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昨天(10月19日)表示,香港動植物公園一隻接受隔離觀察的松鼠猴昨天死亡,漁農自然護理署會進行動物屍體解剖化驗,以確定其死因是否與早前死亡的其他猴子相同。
本報記者報道
該松鼠猴是在10月16日被康文署發現活動反應異常而隔離治療的兩隻猴子之一,現時有餘下的一隻松鼠猴,以及自10月13日開始隔離的白臀長尾猴仍然接受隔離觀察和藥物治療。由10月13日至今,公園共有10隻猴子死亡。
松鼠猴在10月16日隔離
最新死亡的松鼠猴分布在南美洲一帶,牠體型細小,動作靈敏,喜歡在日間活動,屬樹棲性動物,但偶爾會爬到雨林低處尋找昆蟲或水果等食物。牠們結群聚居,每羣十至三十頭不等,並能發出多種不同聲音,以便與同伴溝通或向牠們發出警告。雌性松鼠猴每胎通常生一頭幼猴。幼猴出生後即能爬樹,由母猴全力照顧。松鼠猴是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糧包括昆蟲、鳥卵、水果、堅果、花朵、種子及花蜜等。
康文署會繼續關閉香港動植物公園的哺乳類動物區,以密切監察園內動物健康情況,並繼續為照顧動物的員工提供保護裝備和提醒員工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現時相關工作人員的健康正常。
據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日前稱,公園在10月初因維修籠舍附近花床底的灌溉用喉管,曾進行翻土工程,不排除哺乳類動物區工作的員工,穿著的鞋可能沾有泥土,帶到在籠舍內,令猴子直接接觸病菌;亦有可能已受感染的猴子體內含有高濃度病菌,經與其他猴子有親密接觸而傳染。
死前2日食慾降 反應慢
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檢驗及檢疫)薛漢宗表示,確認猴子死因是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敗血病。類鼻疽是常見病菌,一般儲於泥土及水,香港動物也曾有零星個案,今次猴子屬外來品種,據外國經驗,這些猴子特別容易感染類鼻疽。據園方獸醫指出,猴子在突然死亡前兩日有食慾下降、較安靜、反應慢的情況,獸醫已採取一切可行措施醫治猴子,但兩日後猴子便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