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全球暖化,雀鳥早啼擾夢

《明報》,2010/5/22

深夜鳥鳴,就算如出谷黃鶯,也可能擾人清夢。在市區出沒的杜鵑科雀鳥,每逢求偶期就會「無心睡眠」,登上樹頂高聲歌唱。香港觀鳥會今年接獲市民查詢這些雀鳥個案明顯較往年增加,接獲查詢的時間,也從以往的農曆新年之後推前至西曆1月,估計可能與全球暖化有關,令雀鳥提早發放春回大地的信號。本報查詢多區區議員,他們表示有收過市民深夜遭到不同種類的雀鳥鳴叫滋擾的求助。(見另稿)

香港觀鳥會表示,春夏是杜鵑科繁殖期,牠們「由朝叫到晚」,深夜也不願停下。觀鳥會以往多在3月初收到市民查詢,但今年1月開始,已有市民以電郵詢問該會,在深夜鳴叫的雀鳥是什麼品種,至今已累積至6宗,而過去只有零星查詢;有市民是查詢雀鳥深夜鳴叫的原因,也有個別人士希望鳴叫消失;據悉漁護署今年接獲有關雀鳥深夜鳴叫的查詢亦較往年多。由於野生雀鳥受法例保護,加上暫未了解這些雀鳥數目是否不正常增加,因此未有採取行動。

受法例保護 漁護署未有行動

杜鵑科雀鳥外形有如小型猛禽,在市區出沒的杜鵑科雀鳥包括噪鵑、鷹鵑及四聲杜鵑,當中以留鳥噪鵑數量最多,普遍於市區公園出現,例如九龍公園。牠們大約在春夏日夜不停鳴叫,叫聲為兩個音節的「ko-el」,音調由低至高,聲線響亮。觀鳥會認為,凌晨2、3時仍在鳴叫的大多是這種雀鳥。

「鷹鵑」每年春、夏季會由東南亞向北遷徙至華南地區繁殖,當晚上聽到3個音節的叫聲「brain-fe-ver」,便可確定該種雀鳥抵港,每年3月至8月期間可以聽到牠們的叫聲。至於「四聲杜鵑」也是候鳥,顧名思義,該種雀鳥鳴叫聲共有4個音節,古今有人把該4個音節演繹為「不如歸去」、「家婆打我」及「one more bottle」。

香港觀鳥會教育及推廣委員會成員林傲麟住在新界,承認亦曾因窗外雀鳥近距離鳴叫無法入眠,要關窗開冷氣擋聲,幸好自己是觀鳥發燒友,很快便適應。該委員會另一成員余秀玲表示,城市發展不斷入侵郊野地區,加上城市綠化,因此愈來愈多市民聽到雀鳥叫聲,她認為,市民應該包容。

杜鵑出沒代表生態理想

事實上,有杜鵑科雀鳥出沒的地方,反映該處生態狀理想。這種雀鳥不懂繁殖下一代,牠們會將鳥蛋產在其他鳥類的巢內,由「代父」及「代母」代為哺育幼鳥,期間杜鵑更會檢走其他鳥類的蛋,減少繁殖數量,變相維持生態平衡。香港觀鳥會已將約60種鳥鳴聲上網﹕http://www.hkbws.org.hk ,當中包括杜鵑科雀鳥,以及深夜鳴叫的各種貓頭鷹。


另稿:
半山筲箕灣美孚 清晨鳥鳴嚴重

記者昨日向多區的區議員或居民查詢,發現在中區半山、筲箕灣耀東邨、美孚新邨及將軍澳等區,都有雀鳥在凌晨鳴叫擾人清夢問題。不過,受訪區議員大都認為雀鳥鳴叫是天性,只要不過於嚴重,建議居民應容忍。

中西區議會副主席陳捷貴表示,近年棲息香港公園的一批小葵花鳳頭鸚鵡,春夏間會於凌晨鳴叫,持續困擾部分中區及半山居民;西貢區議員范國威亦說,曾收到將軍澳居民投訴雀鳥鳴叫,「如果樹木茂盛,便會有鳥」,但礙於投訴個案零星且樹木或生長在私人地方,投訴較難處理。

東區區議員趙資強說,依山而建的耀東邨,有不少雀鳥於清晨4、5時鳴叫。有美孚新邨居民亦說,近一兩年留意到有不少鷹鵑凌晨兩、三時便鳴叫,懷疑與附近荔枝角公園成吸引雀鳥安居有關。但該居民及趙、陳兩議員都認為,若雀鳥滋擾情況不太嚴重,希望市民容忍,亦不贊成政府干擾野鳥棲息。

2004年曾困擾深水埗麗閣邨居民的數百烏鴉聚集及帶來的衛生及清晨亂鳴,立法會議員馮檢基說,在當局採取驅趕措施後已有改善,據悉現時區內烏鴉已減至約200隻。


另稿:
捕野鳥最高可囚一年

雀鳥鳴叫滋擾市民,但市民不應亂採行動,免墮法網。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在本港捕捉或販賣野生雀鳥屬違法,另外,任何人士(除有特別許可證)不得取去、移走、損害、銷毀或故意干擾任何受保護野生動物的巢或蛋,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10 萬元及入獄1年。

家鴉白鴿 不受保護

近年家鴉入侵本港市區並大量繁殖,漁護署以家鴉是外來入侵品種為由,不受法例保護,加上家鴉威脅本地雀鳥生態,因此透過不同方法,例如檢走家鴉的巢及蛋,或將幼鳥人道毀滅,以減低家鴉整體族群的數量。至於在公園聚集的白鴿,在本港被視為家禽,亦不受條例保護。

野生雀鳥受《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保護,任何人故意傷害動物,令其遭受不必要傷害及痛苦,均屬違法,最高可罰款2萬元及監禁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