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 Tao Daily A08 每日雜誌 |1009 Character(s) |2023-01-17
文: 謝偉銓,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
香港近年野豬為患,原因之一是有少數市民「愛心爆棚」,走到山邊將野豬當作寵物餵飼,令到愈來愈多野豬變得不怕人類,不時走出市區覓食,對居民及郊遊人士造成滋擾,以至發生多宗襲擊傷人個案。政府因而提出修例,將禁止餵飼野生動物的範圍,由原來的幾個指定區域,擴展至覆蓋全個香港。
其實市民餵飼只是近因,底因是香港的野豬已全無天敵,形成過度繁殖及生態失衡。香港曾有老虎出沒,但最後一次發現虎蹤已是七十多年前的事。港府其後成立野豬狩獵隊,希望代替老虎控制野豬數目,但不知何解,當局在毫無諮詢之下,於二○一九年突然將所有野豬狩獵隊解散,令問題變本加厲。
漁護署在一七年推行野豬避孕絕育計畫,當時已有不少專家及議員質疑其成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結果事實證明該計畫完全失敗,但署方花了多年時間,才恢復獵殺野豬的政策。可能又礙於有些所謂的「愛護動物」人士反對,獵殺行動僅偶爾為之,遠遠追不上野豬的繁殖速度,亦缺乏明確的控制野豬數目和活動範圍目標。
禁餵令不涵蓋野鴿貓狗
與多年前的馬騮為患問題一樣,政府應對野豬問題只懂見步行步,「逼到埋身先做」,缺乏積極性、前瞻性和周詳計畫。在速度方面,亦如同政府的其他許多政策和計畫,研究要三年、測試要三年、修改法例又用多三年,期間香港的野豬數目不知又翻了幾番。
更令人不解的是,今次「禁餵令」的涵蓋範圍,原來並不包括野鴿和流浪貓狗,因為該等動物在法律上被歸類為「馴化類動物」,即使實際上是在野外出生,也不算是「野生動物」。部分市民在市區餵飼野鴿,導致其過度繁殖,造成日益嚴重的環境及公共衞生問題,同樣並非在近幾年才出現,為何不趁今次修例一併禁止呢?官員推說會在下一次修例處理,是否要市民等多三年又三年呢?
除了非法及不恰當的餵飼,部分市民還會因宗教或無力餵養等理由,將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種類動物,在香港野外胡亂放生。很多時候,有關動物都會因缺乏覓食能力或不適應香港環境而死亡,放生變成殺生。若有關動物僥倖能夠存活,甚至落地生根,也未必是好事,因為可能會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危害某些本地物種以至威脅人類。政府多年來對有關問題若非視而不見,便是束手無策,令商業放生活動日益猖獗,愈來愈多可能威脅本地生態的「另類寵物」被人任意輸入和販賣。
隨着舊有的環境局重組及易名為「環境及生態局」,筆者期望局方能夠積極行事,不再遇難避事,更加快速、有效地應對香港各種生態失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