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2021/3/29
港府滅鼠無能,雖然不斷引入新科技,惟成效欠奉,鼠患指數仍屢創新高。食物環境衞生署去年更接獲逾萬宗鼠患投訴,當局又再斥資擬展開新試驗計劃。「東方報業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批評港府滅鼠假大空,措施「離地」閉門造車,使冤枉錢,成效更不如民間小智慧。本港環境衞生欠改善,垃圾圍城鼠蹤處處,受訪者更不滿食環署高官失職仍可升職加薪,炮轟港府高薪養廢官。
老鼠肆無忌憚在各區橫行覓食,帶來衞生及健康隱患。食環署去年接獲逾萬宗鼠患投訴,2021至22年度再斥資約2.5億元滅鼠,並計劃再利用新科技,在荃灣楊屋道街市推出先導計劃,透過應用物聯網技術部署鼠餌盒等加強滅鼠。有議員批評當局常稱加強滅鼠,但仍不時有市民投訴鼠患問題無改善,回家時更要與鼠爭路。有滅鼠專家憂當局花額外成本,對鼠患問題亦「知而不行」,效益成疑。
措施離地 閉門造車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於上周四至六以手機東網APP及街頭問卷形式,成功訪問303名18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港府花大量公帑引入新科技滅鼠,但去年仍接獲逾萬宗鼠患投訴,52%受訪者批評港府只識使冤枉錢,效益存疑;25%斥當局滅鼠閉門造車,不及民間智慧;17%揶揄屢敗屢試,當局滅鼠措施離地。
疫區及街市多次大清洗,很快再現鼠蹤,60%受訪者直斥是門面工夫,垃圾依舊堆積;20%轟治標不治本;16%質疑清潔做騷求其洗。
鯉魚門度假村檢疫中心爆鼠患,有老鼠在醫療垃圾袋中覓食,53%受訪者斥滅鼠不力,公共衞生烏煙瘴氣;26%憂增播疫風險;15%認為社區鼠患響警號。
多區遍布垃圾,有垃圾站垃圾箱不足經常爆滿,62%受訪者批評部門不作為,成老鼠溫床;18%歸咎配套設施不足;16%直指本港衞生環境無改善。
鼠患指數屢創新高
本港鼠患指數屢創新高,已累計15宗大鼠戊肝傳人個案,36%受訪者斥當局滅鼠執行力度不足;35%批評港府滅鼠假大空;17%揶揄國際金融中心淪鼠病之都。
對於食環署前署長劉利群滅鼠不力,仍可升職加薪,70%直斥港府高薪養廢官;14%轟尸位素餐「hea住做」;12%直指滅鼠不力遺爛攤子。
綜觀情況,大部分受訪者批評港府滅鼠不力,公共衞生烏煙瘴氣,社區鼠患響警號,當局卻束手無策,直斥部門不作為,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淪為鼠病之都。
另稿:
每年逾億花費 不及民間小智慧 高科技滅鼠淪口號
港府滅鼠工作大花筒,不斷倒錢,過去11年耗資近17億元公帑防治鼠患,惟去年上半年的鼠患參考指數仍維持3.6%的高位,而2019年更高達4.2%,是自2009年以來最高。有專家批評港府高科技滅鼠只流於表面工夫及口號,質疑工作成效低,令鼠患一直纏擾不休。
監管不力 食署職員屢被揭蛇王
本港多區遍布垃圾,如舊區街道、後巷、天井垃圾堆積,惹來蟲鼠問題不斷。而近月港府多次封區強制檢測及大清洗,亦被踢爆用洗街車沖洗街道後,沒有清走垃圾,只是將垃圾掃入排檔底,街道垃圾依然。面對鼠患圍城,食環署防治蟲鼠組職員曾多次被揭「蛇王」偷懶,當局被轟監管不力。
全球16宗大鼠戊肝 港佔15個案
本港鼠患問題持續惡化,2018年更爆出全球首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截至去年12月底,全球16宗相關個案,本港已佔15宗。街市鼠輩橫行,一旦有老鼠「躝過」食物及汽水罐面,或遺便溺在罐面,不知情市民隨時「中招」,感染各類傳染疾病甚或是大鼠戊肝。有醫學界警告,社區出現老鼠是響起警號,反映環境清潔不足。
港府治鼠技窮,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制訂今年防治鼠患及蚊患的工作計劃及指標,惟會上滅鼠工作多是老調重彈,如在鼠患嚴重地區增加熱能探測攝錄機偵測,以及新增平台即時向各部門發放鼠患參考指數等。但其實食環署去年已經進行熱能影像攝錄機測試,被業內人士批評未能對症下藥。
食環署近年引入不少新科技滅鼠,包括氣壓滅鼠器、夜視攝錄機及熱能影像攝錄機等,惟種種科技仍未能成功滅鼠。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則批評當局使用高科技收集數據滅鼠是表面工夫,叫市民消除老鼠「食、住、行」三方面亦流於口號,未有實際執行,認為應加強改善環境及執法力度,以提高阻嚇力。
港府過往平均每年動用1.5億元滅鼠,估計每隻老鼠涉及開支約4,000元,惟成效不彰。高科技更被揶揄不及民間智慧,有網民自製低成本高效捕鼠器,包括在水桶放入鼠餌,再封上保鮮紙,老鼠便自投羅網,當局或可以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