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星期一

9猴疑染類鼻疽 引發敗血症致死 籠舍附近工程 翻出泥土病菌再傳播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A10 獨眼人間 |1084 Character(s) |2024-10-19

香港動植物公園9隻猴子離奇死亡,當局初步找到「元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周五(18日)傍晚表示,牠們是感染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起敗血症致死,暫推測與本月初猴子籠舍附近翻土工程有關,發病潛伏期與工程時間吻合,現等候泥土種菌結果以確定源頭。

楊潤雄周五稱,公園內哺乳類動物園區的猴子籠舍附近,10月初因應喉管維修曾進行翻土工程,或因工作人員之後穿着沾有泥土的鞋進入籠舍,令猴子受感染,繼而在猴子間傳播開去。

種菌測試 數天後有結果

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檢驗及檢疫)薛漢宗指出,署方對9隻猴子遺體進行包括傳染病、毒理學等化驗,發現所有猴子對甲型流感、猴痘、新冠等傳染病及農藥呈陰性。其後在一隻白面僧面猴的肝臟和脾臟發現大量細菌,經衛生署進行詳細化驗,確認全部猴子皆因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敗血病致死。薛解釋,靈長類動物感染類鼻疽的潛伏期約為一星期,以猴子而言,相信發病前5至7天受感染,與園方進行翻土工程的時間吻合,故推斷與該處泥土有關。

不過,當局在哺乳類動物園區採集了10個食物、9個水和25個泥土樣本進行化驗,初步顯示全部樣本均對類鼻疽病毒呈陰性。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說,現正對泥土樣本進行更深入的細菌培植(種菌)測試,料數天後有結果。

楊潤雄:不會出現猴傳人

楊潤雄指出,類鼻疽一般通過土壤及水源傳播,不會出現「人傳人」或「動物傳人」情況。康文署事後已採取多項預防措施,包括關閉哺乳類動物區、全面消毒清潔涉事籠舍、安排有關員工穿着保護裝備並進行類鼻疽病菌檢測,全部結果呈陰性。

徐樂堅表示,類鼻疽是本港風土病,去年有17宗人類感染個案,今年截至10月17日有19宗,無聚集性亦沒明顯上升趨勢,情況平穩。該病的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痛楚或腫脹、咳血等,嚴重者有機會併發肺炎、腦膜腦炎、敗血症等,有死亡風險。

若不幸受感染,可用抗生素藥物治療,惟須盡早求醫。人類感染類鼻疽的潛伏期通常為2至4周,惟亦可介乎1天至數年。徐提醒市民,在接觸帶細菌的泥土或進食未經煮熟且帶菌的食物和水時,會有感染類鼻疽的風險,應盡量避免接觸受污染的土壤;若需接觸,應穿上防護衣物、手套、水靴等,亦要注意食物衛生。

上周一宗人類感染個案

衛生防護中心周五公布,本月10日至17日再多一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一名居於深水埗的59歲女長期病患者本月5日起發燒及腹痛,兩日後入住明愛醫院接受治療,現情況穩定。

署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徐曉露表示,本月14日兩隻表現不適而被隔離的猴子,一隻當日死亡,另一隻經治療後情況穩定,為保險起見,至今仍未送返大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