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

佛誕放生|北角碼頭善信上面放生 下面撈走變殺生

《蘋果日報》,2021/5/19

每逢佛誕,一些宗教團體人士都會安排善信出海放生,北角碼頭是其中一個熱點。雖然受疫情威脅,今日放生的人仍然不少,一隻船大概坐滿50人。而放生的海洋生物,更是層出不窮,鱟、海星和貝殼類也有;更有人鬼鬼祟祟匿在碼頭底「截糊」,撈捕剛被放生的海產。

按習俗,不少善信會在佛誕放生,今早記者到北角碼頭視察,可見有不少團體包船出海,船隻只上層載客,目測幾乎坐滿約50人。據悉,他們是到鯉魚門對開的海面放生。不過放生的人都不願意接受訪問,有人甚至用雨傘阻擋電視台拍攝。

與此同時,也有市民在碼頭海鮮檔買海產放生,由職員代勞,放落特備的滑梯瀡到海中,或用魚網吊落海。記者眼見放生的海產種類各式各樣,除了常見的魚類外,還有鱟、海星和蜆。

不過,放生原意是積功德,但往往有人乘機撈捕剛放生的鮮魚。記者發現有兩名男子藏身於碼頭底部的木樁,位置正正是善信放生地方的正下方,當滑梯有魚滑下,或是魚網放下鮮魚,他們就用長柄魚網將魚撈過來,倒在自備的發泡膠箱內。短短一小時,已經載得滿滿,收穫相當豐富。

到來放生的梁女士稱,「放生」是隨心,沒有指定的數量和預計花費的數額,她強調會選購海魚,「要適合佢哋生長」。她表示不知道有人在碼頭底撈去放生的魚:「無留意喎,梗係唔贊同啦,係放生嘛,道德方面唔好。」

翁靜晶直指如造孽

多次踢爆佛門醜聞的律師翁靜晶表示,佛教放生主張隨心救贖,而非自編自導自演刻意安排,現時的做法猶如綁匪綁架後,收取贖金釋放人質,過程中為當事人帶來痛苦。放生人士以為在過程中為自己贖罪,甚至獲得福報,這種本着獲得回報而作出的「善舉」,是屬於下品的慈善行為,若過程令生物死亡,更為自己製造罪孽。

翁靜晶又指,本港放生活動嚴重,與政府沒有限制有關,她指外國不少國家或地區已有相關規制,包括不能在自然投放生物,此舉已能有效打擊放生。她不諱言,不少宗教人士甚至視放生為大生意,籌務捐款,鼓勵本地甚至海外人士參與放生,若未能即場見證,亦可拍攝及傳送放生片段,以作交代。

愛護動物協會:放生是非常不人道

愛護動物協會提醒市民稱,雖然不少人相信釋放被捕獲動物可以讓自身得到善報及好運。但「放生」這種自以為救贖動物的行為實際上是非常不人道而且會危害動物生命:

2. 「放生」一些競爭力較強的外來物種(例如巴西龜),會威脅本地原生動物的生存空間,並會將疾病傳染予本地動物

3. 這種非人道的行為亦會影響生態系統,有可能會導致某些物種絕種

4. 不少放生動物都是因應放生活動需求而在野外被捕捉,再被運到市場出售,所以亦促使更多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每年佛誕前後,都是發現此等不人道「放生」行為的高峯期。愛協呼籲如市民有意積福,可透過其他途徑,例如支持不同的慈善機構、食素或以其他方式表達心意。

嘉道理農場籲為大自然設想

嘉道理農場動物保育部主管艾加里博士,今早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放生」的初心原是善信的好意,但卻帶來壞影響。「看見以歌頌他的誕辰為名而傷害大自然,佛陀或會對此大感震驚。他對慈悲、和諧和功德的教義,很多時候被被扭曲去適應人類的需求。受利潤驅使,有些商販會利用這特別的日子,讓許多動物遭受極大痛楚和苦難,把牠們從野外捕捉又賣回野外。

功德或慈悲放生活動的初心,往往是善信良好的意願,但卻帶來最壞的影響。有時候這是無知的結果。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只需要教育人們了解動物的來源,以及放生後可能發生甚麼。」他又指,人類將由野外捕捉的動物釋放回野外,甚至放到不合適的環境,例如把淡水龜放到海裏,也不適當。而且放生的方式或會令動物受傷。

他建議,捐贈支持拯救動物的組織,讓許多物種重獲自由、返回野外;或捐贈給協助保護本地生境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