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港水域中華白海豚量回升6成

《東方日報》,2020/7/25

過去一年本港水域錄得的中華白海豚數目回升,漁農自然護理署公布最新海洋哺乳類動物監察報告,估計在一九年四月至二○年三月期間香港水域出沒的白海豚數目,由去年調查發現的卅二條增至五十二條,增加六成,即約廿條;但仍較一五年錄得的八十八條為少,過去十年在本港水域錄得的白海豚數目仍然呈下降趨勢。

報告指發現中華白海豚出沒的地點,包括大嶼山西南面有十九條、西面有廿九條、西北有四條。報告又指,在北大嶼山水域,海豚於近年的使用率大幅下降,在港珠澳大橋施工完成後,並未有任何回復較高使用量的迹象;而該水域的兩個海岸公園內,海豚使用量於近年均明顯地減少。

大嶼山工程影響江豚活動
至於江豚方面,其目擊紀錄主要集中於索罟群島與石鼓洲之間的離岸水域出沒。江豚在一九年錄得最高使用量的棲身地,位處於大嶼山東南及西南調查區交界的離岸海域。過去曾被視為江豚最重要生境的石鼓洲鄰近水域,其使用量在一八及一九年均明顯地大幅下降,估計或與毗鄰「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展開的建造工程有關。

報告又提到,過去一些經常出沒於香港水域的海豚個體,有十六隻於去年不見蹤影,但其中五隻卻在伶仃洋出現。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海洋保育主任吳嘉怡表示,本地白海豚數字的上升並不足以證明珠江口水域白海豚種群的恢復,過去十六年的海豚數目下跌七成。

另外,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的白海豚使用率大幅下跌至有史以來最低,當中機場三跑的填海擴建工程對附近水域造成的嚴重滋擾可能是導致海岸公園使用率大幅下降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