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2019/7/5
環團一項蝴蝶調查發現,「明日大嶼」計劃附近的南大嶼塘福有非常罕見的幸運轆蛺蝶,是相隔十四年再現蝶蹤,此品種蝴蝶漁護署歷來只發現兩宗,民間記錄亦不足十宗。環團指一四年在南大嶼一帶進行調查以來,已累積記錄一百四十五種蝴蝶,擁有六至七個蝴蝶熱點,擔心填海計劃會令蝴蝶失棲息地。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因應「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新增位於南大嶼的塘福及水口兩個普查地點,並於四至六月在兩地進行四次初步蝴蝶生態調查,錄得七十四宗記錄,包括五種非常罕見蝴蝶。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引述漁護署資料,今次在塘福發現的幸運轆蛺蝶只在○五及一九五七年有官方記錄,相信今次調查有助確定該蝶在本地的分布。
塘福水口濕地 有利繁殖
單表示,幸運轆蛺蝶是一種熱帶地區蝴蝶,一般分布在南亞及東南亞,是一種中型蝴蝶。該蝶外形呈橙色,有黑色暗紋,眼睛淺灰色,品性較「乖」,不像其他品種般怕人,市民觀賞時相對容易接近。他又稱,除幸運轆蛺蝶外,他們亦於塘福發現了同樣非常罕見的尖翅弄蝶。
他續稱,南大嶼擁有豐富生態資源,有多個蝴蝶熱點,包括貝澳、籮箕灣及長沙等,而新增的塘福和水口更擁有複雜的生態環境,如村後繁茂的樹林和大片由棄耕農田演變而成的濕地,為蝴蝶提供理想覓食和繁殖地。他擔心填海計劃會在本屬封閉式道路的南大嶼一帶建造開放式道路,屆時大規模及滲入式的發展,勢令蝴蝶熱點大減,「隨時即刻冇咗八成或一半」。
年度普查 錄55罕見品種
另綠色力量今年度計劃的十二個普查地點,共記錄一百七十八種蝴蝶,包括五十五種罕見及非常罕見品種,其中沙頭角、大欖郊野公園及白沙澳與荔枝莊錄得最多品種。團體在沙頭角發現一百三十五種蝴蝶,當地接壤紅花嶺,批評政府九三年已提出設郊野公園,惟一七年才落實,促當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