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 Kung Pao A10 港聞 |1169 Character(s) |2022-07-19
大公報記者葉浩源、古倬勳
一頭受傷野豬昨晨闖進西灣河救護站,撞倒一名正進行圍捕的漁護署人員,令野豬問題再次引起大眾關注。新成立的環境及生態局聯同漁護署本月5日建議擴展「禁餵區」至全港,提升最高罰款至十萬元及監禁一年,並將定額罰款設為五千元。
有議員指出,過往應對野豬的措施跟不上其繁殖速度,質疑署方能否對全港「禁餵區」有效執法。有市民則擔心易誤墮法網:「我本來放狗糧餵狗,點知被野豬食咗,新例之下算唔算犯法?」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接受《大公報》訪問表示,過去十年,本港野豬傷人的數字反覆上升,主因是市民餵飼,令野豬習慣接觸人類,在市區更頻繁出現,甚至襲擊人類。他直言過去因受環保組織施壓,政府在制訂打擊野豬出沒的政策不夠進取。漁農署自2017年透過將野豬絕育、避孕及搬遷至郊外的計劃,卻未能追上野豬繁殖的速度。
野豬屢「作案」
首5月25人受傷
據漁護署數據顯示,由2016至2022年接獲的野豬出沒或滋擾數目幾乎每年遞增,高峰為去年的1417宗,而截至今年5月則有383宗,在政府加強打擊野豬後數字有回落趨勢。然而,野豬傷人個案卻不跌反升,由去年全年22宗升至今年5月為止的25宗,情況並不樂觀。
何俊賢表示,環境及生態局和漁護署建議擴展「禁餵區」至全港並增加罰則,相信能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惟對署方能否有效地執法抱懷疑態度。「漁護署本身對指定『禁餵區』都未能執法得好有成效,要捉嘅野豬又捉唔晒。未來將『禁餵區』擴展至全港,咪更加唔夠人手?修訂法例加強監管罰當然係好事,但最重要係執法配唔配合得到。」
參考近年檢控違例餵飼野生動物(包括野豬)數字,何俊賢的憂慮似乎有跡可尋。
漁護署公布2021至2022年錄得111宗檢控個案,成功定罪佔89宗,罰款由200元至1500元不等(平均833元)。雖然檢控個案及罰款金額均比上一個年度為高,但普遍仍屬偏低水平。
協調各部門進行全港大執法
何俊賢認為,在新措施下打擊野豬的效果,需視乎環境及生態局能否有效協調各政府部門,例如聯合漁護署和食環署,以至警方亦可對非法餵飼或亂拋垃圾行為加強執法。他對局方的協調作用表示有信心,建議局方可組織各部門進行全港性大型執法行動,正如大規模檢控違例泊車,相信能起到更大的震懾作用。此外,亦需在新界地區加大捕捉野豬的力度,減少對當區居民的安全威脅和保護農場利益。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最近強調,政府的目標並非要滅絕野豬,而是通過捕殺已改變習性,經常到民居覓食的野豬,故希望制止市民餵飼的行為,讓野豬回復「天性」,包括遠離市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