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星期一

「籠養」雞隻無法展現自然天性 市民變相成為不知情幫兇

週四 2022-11-03

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4%BF%9D%E8%82%B2/%E3%80%8C%E7%B1%A0%E9%A4%8A%E3%80%8D%E9%9B%9E%E9%9A%BB%E7%84%A1%E6%B3%95%E5%B1%95%E7%8F%BE%E8%87%AA%E7%84%B6%E5%A4%A9%E6%80%A7-%E5%B8%82%E6%B0%91%E8%AE%8A%E7%9B%B8%E6%88%90%E7%82%BA%E4%B8%8D%E7%9F%A5%E6%83%85%E5%B9%AB%E5%85%87?fbclid=IwAR0hB4m7R4fJlqyj6_SQmzVDZFUtcHfmZ_DjdFM85XRJa6F6QwWpxPePVJM

地球共惜於2022年7月期間委託了香港民意研究所以電話訪問形式搜集了1,000位市民的意見,分析市民對雞蛋生產模式和產蛋母雞的認知、食用及購買雞蛋的習慣和意願。結果顯示67%受訪市民認知雞隻能夠感受到痛苦和恐懼,但只有不足一半(43%)的受訪者意識到食用雞蛋會間接造成雞隻痛苦。

事實上,雞隻是有感知的動物,牠們喜歡飛往高處棲息、築巢建立安全感,用沙清潔身體(沙浴);牠們需要自由行動,四處抓扒及探索。在自然界的母雞,每年生產約10-15隻雞蛋。母雞產蛋後,營養消耗很大,體質下降,在秋天時便會換羽停產,讓體力恢復,過程一般需要3-4個月。

現時香港消耗的雞蛋大部分仍來自「籠養」模式,「籠養雞蛋」的生產模式把產蛋母雞困在狹小的鐵籠裡密集式養飼,空間只有A4紙大小,母雞不但無法展現自然天性,更甚至因環境擠壓而互相踐踏至死亡。在工業化農業中,產蛋母雞一生都沒有被人道對待過。當母雞的產量下降,便會被送往屠宰。

調查結果亦顯示,75%受訪市民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自己食用雞蛋的生產模式(包括產蛋母雞的飼養環境)。雖然市民目前沒有足夠渠道認識自己食物的生產過程,但72%受訪市民認為有需要讓消費者知道產蛋母雞的飼養模式。

當受訪者知道非籠養的產蛋模式可讓雞隻的生活空間更寬敞, 79%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支付額外4%或以上的價錢支持,當中更有43%的受訪者願意支付額外20%以上的價錢購買。總括而言,香港大眾對籠養雞蛋的問題關注尚有待提高,但市民在動物福利的議題上持開放及支持的態度。地球共惜鼓勵市民可多了解自己食物的生產過程,避免在不知情下成了殘虐母雞的幫兇;更可以選擇蔬食生活,減少動物的痛苦。

非籠養的飼養方式是滿足產蛋母雞基本動物福利的最低標準。全球至今已有二千多個企業承諾制定「非籠養雞蛋採購政策」,香港亦有多個企業集團相繼公佈全面轉用非籠養雞蛋的承諾,當中包括酒店集團、餐飲企業、超級市場 等。地球共惜期望香港有更多企業趕快與國際趨勢接軌,回應消費者的需求,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承諾停用籠養雞蛋,以促使業界淘汰使用如此殘忍及過時的飼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