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星期三

12.7公頃生態區 視覺走廊貫深港

《太陽報》,2010/11/24

主要由蘆葦叢及草地覆蓋的落馬洲河套區曾發現歐亞水獺蹤影,具中等或較高生態價值。河套區以南及東南的魚塘是一道生態走廊,連接拉姆薩爾濕地及蠔殼圍濕地。為確保區內生態不受新發展的影響,整個河套區將被生態區及濱河休憩區包圍,中間建築物排列亦會保留高低有致的天際線,並會設通風及視覺走廊,加上減少車輛流動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以打造低碳社區。

區內奉行無車化

河套區東南將特別闢設佔地十二點七公頃的生態區,以緩解受影響的蘆葦叢,並保留現有鳥類飛行路線及陸地動物走廊。為減少邊界圍網對視覺上的影響,深圳河邊亦會設一個景觀緩衝區,包括約兩公里長的濱河休憩區,與深圳河對岸擬設的公共開放活動區互相呼應。深港兩地亦會互相配合,設貫通兩地的視覺走廊,並為蠔殼圍及米埔提供景觀連接。

河套區本身亦限作低密度發展,整體地積比率一點三七倍,一般約高三層,最高為北面兩幅商業用地,樓高十五層,地積比率五倍。區內將奉行「無車化」,只可使用電動車、單車或步行,另正研究輕軌列車或行人運輸道的可行性,加上區域供冷系統、原地處理污水作再生水使用、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打造綠色社區。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一般鄉郊發展地積比率只零點三至零點四倍,河套區的總地積比卻達一點三七倍,要求當局盡量縮窄發展範圍及降低發展密度,並要確保生態緩衝區有足夠闊度。

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

宇晴軒「留人不留狗」 業主為愛犬低價賣樓

《明報》,2010/11/22

「照顧佢一生,停停先諗真」,政府勸喻市民於飼養寵物前,要有照顧其一輩子的心理準備。荔枝角宇晴軒 卻因業主立案法團近日更改住戶守則,逾百名狗主被勒令14日內「留人不留狗」。有愛狗業主獲悉通知後不能入眠,服食抗抑鬱藥,為了與愛犬一起生活,更將單位以低於市價出售另覓新居。

「養寵物的人,有承諾要對寵物一生一世。」孟文江夫婦於5年前購買宇晴軒樓花,買賣時發展商未有提供大廈公契。由於妻子屬愛狗之人,孟當時亦有向發展商查詢,得知可養狗才買下單位。任職建築行業的孟文江工時甚長,妻子常獨留家中,5年來幸得愛犬陪伴。

改住戶守則 限14日搬寵物

惟法團於今年9月底以管理飼養寵物為名,通過修改住戶守則,日後若非得管理處及法團同意,屋苑內不得飼養寵物。連同孟文江在內,宇晴軒百多名狗主遂向管理處申請養狗,未料竟換來須於14天內將所有寵物搬離的通知。視狗如子的孟太得知消息後終日傷心痛哭,無法入眠,更偷服孟母的抗抑鬱藥。孟得知後心痛不已,遂將單位以低於市價賣出,來年1月底便要搬走,至今仍未覓得居所。

自稱同為愛狗之人的法團主席黎志良,昨日亦於住戶請願行動中現身。他表示,修改住戶守則是為了約束少數罔顧公德的「害群之馬」,孟文江即時辯稱自己從未讓愛犬外出,5年來亦未有接獲投訴。對於有業主指黎為當選法團主席,曾承諾會讓業主繼續養狗,黎昨日則推說法團成員非全數在場,故不宜作出回應。

稱法團未諮詢 業主或採法律行動

是次修改住戶守則令數十戶業主有意遷出宇晴軒。孟文江表示,法團事前未有諮詢業主,由提出至實行時間亦太倉卒。他指過去屋苑內氣氛和諧,「狗主放狗必備水樽及報紙清理便溺,過去曾有外傭不守規矩,我們會到狗主家中勸告。」現時宇晴軒貓狗主已徵詢法律意見,若法團堅持「錯誤演繹大廈公契」,他們將採取法律行動。
.

2010年11月22日星期一

「愛香港」投票 關注動物大熱 第二輪撥款詳情下月公布

《明報》,2010/11/22

李嘉誠基金會的「香港仁愛香港」集思公益計劃,全民投票已於昨晚11時59分結束;按網上的投票排名,相信至少有10個愛護動物項目入圍,佔整體約6%,其中4個團體有望各獲撥款30萬元,為流浪狗絕育及提供醫療服務等;3個有關糖尿病項目投票率亦躋身榜上前列位置,顯示投票結果反映社會話題。

李嘉誠基金會發言人昨晚投票未結束前表示,投票未到最後一刻,排名亦會產生變化,全民投票結束後,會整理獲撥款項目的名單,然後於本周三公布。他指出,基金會已著手籌辦下一輪撥款工作,除了條款字眼略作改動,內容與首輪分別不大,詳情將於下月公布。

資助160項目 周三宣布結果

發言人補充,投票結束後,會確認各個申請項目的資料,獲選項目最快可在4周內獲得撥款,基金會將以電郵向獲選者發出確認通知書,基金會亦會在網頁更新獲撥款的項目名單。發言人強調,有機制確保撥款不會被濫用。

2.5萬元類別競爭最大

計劃共有5個撥款類別,由2.5萬元至30萬元不等,各類別投票率最高的25%約160個項目,將可獲撥款資助。本報統計所得,投票率最高25%的項目之中,以公益最多,有52項,大部分由社福機構申請;其次為教育,有45宗;醫療及文化較少,分別只有23及12 宗。

根據基金會網上資料顯示,各撥款金額類別中,以2.5萬元競爭最激烈,共有230個項目通過首輪甄選,供市民投票,當中有5個項目與動物權益有關,有市民以個人名義申請撥款,為18隻流浪唐狗絕育;亦有人申請撥款購買大量貓罐頭,分發各區義工,用來餵飼流浪貓;截至昨晚9時,該撥款類別之中,以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培訓聽障美甲師項目登上榜首。

至於藝人廖安麗擬舉辦的《器官捐贈30秒短片》比賽則告急,至昨晚9時只排55位,若再降2、3位便不能入圍。該項目希望透過短片比賽,令本港願意捐贈器官的登記人數倍增,冠軍除了可獲1萬元獎金,更可與導演杜琪峰共進午餐。5萬元類別的撥款申請中,只有29項供投票,換言之至少有7項可以入圍,包括長者服務及校園推廣抗毒活動。

愛貓義工違指引資格被撤

《蘋果日報》,2010/11/19

有愛貓人士參加愛護動物協會的「貓隻領域護理計劃」,自資購買貓糧餵飼申報區域的流浪貓,近日被取消義工資格,理由是交出絕育的貓隻數量與計劃原意有距離,極感不解。愛協表示,如義工交出絕育的流浪貓數量與所申報的差距太大,可能會被暫停義工資格,又強調雙方需互相協調及配合,才能控制流浪貓繁殖。

愛協的「貓隻領域護理計劃」,鼓勵義工透過「捕捉、絕育、放回」方法控制流浪貓數量,市民循此灰色地帶可合法餵飼及照顧流浪貓,並協調流浪貓與社區居民的相處。張小姐09年10月成為義工,每晚均在油麻地區餵飼流浪貓。

詢貓兒安排不獲覆

今年10月,她將兩隻3個月大的年幼流浪貓兒送往愛協,望有人領養,「我希望愛協如果處理唔到兩隻貓仔,就立即通知我,等我自己諗辦法解決,我怕會人道毀滅。我之後問愛協貓仔點樣安排,佢一直冇答我,而自從呢次之後,愛協就話要取消我嘅義工資格」。

張小姐表示,愛協取消其資格的理由,是她過去一年帶流浪貓到該會絕育的數量不足,令她極感奇怪。「唔計呢次,呢一年我都帶過兩隻貓去愛協絕育,真係唔明白點解唔畀我做義工」。

愛協回覆,張小姐帶來兩頭幼貓並非要求絕育,而是要求轉送領養部;因兩隻幼貓只有兩個月大,故暫養至3個月大健康穩定時,才安排領養。翻查紀錄,張小姐申報的領域有13隻貓,但過去一段時間只帶來一隻貓絕育,此外她要求增加8個領域地點,該會擔心她未能應付及影響計劃成效,故暫停其義工資格。

愛協表示,招募義工時,並無規定貓隻絕育數量;但如發現一段時間內義工帶到該會絕育的流浪貓隻數量與申報數量相差太遠(以申報中的七至八成為基準),或嚴重違反指引,例如令社區人士造成滋擾、產生爭執,或無效控制貓隻繁殖率,便會考慮是否延續其資格。

可領貓隻免費絕育

「貓隻領域護理計劃」義工是無薪的志願工作,可領已申報貓隻往愛協免費做絕育手術及打防疫針,義工需支付運載貓隻及貓糧費用。愛協表示,目前活躍義工約有460名,有接近1,200個活躍領域,過去兩年,計劃已為超過1萬頭流浪貓絕育。

此外也有推行類似計劃的團體保護遺棄動物協會行政總監范小姐表示,這類服務涉及絕育及注射防疫針藥,成本昂貴。她坦言,曾試過有養貓人士濫用該會免費絕育措施,「有啲人會攞屋企一、兩隻貓嚟免費絕育,根本唔係街貓。如果一年只領一、兩隻貓去絕育,就會浪費咗資源,又做唔到控制貓隻數量嘅目的。」為避免有人濫用服務,該會要求義工須有完整的申報報告及調查,包括提供確實貓隻數量、地點及拍照,以資證明。

檔案編號:1012019

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

建獸醫學院以完善動物政策 / 北區區議員 劉國勳

《成報》,2010/11/15

  本年度施政報告,特首罕有地提到了寵物及流浪貓狗事宜,除研究興建更多的寵物公園外,還會加強教育及宣傳,鼓勵更多市民領養流浪貓狗,並提供免費的絕育服務。筆者認為,這是很好的開始。畢竟,在港飼養寵物的市民逾五十萬人,是很大的一個社群,政府應重視他們的聲音。

  此外,善待寵物,亦為文明社會的表現,政府有責任帶頭做好榜樣。

  多年以來,最教飼養寵物的市民懊惱的,莫過於動物醫護服務的昂貴及缺乏。問題的根源,歸根究柢,乃係本港缺乏足夠的獸醫所致。本地教育體系並無系統的培訓獸醫,在港執業的獸醫,皆自海外修業來港,人數自然不可能太多。本港的註冊獸醫現只有五百五十多名,較之於五十多萬市民飼養寵物,平均每名獸醫服務超過一千頭寵物,收費高昂,是客觀的必然結果。

  欲回應寵物愛好者的訴求,筆者認為,政府須從根本入手,於本地教育體系增設獸醫課程,才可持久穩定地增加獸醫服務,滿足社會上的需求。事實上,筆者曾於城市大學出席一討論「香港應否開辦動物醫學院」的論壇,與會者有贊成,有反對,總括而言,贊成者佔大多數。有市民在互聯網社交網站 facebook 發起群組,支持城市大學創辦動物醫學院,亦於短時間內吸引了逾一千二百名市民加入支持;新界青年聯會早前進行了一調查,訪問了七百多名市民,調查結果亦支持了高等學府開辦動物醫學院的建議。

  事實上,學術研究,始終離不開人類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開辦動物醫學院,一方面滿足了愈來愈多寵物飼養者的需求,二來亦有助動物傳染病的研究、治療、防疫,和疫苗研製。

  在香港這個屢出現動物傳染病與人類交叉感染的社會,尤顯重要。而開辦動物醫學院,亦有助政府在社區宣傳、教育、建立市民善待寵物的正確知識及文化,樹立文明社會的風範。

  特區政府既然考慮增加更多的寵物公園,並與愛護動物團體合作,鼓勵更多市民領養寵物,也就是肯定了寵物飼養者乃社會上不可分割、漠視的重要一群,並肯定了人與寵物的親密關係。既然如此,筆者期望政府會愈來愈重視廣大寵物主人的聲音,設立動物醫學院,培訓更多獸醫人才,以完善整個動物政策的配套。

拯救流浪狗 捕捉.絕育.放回 申基金撥款 網民力撐投票領先

《香港經濟日報》,2010/11/15

  本港每年多達逾1萬隻流浪狗被人道毀滅,情況未能改善,主要是捕殺未能追上繁殖速度。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就以「捕捉.絕育.放回」的概念作構思,申請集思公益計劃的基金,目標是為250隻流浪狗絕育,該項目在全民投票下高踞榜首;而至今最多人支持的「5強」中,3項都涉及動物福利。

  有學者指,動物易觸動人心,愛動物的港人愈來愈多,更開始透過不同途徑表達訴求。

首5位 3項目涉動物福利

  李嘉誠基金會的「香港仁;愛香港」集思公益計劃,全民投票將於周日(21日)結束,在647個項目中,首25%獲最多市民支持的,將得到最高30萬元撥款。截至現時首5位的項目中,就有3項是與動物福利有關,支持度明顯高於其他項目。

  最多人投票支持的「協助解決流浪狗造成的社區問題」項目,由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提交,目標是一年內為黃大仙區250隻流浪狗進行絕育。該會執行董事麥志豪接受訪問時表示:「區內獅子山頭一帶有多近300隻流浪狗,他們多在山上……但當食物不足飢餓時,或會落山影響居民。」

  他強調,最有效解決流浪狗的方法不是捕殺,而是絕育,「這是最有效而人道的方法,可以控制繁殖,長遠徹底減少流浪狗數目。」

捕殺非良方 絕育最有效

  是次申請基金撥款的計劃,就是由該會提供絕育手術服務,包括運輸、醫療及手術後護理;為解決流浪狗造成的環境生問題、杜絕牠們進入社區覓食,該會會提供清潔生的乾糧和器皿,有系統地運送及管理食糧,「牠們生活在山頭,吃飽了就不會落山!」

  麥又稱,該會絕不會在撥款中扣除任何行政費用。絕育計劃更有「一條龍」服務,安排絕育後適合被領養的狗隻找新家庭,每月舉辦一次大型領養活動,或安排到其他團體,以協助領養。

  其實,該會一直爭取為流浪狗絕育,作為長遠的解決辦法,惟半數區議會表反對。麥坦言:「申請30萬元的背後意義重大,希望證明計劃成功,起示範作用,再於各區推行!」

動物無助 最易觸動人心

  事實上,政府每年將流浪動物人道毀滅,便花上近3,000萬元,若將款項用於絕育,可令逾2萬隻流浪狗受惠。

  至於流浪狗絕育計劃獲最多市民支持,登上第一位,十大位置亦不乏其他動物福利計劃,麥笑言:「動物界並不是特別多朋友!」他認為動物無助,易觸動人心,政府亦應反思這個奇怪現象,是否反映本港動物政策落後。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鍾劍華認為,愈來愈多港人飼養貓狗,反映很多愛動物人士,都在透過其他途徑表達對動物福利的意見;而早年公屋禁養狗,最終有一批狗隻獲准登記,顯示政府也要讓步。


另稿:

300流浪狗聚集 獅子山變地獄

  獅子山下,人生有喜有悲;獅子山上,卻是只有淚水和疾病的地獄。

  本港的流浪狗問題嚴重,除新界外,黃大仙可算是市區中的重災區,在獅子山上就有近300隻流浪狗,正面對捱餓及受疾病折磨,搶不了食的話,不是吃得一肚泥沙,就反過來成為山豬的午餐。

各種疾病飢餓折磨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董事麥志豪指,獅子山上的流浪狗,身上都背負各式各樣的大小創傷,有被捕獸器截肢的、有皮膚病的,嚴重的更有被牛痺熱、惡性腫瘤及心思蟲等困擾。

  在絕育計劃未可全面展開之際,該會為獅子山上的流浪狗,先成立了兩個獨立基金,分別是「獅山流浪狗糧食基金」及「獅山流浪狗醫療基金」。麥稱,該會與義工合作,供應乾糧由義工帶給流浪狗,並作有效管理,讓流狼狗也有最起碼的尊嚴,不吃泥沙而是吃狗糧。

  其實,早在一年多前,該會已展開為流浪狗絕育,現已成功為70多隻山上的流浪狗絕育;該會期望得到金錢上的資助後,香港可像其他西方國家一樣,有效地管理流浪狗隻問題。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漁護署搶救無效 赤麂觀音山失足摔死

《新報》,2010/11/10

一隻赤麂昨日被發現受傷倒臥在慈雲山觀音寺後山溪澗,消防員接報到場將牠救起,惜已傷重死亡,遺體交由漁護署處理。

昨日中午12時許,有行山人士行經慈雲山觀音寺後觀音山公園對開山坡,發現一隻赤麂倒臥溪澗,奄奄一息,懷疑從60米高山坡失足滾下受傷。行山人士立刻報警,消防員接報到場,爬落山澗,用紅布將受傷赤麂包裹救起,準備交由漁護署職員帶走。可惜牠突然氣絕身亡,漁護署職員只有將赤麂屍體撿走。

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

赤麂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野生哺乳類動物,受到《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成長後高60至75厘米,是一種大型哺乳類動物,身體粗壯,腿部幼小,全身有亮澤短毛,背部呈棕紅色,脊中線色澤較深,腹部乳白色,尾部上截為深褐色,下截白色。赤麂主要素食,雄性長有粗角,角根附近有小刺,角尖向內彎;雌性頭部長有鬃毛,無角,只有小骨節。雄性上顎有突出的犬齒,最長可逾1吋。在遇到危險時吠叫,所以又稱為吠鹿。除了交配季節外,牠們一般獨居,但也有少數群居,甚至與其他大型動物一齊進食。

防洪工程破壞環境設魚梯助遷往上游林村河蠑螈搬家保命

《蘋果日報》,2010/11/10

香港唯一有尾兩棲動物香港蠑螈,受渠務署改善大埔林村河防洪工程影響,生命備受威脅,環保團體與政府合力進行蠑螈大遷徙,把牠們從林村河中上游搬到上游「保命」。渠務署亦會在水流湍急的新河床鋪設Z形魚梯,讓魚兒較易游向上游。

渠務署昨日安排記者實地了解蠑螈遷徙情況。渠務署派員到林村河中上游,涉水在河道撈捕蠑螈。香港大學環境生態學博士佘書生說,香港蠑螈是本港唯一屬於本地種的有尾兩棲動物,一般壽命六至七年,被「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列為「近危」物種,受本港《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

罕見動物昆蟲棲息地

渠務署人員把撈獲的蠑螈送到河道旁收集站,由環保團體給每條蠑螈按在玻璃片上拍照存檔。佘書生說,每條蠑螈腹部的橙色斑紋,有如人類的指紋,彼此不一樣,是識別身份的最好印記。渠務署與環保團體合作,把蠑螈遷徙到上游不受工程影響範圍。他說,09年在林村河中上游撈獲162條蠑螈遷到上游,較08年的235條減少。他相信,部份遷徙的蠑螈自行回流到中上游的工程範圍。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生態護理總監鄭睦奇說,林村河谷是本港仍然保有清流的大型河道,是香港蠑螈及項磷吻蝦虎魚固有的棲息地,還有較罕見的大型蜻蜓、蝴蝶及飛鳥等,極具生態價值。環保團體要求渠務署在河道改善工程期間,把蠑螈遷到更上游自然河溪,並監察施工河道是否仍有蠑螈,確保蠑螈得以存活。

工程預算明年底竣工

渠務署總工程師陳建光說,1999年林村河谷被列為水浸黑點,渠務署07年展開林村河上游2.6公里河道改善工程,預算明年底竣工。渠務署配合自然環境保育,盡可能保存自然的河床;河岸用較環保的石籠;在水流湍急的新河床鋪設Z形魚梯,讓魚兒較易游向上游;河道兩岸植樹等。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團體冀寵物與市民共融 倡逐步開放公園供狗進入

《星島日報》,2010/11/9

全港有逾二十萬戶家庭飼養寵物,不少港人更待寵物如子女,隨著養貓狗人士不斷增加,政府在《施政報告》首次惠及寵物主人,決定三年後將本港寵物公園數目增至二十四個。愛護動物協會指,公園多少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令動物和人類可以共融,建議大型公園逐步開放供狗隻等寵物進入,讓市民多接觸動物,學會愛護牠們。

目前康文署轄下有二十個寵物公園。該署計劃未來三年增設四個寵物公園,分別是深水埗興華街西、荔康街和通州街交界休憩場地、西貢將軍澳第七十七區休憩設施、觀塘觀塘碼頭廣場和屯門海皇路花園。康文署指,位於西貢和深水埗的休憩場地,屬新策劃公園整體工程的一部份。

狗主李小姐認為,狗公園現時最大問題是面積細小及位置「隔涉」,盼政府能增加動物界公共空間,「很多公園其實都不足以容納多幾隻比較大型的狗仔一起奔跑玩樂。」據康文署提供資料顯示,現時二十個寵物公園中,有一半公園面積不足一千平方米,最小的是位於銅鑼灣大坑徑休憩處的公園,只得九十六平方米。李小姐指,為令兩隻心愛的鬆獅狗可以有更多活動空間,她會於周末驅車帶同愛犬往山頂花園,因該處是可供狗隻進入的公園中最大,面積達到十點七公頃,可惜周日通往花園的車路卻會封閉,令李小姐要另覓地點「放狗」,「我由柴灣過來不算太遠,但有狗主是專程過海來的呢。」她不諱言,與不少狗主談起,原來大部份人當初決定買車,最大的原因是為了可載愛犬到郊外或狗公園。

寵物公園面積太小

李小姐希望政府可以先開放一些使用率低的普通公園予狗主使用,令他們不用長途跋涉找一個適合的地方放狗,當市民接納後則漸容許其他公園也讓寵物進入,締造一個共融的環境。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發言人亦指,他們最希望的是提倡寵物友善措施,使寵物可以進入公共地方,如公園,而不是只設立「寵物公園或設施」便當完成任務,「我們的研究與國際經驗顯示,適當的控制,使寵物走進社區,可增加社會化及和諧,令寵物主人增加責任感。」但這必須結合一個強大的教育力量進行,訓練負責任的寵物主人,尤其不能讓寵物干擾其他人。

屬「怕狗一族」的學生希希則認為,現時政策已經足夠,對開放所有公園予狗隻進入大表反對,「如果是寵物公園,我可以避開唔去,但度度都畀狗入,就諗起都好驚,試想我到公園想都是休息一下,怎料見到有隻狗突然出現的話,一定嚇死啊!」她希望政府平衡怕狗或對動物毛有敏感的市民的權益。

康文署稱署方會尋找更多合適的場地,加建寵物公園,但會在徵詢有關區議會及地區人士的意見後推行有關建議。

公民黨與貓狗步行籌款

《星島日報》,2010/11/9

各政黨在一年中都會舉辦不少籌款

活動,尤其下年有區議會選舉、後年又有立法會選舉,各政黨更需大量經費支持。公民黨將於下周日舉行步行籌款,由山頂柯士甸山遊樂場,經山頂廣場,沿薄扶林水塘道步行至傷健協會薄扶林傷健營,全程約需一個小時。

今年的步行籌款特點,在於不只人步行,公民黨也呼籲參加者帶同寵物齊齊行(見圖),以「你我他與牠同行」為大會主題,希望在為公民黨籌募經費的同時,喚起香港社會對動物權益的關注。

昨日的記者會中,公民黨便聯絡到關懷寵物權益組織「動物話語」的負責人,帶同犬隻出現。這屬「大丹狗」類的狗隻雖只有兩歲,但已重一百七十磅,名副其實是「巨犬」,並嚇得同場出現的小貓不斷哀鳴。

防洪工程保育蠑螈被轟緊要過人命

《太陽報》,2010/11/9

正當大埔沙埔仔村村民強烈不滿當局並無公布今年七月洪水暴發沖走村民事故責任誰屬,質疑政府失職之際,渠務署擬採取懷柔方式,主動介紹在同一工程合約中政府的一系列保育及改善措施,包括保育在林村河道發現的國際瀕危物種「香港蠑螈」,令牠們不致受工程影響,至今「一條都無死」,為全面復工鋪路。有村民炮轟政府意圖轉移視線,「連人命都保唔到,仲講乜嘢保育」,揚言一定不會讓承建商復工。

渠務署「林村河上游、社山河、大埔河上游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是大埔區防洪工程重要部分,工程範圍包括在林村河上游、社山河及大埔河上游建造約四千三百米的排水渠,費用約四億三千萬元。不過,在大埔河工程進行期間,今年七月一場黑雨令沙埔仔村洪水暴發,一名村民更被洪水沖走溺斃,村民質疑洪水淹至與河道改善工程有關。渠務署最近公布調查報告,但以死因庭將聆訊為由拒絕交代責任問題,引起村民不滿。

大埔河工程最近逐步復工,渠務署今日召開記者會介紹整個排放系統改善工程的保育工作,為復工減壓。渠務署○七年在林村河上游研究環境影響時意外發現河道內有「香港蠑螈」。由於屬受保護動物,該署、承建商及環保團體決定先捕捉、後於上游放生,至今未發現有「香港蠑螈」因工程而死亡。

沙埔仔村未獲賠償

沙埔仔村村民協會副主席黃晚明炮轟渠務署至今並無任何措施安撫村民,保險公司又拖延賠償,村民至今「一毫子都冇」,質疑政府空談保育,揚言「承建商運啲機器嚟,一定唔會畀佢哋入村!」

渠務署承認林村河上游的保育工程與大埔河工程屬同一合約,並由同一承建商負責。大埔河工程本月已逐步復工,正進行河底鋪路,方便日後上游正式開工。該署至今收到五十二宗村民索償,暫未聞有村民阻止承建商開工。

中大附近修河箭豬不復見

《明報》,2010/11/9

箭豬是夜行動物,市民日間難以遇上,中大生物科學課程副教授陳竟明卻與一群箭豬特別有緣,10 多年來駕車出入中大宿舍,不時會遇到箭豬,跨過中大後山的馬路,沿茂密叢林下山,到樟樹灘村一帶的河流棲息。近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在該條河流一帶大興土木,將其中一邊河堤豎立高約7 米的混凝土牆,陳竟明擔心令箭豬活動範圍大幅縮減,要求實施紓緩措施,避免哺乳類動物水源被切斷。

陳竟明於中大逸夫校園的宿舍居住,晚上沿環迴北路驅車回家,不時遇到箭豬橫過馬路下山活動, 「10 多年來一直如是,以前見到一隻,近年試過見到3 隻,一大兩小,我會停車,讓牠們蹣跚地過馬路,然後沿山坡走到樟樹灘村的河流棲息。」

教授憂斷動物水源

他說,環迴北路與樟樹灘村之間的斜坡,是中大箭豬群的重要活動範圍,箭豬沿斜坡下山,可能會到河流喝水,而該條河流亦不排除是附近一帶哺乳類動物的水源,質疑政府在進行河道整治工程前,有否進行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河道工程在施工期間,以及河道的設計,會否對生態產生不良影響。目前工程仍在進行,陳竟明指近月已見不到有箭豬下山。

土木工程拓展署發言人表示,正為樟樹灘、大埔尾坑及鄰近地區進行土地開拓及基礎設施工程,屬大埔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包括平整土地7.1 公頃,以及在區內進行排水渠工程、興建道路、行人路及停車場等,估計工程費用為1.98 億元,當中河道工程費用佔3500萬元,2007 年12 月動工,預計今年底完工。

全長450 米的河道改善工程,主要改善大埔尾坑下游的一段河溪的防洪能力,工程完成後, 河道會擴闊, 水深3米,可應付50 年一遇的大雨。該署指出,河道其中一邊的混凝土牆高7 米,除作為河道堤岸之用外,牆身亦承托河道旁邊新建的道路。河道設計除了防洪,亦盡量保護原有河溪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例如在河鋪設石塊,以及擴闊河流,令水流減慢,有利生物在河棲息。

環評指不影響哺乳動物

土木署又指出,工程曾進行環評,報告獲得環保署批准。報告指出, 工程對林地、雀鳥、爬蟲類、兩棲類動物棲息地的滋擾及破壞並不明顯,對野生哺乳類動物不會構成影響。報告未有提及工程會影響箭豬。根據駐地盤工程人員和承建商反映,過去3 年施工期間,未有發現箭豬在地盤或附近地方出沒。該署會提醒承建商留意箭豬的活動。


另稿:

箭豬喜夜行 在港分佈廣

箭豬正名為東亞豪豬,又稱馬來豪豬、中國豪豬,雖然以「豬」命名,但在分類學上,與家鼠等多種鼠類同屬於齧齒目的動物,與野豬完全沾不上邊。箭豬在香港分佈十分廣泛,只有大嶼山沒有出沒紀錄,由於牠們是夜行動物,日間難以發現。根據漁護署資料,箭豬在全港大型哺乳類動物之中,「出現指數」(一名觀察者在郊野觀察100日可看見最多次數)屬最高的16.8,較第2位的赤麂11.4 和第3 位的小靈貓9.8 還要高。

箭豬體型較其他鼠類動物大,身長可達0.75 米,壽命最高可達27 年,全身棕至深棕色,身體前端佈滿深棕色短棘毛,每條3 至5 厘米長,後方長有空心的尖長硬棘毛,每條20 至23 厘米長,棘毛上有明顯黑白環紋。箭豬是夜行哺乳類動物,習慣獨行或由2 至8 隻親系成員組成一群行動。

「出現指數」最高

箭豬常見於林地、草原或農地,受驚時會豎起長棘毛,令體型看來倍增,並振動尾部的棘毛和不停踏步,向捕獵者發出警告。如敵人未有知難而退,箭豬便會倒後攻擊敵人,把長棘毛刺向敵人,可令野狗等動物受傷,甚至死亡。

攞命寵物蛙輸港無王管

《太陽報》,2010/11/9

色彩斑斕的青蛙,暗藏可致命的沙門氏病菌。美國已爆發逾百宗類似個案,中招的大部分是兒童,患者又屙又嘔,甚至屙出血險喪命。當地部門嚴陣以待,惟一直沒規管青蛙入口的本港,至今仍視若無睹,沒有向出售青蛙的寵物店發出防範指引,顧客購買回家給兒童玩弄,隨時中招。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直斥政府缺乏危機感,鮮有預防沙門氏菌的全港性大型宣傳,若到爆發大規模感染個案後才補鑊恐已太遲。

去年四月至今年三月,美國多個州爆發沙門氏傷寒桿菌,它是沙門氏病菌的一種,患者會發燒及屙嘔,更可引發心肌炎、心膜炎和腦膜炎等。其中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便接獲一百一十三宗感染個案,七成五是十歲以下兒童;部分嚴重個案出現屙血情況,幸無人死亡。

該中心追查後有驚人發現,有個案來自飼養青蛙人士,他們清洗水缸後沒消毒雙手,便替只得三周大的嬰兒洗澡,令無接觸過青蛙的嬰兒也染菌。該中心又發現,沙門氏菌在美國大規模爆發,源頭可能是當地養殖場,其中一養殖場飼養近百萬隻產自非洲的青蛙,原本準備分銷到世界各地。當局已要求場主清潔青蛙水缸,及調查飼養青蛙程序是否有問題。

美國嚴陣以待,反而本港仍懶懶閒,據《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條例》,只有爬蟲類動物、雀鳥和哺乳類動物在進口本港時要附有進口許可證和衞生證明,至於屬兩棲類的青蛙則不受監管,即蛙類毋須通過檢疫便可進口。

老幼抵抗力差易染菌

本報記者巡視旺角、元朗及屯門的寵物店,發現多間寵物店都有售賣青蛙,種類包括以兇殘見稱的非洲牛蛙及顏色古怪的角蛙,售價介乎數百至過萬元。一名店員說:「近年愈來愈多兩棲類愛好者飼養呢類蛙,貪佢外形夠古靈精怪,且色彩斑斕。」

至於青蛙是否帶有病菌,店員承認有病菌並不出奇:「青蛙啲皮膚本身帶有好多菌,沙門氏菌亦好常見;如果主人唔識打理,就會有呢啲菌,要經常換水至無事。」此外,該店員也指漁護署至今無向業界發出相關衞生指引,業界惟有自保:「要定期換水、洗水缸,清潔完就用消毒啫喱消毒雙手,感染沙門氏菌機會就減低。」

養青蛙日漸流行,在網上討論區,不少寵物愛好者分享飼養青蛙的方法;亦有網友不怕危險,將青蛙從水缸取出,放到枱上拍照,再將相片上載上網與他人分享。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翁建霖警告,若飼養者是小童或長者等抵抗力較差人士,隨時會感染病菌:「泥、污水或排泄物都有呢隻菌,動物沾上咗就會帶菌;但沙門氏菌本身對動物無殺傷力,傳咗畀人類就有問題。」他指出,在外國案例中,一名飼養者接觸青蛙後,由於無消毒雙手吃沙律,後來染病。美國在過去數年便有多個受到沙門氏菌感染個案,並有死亡案例。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沙門氏菌感染個案在美國屢見不鮮,港府應加強有關飼養寵物的宣傳:「政府平時做嘅宣傳只係叫市民養寵物要注意嘅嘢,但就無咩點講預防沙門氏菌感染,呢樣都好值得講。」

專家轟港府乏危機感

勞永樂批評港府缺乏危機感,總是到爆發大規模集體感染個案之後,才會追查感染源頭,並充公相關動物。

至於防範方法,勞永樂說:「小朋友接觸青蛙後,家長一定唔可以畀小朋友嘅手放入口,而且要佢哋用皂液及清水洗手;家長接觸青蛙後,亦要用同樣方法洗手,才能杜絕惡菌。」

漁護署發言人也表示,動物售賣商及寵物主人須注意個人和環境衞生,在接觸動物或清理其排泄物後,要用皂液徹底洗手。

勿再以撲殺手段減少流浪動物

《文匯報 》,2010/11/9


 今年的施政報告,是第一次觸及動物權益,而早前,立法會亦辯論「動物友善政策」,立法會議員期望政府可以改善動物權益,看來,政府要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這幾年,筆者保持與動物團體和前線義工的接觸,無論從政策上還是在執行上,都讓我們感受到政策的僵化,和執行上存在對動物不公平的取向,甚至對一些動物團體,亦有敵視之意。

 前線義工,日復日、夜復夜地挽救流浪動物於水火,很多時,當流浪的貓犬被漁護署捉後,義工們都只能抱「救得一隻得一隻」的方法盡量營救。幸運的例子當然有,義工們曾透過議員辦事處向署方求情,救出動物,又或者被認可的動物團體領了出去,那麼,牠們就可以從署方這個鬼門關走出來。不過,被救的只是少數中的少數,當中有更多是被署方以所謂「人道毀滅」方式,了結生命。義工常說,漁護署是香港最大的屠夫,或許所言非虛。

 要有效減少流浪動物的數目,當然要從源頭出發。不過,撲殺(即人道毀滅)從來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反而是最殘酷的方法。漁護署曾經引用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指出用於狗隻的「捕捉、絕育、放回」計劃成效不彰,政府只信賴一項外國的研究,何其危險。如果以此拖慢推行計劃的速度,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一項適用於貓隻的類似計劃,叫做「CCCP」(Cat Colony Care Programme, 貓隻領域護理計劃),過去十年,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一直在推動這個計劃,按這個本地的研究計劃顯示,在某一個研究地點的貓隻領域的數目,由2002年的107隻流浪貓跌至去年只有18隻。無用殺戮,只需用溫和的方法,假以年日,成效自然彰顯。如果當年繼續用人道毀滅的方式,相信今天這個研究點的流浪貓隻,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政府當局一直信奉國際組織的意見,但在處理流浪動物的課題上,當局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世界衛生組織(WHO)關心瘋狗症的問題,而與此有關的課題,就是狗隻數目過量引致的。不過世衛指出撲殺狗隻,不能有效控制狗隻數目,最有效的方法,反而是控制狗隻買賣和絕育。所以,筆者促請政府盡快並重新與區議會討論適用於狗隻的「捕捉、絕育、放回」計劃,在上一屆區議會,已經有九個議會首肯嘗試,但是,政府又用流浪犬主人誰屬的技術原因,不予推行,至今令計劃零進度,如果再拖延計劃,只會令這個最有效減少流浪動物源頭數目的計劃無法實施,最受害的既是將被殺害的動物,亦未能令社區內市民與動物和平共處。

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

失犬五年不報或控疏忽

《蘋果日報》,2010/11/5

「我唔知原來唔見咗隻狗要報失,如果真係俾漁護署告我覺得有啲寃枉」。有狗主 5年前遺失西施狗,上月突接獲漁護署通知尋獲其狗,但因她當年沒報失,該署可能因她管理動物不善提出檢控。

陳小姐於 04年 9月飼養一頭雌性西施狗,當時替狗隻領取了牌照、植入微型晶片及接種狂犬病疫苗。翌年陳小姐離港外遊,愛犬隨女兒到觀塘一公園散步時走失,一直沒尋回。她估計狗隻或遭遇不測,沒想過報失。


觀塘走失葵涌撿回

上月她接獲漁護署來電,稱有市民於葵涌區撿到此頭西施狗,着她到新界南動物管理中心辦理手續。「根據晶片嘅資料證實到隻狗係我嘅,漁護署話我要唔要番隻狗,都要去辦手續,同埋可能被檢控疏忽照顧」。

翌日她到該中心簽署處理動物授權書,授權書列明「放棄上述動物,並不能使本人獲豁免因管理該動物不善而可能遭受的檢控」。漁護署又向她錄取口供,警誡她涉嫌在犬隻遺失事件中,身為犬隻畜養人觸犯《狂犬病條例》或《貓狗條例》。

陳小姐現時正等候漁護署的考量結果,「漁護署話我唔見狗時應第一時間報失,作為時間上嘅證明,家可能被檢控,會寄信通知我」。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市民沒報失寵物,該署會視乎每宗個案情況決定是否檢控。對於是否正循疏忽照顧的方向考慮檢控陳小姐,該署只稱個案仍在調查中。該署表示,沒有條例列明無報失狗隻會遭檢控,但狗主不報失,可能觸犯《狂犬病條例》,「條例列明喺公眾地方,蓄養人唔可以冇用狗帶或者其他方式控制其狗隻。另外規定所有超過 5個月大嘅狗必須領牌、植晶片同接種狂犬病疫苗,每隔唔超過 3年要再打疫苗同續牌。觸犯兩項規定,最高罰款都係 10,000元」。


違規檢控 8百宗

該署未能提供狗主因無報失而遭檢控的數字,只表示今年首 9個月,就上述兩項規定,分別有 274宗及 560宗檢控。現時條例只規定超過 5個月大的狗隻必須領牌、植入晶片及接種疫苗,對於其他由主人自發植入晶片的動物如走失,處理情況是否與犬隻一樣,該署未有回應。

漁護署提醒市民若遺失寵物,應盡快通知該署動物管理中心、警方、動物福利團體或獸醫診所等。該署會記錄個案資料,包括主人的姓名及聯絡方法、動物種類、顏色及特徵、遺失日期、時間及地點,以及晶片號碼等,並翻閱紀錄,若走失動物在動物管理中心,該署會聯絡主人領回及繳付相關法定費用,包括手續費 560元及扣留費每日 40元。
檔案編號: 1013052


團體回應

漁護署宣傳不足

關注動物權益團體動物地球總幹事黃繼仁表示,本港狗主普遍欠缺報失意識,「好多人唔知要報失,唔見咗就算,漁護署有責任宣傳,當然唔見咗隻狗冇諗住報失都幫唔落」,他認為漁護署應加強宣傳教育,「如果漁護署宣傳好多,大部份人都知唔見寵物有責任報失,『唔知』就好難再作為藉口」。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民建聯動議棄養寵物入罪

《成報》,2010/11/4 

 港人對動物權益日趨關注,民建聯的陳克勤在立法會動議,要求政府跟隨國際水平,將蓄意遺棄動物列作虐待動物罪,強制遺棄動物主人接受心理輔導。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就強調飼養寵物是嚴肅的承諾,市民不應中途棄養。   陳克勤聯同12個動物權益組織的代表,昨日攜同十多隻寵物到立法會門外請願,要求當局制定寵物友善政策。   他在立法會上提出12項建議,包括要求當局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將蓄意遺棄動物列作虐待動物罪,強制遺棄動物主人接受心理輔導。 周一嶽籲勿中途棄養寵物   多個政黨都提出修訂,自由黨的劉健儀建議設立公營動物醫院,為市民提供可負擔的寵物治理服務;公民黨的梁家傑亦要求當局研究,容許動物主人在備有足夠配備的情況下,攜同寵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   周一嶽表示,當局會不時訂立保障動物權益的相關法例,又強調飼養寵物是一個嚴肅的承諾,市民應考慮清楚,不應中途棄養,「令牠們流浪街頭,飽受飢餓和無人照顧之苦。」

動物友善政策動議通過

《星島日報 》,2010/11/4

立法會昨日通過促請政府制訂動物友善政策的動議及修訂案,提出動議的民建聯陳克勤促請政府檢討及修改現行的《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將蓄意遺棄動物列作虐待動物行為,並強制遺棄動物主人接受心理輔導等。公民黨的梁家傑要求,漁護署提供被遺棄寵物領養服務,提高領養比率。自由黨的劉健儀建議,設立公營的動物醫院,提供可負擔的寵物治理服務,並實行寵物食品標籤制,保障寵物食品的品質和安全。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表示,政府在考慮動物福利的措施時,需要從社會整體出發,平衡社會不同人士的意見和需要,尤其要顧及動物疾病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他認為,現行法例對動物已提供合適的保障,覆蓋範圍亦相當廣泛。當局會仔細研究是否有需要對重複犯虐待動物案件或案情嚴重的定罪人作出禁止飼養寵物的頒令,以及規定為貓隻植入晶片。

2010年11月3日星期三

團體籲設「殘酷虐畜罪」

《星島日報 》,2010/11/2 九個愛護動物團體聯同立法會議員陳克勤,昨約見漁護署、食物及衛生局官員,討論制訂動物友善政策,包括要求增設「嚴重殘酷虐待動物罪」、施虐者須接受強制心理輔導等,並建議資助市民替寵物進行絕育手術。會後陳克勤指漁護署反應正面。 強制施虐者心理輔導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表示,○六年起政府提高虐待動物罰則,但問題未見改善,建議增設「嚴重殘酷虐待動物罪」,當疑犯導致動物嚴重受傷、殘廢,甚至死亡時,應判處更高罰則,包括接受強制心理輔導及修讀相關課程。他認為,疑犯虐待動物,反映其心理不平衡,長久下去或進一步衍生暴力行為,影響社會。他又建議,完善動物管理制度以監管動物銷售商,包括要求動物銷售商在當眼處張貼寵物來源及健康證明,為出售的瀕危動物提供適當的識別標籤,以及替出售貓隻植入晶片;一旦寵物出問題,可追查來源地。 他強調,政府應成立動物警察組,專責處理虐待動物案件,在搜證過程中發揮專業知識,加強阻嚇性及提升破案率,並設專線,供市民直接聯絡動物警察組,跟進虐待動物個案。對於民間推動以「捕捉、絕育、放回」的方式處理流浪動物,保護遺棄動物協會主席陳淑娟表示,與漁護署磋商近十年,署方仍態度強硬,她引述署方回應指「沒地方有好成功例子,如要推行希望得到全港市民差不多百分百同意才行」,質疑現時本港許多政策亦非全體市民贊成才推行。陳克勤補充,早前有九個區議會原則上支持在區內實行計畫,建議在該九區推行先導計畫,如效果理想可擴展至其他地方。

荔枝角寵物區安排招怨

《東方日報》,2010/11/2

當政府正擬增建寵物公園之際,現有部分公園已因開放時間問題引起市民不滿。啟用不久的荔枝角公園寵物活動區,現有開放時間定為晚上七時至翌日早上七時,狗主黃先生不滿「想早啲去都唔得」,質疑現有規劃直接影響活動區使用率。黃又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至今仍在公園豎立「不准寵物進入」指示牌,擔心會引起狗主與遊人爭拗。

深水埗區議會地區設施委員會主席郭振華承認曾接獲不少街坊反映,要求提早開放活動區。郭亦會提醒康文署於適當位置加設指示。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事前已就開放時間徵詢當區區議會意見,活動區內亦設有意見收集箱,讓市民提供意見,以便年底檢討。就指示不清一事,發言人指,顧慮到其他遊人需要,寵物只能使用公園兩個指定出入口及通道,故其他出入口仍會豎立不可攜帶寵物進入告示。

流浪貓狗 網民齊救 申請基金首天投票 674項目曝光

《香港經濟日報》,2010/11/2

  李嘉誠基金會出錢,鼓勵市民構思和實踐創意善心活動的「Love Ideas, Love HK集思公益計劃」,昨日首天進行網上投票,674個入圍項目曝光,主辦機構同步在網站公布最多人投票,而暫時領先的5個項目,老杜發現,一些關注流浪貓狗的計劃特別受網民認同。

派罐頭 提供絕育服務

  這個創意的公益活動,由網民話事投票選項,然後由基金會俾錢資助。老杜瀏覽過網站,發覺5個申請金額的類別,2個最多人投票支持的,都是與被遺棄的貓狗有關(見表),其一是組織學生義工到狗隻收容所服務,其二是提供絕育手術服務(截至昨晚10時)。

  還有一個向流浪貓派貓罐頭的申請,亦甚獲網民支持,在其申請2.5萬元資助的類別中排第5位,即是頭5位最多人投票支持的項目。

廖安麗林超榮 亦申請

  另外亦有名人申請,如演藝人廖安麗申請2.5萬元辦短片拍攝比賽,呼籲市民簽器官捐贈卡、電台節目主持人林超榮申請1.9萬元,讓低收入家庭和南亞裔少年、新移民與食家同桌,認識中華美食。

  以機構名義提交申請的有中英劇團藝術總監古天農,申請30萬元成立天水圍劇團,讓新移民助人自助;由前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做主席的防止青少年吸煙委員會,就想6.1萬元推動青少年戒煙。

  投票截止日期為11月21日,獲最多票數的首25%申請計劃,可以獲李嘉誠基金會資助進行有關活動。Love Ideas計劃分開5個金額類別資助,以個人名義申請最多可獲2.5萬元,團體申請最多30萬元。在600多個入圍申請項目中,不乏創意構思,市民最好到網站瀏覽個別項目的服務對象和目標,才投下神聖一票,而每個登記電郵戶口,只可對同一個項目投一票。投票可登入www.loveideas.hk。

民建聯倡設動物警察組 陳克勤籲訂動物友善政策 立會明動議辯論

《文匯報》,2010/11/2 

 香港近年不時出現虐待動物個案,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民建聯議員陳克勤將於明日於立法會動議辯論,促請政府制訂「動物友善政策」,保障動物權益。他昨日表示,現時政府對懲處虐待動物行為執法力不足,應全面檢討現行的相關法例,並提出20多項改善保護動物權益的建議,如政府應對一些極殘酷的虐待動物行為,增設嚴重虐待動物罪行,以及設立專責的動物警察組,處理全港的虐待動物案件。同時,政府亦應強制觸犯虐待動物的人士作心理輔導及修讀動物友善的課程。  陳克勤昨日下午聯同多個愛護動物團體,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和食物及衛生局官員會面,並提交民建聯動物友善政策建議書,從懲罰虐待動物,完善動物管理制度,改善處理流浪動物等方面提出建議。他指出,懲處虐待動物行為的罰則雖於06年有所提高,但虐待動物問題仍未見獲得改善,主要是執法力不足,及對有關罪行的量刑偏低。 促設殘酷虐待動物罪行  他建議,政府應以照顧動物者責任和避免虐待行為為原則,全面檢討現行法例,除了可考慮進一步增設嚴重殘酷虐待動物罪行和設立動物警察組外,律政司亦應主動就一些明顯量刑不足的虐待動物案件提出上訴。  對於早前市民不滿漁護署職員捕捉流浪動物的手法,陳克勤形容,流浪動物管理是整個動物友善政策中最為複雜的部分,較有效處理問題的方法,需從飼養者責任、動物登記制度,以至流浪動物的管理等多方面作出改善。他建議,政府應將蓄意遺棄貓狗視為虐待動物行為;至於改善捕捉流浪動物的方式,可以研究推動「捕捉—絕育—放回」的處理流浪動物的方式。 望增加寵物康樂設施  施政報告中首次提出增加寵物公園的數目,民建聯區議員鄭泳舜表示,現時容許動物活動的公共空間不足,政府有關做法是回應了市民的訴求,但希望可以進一步增加寵物的康樂設施數目。同時,現時政府與許多動物福利團體的聯繫不足,亦應加強這方面的聯繫,以更妥善處理動物權益的問題。

2010年11月1日星期一

西貢野豬橫行村民無寧日

《東方日報》,2010/11/1

「野豬出沒,注意。」野豬近年頻頻在鬧市及鄉郊出沒,僅今年頭九個月,漁護署已接獲二百五十多宗野豬出沒舉報個案。近月西貢清水灣道的村民也飽受野豬滋擾,每當入黑,野豬便空群出動盤據村內停車場,爭吃途人餵飼流浪狗的狗糧。野豬身形巨大,村民擔心被襲擊外,有村民駕車時為逃避野豬險釀車禍。野豬狩獵隊直指,目前要出動的個案多到「做唔切」,估計今冬出動次數更多,惟申請出動的手續繁複,實在難以配合現今野豬急速繁殖的數目。

晚上八時許,一頭雄性小野豬在停車場前後兩次走出來,與流浪狗爭食。

西貢清水灣道大環頭及相思灣一帶村民,近日在村內出入時無不提心吊膽,擔心隨時會誤墮「野豬陣」。每到入黑時分,大環頭的村口停車場便會變身成野豬樂園,大大小小的野豬在路上團團轉覓食,令村民甚感煩惱之餘,更恐影響人身安全。

曾放置獸籠捕捉

據了解,該村有村民為免撞倒突然衝出馬路的野豬,要急煞車輛及扭而差點發生車禍,亦有私家車被野豬撞凹「泵把」。有攜同小朋友在停車場玩耍的外傭,得悉有野豬出沒後,更要急急離開,擔心少主被野豬襲擊。有裝修師傅更向村內客戶表明,若裝修後出現正常損毀,可無償協助復修,但若遭野豬撞擊損毀,則需另外付費維修。

大環頭有村民稱,在村內曾目睹至少四頭、分別是兩大兩小的一家四口野豬在停車場出沒。他稱,野豬群多於黃昏後出動,牠們會先走到停車場盡頭位置,然後慣性地走近幾個放置在路邊的白色小盆,進食盆內的食物及清水後,才「打道回府」。他指有村民為對付野豬曾於山上放置捕獸籠,並成功捕獲一頭野豬,而附近的相思灣、龍蝦灣,以及西沙路一帶,近期亦有野豬出沒。

本報記者根據村民描述,上周一連多晚在該村停車場守候,果然每次均發現野豬蹤影,牠們身長約有三至五呎,出沒時間約為晚上七時至八時許,每次覓食過程歷時數分鐘。牠們一般會在停車場後方的山邊叢林竄出,有的會單獨出沒,有的則在野豬媽媽帶領下沿停車場後方斜坡小路出現。在野豬出沒前,記者目睹有兩名市民駕駛私家車抵達,兩人將帶備的狗糧放在路邊的白色小盆內,餵飼流浪狗,孰料體形龐大的野豬亦一擁而上,嚇得野狗也退後不敢爭食。

個案多到做唔切

至於鄰近的相思灣,近日亦有村民稱目擊野豬的出沒,尤其靠近垃圾站位置,每逢清晨及入黑後,均會有野豬在上址尋找食物。相思灣村村務委員會會長林傳表示,若果野豬情況失控,會向當局反映。他指,多年前曾試過有十多隻野豬在相思灣泳灘游泳,村民嚇得目瞪口呆。

就大環頭一帶野豬為患,西貢狩獵隊隊長陳更指出,現時仍未接獲漁護署通知要到大環頭一帶狩獵野豬,但他坦言,現時要處理的野豬出沒個案多到「做唔切」,因本港現正踏入秋冬季節,屬野豬入侵民居的高峰期,估計今冬狩獵隊需要更頻密出動。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未接到上述一帶村民的投訴野豬出沒個案,該署會派員跟進上址情況,若有需要會有採取進一步行動。發言人稱,若市民遇見野豬需保持鎮定及保持距離,切勿主動走近或用物件驅趕,若人身受到威脅,應致電報警求助。發言人稱,市民切勿餵飼野生或流浪動物,不僅會引來動物前來覓食,亦會造成環境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