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Daily News A02 要聞 |1104 Character(s) |2025-03-03
香港表面是個文明、繁華鬧市,然而,事實是最近虐待動物個案上升,而且手法層出不窮,兇殘程度令人嘩然,譬如設置非法捕獸器及投毒個案、蒙頭虐殺貓貓,令人髮指的如今年1月下旬在元朗上攸田村路邊發現只剩貓頭的鐵盆,現場還有香燭祭品,懷疑有人殺貓進行祭祀儀式。人類早已進入太空探索時代,人工智能亦正改寫我們的生活素質和提升工作效率等,卻發生如此野蠻的殺貓祭祀儀式,香港還配稱為「智慧城市」、「文明之都」嗎?
眼見殘酷虐殺動物驟升,逾60個動物組織本月1日發表聯署聲明,當中包括毛守救援、浪浪之家、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協會等,聲明建議將殘酷對待動物刑罰由3年增至7年,最高罰款則由20萬元提升至100萬元,同時建議將量刑起點定為12個月或以上,以確保刑罰能切實反映罪行的嚴重性。
聲明亦指儘管《動物福利法》的公眾諮詢已於2019年展開,惟至今近6年仍未完成立法,促請政府制訂全面的動物福利藍圖,並取代《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而《動物福利法》應包括擴大保障範圍至流浪動物及野生動物、建立長遠而有效的流浪動物管理政策、重新審視「人道毀滅」的準則及程序,以及引入飼者扣分制等。
有議員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動物福利界、社會人士,甚至立法會議員,都期待《動物福利法》能夠盡快提交上立法會,因為大家看到現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的罰則比較低,阻嚇性也低,還有修例的呼聲「其實都係好高」,當中《動物福利法》更添加了一個原則,叫做「謹慎責任」,即是說若有寵物主人涉嫌疏忽照顧動物,按現時法例,「未必可以告到他」,但在《動物福利法》下,當局就可以向涉嫌疏忽照顧動物的主人發出一封警告書,讓他即時反省而對其豢養的動物「做得好一啲」,否則就會以正式法例去告他,故十分支持《動物福利法》引入謹慎責任的原則,形容新修例是走前了一步。
事實上,本欄經常關心虐殺動物的個案,亦抨擊對殘害、虐殺動物的兇徒,甚少判到最重,無疑助長殘酷對待動物風氣。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的如2022年情人節豪景花園「掟30隻毛孩落街」的殘殺案,當時律政司曾於同年9月宣布不提控,遭質疑「放生」虐待動物的疑兇。所以話,即使刑罰如何加重,若然執法不嚴,始終難以收到嚴懲殘酷對待動物者。至於遏止虐待動物歪風,推出長遠而有效的流浪動物管理政策等,東方傳媒機構多年前已提出「動物善終園藍圖」,建議利用無人荒島或荒蕪郊區收養流浪動物,採用雌雄分隔圈養,假以時日,流浪動物自然絕迹,既不耗費大筆公帑,又合乎人道。好的建議從不過時,有關當局不妨研究並正視。
要言之,要杜絕或減少虐待動物個案,除了加強罰則,引入謹慎責任,當局更要加強執法,判刑要有阻嚇性,不能令狂徒逍遙法外。這樣多管齊下,香港才有望洗脫是殘酷對待動物的野蠻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