進行圍捕,小野豬受驚拔足逃跑,職員揮舞手上的網,將小豬捕獲然後帶走,由於有居民曾見過野豬一家大細聯群結隊出沒,懷疑該隻小野豬凌晨時份,跟進父母離開鄰近山頭覓食走失,獨自留在城門河畔,警員一度懷疑附近地方仍有野豬,經過一番搜尋,沒有發現。

花貓墮樓亡 警追尋主人

《新報》,2014/4/10

一隻啡白毛夾雜的花貓,昨晨離奇從紅磡榮光街一幢大廈高處飛墮落街,跌落路旁重傷昏迷,一名客貨車司機發現報警,警員到場調查證實牠已死亡,正聯絡貓主了解情況,案件暫列作虐待動物處理。

疑不慎失足跌落街

昨日上午10時許,一名客貨車司機,將車停在紅磡榮光街96號對出路旁,期間突然聽聞車外傳來聲響,好奇探頭窗外查看,赫然發現一隻啡白毛夾雜花貓,倒臥在馬路邊,奄奄一息,立即報警,警員到場調查,證實牠已不治。

警方召愛護動物協會職員前來協助處理,職員初步檢查後將貓屍帶走,交給獸醫作進一步剖驗確定死因,警員初步調查後相信牠是有人飼養,不慎失足跌落街慘死,正追尋貓主下落。

異國長毛貓 墮樓疑虐殺

《東方日報》,2014/4/10

異國長毛貓「跳樓」墮斃,惹虐殺驚魂。現場為土瓜灣榮光街一幢樓宇對開路邊,昨晨十時許,姓楊(四十一歲)客貨車司機,在整理車廂準備開工時,驚聞旁邊傳來巨響,赫然發現一隻啡白色的長毛貓,倒臥路邊,奄奄一息,懷疑牠由高處墮下所致,於是報警求助。

期間,警員接報到場,證實該貓已重傷死去。警員在現場調查時,發覺上址四樓一個單位的窗戶打開,懷疑長毛貓由該單位「跳樓」,惟登樓調查,屋內卻無人回應,目前正聯絡住戶了解事件,列為動物屍體發現處理。其後,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場將貓屍檢走。據愛協發言人表示,該貓屬成年的異國長毛貓,表面無傷痕,暫未知事件是否涉及虐畜,將再派員登門調查。

周內四江豚擱淺

《東方日報》,2014/4/9

一周內本港發生多達四宗海豚擱淺個案,一宗於大嶼山南部水口灣,另三宗均擱淺在清水灣一帶,全部是江豚,令今年擱淺的鯨豚總數增至十三宗。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估計因現時江豚的育幼期剛過,以致令擱淺個案較多。至於早前在紅石門擱淺的鯨魚,因未能確定屬長鬚鯨或角島鯨,基金會正向漁護署申請將皮膚樣本送往美國及日本做基因鑑定,以確定其品種,預料最快本月底有結果。


2014年4月9日星期三

野放生命非兒戲、評估成效才合理 / 香港野豬關注組

週一 2014-04-07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078

野放生命非兒戲、評估成效才合理

小野豬 Tommy 仔自去年十一月中,因被列為案情證物,迄今一直被拘留於漁護署的上水動物管理中心長達約五個月。唯漁䕶署一直向公眾和香港野豬關注組宣稱:野豬是適應力強的動物,因此在完成所需法律程序後,初步決定野放西貢郊野公園。

「關注組」並不絕對反對野放,無奈署方就野放的計劃上,不但欠缺具體、實則和透明評估,而且更漠視市民的訴求,完全高估Tommy 仔的覓食能力、罔顧牠的生存權。需知,Tommy 仔自幼因傷致被 Uncle 標暫養,長期在家化的成長環境下長大,故此從未由父母、同伴身上培養出野外覓食的能力。

然而,根據署方以往搬遷動物的案例和處理能力,實令公眾既憂心又悲憤。如去年十一月,署方在完全沒有徴求保育牛隻團體的意見下,私下搬遷五十頭牛,結果多頭牛隻不但失蹤,好些更因不適應環境而生病受傷,更甚有一頭牛隻無故死亡,而署方卻對外稱牠是「死於自然」。此事在所謂「專業」的生態顧問公司評估下,竟可出現如此錯誤評估的結果,所造成的死傷,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有鑑於此,我們在參考公眾意見之後,現要求漁護署在實行任何野放 Tommy 仔措施前,提交一份「事前成效評估報告」,具體細節如下:

一)Tommy 仔的存活,是「關注組」首要考慮的因素:因此,如何有系統偵測和記錄牠的行踪是必須的。野放計劃,署方會否為 Tommy 仔配帶追踪裝置,或有其他可行方法以便了解其情況?

二)野放的地點安全性:基於什麼評估理由和準則,為何選擇郊野公園,而不考慮野放於原居地,即 Uncle 標居所的後山?

三)Tommy 仔的覓食能力:由於 Tommy 仔已被長期「家化」,署方如何協助牠重新適應環境,具體的餵飼方案又是如何?

四)野放成效的準則:如何界定最終計劃是「成功有效」還是「失敗無效」?

十二夜,領養,不棄養 / 林嘉嘉

週五 2014-04-04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024

十二夜,領養,不棄養

《十二夜》,今天開始,在香港上映。

這不是一套會讓你開懷大笑的電影,也不是一套為了催淚而矯揉造作的電影;它只是一套把人們不想看見、不願知道、不敢面對的真相還原出來的電影。

喜愛動物的你,大概會認為,自己已知道流浪動物的慘況,不用再特地進戲院去看吧。但,我真心推薦所有愛動物的,進戲院吧,花幾十塊錢,用一百分鐘的時間,用心的看,盡情的哭,也許會哭得好慘好痛心,但哭了過後,讓電影帶來的感動保存在你的心內,讓《十二夜》為愛動物的你加添一分力量吧。

我們都愛狗狗,但愛的也許只是自己家裡的那頭自小養大的寶貝,對於在街上、收容所內的陌生狗狗,我們可以分一點愛給牠們嗎?

電影甫開始已開宗名義,這不是一個童話故事──拍攝期間,收容所內的四百多隻狗狗,只有數十隻仍然生還,其他的,都已經往彩虹橋的另一端去了,但這電影至少記錄、證實牠們曾經的存在。

一百分鐘,沒有對白,沒有排練,沒有演技,沒有特效,只有一幕又一幕真實赤裸得令人心酸的鏡頭,只有一雙又一雙不解的眼睛。

狗狗的眼裡,沒有憤怒,沒有不忿,只有深深的不解。

牠們都是被關在收容所的狗狗,牠們只有十二天的時間,要是沒有人前來領養,他們就會被安排接受安樂死。短短的十二天。

收容所是個可怕的地方,它會剝奪一切,再亮麗的外表都會褪色,再雪白的毛色都難免沾上黑點,再壯健的身軀都會日漸消瘦。這裡的一切是多麼的原始,說到尾,這是個關於生存的故事。

但牠們的生命力之旺盛,令人都忘記了牠們只剩下十二夜。

當安樂死的日子到了,狗狗被注入鎮定劑,當藥效令牠把肚子裡的水跟飼料都嘔光光。然後,收容所的工作人員把牠帶進房間內,原先還生龍活虎的牠成了黑色垃圾袋裡一動也不動的屍體。

這算是甚麼「安樂」?

但這不是一套散播絕望與哀傷的電影。電影製作人,救出了一些比較幸運的狗狗,電影末段,可以看見牠們被領養後,在主人細心的照料下,捱過病魔,重新在陽光下漫步,再次得到機會,燦爛地活下去。

看著牠們的脫胎換骨,你可能會淚如雨下的被感動了。人類一個決定,主宰了狗狗的整個生命。

一個不負責任的決定,足以判狗狗死刑;但同時,一個善行,就可以把狗狗從煉獄救回來。
一切,只在一念之差。

也許我們還沒有能力讓所有流浪貓狗都逃離厄運,但至少「領養,不棄養」,就如此簡單。

下次再想要加添家庭成員時,希望你腦海會想起片末被領養後的狗狗燦爛的笑容,記得不要再到寵物店去找了,上網看看吧,每天都有許許多多的貓狗在等待你,你可以當牠們的天使,讓牠們擁有自己的家。家裡已養有狗狗的你,請好好對待牠們,絕對不要棄養,不要讓牠們成為下一隻只剩下十二夜的狗狗...

是的,我們都不是超人,不能一下子改變世界,但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多一點點,影響身邊的人一點點,然後他再影響他身邊的人。

終有一天,人們會真正的尊重生命,我是如此相信的。

拯救走私龜 /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

週四 2014-04-03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2022

拯救走私龜

隨著寵物市場需求增加,因非法走私而被檢獲的爬行動物數量亦不斷倍增。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 今天便從漁護署接收近百隻的龜隻, 當中包括瀕危的陸龜。由於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需求,倘若市民錯誤購買非法走私動物,將會助長不法商人繼續在野外大量捕獵同時增加傳染病的風險。

為了能更有效推廣保育及令市民加強關注動物福利,香港兩棲及爬行動物協會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終於獲得漁護署和保護稀有動植物諮詢委員會通過 於二零一四年三月一日起開始可為瀕危物種尋找新的家園。

想領養這些動物的人仕請注意,領養並不代表不用付出,付出的可能比購買的還要多,但在意義上你確切地幫了一條小生命,儘管牠是有點缺陷美,但牠郤令你的生命劃上了色彩。 凡領養本會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如相片中的豹紋龜和紅腿象龜,牠們每一隻體內也將會被植入晶片來確認身份,這代表其合法性和獨特性。

我們堅持用了十年的工餘時間來營運協會,目的就是幫助兩棲及爬行動物,讓人認識並關注牠們。為了籌隻經費和祝賀本會十週年,我們今年4月6日(即今個星期日)在沙田公園舉辦十週年百萬行,希望到時能見到你們! 除了領養動物外,捐助透明度高的動物福利機構也可令更多的動物受惠。

支持我們,請捐助我們!
http://www.hkherp.org/modules/tinyd4/

十週年百萬行報名:
http://www.hkherp.org/10th-Anniversary.html

網站: http://www.hkherp.org
協會面書: http://www.facebook.com/hkherp
領養動物面書: https://www.facebook.com/hkherpadoption

筆者:Anthony Yeung,Anthony 為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的創辦人及香港兩棲及爬行動物保育基金主席。

警追緝虐畜殺手

《新報》,2014/4/8

一隻肚破腸流死狀恐怖疑遭虐殺的貓,昨晨被人發現陳屍在荃灣廟崗街城門道變電站對開行人天橋底,警方調查後認為牠的死因有可疑,列作虐待動物案處理,追緝貓殺手歸案。

倒臥行人天橋底

昨晨8時許,一名姓曾男子(25歲),步行途經荃灣廟崗街城門道變電站對開一條行人天橋,發現橋底地上有身長一呎,白灰色毛的貓,倒臥地上,頭和肚部受傷,肚部爆開腸臟流出,懷疑曾遭人暴力虐待,於是報警。

警員接報到場調查,並召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來協助,經檢視後發現該貓已死亡,並將貓隻屍體檢走跟進後,相信牠的死因有可疑,警員在現場進行蒐證,不排除該隻貓在遭虐殺後,棄屍該處,案件列作虐待動物,交由荃灣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六隊調查,並呼籲目擊者提供資料。

流浪貓警署外遭虐殺

《蘋果日報》,2014/4/8

「貓殺手」再向警方「挑機」!荃灣城門道近新界南警察總部昨晨發現一具貓屍。警員到場調查,愛護動物協會人員經初步檢視,發現貓屍頸和腹部有傷痕,死因可疑,列虐待動物案處理。此為八個月內,上址發現第二宗可疑貓屍案。

現場為荃灣城門道變電站對開的行人天橋底,相距新界南警察總部僅約50米。疑遭殺害的是約一呎長的白色本地短毛流浪貓,成年雄性。貓屍身上有約七吋長傷口。

昨晨8時許,一名25歲姓曾男途人路經上址時,發現一隻白貓倒斃地上,腸臟溢出,懷疑牠被虐殺於是報警。警員接報到場,並召喚愛護動物協會人員檢驗;初步發現該貓隻的頸、腹部有傷痕,相信事件有可疑,並把貓隻屍體撿走化驗。案件交荃灣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八個月內第二宗

去年8月14日,上址距新界南警察總部約30米的行人路,亦發現一具花貓屍體。一名女子於下午3時途經該處時,發現一隻黃白色花貓肚破腸流,死因可疑,迄今仍無人被捕。                                    

消防員救狗反被噬

《蘋果日報》,2014/4/6

柴灣興民邨對上大潭道一條引水道內,在前晚近11時突然傳出連串狗吠聲。26歲姓黃女街坊途經上址時,聽到連串狗吠聲,遂探頭查看,赫見一頭啡色唐狗、半身被浸於水中被困引水道內,不斷哀鳴,黃女立即報警。

消防員接報到場拯救,惟唐狗受驚不肯就範,更一度咬噬消防員手部,消防最後花約半小時將牠救上岸,牠腳部輕微受傷,稍後轉交愛護動物協會撿走跟進。

英勇警犬走失 命喪輪下

《東方日報》,2014/4/6

曾在沙田「一犬當關」撲噬兇警黑漢揚名的瑪蓮萊警犬Fantom,前晚與新界北總區衝鋒隊人員在天水圍受訓時,疑聞草叢發出聲響,跑入叢林察看,豈料失去蹤影,警員四出尋犬不果,至昨日始知Fantom已慘被私家車撞死。

殉職的七歲半啡色瑪蓮萊雄性Fantom,身長四呎、高兩呎,重卅二公斤,○七年由荷蘭送抵香港接受警犬訓練,曾於新界南及新界北總區衝鋒隊協助巡邏任務。前晚九時四十五分,新界北衝鋒隊人員帶同Fantom在廈村路直升機坪附近訓練,Fantom疑聽到草叢發出聲響,向附近一處叢林跑去,領犬員尾隨追,並通知上級,惟當時環境漆黑一片,未能找回Fantom,遂派出大批警員四出尋犬。

一○年力壓黑幫揚威

消息指,Fantom走失後約五分鐘,一輛私家車駛經港深西部公路北行線近廈村時,Fantom由路邊跑出來,司機疑閃避不及,將牠撞倒,Fantom當場死亡,司機報警處理,直至昨晚警犬隊接獲消息,經領犬員證實該狗隻為失蹤警犬Fantom。其屍體已交由相關部門適當處理。

Fantom生前曾因「一犬當關」揚威,一○年十二月,沙田博康邨有逾卅名黑幫惡漢因爭奪地盤利益問題起衝突,警方動員五十人鎮壓,但出動胡椒噴霧亦無效,更被人包圍及辱罵,期間Fantom突發惡撲向兇警男子,將一眾黑漢嚇窒,場面始受到控制。警方發言人回應事件時稱,一直有就外帶警犬巡邏向人員提供適當訓練,警犬隊會檢討今次事件。

大埔鯨屍製巨型標本

《東方日報》,2014/4/5

上周在大埔紅石門發現的鯨魚屍體,經獸醫專家隊連續三日解剖完成,鯨肉運往堆填區,鯨骨將製標本作教學用途,該標本將是本港有史以來最大型哺乳動物標本,下半年將於城市大學內懸掛亮相,成為獸醫學系實物教材。漁護署發言人表示,鯨骨會暫時存放在大嶼山石壁作化學處理。

漂浮到本港海域的鯨屍身長十點八米,上周六被發現擱淺在大埔紅石門的石灘,已死去多時,鯨屍開始腫脹並發出陣陣惡臭,專家初步確認該條為長鬚鯨,漁農自然護理署日前派躉船把鯨屍拖至黃竹角附近的白角仔沙灘,由城大生命科學課程總監王啟熙獸醫率領的五名專家小組,聯同多名外判工人現場進行解剖工作。

電鋸分屍 骨骼重三噸

在白角仔沙灘現場所見,專家們先剖開鯨肚,將內臟移除,有時甚至出動電鋸分割較大塊的鯨肉,各人手持兩呎長利刀將黏在骨頭的肉逐小割走,細件骨骼均做好標記,方便日後還原,鯨肉則放入黑色膠袋內運往堆填區。

昨午四時許,第二批城大及漁護署人員再乘船抵達黃竹角白角仔沙灘,將現場的鯨魚骨運走,部分頭骨因非常重及體積龐大,需吊上一艘大船運離,另有其他骨原本綑上浮桶由船拖走,但為免意外,遂進一步將骨拆細並加編號,送上船運載。

身兼漁護署前獸醫的王啟熙指出,解剖巨鯨的難度不算太高,但由於鯨魚的體積龐大,重達十一噸,估計經削肉後的骨骼重量亦有兩至三噸,每一塊骨頭亦需要花費大量氣力搬運及清洗,而相等於鯨魚身體一半長度的下顎骨頭,從水裏清理後搬上沙灘,就要出動十名壯漢,加上鯨魚肉質甚韌,刀鋒很快變鈍,工作人員要不時磨刀亦較費時。他說,今次擱淺的鯨魚身長只有十米,相對同類的成年鯨魚身長二十八米,故推斷只是一條「BB」鯨,由於本港甚少鯨魚出現,今次標本製作將是難得機會。

王啟熙形容,這次鯨魚將是本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哺乳動物標本,製作標本只會取骨骼部分,但鯨魚的骨架巨大,製作過程需要巨型的容器盛載,再注入大量藥水浸製去除肉碎,過程亦會是另一項挑戰,預計要花數月時間才能完成,日後會將骨骼逐一復歸原位連接,將整條鯨魚骨架吊起,置放在城大獸醫學院內展示。

料屬長鬚鯨或角島鯨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謝姓發言人表示,已取得鯨屍皮膚、皮下脂肪及肝臟組織樣本,將化驗及研究以確定鯨魚的品種,初步調查該條相信是長鬚鯨或角島鯨之一,而以長鬚鯨的可能性較大。由於鯨魚是受保護動物,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總國際貿易公約》限制下,要申請牌照才能將鯨屍樣本送至外國化驗DNA,因此鯨魚的品種仍有待確定。

虐殺阿Miu男獲准保釋

《蘋果日報》,2014/4/5

觀塘順天邨花貓「阿Miu」慘被踢死案,涉案兩男一女被告本年初殘酷對待動物罪成,兩名男被告被判即時入獄16個月,為虐畜案迄今最重判刑。其中一名男被告昨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等候上訴,獲准以現金3.5萬元及人事1.5萬元保釋外出。

須定時報到不得離港

被告楊翹宇(26歲)昨遭押解到高等法院應訊,他在犯人欄內表現冷靜。法官下令他須定時向警署報到,等候上訴期間不得離港。

案發前年11月16日,有證人在天池樓目擊五至六人玩弄花貓「阿Miu」,後來證人在另一樓層,見數人將阿Miu「當波踢」,更有人發笑。裁判官裁決時強調,動物皆有生存權利,斥兇徒毫無惻隱之心。另一男被告蘇柏林(23歲)被判囚16個月,女被告江嘉敏(18歲)則判入戒毒所。

案件編號:HCMA96/14                                    

兩江豚腐屍西貢漂浮

《東方日報》,2014/4/5

兩條江豚屍體昨晨先後被發現在西貢清水灣鄉村俱樂部對開海面漂浮,其中一條腹部有疑被船隻車葉造成的傷痕,另一條嚴重腐爛,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專家將會檢驗死因。

一條疑遭船隻車葉所傷

昨晨十時許,大坳門路清水灣鄉村俱樂部職員,發現一條灰色豚屍在碼頭對開漂浮,用繩將其套着綁碼頭旁邊。警員通知漁護署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專家到場檢視豚屍,證實是江豚,一點一公尺長,腹部有傷痕,疑被船隻車葉擊中造成,中度腐爛,交獸醫解剖。下午二時許,職員再發現另一江豚屍體,約一點六五公尺長,嚴重腐爛,未能分辨性別,專家抽取皮膚、皮下脂肪、胃內食物及肌肉等樣本化驗。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發言人指今年至今共十二條鯨豚擱淺,包括十條江豚、一條中華白海豚及日前的鯨屍。

小貓被掟 撞車喪命

《蘋果日報》,2014/4/4

落馬洲青山公路新田段昨晚6時許上演一幕殘酷殺貓事件,一頭養於士多的個多月大花貓,疑因在主人父親房間床上隨處便溺,老主人發現一時氣上心頭,竟將貓仔捉出士多,再將牠掟出馬路,可憐貓仔飛撞一輛停在交通燈前的私家車頭,再反墮地面喪命。

街坊通知附近一輛警車的警員,警方調查後以涉嫌虐待動物將老主人拘捕。

2014年4月4日星期五

人為的遺傳病 — 摺耳貓的悲歌 / Doris Wong

週三 2014-04-02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1989

人為的遺傳病 — 摺耳貓的悲歌
Yoda:被棄於長洲義工家的花園內,年約三歲,被發現時毛髮乾硬、瘦骨嶙峋,經檢查後還幸暫時未有病發。

動物的遺傳病很多時候都不是先天的,而是人為造成!摺耳貓的一生,就是人為所致的悲慘故事。

一九六一年,一隻外型特別的貓於英國蘇格蘭佩思郡出現,牠的名字叫「Susie」。Susie 的耳朵先天向前摺疊下垂,是基因突變令軟骨出現異常的病徵,偏偏這個因病而成的怪模樣,卻受到繁殖者的青睞, 將其視為新品種,開始替其繁殖後代, 並於一九六六年正式命名為蘇格蘭摺耳貓。但又有誰知道,其先天基因帶有缺憾,除容易患上不能根治的骨骼遺傳病(軟骨骨質化發育異常)外,亦常見出現心臟病、免疫系統發育不全、腸胃甚或噴鼻血等健康問題,這全都是源於胡亂繁殖所致。骨骼遺傳病導致身體的軟骨發育異常,出現不該有的增生物,情況就如人類關節長骨刺類似,每走一步都是痛。而且,帶有摺耳貓基因的貓隻,一生也會有病發的可能,而該病是沒有預防及根治的方法,一旦發病也只能終生依靠止痛藥舒緩痛楚及以補充品延緩病情的惡化。由於摺耳貓擁有可愛美麗的外表,日漸受大眾歡迎,吸引很多人加入繁殖行列,為摺耳貓的悲歌寫下了 序曲。

部份繁殖者為求能提高生產出耳垂的機率,會故意將兩隻摺耳貓交配,但這做法就如同近親繁殖一樣,除大大提高了患上遺傳病的機會外,亦更因此而令病情加重,甚或出現其他毛病。就過去一年所接觸到的數個被遺棄個案,當中大部份都是被胡亂繁殖出來的可憐病貓:

Obi
Obi:是摺耳貓與曼基貓所生的後代,四肢短小,前肢更向外反;跳不高,跑不快,將兩個同樣有骨骼問題的品種來繁殖,只會產生更嚴重的骨骼病問題。最近發現其尾巴開始出現僵硬的病徵,相信也逃不過病發的命運。

20130807_221859
Leia: 在街上獲救時身體狀況很差,瘦弱不堪,全身毛髮大部份脫落,後更發現子宮嚴重蓄膿,需緊急施手術保命。其眼角膜混濁及視力欠佳,估計因先天免疫力差, 在年幼時曾感染病毒而又得不到適當治療所造成的,前手向外彎曲, 也同樣出現有骨骼遺傳病的問題,相信牠是因患病及無法生育而被繁殖者遺棄。

IMG-20140309-WA0009
Tooka:也是被發現遺棄於街上,驚慌得四處亂竄,獲救後發現尾巴及後腳也帶有病徵, 經獸醫檢查後證實也患上骨骼遺傳病。

單是這四個摺耳貓個案,當中三隻已証實有遺傳病問題,可見患病的比率很高,這都歸咎於無良繁殖的禍害。先天基因有缺憾,替其繁殖後代已是個錯誤,再加上沒有專業知的不良繁殖者,令摺耳貓的健康情況變得更雪上加霜。繁殖是專門課題, 如對品種的認知、歷史、基因、遺傳病、特徵等要有深入認識,亦應先為動物進行基因檢測以確定是否適合繁殖下一代。凡涉及生命的工作,絕不能草率輕視,一旦繁殖出來的動物有健康問題,對其造成的傷害是終生及沒法彌補的,形成惡性循環的壞影響,一代比一代的健康狀況更差。

政府目前就有關 Cap139b 繁殖及買賣條例所提出的修訂,發牌與私人繁殖者合法地做繁殖及買賣,但整條草案只針對狗隻,貓隻並不納入其中, 摺耳貓這類病貓會繼續被肆意胡亂繁殖及販賣。每次查詢相關問題,漁護署的官員也都回覆指貓隻的市場佔有率比狗隻少,這絕對是錯誤的。動物福利不應是計較數量多寡去考量,動物本身不能言語表逹, 更應有完善嚴謹的法例才能有效保障牠們的權益, 更何況香港養貓的人數、貓隻的數量也絕對不少, 選擇性立法是極其荒謬的事。

再觀草案內寛鬆的規條,真的能有效地杜絕胡亂繁殖的問題嗎?品種間如何配對沒有明文約束,配種動物亦不需要先作基因檢定其是否適合用作繁殖,漁護署有何把握為被繁殖的動物健康把關?那怕只會令到更多健康有問題的動物合法地出現於販賣市場中,最終的受害者還不是動物本自身?那又有何保障及促進動物健康福利的成效?

《十二夜》:沒有家是牠們的罪名 / 馬淑君

週三 2014-04-02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1987

《十二夜》:沒有家是牠們的罪名
圖:十二夜Facebook page

週末參加了NPV舉辦的《十二夜》慈善優先場。很久以前就聽說這部片子,因為它是九把刀監製的。那時知道是有關流浪狗的紀錄片,沒有深思便決定一定要看。不管是製作班底或題材,都很吸引。雖然有聽到過一些「你敢看嗎」或「一定要帶很多紙巾進場」等的言論,但說實在的我從打算看一直到臨進場在電影院外排隊,都從沒預測過會看到什麼畫面。預告片是唯美而悲傷、旁白帶點煽情的,像是溫柔地、靜靜地問觀眾「你準備好看清楚現實了嗎」。但我卻沒有在腦海裡描繪過現實。

十二夜,台灣的流浪狗被捕捉後,在動物收容所度過的十二個日夜。觀眾的九十分鐘,它們的十二天,沈重得讓人屏息。說真的,不管你有沒有養狗,愛不愛狗,愛不愛任何動物,並不真的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生命,而當你看到有人如此糟蹋其他生命的瞬間,你有何想法。出現在片內的一隻隻狗,不論品種年齡性別,眼神充滿恐懼、不安、絕望,卻全都清澈得讓人心疼。幸運的那一小部分,被領養。不幸的大多數,被人道毀滅。但死前還要面對的,是每天擁抱著尿、糞便、嘔吐物和血入睡,吸入充斥細菌瘟疫病毒的空氣,幸運的遇上友好、安靜的「籠」友,不幸的與脾氣暴躁的共囚一籠每天被打。

看著那些畫面,腦海只被一句話縈繞:they deserve better。流浪狗做了什麼要被這樣對待?沒有。它們或許是跟主人失散,或被主人遺棄,或出身自流浪家庭,但沒有一隻曾做過些什麼傷害別人或環境,完全沒有。它們的「罪」就只是它們是沒有家的流浪狗。因為流浪,它們的生命變得不被尊重。每天要忍耐的苦,沒有人有興趣知道。它們的彷徨、不安、焦躁、難過,人們都選擇別過臉,繼續「不知道」下去。因為不知者不罪,無知便沒有責任。尤其是抱著「送到收容所後,狗狗才有機會遇到更好的主人」的心態,安然遺棄狗隻的主人,不會知道,也不會關心,那個曾經依賴他、信任他、愛著他的靈魂,現在要面對的是什麼。

沒有動物值得被那樣對待。沒有人類有資格如此對待動物。

「十二夜」:真實的死亡與記憶的鞭策 / 謝曉陽

週日 2014-03-30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1917

「十二夜」:真實的死亡與記憶的鞭策

如果,「勇敢」一次又一次爬上籠頂,甘受被收容所人員索頸拖下來的痛楚,都要離開那個鬼地方,我怎麼連看的勇氣都沒有?「勇敢」,是「十二夜」裡的一頭小黑狗,電影製作團隊之所以替牠取名「勇敢」,是因為牠有不服的倔氣,直到某一次,「勇敢」被關到籠子裡,再也爬不上去了,直到某一天,「勇敢」被揪出來強打那支名叫「安樂」的「奪命針」。

像「勇敢」那樣的小孩子,在收容所很少,不斷爬籠想逃跑的還有「達摩」。大部分的小孩,進了這個大監獄,而且大部分都是死囚的監獄,眼神都帶恐懼和絕望,看著被套狗索勒緊,吊起來,血噴滿地,怎麼不恐懼;看著一隻隻拖出來捉去打「安樂針」的鄰居,如何不絕望。九把刀拍下了台灣收容所真實一面,短短的十二天,腸炎、狗瘟,病毒在糞便、便血、嘔吐物中散播,加上每天早清潔工噴得水花四洩,病毒滿天,爬進了小朋友的身體。有好一些被捉的小朋友,不到十二天,已提前離開了,像小黃狗「比卡丘」。牠是「達摩」的室友。

電影中,很多小孩子的名字和樣子,還非常清晰,整天自轉的「瘋子」、長得像柴犬的「小日本」、很高貴的「貴婦」、頑皮的「跳跳」,和剛出生小孩一起被捉進去的「小媽」……電影一個多小時,一邊看,是憤怒在哭,人類憑什麼可以這樣對待動物?就憑著一支套狗索、一個狗籠、一支安樂針?還是憑著公眾對於這種暴力的無知呢?

打破無知,動物的生存狀態,也許能改變一些。而透明化和紀錄,是打破無知的重要手段。影片後的分享會中,九把刀指出,在台灣,也只有這一家收容所願意接受現場拍攝。可以想像,其他不願意被拍攝的情況何等惡劣。九把刀更批評:「不願意公開的收容所,是最爛的!」不願公開?最爛?不就是香港漁護署各大狗房嗎?裡面什麼情況,我們無從得知,因為都在黑盒子裡。

目前,台灣好一些收容所開了大門,允許義工(志工)進去替狗狗拍攝,然後放到網絡及其他尋家渠道,希望在第十二夜之前替牠們尋得生路。如此,不僅小朋友多了一條生路,同時由於志工往返收容所,也間接起了監督收容所運作的作用,如果裡面情況太惡劣,包括滿地便血、蒼蠅佈滿、小朋友奄奄一息抽搐不斷,大都會公開資訊,以向收容所施壓。但香港呢?獨立義工當然是門都沒有。而少數動物團體儘管能夠進入漁護署救出一些「容易被領養」的狗貓,也只看到他們拼了命救出動物,救不完的動物,卻沒有看到對漁護署衛生環境,漁護人員暴力對動物的控訴,是香港的漁護署太人道?管理得太好?還是動物團體都被噤聲,以免失去救狗的機會?由於一切都黑裡作業,不透明,我們無從得知。

看完「十二夜」後,很多朋友說「不敢看」,「完全不敢看」。我不知道「怎麼」,或「是否」該說服別人去看,那就像一種很接近死亡的真實,在真實裡,你看到勇氣和絕望,你看著小朋友一天天很辛苦地走向死亡,我們就在一旁,伴著伴著。

在九把刀的鏡頭下,小朋友們,勇敢、小媽、小日本、瘋子、貴婦、跳跳……不僅是一個個名字,還是一個個記憶和鞭策,對我們的鞭策,直到所有小朋友都獲得真正的自由。

《十二夜》慈善優先場 九把刀:一輩子也不應棄養 / 馬淑君

週日 2014-03-30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1912

《十二夜》慈善優先場 九把刀:一輩子也不應棄養

(獨媒特約報導)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Non-Profit Making Veterinary Services Society Ltd, 下簡稱NPV)昨日(3月29日)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星影匯舉行紀錄片《十二夜》慈善優先場,並邀得此片監製九把刀於放映後與觀眾分享。九把刀表示,希望藉《十二夜》宣揚「領養,不棄養」的信息,令觀眾正視流浪狗面對的困難和待遇,並反思自身在這社會議題上的責任。NPV創辦人麥志豪提及,在流浪狗的議題上,香港的情況比台灣嚴峻,希望藉著舉辦此次的慈善優先場,令更多人關注本地流浪狗,並嘗試在看畢後為牠們出一分力。《十二夜》在香港放映的版權費將全數捐給NPV。

P3292360

宣揚「領養,不棄養」 望正視流浪狗待遇
《十二夜》由Raye執導,九把刀監製,真實而殘酷地記錄了台灣的流浪狗被關進動物收容所後的處境及遭遇;若十二天內沒有被領養,流浪狗便會被人道毀滅。九把刀表示,監製此片初期,為無辜狗隻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感到十分憤怒,直到後期看到部分狗隻在熬過艱難的時間後被領養,甚至克服犬瘟熱努力生活,才首次為牠們嚎啕大哭,並明瞭生氣其實沒有用,為牠們改善現狀才是首要。

他指很多人因為不知道流浪狗的處境而不關心及不在乎,也有很多人以各種不同的理由,如搬屋、怕初生嬰兒對狗毛敏感等,選擇遺棄狗隻,甚至認為這會讓牠們找到更好的主人。他希望《十二夜》可以令這些主人「不要再抱這種天真的幻想」,停止假裝收容所是個「溫暖的地方」;一旦決定養狗,便一輩子也不應該有遺棄的想法或準備。同時,他指不管有否養狗或是否愛動物,任何人都不應該認同流浪狗值得遭受《十二夜》內反映的那種待遇。

九把刀:一向完全不相信政府
有觀眾問及,台灣政府有否在此紀錄片上映後採取任何措施改善流浪狗的情況。九把刀明言自己一向「完全不相信政府」,若以為政府會幫忙便太天真,皆因「狗沒選票」,而政府只對有選票的人負責。他表示政府部門一直要求在電影上映前讓他們先看,看完後有關官員卻表示自己已有十年沒去過動物收容所,不知道現在的流浪狗需要在怎樣的環境下生存。除此,政府每年均會評鑑各動物收容所,並根據評分決定給收容所發放多少資金;協助拍攝的員林收容所評鑑一向不賴,在電影上映後卻滑落為倒數,可見政府不可信賴。

P3292363
圖:九把刀(左)和麥志豪(右)映後分享。

港流浪狗處境更差 漁護署收容所零透明度
台灣的流浪狗有十二天的機會,香港的流浪狗卻只有短短四天。麥志豪表示,相比台灣全面開放、容許任何人參觀及進行領養的動物收容所,在香港被捕捉的流浪狗全都被關進不對外開放、不接受領養的漁護署收容所,若四天後仍無人認領便會被人道毀滅。即使是NPV或立法會議員要求參觀收容所,漁護署依然拒絕開放。漁護署的獸醫更曾對他表示,香港是如此擠迫、資訊科技發達的一個城市,四天的時間絕對足夠讓主人尋回狗隻;然而難道沒有主人的狗便應該要死?

另外,九把刀表示,台灣的收容所內不乏反對現時制度的有心人,願意為動物發聲。除了開放公眾參觀及領養,收容所亦開放讓志工進內幫忙。這些志工除了幫忙照顧狗隻,亦時常在面書上發放有關被捉狗隻的資訊,盡量吸引更多人關注。

編輯:劉軒

工廈劏房失23名種貓

《東方日報》,2014/4/3

劏房「貓場」揭發離奇偷貓案。大角咀榆樹街一幢工廠大廈,其中一個間有十一間劏房的單位,昨晨零時許,姓施(卅六歲)男子返回劏房時,發現放在房內的廿三隻、共值七萬二千元的英國短毛貓,連貓帶籠不翼而飛,疑遭人偷去,於是報警。

警員到場調查,發現大門及窗門俱無被撬毀痕迹,未確定賊人如何潛入,需翻看大廈的閉路電視錄影追查。據大廈其他租戶稱,平時會聽到房間傳出貓狗叫聲,房外亦擺放有大型魚缸及養寵物用具,懷疑有人將劏房闢作貓場。

疑報復 23名種貓被偷

《蘋果日報》,2014/4/3

大角嘴發生離奇閉門失竊案,36歲男子疑因生意糾紛,遭人報復被盜去其貨倉內23隻名種貓,總值72,000元,警方暫列盜竊案處理,現正追尋失貓下落,案中暫時未有人被捕。

現場為榆樹街華源工業大廈11樓一個100多平方呎貨倉,月租3,000多元,早前由36歲姓施男子租用作放置其準備轉售的貓之用。昨凌晨零時左右,姓施事主返貨倉時,赫見倉有被搜掠痕迹,內裏的23隻名種貓包括頗受歡迎的英國短毛貓,連同貓籠不知去向,於是報警,事主向警方稱該批失貓總值72,000元。

警方調查發現貨倉門窗完好,門鎖亦沒被撬過,懷疑熟人所為。消息指,事主最近與人有生意糾紛,警方不排除事件與此有關,現正展開調查。據悉,上址曾被噴上追債大字,業主則表示,租客已拖租兩個月,多次聯絡不上租客。亦有街坊指,事主並非經常回來,只是間中一次,大多於夜晚。                                    

識貨賊盜23名種貓

《新報》,2014/4/3

偷貓賊昨日凌晨潛入大角嘴榆樹街一幢工業大廈單位,偷走包括英國短毛貓在內共23隻名種貓,和一些貓籠,總值7.2萬元。

料竊賊至少兩人

昨日凌晨零時許,一名姓施男子(36歲),返回大角嘴榆樹街12號華源工業大廈一間公司,發現內裏一片凌亂,疑遭竊匪爆竊,於是報警。警員到場調查,經點算後證實失去包括英國短毛貓在內,共23隻名種貓,連同一批貓籠,總值約7.2萬元。由於被走的貓和貓籠,有一定數目,竊匪一人難以短時間內全數搬走,警方估計竊匪有兩人以上,而且配備車輛接應運送贓物。警員翻看大廈閉路電視影帶蒐證,案件列爆竊,交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四隊跟進。

另訊,前晚上10時許,一名姓黃女子(37歲)返回跑馬地大坑道1號寓所,發現大門有被人撬毀的痕迹,推門入屋查看,赫然發現一片凌亂,懷疑遭賊人爆竊遂報警。警員接報到場,經點算證實失去10萬港元、1萬美元、5隻總值2.6萬的手錶及總值約50萬的首飾。案件列作爆竊,交灣仔警區刑事調查隊八隊跟進。

流浪貓遭倒吊沙井浸死

《東方日報》,2014/4/1

香港仔華富邨發生虐殺流浪貓疑案,昨午十二時許,貓義工蘇太如常到華樂樓餵流浪貓,發現七個月大、一呎長的貓女「三角嘜」不知所終,四處找尋下,發現二樓樓梯對開的沙井,一呎半直徑的鐵蓋夾住一條貓尾,因無法獨力將其揭起,急忙通知另一名男義工到場協助,發現貓兒浸在坑渠水中,腹部脹起,口鼻有血漬,頸部有紅痕,懷疑被人勒頸,並將貓尾夾在鐵蓋倒吊直至溺斃。

蘇太稱,其他義工曾於清晨六時許見過「三角嘜」,相信是在之後時間遭虐貓狂徒毒手,因鐵蓋相當重,懷疑是男性所為,於是報警,警員調查後,認為無可疑,列為動物屍體發現處理,通知房屋署相關部門處理貓屍。蘇太不滿警方處理粗疏,指警員僅在沙井旁觀察貓屍,便斷定死因無可疑。

水牛闖碼頭

《東方日報》,2014/4/1

水牛發癲闖梅窩碼頭,市民「跳閘」逃亡。梅窩兩頭大水牛,疑受天氣影響發脾氣,在碼頭外大打出手,其中一頭戰敗水牛竟闖入碼頭售票處,幾乎撞及商戶職員及市民,部分人更要「跳閘」入候船區保命,幸無傷亡。

公屋養40貓 保安罰5000元

《新報》,2014/4/1

 女文員涉嫌將逾40隻原由她飼養的貓隻,寄養於任職保安的叔叔油塘邨面積僅三百多呎狹窄公屋單位內,有鄰居聞到單位發出惡臭報警,揭發單位出現「貓疊貓」慘況,男保安昨日在觀塘法院承認「沒有保持貓籠清潔」及「貓籠過於擠迫」兩罪,判罰款5,000元。而同案任職女文員的姪女,則獲控方不提證供起訴,當庭獲釋。裁判官相信男保安並非故意虐畜,寄語他如想再養貓,須好好學習如何照顧牠們。

女被告卓曉民(27歲),報稱文員,男被告霍明義(60歲),報稱保安,兩人被揭發把12頭貓全部放置於一個細小的籠裡飼養,原本同被控性質較嚴重的虐待動物罪,惟控方昨決定改控較輕的「違反《防止殘酷對待動條例》附例」罪名,男被告承認其中兩項新控罪,包括「沒有保持載有動物的籠清潔及沒有適當通風」及「沒有為貓隻提供足夠活動空間」兩罪。至於女被告則由於證據不足,獲控方不提證供起訴,獲撤銷所有控罪。
 
官籲學習照顧貓隻
 
辯方求情指,案中貓隻原為男被告妻子的姪女,即女被告所有,但因無處飼養,所以寄養在他家,而男被告亦為愛貓之人,故答應於代為照顧貓隻。而案發時他因為有12隻貓受到其他貓隻欺負,所以才暫時將牠們困在同一個籠子裏,並強調他沒有虐待貓隻,只是照顧不周。他任職保安替工,月入9,000元,為家庭經濟支柱,而其妻子曾發生交通意外,正在領取傷殘津貼,望可輕判。

裁判官則接納辯方所指,假如他不是出於愛心,也不會和這麼多貓相處,但如他想再養貓,則須好好學習如何照顧牠們。最終輕判他罰款5,000元。
 
一籠困12隻貓疊貓
 
案情指,去年9月10日,有人投訴男被告位於油塘邨華塘樓的寓所發出惡臭,警員上門調查,發現單位客廳內有3個籠子,一個籠子裏有12隻貓被困,部份貓隻需互相躺在其他同伴身上,另一個衛生情況差劣的籠裏有一隻貓,另一個籠內則有3隻情況正常的貓被困,其餘約三十多隻貓則在家中「周圍走」。

獸醫其後證實有一隻貓偏瘦,但原因不明,兩隻貓腹瀉,又根據現場照片判斷有人無經常清潔貓籠底盤。

案件編號:KTCC6614/2013
主審:蘇文隆裁判官

巨鯨屍擱淺紅石門

《東方日報》,2014/3/31

巨鯨屍體驚現港海!一條長約十米、估計重逾十二噸的雌性鯨魚,懷疑在大海中受創身亡,隨水漂浮至大埔船灣附近的紅石門「反肚」擱淺,身體已腐爛發脹及有多個傷口,漁護署人員聯同海洋公園專家昨到場檢視,即場將鯨屍解剖,取走表皮及內臟等化驗其品種及死因,初步估計死去鯨魚或屬長鬚鯨或角島鯨。專家指如此體積大的鯨魚在港並不常見。海鯨屍昨仍未移走,交由食環署稍後處理。

發現巨鯨現場為船灣淡水船東北面紅石門,屬海岸公園範圍,該處因岩石中的鐵質氧化,造成紅石處處的自然美景,每逢周未和假日,吸引市民往行山欣賞紅石。

行山人士發現報案

前晚六時,警方接獲行山人士報案指有巨魚擱淺,魚身長至少七米,水警人員接報到場,惟因已入黑,未能作出進一步調查。昨日警方聯同漁護署郊野公園職員、海岸公園管理局人員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鯨豚擱淺行動組等人先後乘船到場了解。

死去的鯨魚向右傾側、魚肚半朝天,屍身發脹,至十一時後海水漸退,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十多名成員,穿上全套保護衣服及戴上口罩,配備兩呎長刀、鈎、鋸刀和大剪等工具,開始解剖鯨屍,進行包括重金屬量等化驗。期間,現場傳出大陣惡臭難聞的氣體,在場記者須退避約二十米,仍嗅得濃烈腥臭味。「檢屍」行動於昨午四時許結束,鯨屍暫時仍留在原地。

品種死因有待確定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海洋公園人員已取去鯨魚的樣本,死因有待調查,鯨屍則交由食環署處理並把樣本送往日本專家確認。

海洋公園高級獸醫范禮文表示,死去的鯨魚屬鬚鯨科,長十點八米,屬於雌性並已成年,無懷孕迹象,但品種有待確定。該鯨的右胸鰭有血,頭部、身體和尾部等有多個呈「×」形傷口,估計是由魚絲、魚網和繩索等造成,相信已死去一段長時間,這般體積大的鯨魚在港並不常見。

另一名海洋公園發言人亦稱,死去的鯨魚品種應屬長鬚鯨和角島鯨兩者其中之一,如屬角島鯨則較為罕見,因該品種曾在○三年經多項化驗和研究才確定,過往未曾在香港海域出現。而長鬚鯨九五年曾在維港出現。

市民陳先生聞得有巨鯨出現後,不惜行山近五小時到紅石林一睹巨鯨真身,「幾十歲人從未見過鯨魚,就算生嘅見唔到,見到死嘅都好!條鯨魚真係好大條!好似反咗嘅船咁,行咁遠嚟睇都值得。」

另稿:
拯救小抹香鯨最感人

十米座頭鯨曾闖港水域

另外,○五年二月,長五米的布氏鯨在沙頭角亞公角咀附近海灘擱淺,鯨屍嚴重腐爛。○九年三月,一條長約十米的座頭鯨,因迷路誤闖本港水域流連數日,健康狀況及活動情況皆正常,吸引大批市民海上觀賞。

至於處理鯨屍時十分小心,早年一條巨鯨在荷蘭海邊擱淺死亡,專家解剖鯨屍時,鯨屍突然「爆肚」,內臟挾帶黑色毒氣噴出。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指出,處理鯨屍時,因細菌已分解屍身,產生大量氣體,氣體會隨鯨魚的生殖裂釋出,而專家解剖時,不會亂劏令氣體急速噴出,一般情況下不會「爆屍」。

陳屍紅石門石灘 滿身傷痕 10.8米鯨疑遭漁具纏死

《蘋果日報》,2014/3/31

一條10.8米長的鬚鯨,前晚被發現陳屍於紅石門石灘邊,屍身傷痕纍纍,由於天色已晚,當局昨才要求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派出團隊到場剖屍,取走內臟及皮脂樣本化驗,初步估計屬長鬚鯨或角島鯨,倘若屬實,將是本港59年來首次發現長鬚鯨,甚至是第一次出現角島鯨。

陳屍灘邊的鬚鯨長10.8米,雌性,成年,下顎至肚腹有多條皺摺,屍身已腐爛脫皮及發脹,右眼及右鰭位置明顯有血迹。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發言人指,行動組已抽取皮膚、皮下脂肪、鬚板及肝等樣本化驗,惟屍體嚴重腐爛,未能確定主要死因,鯨屍資料交予外國專家再作鑑定。

剖屍歷時逾三小時

負責剖屍的海洋公園外籍高級獸醫范禮文稱:「我們在鯨魚身上發現多處懷疑被繩索或漁具纏繞所造成的傷痕,右邊胸鰭更有一處較深的傷口,有流血及斷骨情況,相信其死因有機會與人類活動有關,而海洋動物被俗稱為『鬼網』的棄置漁網或漁具纏繞致死是常見的死因」。

前日傍晚6時許,一名外籍行山漢途經船灣淡水湖東北、印洲塘附近紅石門一石灘時,發現鯨魚躺卧石灘岸邊,水警趕抵證實鯨魚已明顯死亡,礙於天色已晚,加上鯨魚體形龐大,留待昨日才通知相關部門到場檢驗。

至昨晨11時許,時值潮漲,鯨屍有一半浸於水中,漁護署派員乘船拍照留證。兩小時後,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海洋哺乳動物部聯同范禮文,一行14人在水警輪接載下到場,身穿全副保護衣物為鯨屍量度身長。

檢查期間,現場不時下起大雨,人員冒雨動用剪鉗及拉鋸,切除鯨魚口腔內部份鯨鬚,范禮文則負責操刀割取鯨魚右邊身的脂肪層化驗有否重金屬,並切除表皮驗DNA,其後再剖開鯨魚肚腹,取走肝、肺內臟樣本化驗,剖腹一刻,鯨魚腸臟全部溢出,異常恐怖,且傳來陣陣惡臭,在場人士無不掩鼻,全程歷時逾三小時。

有市民專程步行五小時往石灘拍攝鯨屍,陳先生稱:「睇唔到生咪睇死,好似架車反咗咁!」而盧小姐形容:「條鯨魚好似仲大過隻水警小艇呀!」

另稿:
先放氣後解剖免「爆炸」

鯨屍現香江,雖然品種仍未確定,但肯定屬鬚鯨科,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稱,鬚鯨長相類似,容易混淆,但全部均生活於至少數十米深的水域,鮮有於近岸的香港出沒,相信有關鯨魚是在外海死後,才漂浮至本港。

而鯨屍昨日明顯發脹,令人聯想起早前有專家在荷蘭解剖鯨屍時,其中一條疑因食物未完成消化「谷氣」,「爆炸」飛出內臟,洪指除非遇上強烈震動,否則鯨魚的生殖裂等缺口會自動放氣,專家理應懂得先放氣後解剖,正常情況下不會「爆炸」。

港大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名譽助理教授邱倩婷則指,鬚鯨其中一特徵是口腔只有鯨鬚,獵食時會將食物連海水吸入口,再靠鯨鬚過濾夾住食物,釋出海水,而下顎至肚腹多條皺摺能令下巴張得更開,更多空間進食。

另稿:
03年市民淋水8小時救鯨

香港水淺,難以供靠深海為家的鯨魚聚居,但過往仍有零星鯨魚到港或擱淺,上次本港出現長鬚鯨已要追溯至1955年4月,一條長鬚鯨擱淺於維港碼頭,最後被槍殺。

最近一次有鯨魚出沒僅於一個半月前,今年2月,近100條偽虎鯨誤闖葵涌貨櫃碼頭對開海域;09年3月,一條座頭鯨疑迷路闖港10日,由西至東海域流連,市民爭相出海追鯨。

04年9月,一條長6米的布氏鯨屍體漂浮至西貢東龍島對開海面,屍體被拖往港島石澳後灘暫放,由於傳出惡臭,惹起附近村民投訴,最後屍體被送往垃圾堆填區;03年7月,一條長10米的小抹香鯨,在西貢鹹田灣附近的大灣擱淺,大批市民連續八小時為其淋水保命,可惜牠最終要被人道毀滅。
                                    

鯨魚擱淺紅石門

《蘋果日報》,2014/3/30

一條長七米的鯨魚屍體,昨午被人發現擱淺於北區紅石門灘上,已開始腐爛,水警到場調查,暫未確定鯨魚品種及擱淺原因,今日漁護署人員將到來處理及剖驗死因。

鯨屍全長七米

現場為印洲塘附近的紅石門,因一片赤紅色的奇特岩石著名。昨傍晚6時許,一名外籍男子行經紅石門石灘附近,發現一條大魚躺在淺灘上,於是報警,水警輪聞訊到場,證實該魚屍全長七米,身上有白色斑紋,相信是鯨魚,礙於天色已晚,警方暫未移走鯨屍,而今日漁護署將派員查看。

本港水域過往曾發生鯨魚擱淺事故,2004年9月,一條六米長鯨魚屍,被發現在東龍島對開海面漂浮,其後被拖至石澳後灘交食環署處理。2003年7月,一條長約10米、重50噸的小抹香鯨,在西貢鹹田灣附近的大灣擱淺,近百人合演救鯨記,可惜鯨魚最終要人道毀滅。

北京狗留家餓死 捲毒案女監四周

《東方日報》,2014/3/29

無業女捲入毒品案被捕,與警員回家受查時發現愛犬患病,但她指有人會照顧病犬便離去,個多星期後業主上門追租發現發臭的犬屍,她昨在九龍城法院承認一項殘酷對待動物罪,判監四周。

辯方求情稱,被告關浩婷(廿八歲)是愛犬之人,去年聖誕前夕離港到阿布扎比,曾託友人照顧愛犬,回港後捲入嚴重毒品案,思緒混亂,才誤以為業主或友人會協助照顧愛犬。但裁判官不接納其求情理由,判囚四周。案情指,被告與男友租住旺角必發道一單位,飼養一隻十二歲的北京狗逾十年。兩人去年十二月廿五日捲入另一案受查,一直被羈留,至今年一月七日業主追租,發現單位有臭味始發現狗屍報警。

案件編號:KCCC 878/2014

跨區遷牛致四散 團體怒轟漁護署

《東方日報》,2014/3/28

漁農自然護理署實施牛隻跨區遷移試驗計劃至今四個月,有愛護牛隻團體發現,西貢和大嶼山對遷的五十頭黃牛,僅半數留在遷移區內,有牛隻更獨自流浪。團體批評當局把耕牛當流浪牛處理,嚴重犯錯,促盡快遷移牛隻回原居地,更警告不排除採取法律訴訟,維護動物權益。

漁護署安排傳媒到西貢創興水上活動中心,觀察牛隻生活情況。漁護署高級獸醫師(動物管理)陶文慧表示,從大嶼山遷至的二十一隻牛,約半數融入附近的原居牛群中,另一半遊走於東壩至白臘之間生活。初步認為大部份牛隻健康狀況良好,未有走出西貢市區。漁護署承認,有一隻牛最近被發現離開了創興水上活動中心,死於海下,經獸醫檢查,證實是死於自然。

當局指交通有改善

陶引述警方資料顯示,去年五月至十月期間,西貢及大嶼山嶼南路涉及牛隻死亡的交通意外有七宗。跨區遷移計劃至今,同路段意外只有一宗,牛隻阻塞交通情況有改善。漁護署六月將檢討計劃成效,以及對社區和牛隻的影響。動物管理科獸醫師(牛隻管理隊)劉炎東指,調遷的牛隻全經絕育,移居的地方有水源、有草及有遮陰。該署每日派專人監察,記錄牛隻行走路線及去向,至今未發現病牛出現。

不過,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主席何來表示,從西貢遷移至石壁的二十九頭牛已各散東西,部分去大澳、部分到處遊走,其中一隻獨自上了昂坪,僅十多隻留在石壁。何批評,漁護署以農場管理方式處理牛隻錯誤。漁護署實施計劃前,從未諮詢熟悉牛隻生態的團體意見。

中環舊街市 野鴿為患衞生差

《東方日報》,2014/3/28

中環舊街市一帶長期受野鴿滋擾,不時有大批雀鳥聯群於高空盤旋甚至「投擲炸彈」,導致遍地鳥糞,嚴重影響環境衞生。

食署指查無所獲

「次次行過都要急急腳行快兩步,好驚會中頭獎!」在中環上班的楊先生懷疑附近有人非法餵飼雀鳥,吸引野鴿聚集覓食,不滿部門打擊不力,令問題解決無期。

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接獲本報轉介後即時派員巡察,惟沒有發現野鴿,現場衞生情況良好。發言人強調,一向關注上址野鴿聚集帶來的環境衞生問題,除不時派員巡查外,亦會安排潔淨服務承辦商每日清洗及為上址公眾地方消毒。

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言人則說,過去三年共接獲一百一十宗相關投訴,期間曾派員到場巡查及抽取鳥糞樣本作禽流感測試,所有結果均呈陰性反應。

兩貓疑遭虐待慘死

《蘋果日報》,2014/3/28

屯門發生懷疑虐貓案,昨晨6時許,晨運人士行經青田遊樂場時,赫見一具白色貓屍橫陳在地上,屍體不遠處,亦有一頭黃色流浪貓在徘徊,口滲鮮血。愛協人員到場將貓屍及黃貓撿走,惟黃貓傷勢嚴重,在途中證實不治。愛協表示,兩貓同是成年貓女,為本地短毛貓,其中白貓身上有傷痕,不排除曾被虐打,愛協會將屍交予漁護署檢驗以確定死因。

貓殺手三毒招虐殺「肥婆」

《星島日報》,2014/3/27

  「肥婆」慘遭虐殺!離奇失蹤兩周的可愛貓女,疑被冷血貓殺手捉走,復遭三大毒招,包括逼浸「水泥浴」、餵腐液及煙頭燙前肢,將貓女虐至體無完膚,玩厭後當垃圾棄於商場垃圾房,貓女水泥黏毛髮,口舌潰爛,前日被義工揭發,搶救惜不治。

繼哄動全城的「Miu Miu」及「麗麗」虐貓案後,再有流浪貓慘遭毒手。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譴責冷血狂徒所為,促請警方盡快破案緝兇,並盡快成立動物警察,保障流浪動物權益。

  慘死的雌貓被稱「肥婆」,約九個月大,以往常與其他流浪貓在海富商場一帶出沒,由貓義工定時餵飼。據知,自兩星期前起,貓義工發現「肥婆」一反常態,未有依時出現吃飯,多日不知所終,早已認為事不尋常。

  前日下午四時許,貓義工再往餵貓時,途經海富商場附近垃圾房,發現「肥婆」全身多處受傷倒地,立刻將牠抱到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位於基隆街的診所,交由獸醫搶救。經檢查和清理後,發現「肥婆」一雙前肢,滿布疑被煙頭燙傷的傷痕,身上毛髮沾滿水泥,且口舌潰爛嚴重,相信曾被餵飲腐蝕性液體,事件肯定涉及人為。

  而「肥婆」獲救後表現驚慌,瑟縮一角,但牠仍努力掙扎求存,惜全身傷勢十分嚴重,延至晚上返魂乏術。該協會人員經商議後,昨傍晚報警求助。警方到場調查,將案件列作虐待動物,交由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追緝兇徒,並通知愛護動物協會檢走「肥婆」遺體,作進一步檢驗。

  據義工透露,發現「肥婆」的商場內部正進行裝修工程,而用作虐待貓女的水泥及腐液,都是常用裝修用品,不排除有工人捉走「肥婆」冷血虐待取樂,玩厭後將其當垃圾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