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星期六

因主人搬家被棄養 歲半唐狗日前獲暫托家庭收留

Dec 30, 202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hkanimalpost.com/2022/12/30/12301-5/

因主人搬出去住而被棄養的1歲半唐狗「芝麻」,在熱心市民阿婷協助下,日前順利搬到暫托家庭居住,不用擔心被主人的家人送到漁護署。阿婷表示,有義工會負責幫芝麻尋家,她形容芝麻雖然比較細膽,但與人和狗相處都沒有問題,希望他可以盡快找到領養家庭。

本報早前報道芝麻的主人將於過年時搬離其家,卻說自己搬出後無能力繼續養芝麻,而其家人亦不喜歡芝麻,表明不再收留他,甚至揚言會送到漁護署,所以阿婷得知後急為狗狗尋找領養。事件曝光後,有不少市民願意領養,現時仍在揀選當中,但因為芝麻被棄養的期限將至,所以義工先找了朋友暫托芝麻,將他送到安全的地方。

芝麻日前順利搬到暫托家庭中,阿婷說:「那位義工會帶芝麻出領養日,現時亦有好幾個人有意領養,義工正和他們商討中。」她又透露那個前主人對芝麻並沒有流露任何不捨之情,芝麻更好像有點害怕前主人,可能前主人平時也不太理睬芝麻。

她形容,芝麻性格比較慢熱和細膽,但對人和對狗都可以很好相處,「他對聲音比較敏感,遇到手推車或大車經過他都會受驚。」不過, 她強調芝麻如果和人建立了信任關係,便會對人十分嗲和親近,看到人時更會好像跳舞般。

相關報道見:
狗主搬出去住稱無力繼續照顧狗狗 尚餘兩星期急尋領養

唐狗芝麻因主人搬家而被棄養,幸熱心市民幫助,日前送到暫托家庭居住。

芝麻性格慢熱細膽,但對人和對狗都友善。

有義工會跟進芝麻的尋家安排。

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

西貢驚現大捕獸籠疑伏殺野豬幼牛

Sing Tao Daily A06 港聞 |658 Character(s) |2022-12-27

未經許可放置捕獸器屬非法行為,惟仍不時有人放置捕獸器傷及貓狗,近日西貢輋下村便出現三個大型捕獸籠,內裏吊着一袋新鮮蔬菜及生果,有村民估計是用作捕捉野豬和幼牛,於是通知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將捕獸籠移除。

「十四鄉牛牛」社交平台表示,西貢輋下村有村民於上周四黃昏,在村內地盤發現一個約三呎乘兩呎的捕獸籠,內裏吊着青菜和生果,籠門有繩索牽引,動物只要入內觸碰食物,便立即觸碰機關,即時關籠。

3呎乘2呎吊青菜生果

該社交平台又引述村民表示,村內其他地盤亦有兩個同樣的捕獸籠,均是自製,由於發現地點為牛隻及野豬的棲息地出入口,野牛家族每天都會經過,義工估計有人捕捉動物後,會從籠外伸入利器殺害,再開籠拆骨起肉,於是立即通知村長、地盤負責人,並通知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場將捕獸籠移除。該平台義工呼籲,村民應提高警覺,不要讓陌生人混入村內劏牛殺豬。

《香港動物報》指出,愛協督察認為籠內有新鮮餌食,顯然是正活躍使用的捕獸器,而非之前所遺留下來。愛協表示,當日未有發現任何受傷動物,愛協督察到場後移除一個捕獸籠,但未尋獲村內另外兩個捕獸籠,人員其後向在場的建築工人了解,對方否認安裝捕獸籠,事後已向他們發出警告,個案轉交漁護署跟進。

本港不時有流浪貓狗被捕獸器夾至重傷,需截肢保命。愛協指出,近期收到不少市民致電求助,指有動物遭非法設置捕獸器弄傷的動物,需要救援,其中愛協二十四小時熱綫在十一月中接獲逾一千九百個求助電話,協助超過三百三十頭動物。 記者陳佩光

 

聖誕驚嚇! 「屈蛇」搭港鐵

 Ta Kung Pao A06 港聞 |457 Character(s) |2022-12-26

防疫措施「鬆綁」,不少市民趁聖誕節長假期外出遊玩鬆口氣,但有人卻得意忘形「帶蛇」行街街,「屈蛇」搭港鐵。

嘈雜環境 王蛇易受驚

有讀者向鄭晴報料,昨日在一列人頭湧湧的港島綫列車內,竟發現一名男乘客一手玩蛇,一手玩手機。該條長約6070厘米的小蛇,纏在飼主的拇指與食指之間蠕動,頭部伸向身邊一名乘客的黑色背包,不斷伸縮蛇舌「探索」。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幹事Victor指出,視頻中乘客手持的蛇是「王蛇」,屬於常見品種的「寵物蛇」,早於十多二十年前已是香港熱門飼養寵物。Victor估計該條王蛇約12歲大,屬「青少年蛇」,王蛇可成長至1.5米長。王蛇雖是寵物蛇,無毒但有牙,且容易緊張及屬夜行性動物,在光猛、嘈雜及人多的環境易受驚,片中小王蛇不斷伸長蛇身似想逃走,牠「探索」貼近的背包若有大幅度擺動,小王蛇或會以為被襲擊而傷人。Victor續指出,小王蛇若在車廂遇上鳥或鼠等「食物」,展開追逐更影響乘客安全。

港鐵回覆表示,根據港鐵附例,除導盲犬外,任何動物或禽畜都不可以帶入港鐵範圍內。

 

包裝說故事 買食材看牛的一生

 Ming Pao Daily News S01 生活達人 |3462 Character(s) |2022-12-25

Romie 18出生於2009930日,她辛勤工作一輩子,從未離開過荷蘭Eindhoven這個城市,她有8個孩子,喜歡吃穀物。她是一隻乳牛,上月PMQ有一個關於她一生的展覽。Romie 18被屠宰後,除了肉和皮革製品,譚君妍(Adelaide)把她的骨灰做成骨瓷、脂肪製成梘,每個購買Romie 18製品的人都會獲得一份說明書小冊子,鉅細無遺地介紹Romie 18的一生,她的子女、丈夫是誰,她吃什麼飼料,她一生的產奶量。Adelaide被評選「世界最佳50家餐廳」的機構選為「50Next」,改變飲食行業的50位優異年輕人。「我想透過設計,以更加有趣的方式,令消費者更加了解食物背後的故事。」

1 異鄉思牛雜 入屠場探究

展覽名為「帶Romie 18到東方」,因為2019Adelaide已經在荷蘭舉辦過有關Romie 18的展覽,她反思奶牛、肉牛產業,希望透過訴說一隻牛的生命故事,喚起更多人探究自己餐桌上的食材來源,究竟這塊牛肉生前過什麼生活、那塊蘿蔔又是如何栽種而來,「我背後想像的target audience就是香港人,因為雖然荷蘭人和食物的距離也不太近,但至少他們有好多農場,香港是更加極端,因為香港進口很多食材,我們可以享受來自全世界不同色彩,但有幾可真的了解背後的生產模式?」

使她開始思考食物背後的故事的,是一碗牛雜。她2015年到荷蘭著名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升學,在異鄉她想念香港的牛雜,但荷蘭沒有牛雜,肉販也不賣牛內臟。「我就好好奇,荷蘭人不食牛雜的話,啲牛雜去咗邊?」為了尋找答案,她和幾個同學特地去了一趟屠宰場,「原來牛雜沒有浪費,是用來做貓糧、狗糧」。她還親眼在屠宰場目睹了上百隻活生生的動物變成鮮血淋漓的肉。

首先,屠宰員會用氣槍一槍擊中牛的額頭,牛應聲倒地。Adelaide覺得這像一場車禍,突然、暴力、急速、強烈。屠宰員再用鎖鏈綁在牛的一隻腳上,牛頭朝地吊起,然後割喉放血。這時牛的心臟仍在跳動,「氣槍只是讓牠變成一隻植物牛,劏動物好重要就是心臟要仍然跳動,因為這樣才可以泵血,不然血就會留在身體裏,肉就不好吃。」Adelaide形容放血的情景像電影《閃靈》升降機湧出鮮血的一幕,血流成河,一地鮮紅。冰冷的空氣、血腥的氣味淹沒了她每個毛孔,她以前從不看恐怖片或鬼片,「我不覺得好核突,但覺得好impressive……超級impressive」。這刻更令她意識人類與動物的不平等,人類發明了武器,而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2 人工製品掩蓋自然本質

「第二點就是我覺得自己好無知」,無知在她吃牛肉時完全沒有想過牛肉是怎樣來,無知在發現原來自己對城市生活太理所當然,人工製品、包裝使她看不見自然的本質。「其實這種無知我在荷蘭生活頭幾年都會有,覺得自己好像『大鄉里』。」大鄉里通常形容從鄉下去繁華的城市,她是相反。「我未見過一些好本質、好primitive的東西,例如我的同學,在歐洲長大的,去到森林他們隨處就拿起什麼東西食,掂吓呢啲掂吓嗰啲,他們好熟自然環境,但我完全不熟悉,不敢摸、好驚,有蟲飛過就『呀』。」

她決定再深入研究牛。她到印尼一個傳統村落實習,記錄他們耕種和屠宰過程。這些村民信奉伊斯蘭教,他們先把牛推跌,然後一邊頌經和安撫牛隻,一邊割喉放血,牛沒有劇烈掙扎而安詳離去。Adelaide感覺印尼村民更尊重犧牲生命的牛,而非屠宰場像對待商品的態度。「我就覺得,不是吃不吃肉的問題,而是我們如何尊重、對待動物。」

數據化的一生 脂肪懷孕皆數字

她以屠宰為畢業項目主題,到農場做義工,學習餵牛、分發藥物、擠奶、製作芝士。她認識了Romie 18,原來牛的一生都會被數據化,電腦會為Romie 18排程,何時要受精、懷孕、停止擠奶,Romie 18的牛奶有多少脂肪、乳糖,農場會根據乳牛產奶表現為牠們排名次。最後她面對Romie 18生命完結,將Romie 18製成食物。她不是批判吃肉,強調動物權益或環保問題,而是透過Romie 18的故事,令人有情感共鳴,對食材選擇有更多反思。「如果我們仍然要食肉的話,可不可以相對透明的方式去了解下牛肉係點嚟?」

3 外國包袱小 有助「設計食物」

Adelaide在設計學院修讀「Food Non Food」,「food是一部分,non food例如整個食物系統、食物消化、食物文化,這些都可以被design」。例如設計夾意粉的夾子、設計全新的朱古力產品、設計餐廳、用餐體驗……她愛吃,上過第一課有關食物設計的課後,就認定這是她一生的志向。但偏偏荷蘭的食物出了名難吃,她笑說難吃到影響到她的心理健康,「我去到荷蘭好depress,因為好凍又落雨,但嘢食都好乾、好凍,又是芝士、麵包那些」。她隔着電腦看香港茶樓點心的相片,「原來真的會感受到流口水,我好想食又食不到,唾腺真的會分泌口水」。她有想過不要讀設計,去學廚算了,直到學院宣布開辦新設計部門「Food Non Food」。雖然荷蘭是美食沙漠,但沒有傳統文化包袱,反而有利她設計,「開放給不同人定義,這給了我好多空間做project」。不像香港已有根深柢固的飲食文化,大眾已經對海南雞飯、油雞飯有既定印象,可以創新、挑戰的空間不多。

她二年級時隨學院部門參加米蘭設計周,主題是「Eat Shit」,研究屎的不同面向。她和兩位同學想像把屎製作成化石,讓人從化石分析這個年代的人究竟吃什麼。她們收集其他同學的屎,「我們俾個匙羹佢,『你可不可以屙啲屎在這裏』,之後我哋會保存它」。到達米蘭之後,她們仨每天吃一樣的東西,一起做運動,看看三人的屎有什麼不同。她用水晶膠將屎封存起來,發現其實參觀的人們對屎化石很有興趣,也會駐足細看,「如果刪除味道這個因素,是否會改變人的看法,或者當我們將屎的pattern變成萬花筒般,視覺上更加appealing,啲人會不會更加想睇呢?」以全新角度近距離放大認識屎,「因為我們同屎的距離好遠,平時一屙完即刻冲走不想睇」。

「咩都可探究」 好奇心獲回應

好奇、創新、勇於嘗試,這是她在設計學院感受到、學到的態度。「我覺得整個部門,或者整個學習的過程就係咩都唔驚,咩都去試,咩都去玩,咩都有可能。」她抱持這個好奇心,探究荷蘭的牛內臟到哪裏去,探究如何連結人類和牛的生命故事。

Romie 18的項目完結後,她還想再研究雞,雞的壽命比牛短、待遇比牛差,雞又是如何變成雞肉的?雞蛋是怎樣來的?要供應給全世界KFC要用多少雞?她也想研究水果,為什麼超市水果總是差不多大?標準化過程造成多少浪費?背後有什麼議題?她畢業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曾帶着母校師弟妹參觀魚蛋廠,看香港魚蛋怎樣製造、魚蛋的魚又是什麼魚。她對食物充滿好奇。「我不知道是我,還是荷蘭,成就了這個咁好奇的我,我覺得如果在香港的話,我不會咁大膽去做這些事,因為好多規條、好多hierachy。可能我一個外國人在荷蘭,反正一個人都唔識,我就go wild咁去探索。」

她從前在香港讀書時,上課聽不明白也不敢問老師,「可能我是不夠好奇,或者是很害羞」。但荷蘭願意冒險、自信的民族特性改變了她,「我接受的教育是鼓勵discussionyear 1的時候,同學會排隊等老師,同老師傾計,好渴求得到老師的feedback」。她的好奇也會得到回應,當她說想去參觀屠宰場時,身邊同學、老師沒有潑她冷水,而是和議一起去,屠宰場場主也樂意接待這群學生,「社會、教育方面,人們會願意去分享一些時間給學生,回答問題,即使那件事不能賺錢,阻住他們發達,他們都願意停下來,聽吓你的想法」。社會大眾也保持好奇心,退休的老人家會去逛藝術展覽,走過來問她問題。荷蘭成熟的藝術環境也容許她繼續好奇,她畢業後申請不同資金繼續藝術項目,能夠以藝術為生。

4 食材包裝入手 介紹前世今生

接下來,她想踏出藝術圈子,讓Romie 18的反思不只停留在曲高和寡的小圈子,而是以更貼地的方法連結大眾和食物。她和朋友合辦了一家甜品品牌,例如一個士多啤梨蛋糕,她想去探訪士多啤梨農場,了解士多啤梨如何種植,蛋糕無麩質、以米粉製作,她想向顧客介紹這些米用了多少水、什麼生產方式,「將故事embed在一個甜品,人們就可以食到我的研究」。蛋糕不只是蛋糕,而會附送說明,讓人了解裏面每項材料的前世今生,從而令人反思其他食材的來源,尋求食物的可持續性和透明度。再下一步她想開餐廳,或者從包裝宣傳下手,「例如在荷蘭,有個牛奶牌子,你在牛奶盒上面可以見到牛的名字,你是買那隻牛的牛奶」。

她打算日後荷蘭香港兩邊走,在香港推動食物可持續發展,「我覺得香港人比較注重食物好唔好食,係咪奢侈,可唔可以打卡、影靚相,可能都關注來源,但可能覺得日本就是好,但背後耕作模式、是否有機,或者很多跟生態有關的東西的意識仍然未有」。香港人有購買能力,但覺得叫碟油菜不及叫碟肉抵食,「希望當香港人有更多這些意識的時候,變相他們不介意付更多錢,或者更支持可持續性,或者與健康食物有關的事,令到整個行業更加感覺到有必要改變,而去做一些行動」。

文˙ 朱琳琳

以步速配對 導盲犬是如何育成的

 Oriental Daily News F01 副刊 |2373 Character(s) |2022-12-25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甚至在街上見過導盲犬,顧名思義,牠們肩負了引領視障人士避開障礙物及突發性的路面狀況,安全到達目的地的使命。這種本領當然並非天生就懂,而是透過專業的系統及訓練員經過漫長時間訓練出來的成果。趁早前香港首間導盲犬訓練學校開幕,一於找來該校訓練員黃靖恩(Ellen)向我們講解成為導盲犬背後很多鮮為人知的歷練,要做到成功人狗配對,難度遠比想像的更高呢!

精挑品種 講究血統

本港現時有約19萬名視障人士,作為他們「第二雙眼睛」的導盲犬,當然有相當的需求。位於打鼓嶺蓮麻坑路的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是香港首間導盲犬訓練學校,提供貼近現實的環境讓導盲犬及視障人士安全地接受訓練。雖然有好的硬件,但據中心訓練員Ellen所講,要脫穎而出成為導盲犬絕對要經過重重關卡:「我們訓練的犬種全都是拉布拉多犬,大多是由中心自己繁殖,而且牠們的父母和祖父母、祖宗18代都是導盲犬,血統基因會較有保證,成為盲導犬的成功率亦會高一點。此外,狗狗的骨骼亦是考慮因素,並且性格要比較穩定,沒有攻擊性兼不會發脾氣咬人。」而有潛質的狗仔於2個月大時,便會在義務的寄養家庭生活1年多:「寄養家庭未必一定要有飼養經驗,但前提是要有愛心,照顧狗仔起居飲食,有時間跟牠們相處,了解牠們性格,並帶狗狗出街搭車搭船,目標是讓牠們了解人類的生活,期間我們會向寄養家庭家訪及作出教導。」直到約1.5歲左右中心便會將狗狗接回,並展開為期約69個月的訓練。

循序漸進 落旺區訓練

從寄養家庭回到中心,訓練員會先為狗狗進行評估及研究牠們的喜好,之後便會挑一些簡單路線開始初期訓練,Ellen謂中心未開幕前,多數會在訓練員屋企附近相對少人的路面進行:「教牠們避開障外物、尋找石壆、燈柱、樓梯、天橋,甚至是一些比狗高、視障人士有機會撞到的欄杆或招牌等。」到訓練中期,訓練員會帶牠們到比較繁忙的地方訓練,再到後期便到旺角及深水埗等人多車多的地方實習,過程中慢慢加強難度,訓練員亦會定期做蒙眼訓練來測試狗狗的學習進度,直至牠們成功畢業,能安全服務,便可為牠們跟視障人士進行配對。Ellen指出在歷時約1個月的配對過程中,主要是觀察導盲犬和視障人士的性格和步速能否配合:「例如狗狗本身走路偏慢,而視障人士則步速較快,導盲效果便不理想。因為狗隻要帶路,例必要走在人的前方,但彼此又不能相距太遠,這樣才達致理想的效果。」

訓練員心聲:要有愛心

除了導盲犬要求嚴格,作為導盲犬訓練員也並非易事。以原本在外國修讀設計的Ellen為例,她自言想做一份跟動物有關的工作,機緣巧合下遇上了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創會會長張偉民,萌生了成為導盲犬訓練員的想法。透過不時參加該中心的義工工作,最後輾轉加入成為一分子,並成功投身訓練員行列。Ellen認為想成為導盲犬訓練員,前提是要喜歡狗及有愛心:「訓練員既要帶狗狗到不同地方進行訓練,也要像狗主般照顧狗狗之日常。要正式成為專業訓練員的話,需訓練6隻狗並通過考試。要進一步成為具國際認可資格的導盲犬導師的話,則要成功配對6隻狗,再完成另一考試。」除了工作本身的挑戰性,Ellen亦曾歷經帶導盲犬到超市進行訓練時,受到一位顧客阻止的窘境,所以希望藉着香港導盲犬訓練學校的落成,能為本地導盲犬工作爭取法定地位:「保障牠們在戶外訓練及執勤時的權利,同時能加深大眾對導盲犬的認識,讓服務更普及。」她強調導盲犬服務是免費的,視障人士有需要便可申請。

狗狗好幫手

講到以服務性工作為主的狗狗,除了導盲犬,還有俗稱「狗醫生」的治療犬,牠們肩負的是一種動物輔助治療(Animal Assisted Therapy, AAT)的工作,透過與人互動,讓人身體產生更多「快樂賀爾蒙」,簡單來說即是氹人開心。治療犬通常和訓練牠們的主人在一起作為一組,兩者均須經過培訓和認證,服務對象廣泛,如自閉症、注意力缺乏過動異常症、焦慮或情緒受困的兒童、殘疾人士、創傷後遺症患者、性虐待或家庭虐待的受害者、戒毒人士、囚犯及老人等。另外,香港有不少K-9工作犬,K-9源於英文字Canine的發音,大多在不同政府部門從事不同的工種,除了常見的警犬,還有消防搜救犬、海關搜查犬、懲教警衞犬、食環署及漁護署的檢疫偵緝犬,牠們接受過不同的嚴格專門訓練,服從性及嗅覺靈敏度俱高,當中不乏在防衞力方面表現出色。

撰文:林登麗

攝影:胡振文

 

野豬墮樓 傷四肢掙扎 哀鳴中斃命 徘徊炮台山停車場 受驚亂竄

 Oriental Daily News A10 港聞 |777 Character(s) |2022-12-25

昨日清晨時分,有市民行經炮台山英皇道一大廈對開巴士站,赫見一隻野豬四肢受傷,倒臥地上掙扎哀鳴。警員趕至圍封現場,並且手持長盾戒備,同時通知漁護署及愛協派員協助。惟因野豬傷勢太重,未及漁護署人員到場前已告不治。據悉,上址大廈有住客在昨日凌晨,發現有野豬在停車場徘徊,其後有人乍聞巨響,發現野豬受傷倒臥巴士站,初步不排除野豬因受驚四處亂竄,最終墮樓慘死。

事發於昨日早上近630分,有途人行經英皇道288號北角中心大廈對開巴士站,發現一隻約一米長的野豬倒臥上址,不停掙扎且哀號連連,由於野豬四肢受傷,且擔心牠會亂闖亂撞危及途人,遂慌忙報警求助。警員接報趕至,隨即手持長盾戒備並圍封現場,同時通知愛護動物協會及漁護署派員到場協助。

不過,由於野豬傷勢嚴重,未幾便氣若游絲地伏在地上。漁護署人員其後到場,證實野豬氣絕身亡,遺體其後由漁護署人員檢走處理。

現場消息指,昨日凌晨時分,上址有大廈住客,發現一隻野豬在大廈3樓停車場不停徘徊,住客隨即通知保安員處理。保安員接報後,即時前往停車場巡查,惟未有發現野豬蹤影。至事發時,有人乍聞一聲巨響,循聲查看卻發現在上址巴士站發現受傷野豬,因此初步不排除野豬疑因受驚亂竄,最後墮樓傷重不治。

本地野豬問題一直無改善,漁護署去年11月起推出「殺豬令」,截至今年118日已撲殺278隻野豬,被外界廣泛批評做法不人道,質疑當局錯配資源,以致人、豬未能和平共存。而被寵養的貓狗,當主人移民或厭棄後,就隨意棄養或虐待,令牠們流落街頭。

東方早倡建善終園照顧動物

本報過去曾向政府獻策興建《貓狗善終園》,倡議政府制訂時間表,在港、九、新界覓地興建設施,集中接收及處理被虐的流浪貓狗,提供生養死葬「一條龍」服務。藍圖目標是10年內讓流浪動物絕迹街頭,並曾獲立法會審議,惟政府拒絕採納,片面理由指項目涉及大量財政及土地資源。

 

捍衛受造界共同編織的生命網路

 Kung Kao Po P15 社會 |981 Character(s) |2022-12-25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剛在12月中於加拿大閉幕。教宗方濟各會議前呼籲,各締約國應達成共識,為支持拯救生物多樣性的改變奠定倫理基準,阻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推動全球性的精誠團結,並優先照顧受物種影響的弱小者。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情況愈來愈嚴峻。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22年公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在1970年至2018年間,從海洋到熱帶雨林,各類動物的數量大幅下降,平均下降三分之二以上,這代表該些物種的族群漸漸轉為弱勢,並有滅絕的趨勢。

教宗向聯合國會議的呼籲,期望各國同心協力阻止生物多樣性這個「天主恩賜我們的『生命網路』」喪亡,因為這個由繁複眾多的受造物所交織而成的網路,不僅為了延續人類的生存,也在受造物互相補充的作用下,更圓滿地彰顯天主的美善,使萬物都能光榮與回歸到造物主那裡。

可惜我們的發展歷程很多時都以人類為中心,忽略受造界其他成員的處境。過度開墾與捕獵,無節制的工業生產,通通都嚴重污染環境,導致那些棲息其中的生命因而邁向滅絕,扼殺受造界其他成員的生存權利。

這種霸道的發展觀使人與萬物的關係失去平衡,不只是其他物種無法生存,人類未來也難保存一片宜居淨土,甚至遭到大自然的反撲,成為人與自然兩敗俱傷的局面,違反了天主對人與大自然之間關係的期望。

教宗在其通諭《願祢受讚頌》明確地指出,「其他受造物的終極目的不存在於人。反之,受造物與我們共同邁向同一目的──天主,在天主超性的圓滿內,復活的基督擁抱及光照一切受造物。人類獲賜聰明才智和愛,並被基督的圓滿所吸引,蒙召引領一切受造物回歸創造者。」(#83)生物多樣性的網路由全球一同建築起來,香港也無法獨善其身。我們從前以移山填海成就經濟「神話」而自豪,卻毫不在意地犧牲了生態環境,造成大大小小不能逆轉的破壞。雖然踏入廿一世紀多年,生態環境科學的進步沒有協助我們扭轉這種人類中心發展觀,相反地,我們仍然試圖以不同的方式掩蓋永久的破壞。教宗指出,「大自然的美貌,是無可替代的;一經破壞,是無法挽回的,我們還以為我們可以自己創造,以取而代之。」(《願祢受讚頌》#34)本港無論在新界北部,抑或大嶼山對開海域,都有大興土木的項目如箭在弦,亦有不少發展商對郊野公園用地虎視眈眈。面對龐大的土地再造工程勢必帶災難級的生態破壞。趁著我們還未造成無法挽回的決定前,整個社會都應該為香港的生態未來三思,三思,再三思。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www.hkjp.org

野豬失足墮斃 何不圈養善終

 Oriental Daily News A10 港聞 |981 Character(s) |2022-12-25

天寒地凍,冷風過處更感瑟縮難頂;呢,尋日大早約6點半,炮台山英皇道北角中心大廈對開巴士站,有途人發現一隻約一米長受傷野豬倒臥上址,遂報警求助。從東網視頻可見,野豬喺馬路渠邊顫抖,氣若游絲,警員圍封現場,持長盾牌戒備,並通知愛護動物協會及漁護署人員到現場協助。惟野豬傷勢嚴重,喺漁護署人員到場前已經氣絕身亡,遺體由漁護署人員檢走。

現場消息指,尋日凌晨有住戶發現一頭野豬喺上址大廈3樓停車場位置徘徊,遂通知保安員,惟保安員登樓巡查未有發現其蹤影。至事發時,有人聽到一聲巨響,並喺巴士站位置發現受重傷野豬,初步不排除野豬疑因受驚亂竄,不慎墮樓受重創。

事實上,野豬墮斃時有所聞。去年7月北角天后亦發現有野豬誤闖大廈停車場,結果又係受驚跳過圍牆墮斃變「慘慘豬」!野豬出沒鬧市已非新聞,試過有野豬BB大鬧港鐵車廂,仲坐上關愛座扮老豬好鬼搞笑,勞煩大批差佬戒備圍捕,認真「浪費警力」!亦曾喺深夜時分,香港仔驚見逾30隻野豬聚集「開餐」,原來有市民將幾袋廢料棄置喺深灣道布廠灣工業區對出行人路旁,匿藏喺附近山頭嘅野豬誤以為天降餡餅,群豬遂由斜坡奔騰而下,將幾袋廢料以利齒咬到稀巴爛,呢個壯觀場面畀途人撞見,覺得機不可失,於是拍下「深夜野豬群呼嘯覓食圖」!

香港野豬氾濫成災,佢哋喺山頭野嶺唔夠嘢食,加上天寒煎熬先會走出鬧市「碰運氣」搵嘢食,誤闖亂撞,有時失足墮坡滑落水渠,有時頭頸被夾鐵欄至滿地鮮血掙扎哀鳴;更不幸嘅就係好似誤闖停車場受驚墮斃!嗱!由於「野豬出沒注意」,除咗「自投險境」,更加難免擾民,甚至撞傷市民嘅個案有上升趨勢,漁護署遂祭出「殺豬令」,尤其喺野豬出沒嘅黑點「誘捕」及予以「人道毀滅」。有人認為咁做法係令野豬「最舒服死」,亦有市民及愛護動物團體認為即使為野豬打麻醉針,不過佢哋死前都會作一番掙扎,並不「人道」,應即撤銷殺豬令,並重推「捕捉、絕育、放回」政策,令香港成為人和動物互相尊重嘅友善社會。

冇錯,野豬嘅命也是命!其實,本報大早曾獻「官辦貓狗善終園」藍圖,一條龍提供其生養死葬,要控制野豬數目,若然又捕捉──絕育──放生,實在費時失事,反正香港大把荒村僻島,一於闢個農場野林,將走出市區覓食嘅野豬圈養,不必絕育,雌雄分開圈養,直至其善終,咁先至係治標兼治本,政府又唔會惹來殺生惡名!仁義既施,而且積功添德,善有善報,阿彌陀佛!本報藍圖想得周到,漁護署何樂而不為?

 

2022年12月29日星期四

謝展寰帶隊巡視大成街街市滅鼠情況:3個月捕逾700隻 鼠患受控

2022-12-28 19:26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channelchk.com/%E5%8D%B3%E6%99%82%E7%86%B1%E8%A9%B1/%E8%AC%9D%E5%B1%95%E5%AF%B0%E5%B8%B6%E9%9A%8A%E5%B7%A1%E8%A6%96%E5%A4%A7%E6%88%90%E8%A1%97%E8%A1%97%E5%B8%82%E6%BB%85%E9%BC%A0%E6%83%85%E6%B3%81-3%E5%80%8B%E6%9C%88%E6%8D%95%E9%80%BE700%E9%9A%BB-%E9%BC%A0%E6%82%A3%E5%8F%97%E6%8E%A7?fbclid=IwAR3ZfiJuTltZkEUKUBwQ95iyBD-fM10ERHZ5QWhZP8d0qoUb9KsACKRS0CQ

政府今展開「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早上與食環署及康文署巡視重災區黃大仙大成街街市的滅鼠工作。謝展寰指,食環署在大成街街市試驗不同滅鼠方法,由最初只放老鼠籠一個月捉到4至5隻老鼠,其後採用放鼠餌、酒精捕鼠器及老鼠膠等方式,由10月至今已滅鼠逾700隻,而捕獲老鼠數目已慢慢下降,認為鼠患情況受控,滅鼠工作逐步取得進展。
謝展寰今早與該局副局長黃淑嫻、食物環境衞生署副署長(環境衞生)姚繼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康樂事務)李碧茜和房屋署副署長(屋邨管理)楊耀輝巡視大成街街市情況。謝展寰說,今日展開各界攜手滅鼠行動,跨部門督導委員會已召開會議,各部門會在街市及後巷和地盤等地點,加強滅鼠工作。
食環署副署長姚繼卓表示,今年7月至11月,在全港捕獲活鼠共2.3萬隻,比去年同期多逾5成,署方在全港會增設19隊夜更滅鼠隊,使用熱能探測器監察鼠蹤,未來將繼續試行新方法,包括用酒精捕鼠器及鼠膠,並在各區加強清理街道垃圾雜物及宣傳鼠患管理守則。
謝展寰見傳媒後在街市巡視了約15分鐘,了解街市內各種滅鼠工具成效,其間未見有老鼠,不少商販亦表示近期老鼠出沒情況已改善。

大埔黃麖被困行人天橋欄杆 受傷滿地鮮血 消防愛協救走

2022-12-29 01:15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851614/%E5%A4%A7%E5%9F%94%E9%BB%83%E9%BA%96%E8%A2%AB%E5%9B%B0%E8%A1%8C%E4%BA%BA%E5%A4%A9%E6%A9%8B%E6%AC%84%E6%9D%86-%E5%8F%97%E5%82%B7%E6%BB%BF%E5%9C%B0%E9%AE%AE%E8%A1%80-%E6%B6%88%E9%98%B2%E6%84%9B%E5%8D%94%E6%95%91%E8%B5%B0

大埔發生動物被困意外。28日晚上11時許,據報一頭黃麖,被發現在南華莆對開、連接大窩東支路及大窩西支路的行人天橋上,半身被夾在欄杆之間,疑因掙脫不成,導致受傷滿地鮮血。
消防接報到場拯救,經初步檢查後,如貿然將牠救出,會導致其受傷情況加劇,故決定通知漁護署到來協助。該頭黃麖被發現的位置,為近大窩東支路一旁的上橋斜路,黃麖的下腹被卡在鐵欄之間,頭部及上半身「跌出」行人路外,後腹則不時後踢,試圖脫困,但卻導致更多損傷,期間不停哀鳴。由於其頭部距離地面有數米高,消防員先用工具固定黃麖的位置,以免牠墮地。
據悉,由於漁護署人員暫未能抽身到達,愛護動物協會人員於29日凌晨零時許到場接手,協助將黃麖救出,並送往嘉道理農場治療。

成年綠海龜屍浮西貢海面 解剖揭健康良好 死因待進一步檢查

2022-12-27 16:17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850944/%E6%88%90%E5%B9%B4%E7%B6%A0%E6%B5%B7%E9%BE%9C%E5%B1%8D%E6%B5%AE%E8%A5%BF%E8%B2%A2%E6%B5%B7%E9%9D%A2-%E8%A7%A3%E5%89%96%E6%8F%AD%E5%81%A5%E5%BA%B7%E8%89%AF%E5%A5%BD-%E6%AD%BB%E5%9B%A0%E5%BE%85%E9%80%B2%E4%B8%80%E6%AD%A5%E6%AA%A2%E6%9F%A5

一隻成年雌性綠海龜在昨天聖誕節(25日)被發現屍浮西貢海面,香港城市大學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接收龜屍後,今午(26日)為其進行初步解剖。研究組首席研究員、城大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葛展榮表示,初步解剖結果顯示該隻綠海龜身體健康、無表面傷痕,有待進一步毒理及病理學檢查以確定死因。

葛展榮指出,涉事雌性綠海龜已性成熟,背甲100厘米長、60厘米闊。團隊解剖時發現,牠由食道到胃部、小腸和大腸內都有食物,亦有排泄物,顯示其營養狀況良好,故應非餓死。另外,海龜無表面傷痕,故相信牠並非被船撞擊致死。至於綠海龜體內是否有微塑膠或其他塑膠垃圾,則有待進一步分析。

葛展榮強調,除撞擊或食物不足外,綠海龜仍會面對很多其他威脅,例如被漁民誤捕、水下「鬼網」纏繞、水質污染,以至本身病變等,團隊仍要為今次接收的綠海龜進行毒理及病理學檢查,才能就其死因得出結論。

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呼籲公眾,若發現懷疑海龜擱淺個案,可致電1823熱線聯絡漁護署,並提供發現擱淺的時間、地點、相片,讓署方能盡快到場跟進。如有關於發現擱淺個案的問題或困難,研究組亦歡迎公眾透過社交媒體聯絡他們。

屯門泥圍狗女長期被綁垃圾堆空地 熱心市民盼與狗主對話幫助狗狗

Dec 28, 202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hkanimalpost.com/2022/12/28/12281-4/

本報今年10月報道屯門泥圍一隻狗長期被綁於滿布垃圾雜物的露天空地,事隔多月,多名熱心市民一直希望救助狗狗,包括報警和報愛護動物協會,亦曾經提供毛巾等物資給狗主,但狗主拒絕接受,且態度依然固我,無論打風下雨天寒地凍,都任由狗狗在外孤獨承受。現時法例無法規管這類不當的養動物方法,但那些熱心市民並沒有放棄,仍然會前往探望觀察狗狗情況,並希望能夠和狗主直接對話,游說對方善待狗狗。

該狗女約6歲,今年10月被人發現她長期被綁在村屋旁的露天空地,該空地滿布石油氣罐等雜物和垃圾,只有一個狹窄簷篷供狗避雨,不過據知狗主家人每天早上有帶狗散步一次,亦有提供水和糧食,因此即使報警及報愛協,都無法以《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進行執法。

熱心市民對本報透露,愛協督察曾經3次到現場,但狗主拒絕改變其養狗方式,據知原因是覺得隻狗臭及對狗有敏感,因此不准狗入屋,而當初養那隻狗的原因是因為朋友送過來。

一班熱心市民一直沒有放棄幫助狗狗,包括在天氣急劇轉冷的日子送上毛巾,但狗主直接拒絕,亦沒有為狗狗做任何禦寒措施。

他們現時仍然沒有放棄幫助這狗狗,只希望能夠和狗主展開對話,游說狗主善待狗狗,他們亦願意提供支援,包括當惡劣天氣時,他們可以提供暫托地方讓狗狗暫時居住。

相關報道見:
屯門有狗被綁垃圾堆不准入屋 狹窄簷篷下躲雨捱凍

據知狗主認為隻狗臭,因此不准狗狗入屋。

天氣轉冷,狗狗卻只能孤獨地呆站承受寒風。

曾因受傷險被安樂死 地盤狗急尋領養

Dec 27, 202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hkanimalpost.com/2022/12/27/12271-3/

曾因受傷險被安樂死的地盤狗「阿奇」,雖然獲義工救起,但至今仍未找到領養家庭,而暫托只能維持到2023年1月8日,即只有少於兩星期的時間,如果阿奇再被放回地盤生活,很大機會再次與其他狗打架而受傷。「龍鼓灘貓狗關注組」希望能夠趕在限期前,為阿奇找到領養,不用再返回地盤受苦。

阿奇只有兩歲,在一地盤中生活,地盤阿姨在11月底向義工求助,指阿奇和其他狗打架而打穿頭,但地盤主管並沒有帶阿奇看獸醫,而是提議幫他縫針,或將他安樂死。義工隨即救起阿奇送醫,發現他的頭部穿了個大洞,還有很多烏蠅蟲,但在獸醫為他處理傷口時,阿奇十分勇敢堅強,全程沒有慘叫和掙扎,亦沒有發過脾氣。

阿奇後來由義工付錢於寄宿中心休養,但明年1月8日便要離開,只是至今仍未找到領養家庭,屆時有可能要放回地盤生活。義工表示,阿奇的性格乖巧溫馴,實在不想他再到地盤受苦,因此希望能盡快為他尋家。如有意領養阿奇,請通過Facebook專頁聯絡「龍鼓灘貓狗關注組」。

狗狗阿奇在地盤被其他狗欺負,因此急需尋家,否則再返回地盤可能會再被其他狗打。

阿奇性格溫馴,義工不希望他再回地盤受苦。

義工表示,阿奇只能暫托至明年1月8日,即還有不少兩星期便要走,所以急需尋領養。

古洞受困狗B成功救出 五隻成犬仍然待救

Dec 26, 202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hkanimalpost.com/2022/12/26/12261-4/

古洞新發展區地盤早前有7隻狗B受困廢料堆中,當中6隻於12月14日救起,餘下一隻狗B在狗媽照顧下頑強地生存下來,並在今日由義工於廢墟中順利救起。「520浪浪加油站」義工表示,現時居於鎅木廠附近尚有5隻待救成犬,只看到3隻仍然在地盤範圍,另外兩隻完全不見蹤影,生死未明,義工將部署如何可一次過救起那3隻成犬。

已被逼遷的志記鎅木廠附近,居住了8隻狗,他們原本是倉狗,後來因倉主遷走遺留下來成為社區狗,志記鎅木廠負責人妹姐今年初見他們無依無靠很可憐,便開始每天餵他們,但妹姐今年10月也被逼離開。

毛守早前成功救起當中3隻狗,但仍有5隻狗對人警戒心甚重,一直未能捕捉。由於狗狗有絕育,當中一隻狗媽早前便生下了7隻狗B,那些狗B其後受困於廢料堆中,情況危險。

「520浪浪加油站」義工在12月14日聯絡了消防處和愛護動物協會,成功救起當中6隻狗B,其中4隻交由愛協安排領養,另兩隻交義工尋家,但仍有一隻狗B由於深入洞內,當日未能順利救起。

義工今日再到現場尋找,終在一個廢物堆中找到吠了幾聲的狗B,幸好那個位置不像之前般難以營救,義工順利將第7隻狗B救起。狗B全因狗媽照顧,奇蹟生存下來,義工說:「那隻狗B是狗女,幸好及時救起,否則將來可能又會生育更多。」

她又透露,現時該處5隻成犬中,只目擊到有3隻出沒,其餘兩隻一直不知所蹤,她們會再部署,希望能夠一次過將3隻狗救起,否則他們會繼續生狗B。

相關報道:
古洞地盤狗媽繼續生 七狗B受困木料堆六隻獲救

古洞發展區早前有一隻狗B受困廢料堆中,義工今日成功將狗B救出。
狗B在廢料堆中獲救。
狗B在廢料堆中獲救。
今日獲救的狗B與早前獲救狗B團聚。
現時古洞志記木廠附近地盤仍有3隻成犬待救。

2022年12月26日星期一

成年綠海龜屍浮西貢海面 城大將解剖了解死因

2022-12-25 21:18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850767/%E6%88%90%E5%B9%B4%E7%B6%A0%E6%B5%B7%E9%BE%9C%E5%B1%8D%E6%B5%AE%E8%A5%BF%E8%B2%A2%E6%B5%B7%E9%9D%A2-%E5%9F%8E%E5%A4%A7%E5%B0%87%E8%A7%A3%E5%89%96%E4%BA%86%E8%A7%A3%E6%AD%BB%E5%9B%A0

警方今午(25日)1時許接報,有市民在西貢發現一隻受傷海龜,警員到場發現海龜已死亡,遂通知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派員到場處理。漁護署回覆《香港01》查詢表示,該具海龜屍體屬成年綠海龜,背甲約100厘米長、50厘米闊,署方正安排為海龜屍體作進一步檢查。
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葛展榮表示,校方已接收海龜屍體,將會將其解剖,以了解其死因。

香港海域不時有綠海龜出沒,根據漁護署資料,成龜的殼最長可達120厘米,重約200公斤,主要以海藻為食物;幼綠海龜則主要吃水母、小魚和蝦。

南丫島深灣沙灘是香港唯一不時有綠海龜上岸產卵的地點。根據漁護署資料,成龜的殼最長可達120厘米,重約200公斤。(漁護署網頁圖片)
南丫島深灣沙灘是香港唯一不時有綠海龜上岸產卵的地點。(漁護署網頁圖片)

漁護署網頁刊載,南丫島深灣沙灘是香港唯一不時有綠海龜上岸產卵的地點,也是南中國海為數不多的綠海龜產卵地之一。惟在該處產卵的綠海龜為數甚少,而且只是每隔數年才到灘上產卵。

考慮到深灣的重要科學價值,政府在1999年將深灣沙灘和附近的淺水水域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同年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把深灣沙灘指定為限制地區。自去年4月1日起,限制地區由沙灘延伸至鄰接的綠海龜繁殖水域,限制期亦每年5個月延長至每年7個月(4月1日至10月31日,以加強保護綠海龜。未經許可進入限制地區,最高罰款5萬元。

曾被人駕車遺棄路邊 熱心市民盼為慢熱唐狗尋領養

Dec 25, 202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hkanimalpost.com/2022/12/25/12251-4/

不少曾遭遺棄的狗可能有心理陰影,性格較慢熱,但他們都需要一個家。約3歲的狗狗「天佑」今年5月被人於元朗大樹下西路遺棄,當時狗狗瘦得皮包骨,皮膚也有問題,幸得餵狗姨姨和熱心市民幫忙救起,並交暫托家庭照顧。天佑在這大半年已經數次出席領養日,但慢熱的性格讓他無人青睞,熱心市民盧小姐形容,天佑與人相熟後會是一隻很親切的狗,所以不會放棄為他尋家,希望找到願意給予他愛心和耐性的領養人。

盧小姐表示,她在今年5月看到網上有人發帖求助,指在元朗大樹下西路發現了一隻狗,但過了兩小時都未有人救,因此她提出可以暫托那隻狗,才為狗狗帶來轉機。狗狗剛帶回家時,顯然之前被疏忽照顧,不但身體十分消瘦,嚴重營養不良,而且拆開頸帶後發現她的頸部皮膚都損壞,估計是戴著頸帶很長時間。

據餵狗姨姨所述,狗狗是一名男子從一輛紅色車中推出來遺棄,她見狗狗可憐,便餵了他10日,直到熱心市民將狗狗救起。盧小姐將狗改名為「天佑」,而天佑入屋第一天睡得很熟,可能是被遺棄的日子讓他難以安寢。

然而,因為盧小姐家中所養的狗十分內向,一直接受不到天佑的出現,經常躲在桌子底下不肯出來,所以盧小姐在一個月後無奈地將天佑交另一暫托家庭照顧。

她對本報表示,天佑曾被前主人背叛,性格上比較慢熱,要兩星期時間才能開始變得熟絡,但熟絡之後天佑會展現親切的一面,「他其實是一隻很渴望愛的狗,他會經常來討摸。」

慢熱的性格讓天佑在尋家路上有點吃虧,每次出去領養日,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位,因為他不習慣待在人多的地方,不肯被陌生人摸。盧小姐看在眼裡,只希望這個其實很親切的狗狗,能夠獲得領養,拋開過去被惡待和遺棄的陰霾。

狗狗天佑今年中被人遺棄在馬路邊,幸餵狗姨姨和熱心市民幫助及救起。
天佑現時在暫托家庭中生活,但一直未找到領養。
天佑性格內向,在領養日尋家時十分吃虧。
熱心市民希望能盡快幫天佑找到領養家庭。

2022年12月25日星期日

北角野豬飛墮3層高停車場 倒卧英皇道傷重不治

2022-12-24 15:48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850405/%E5%8C%97%E8%A7%92%E9%87%8E%E8%B1%AC%E9%A3%9B%E5%A2%AE3%E5%B1%A4%E9%AB%98%E5%81%9C%E8%BB%8A%E5%A0%B4-%E5%80%92%E5%8D%A7%E8%8B%B1%E7%9A%87%E9%81%93%E5%82%B7%E9%87%8D%E4%B8%8D%E6%B2%BB

今日(24日)早上6時27分,警方接獲市民報案,指一隻約1.5米長的野豬由高處墮下,倒卧在北角英皇道288號對開行車路上。野豬受傷,但仍掙扎嘗試站起來,一度屈膝跪地,卻始終不成功,倒在地上抽搐。雖然野豬傷重,已無力攻擊,但警員仍持盾戒備,並封鎖巴士站一段路面。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在場,但由於野豬體型大,要待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到場協助,其間不少途人圍觀。

現場是英皇道288號對開巴士站,有市民報案稱,野豬由北角中心大廈的3樓停車場墮下,跌在英皇道慢線。野豬沒有流血,但明顯受傷沒有氣力,多次掙扎站起來也不成功,痛楚地倒卧地上,其後更口吐白沬軟攤在路邊。

至上午9時半左右漁護署人員到場,經檢驗證實野豬已告不治,兩人先把牠移上行人路,再抬上一架大鐵車運走。

野豬疑受驚慌不擇路 北角停車場高處墮英皇道慘死

Dec 24, 202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hkanimalpost.com/2022/12/24/12241-4/

野豬本也是生活在這裡的居民,但現在這裡卻變成讓他們膽顫心驚和死亡的地方。一隻野豬今早清晨在北角中心停車場疑因受驚逃跑,慌不擇路,跨過停車場圍牆高處墮到英皇道路邊,他一度嘗試掙扎站起來,最終傷重慘死。

該野豬身長約1米半,早上6時許被人發現受傷倒臥英皇道馬路邊,警方接報到場,手持長盾戒備,漁護署人員亦到場處理。野豬從高處墮下後並未即時死亡,曾嘗試掙扎站立,但雙腳無力,最終倒臥地上,漁護署人員到場後證實野豬已死亡。

香港野豬關注組質疑野豬為何會突然驚慌而從高處一躍以下,認為警方應該徹查事件。

圖片來源:Now新聞台撮圖

最好的聖誕禮物 貓貓走失二十天終尋回

Dec 23, 202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hkanimalpost.com/2022/12/23/12231/

貓貓走失20日後能夠平安尋回,對貓主來說是今年最好的聖誕禮物!兩歲貓貓「浩浩」在12月3日躲在搬走的舊梳化中,因而走失,貓主雷先生及家人不放棄地找尋了近20天,終在昨日成功尋回愛貓。原來浩浩一直躲在附近屋苑的垃圾站內,估計靠食垃圾維生,整隻貓瘦了一個碼,回到家後第一時間就是不斷進食。雷先生表示,這次失而復得,一定會好好珍惜浩浩。

浩浩的貓媽媽是雷先生的母親張小姐所救,張小姐將貓媽、浩浩和貓弟弟送到兒子家中生活,但在12月3日下午6時搬走舊梳化時,不小心讓躲在舊梳化的浩浩走失了,當時浩浩由粉嶺華明巴士站跑向和合石方向。張小姐和雷先生等連日來四處尋找,當天氣寒冷時,他們更擔心浩浩會否抵不過寒冷。

他們沒有放棄尋貓,終迎來回報。有市民在附近欣盛苑發現了浩浩的蹤影,連忙拍照傳給雷先生,雷先生連忙趕到現場救貓,「浩浩原來躲在垃圾站內,他看到我們時不停在叫,我慢慢遞上手讓他嗅,他就開始認得我,開始嗲我。」

他形容,浩浩消瘦了一個碼,回到家後很快便吃了很多東西,相信已經捱餓了一段時間。他對大家幫忙尋貓十分感激,「我們一定會好好珍惜今次失而復得的機會。」

2022年12月22日星期四

西貢發現三個非法捕獸籠 內吊新鮮蔬果誘餌

Dec 22, 2022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hkanimalpost.com/2022/12/22/12221-4/

非法捕獸器禁之不絕,很多動物慘受傷害。西貢輋下村近日發現三個3呎乘2呎的捕獸籠,籠內更吊著一袋新鮮青菜生果,顯然是最近才設置,懷疑是要捕捉野豬和幼牛。「十四鄉牛牛」義工對本報表示,已即時通知村長、地盤負責人和愛護動物協會,將捕獸籠移除,她呼籲村民提高警覺,不要讓不法之徒捕食野豬和牛。

義工透露,她前日巡視村內牛牛情況時,在黃昏時發現一個捕獸籠,籠內吊著青菜生果,籠門有繩索索引。她更發現那籠設計很精確,即使是小狗走進去,只要一碰生果,便會馬上觸發機關即時關籠。

她又表示,發現地點是平時牛牛的棲息地和出入口,牛家族每天都會經過該處,懷疑有人設籠捕獵野豬和幼牛,而且那些蔬果十分新鮮,估計該陷阱是最近才設置。

有村民對義工透露,之前也見過兩個同樣的籠,三個籠放置的位置,就像包圍了該村一樣。愛協督察昨到場將捕獸籠移除,並指那個籠有新鮮餌食,顯然是正活躍使用的捕獸器,而非之前所遺留下來。

天氣漸冷,有些不法分子會捕獵社區動物和野生動物進食,如發現捕獸器,請馬上報執法部門跟進。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任何人未經許可管有狩獵器具或利用該等器具捕捉野生動物,最高可被判罰款5萬元,如有關動物屬於法例指明的「受保護野生動物」,最高可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

誤墮引水道 小黃牛獲救

 Oriental Daily News A06 要聞 |398 Character(s) |2022-12-21

【本報訊】小黃牛被困下花山引水道,消防愛協合力營救。昨晨8時許,有途人行經荃灣下花山大欖涌引水道,發現一隻小黃牛懷疑誤闖引水道被困,於是報案求助。消防到場攀鐵梯進入引水道,眾人合力安撫小黃牛,再用繩索等工具固定小黃牛,最終成功將其拉上路面。漁護署人員經檢查發現,小黃牛有輕微傷勢,遂將其帶走交獸醫作進一步治理。

出事悲鳴 母牛蹤杳

據報案人指,事發前小黃牛與母牛慢步同行,小黃牛墮渠後母牛一度在場悲鳴,其後有行山人士幫忙驅趕小黃牛前往較淺水位置,母牛疑見行山人士而受驚離開。愛協及漁護署人員得悉後,正在現場一帶山坡尋找母牛,惟未見其蹤影。

過去野生動物被困引水道的事件屢見不鮮,事實上,橫跨本港郊野的引水道,雖有利於水塘儲水,卻因設計的缺陷,成為野生動物的迷宮陷阱,野生動物一旦墮下或闖入,便難以從兩邊幾近垂直的引水道翻身而出,如再遇洪水,便性命堪虞。

 

辦理寵物移民工作逾20年 託運先鋒看盡感動人心個案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C08 寵物語 |1579 Character(s) |2022-12-20

近年港人移民個案增加,人要離開,心愛的寵物自然也要跟隨,因此令寵物移民的需求也增加。1999年成立的「Pet Movers」,可說是寵物移民市場的先鋒,公司最初由母子檔以家庭式經營,業務漸漸擴充至海外,20多年除運送過各類型動物,亦見證過不少感動人的移民個案。

寵物移民在20年前絕非熱門的行業,緣何會獨具眼光開拓藍海市場?全因為有着愛護動物的心。老闆之一的劉宇霆(Eric)憶述:「因為媽媽很愛動物,曾在新界租地方養了10多隻流浪狗,少年時她讓我去學騎馬,見到許多外國人家庭多數有養貓狗,當他們要回國時,便四出問人如何運送寵物的手續,媽媽幫忙找資料,發現原來都有許多人會查詢,覺得是一個市場,便成立了寵物移民公司。」

當時剛畢業的Eric,本身有份工程正職,同時又要夾Band,故只以兼職身份幫助母親,後來因生意增加,開始招聘員工,他亦投放更多時間去作管理,現時公司約有6位全職員工,在澳門、內地及海外都有分公司。

疫情令寵物機位難尋

近年坊間亦興起寵物旅遊,Eric解說對大部分國家來說,只要動物入境,便需做齊有關的申請手續、打預防針以及所有清關程序,故對他們來說,辦移民跟旅遊是沒分別,兩者都會接辦。

然而,這幾年因移民數字增加,而航空公司受疫情影響,機位需求極緊張,Eric坦言客人就算肯付錢,都未必有位。「疫情期間,運貨品和寵物成為航空公司其中一個主要收入,而寵物又需作額外的安排,故收費都一直提高,由以前每隻寵物幾千元,加到五、六萬元,大型狗隻更要十多萬,年初疫情嚴峻時,有錢都沒有機位,故才興起用私人飛機,有些客人夾到人數便可帶寵物一同出發。」

在這段日子,Eric跟同事都會用盡方法幫客人找到寵物機位。「試過有客人在另一間公司已付了訂金,最終寵物Visa快到期都上不到機,我們便為對方四出找機位,最後可讓寵物以中轉機的方法成功去到目的地。」

他亦指出,坊間對運送寵物有很多誤解,或謠傳有很多意外,事實不少航空公司及入境國家,對動物的安全都有很高要求。「譬如漢莎航空出名愛護動物,在到埗的機場設有照顧寵物的酒店,有專業團隊去跟進,試過有次狗狗在起飛後流鼻血,他們都會停飛折返,我們要安排獸醫去處理,直至肯定安全才起飛,所以並非一定要坐私人飛機才穩陣。」

曾運送500頭格力犬

20多年的運送寵物過程中,Eric有無數難忘的經驗。除了貓狗以外,亦運送過不少特殊品種。「我們試過為濕地公園運送鱷魚,安排過500隻瀕危品種烏龜到印度放生,運蜥蝪到歐洲的保育機構和動物園,連金魚、青蛙都做過,只要是能出境的動物,我們都會作安排。」這些年自然也有過名人明星的客人,如曾為梁振英女兒梁齊昕寄送狗隻,又幫過安志杰夫婦把寵物送到美國。

近年最感難忘的,自是2018年澳門賽狗場逸園結業後,他們先後運走過近500隻退役格力犬。Eric細說過程:「當時逸園方面都想盡辦法處理這批格力犬,亦考慮運送至外國的保育機構或志願團體,後來澳門政府公開招標可以承辦的寵物移民公司,我們幸運地入選,亦有跟漁護署合作,成為首批用港珠澳大橋往返的公司,最終成功把幾百隻格力犬送到外國等待領養。」

看到人寵重逢最感動

此外,Eric亦從不同個案中,感受到主人對動物的大愛。「試過有位已移民英國的客人,再安排寵物離港,但在等候機位期間,其寵物患了癌症,在上機前一刻已不幸離世,主人最後仍要求我們安排火化後把骨灰運去英國,因為無論如何,他們都想跟愛寵一齊度過。」

Eric再分享另一個感人個案:「曾有一位公司高層,要在美國帶4隻大狗返回深圳居所,因為每隻狗都有40kg重,當年亦未有直航機回去,故運費不菲,幾乎要8萬元一隻,對方亦願意全數支付。而他亦十分愛錫動物,曾照顧很多流浪狗,經常會搞活動呼籲幫助動物,但最後不幸感染了狂犬病而過身,十分可惜。」

Eric有感這十幾年來,人們對於愛護動物以及衞生意識提高不少,亦視寵物如家人,無論去到哪裏,都不會輕易棄養,而每當他看到主人和寵物重逢的一刻,那種幫助到別人的喜悅,便是工作上最大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