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2020/12/31
政府本月中向立法會提交申請接連大蠔至欣澳段的大嶼山P1公路工程研究撥款,但道路工程與海岸公園相距甚近,有關環評的公眾諮詢明日截止。環保團體憂慮填海工程勢必進一步破壞海洋生態,甚至將仍出沒北大嶼山的白海豚趕盡殺絕,呼籲公眾關注事件。
毗鄰海岸公園 填15公頃
環保觸覺項目主任劉加揚昨日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向立法會連接大蠔至欣澳段大嶼山P1公路的研究撥款,涉款約1.3億元。該道路工程需要填海15公頃,且位置距離「大小磨刀海岸公園」僅150米,憂慮填海將進一步嚴重破壞該處的海洋生態。
劉指出,目前申請研究撥款的大嶼山P1公路路線幾乎與現存的北大嶼山公路重叠,政府文件顯示北大嶼山公路在2030年前仍未飽和,質疑工程的需要性。由於近年北大嶼山多項工程,包括港珠澳大橋、大橋人工島、三跑填海等,已嚴重破壞北大嶼山海豚棲息地,原本為補償而設的海岸公園,或會因大嶼山P1公路的填海工程,更難吸引海豚回歸。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發言人麥希汶亦指,北大嶼山多項工程項目已令該處的白海豚數目急跌,創歷史新低,但漁護署24小時水底聲學研究發現,在P1公路對開的大小磨刀洲,2017年下旬至2019年間,水底聲學記錄到白海豚曾出沒36日,「通常都係夜晚出沒,反映白海豚未完全放棄北大嶼山」,亦反映大小磨刀洲近岸為海豚晚間重要的棲息地。若在近岸展開填海工程,將對北大嶼山僅餘的白海豚趕盡殺絕,「北大嶼山水域冇空間再傾填海工程」,海岸公園功能亦大打折扣。
劉加揚補充,早年有政府人員以「屋企裝修」情況比喻北大嶼山水域工程,稱工程完結後白海豚便會「返屋企」,惟設立海岸公園後仍未見海豚數量回升,故一浪接一浪的工程只會進一步令海洋生態萬劫不復,強調「假如未來P1公路工程必須興建,必須要以非填海方式興建」。
環保署指P1公路(大蠔至欣澳段)屬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下的「指定工程項目」,土木署必須評估環境影響,確定符合要求才可動工。土木署指會在工程研究中檢視及確定P1公路的走線及初步設計方案並評估環境影響,包括工程對水質、生態(包括中華白海豚)等的影響,制定緩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