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7324
圖:人為操縱之下,擺出怪誕造型的蛙。(攝影:Shikhei Goh)
近年數碼攝影盛行,拍攝成本大幅下降,攝影普及化造就了一班愛好攝影、志趣相投的發燒友,當中有一部分人以自然風景和動物作為題材,我們稱他們為「生態攝影師」。可是,過度追求社交網絡上的讚許和榮譽,令不少生態攝影師誤入歧途。他們故意更改動物的生活環境,甚至傷害、折磨、肆意殺害動物,以血腥換來華麗的構圖、震撼的畫面。
為求拍攝 摧殘蝴蝶
最近,香港鳳園蝴蝶保育區訪問了三百名市民,約有六成人表示曾目擊攝影師為求拍攝,進行「人工攝影方法」。有人不惜將遮擋鏡頭的植物枝葉摘去,更有人會把蝴蝶移往有利位置。這些行為不僅毀了蝴蝶的家,在移動過程中還常常導致它們支離破碎。蝴蝶在破蛹和交配時較易被捕獵,不久之前,就有一隻罕見的豹斑雙尾灰蝶在交配時被強行捉走,致使斷足,當場死亡。類似的虐待個案,該園每月至少發生一宗。有攝影師為了拍攝完美的蝴蝶翅膀,乾脆把蟲卵和幼蟲帶回家飼養長大,拍照前先放進冷櫃定形,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而在眾多生態攝影的對象中,雀鳥受到熱捧,蓋因它們於快門下凝固的飛翔動作、磅礡的覓食之勢,都深受觀眾喜愛,這令它們的不幸也相對更深。有的攝影狂熱者,會使用誘餌,吸引雀鳥到指定位置來高速拍攝,此方法稱作「誘攝」。誘攝造成禍害的例子數不勝數,曾有人將一條麵包蟲以鐵線及大頭針固定於樹技,結果覓食的雀鳥,因太靠近尖銳的鐵缐而被擦傷,更有連蟲帶針一併呑下的,致使刺穿內臟,一命嗚呼。數月前,有人在炎熱的中午時分,故意在田畝上用大石壓著一尾蛇,作為誘攝的餌,以吸引雀鳥前來覓食,冷血得令人心寒。除此以外,還有眾多鳥攝者在拍攝時樂而忘形,踐踏農田和生物棲息地,或是留下大量垃圾,破壞環境。
事實上,雀鳥攝影有一些必須要遵守的規則,卻經常被人忽略。這些守則包括:少用閃光燈;不要驚嚇、驅趕或餌誘;不要干擾鳥巢及周遭植被;拍攝雀鳥若有所受驚,應立刻停止。網絡亦流傳著一篇文章,由《博物》雜誌的微博賬號發佈,其中揭露多張獲「國家地理頻道」認可的生態照片,竟是藉虐待動物來造假,以吸引眼球。這輯照片出自多位印尼攝影師之手。相片中一隻隻青蛙,在人造花灑雨的沖淋下,緊抱一片翠綠的葉子擋雨,腿部卻滲出一絲絲血水。可以推斷,青蛙是在受傷的狀態下任人擺攝,文章更指出青蛙並不怕水,它們無需任何障礙物來擋雨。
令人更感氣憤的是,其他照片中,不同種類的青蛙還擺出種種違反自然的動作。有些只用後腿站立,前肢高舉擺出歡呼姿勢;有些更是手舞足蹈;另一隻青蛙的遭遇更是淒慘,攝影師在它身上放置不同動物,讓它倒頭頂一隻草蜢,或是背負一隻蝸牛佇立樹幹上,意圖營造共生和諧、互相扶持的氣氛,然而在相中,你會留意到青蛙疲態畢露。想不到這些表面看起來有趣生動的照片,拍攝過程卻原來如此殘忍。
潛攝禍患 令人憂心
水底攝影引起的禍患也一樣令人憂心。近年,由於學習潛水的成本下降,加上水底攝影技術和儀器質素提升,「潛攝」的門檻也不斷下調,吸引了不少潛水愛好者投身其列,香港的潛攝對象主要是海牛、海兔、海星、墨魚、蝦蟹和各式魚類,偶然遇上海馬一類,足夠令潛水員雀躍半天。不少潛攝愛好者為求拍攝一張令人羨慕的照片,故意破壞小丑魚棲息的珊瑚,採集隱藏於泥濘的墨魚蛋,或是私下捕捉海兔海牛養在家裡。也曾聽聞一位資深潛攝者,為一已私慾,拍攝一隻獨特的海兔後把它活活捏死,以免其他人拍到。
去年網上一個關於海洋保育的電台節目中,主持人訪問了一名資深潛水員,此人並不諱言,自己曾從野外捕捉、購買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困養鑒賞。可是有一天,他終於發現海洋生物最美麗的狀態,卻是在大自然廣闊的海洋中,從此就不再困養任何生物。這樣的覺悟,令人感動。
一張有意義、打動人心的動物題材照片,可以沒有構圖,也無需精準的拍攝技巧。在社交網站上,不難發現一張張尋犬照,以及社區貓狗受虐受苦的寫真。它們比那些炫耀拍攝技術、儀器價格的照片有意義得多,雖然再平淡不過,卻是動物遭遇不公的印記。正如兩年前的一個晚上,流浪花貓「MIU MIU」在順天邨上樓覓食時,於走廊被四男一女踢至半空,然後在地上滾動發出哀鳴,後肢重創,以至最終需要人道毀滅。網民將垂死吐血的花貓照片上載後,網絡上開始瘋傳,並引發全城緝兇,自此社會及傳媒對於虐待動物的新聞更為重視,維護動物權益的步履也得以前行一小步。由此可見,生態攝影作品要打動人心,必先自重,更要尊重大自然和每一個生命個體,才可堪稱「光與影的藝術」。
原刊於 8 月號 《趨勢》Roni Wong
http://trendhk.hk/?p=4226
近年數碼攝影盛行,拍攝成本大幅下降,攝影普及化造就了一班愛好攝影、志趣相投的發燒友,當中有一部分人以自然風景和動物作為題材,我們稱他們為「生態攝影師」。可是,過度追求社交網絡上的讚許和榮譽,令不少生態攝影師誤入歧途。他們故意更改動物的生活環境,甚至傷害、折磨、肆意殺害動物,以血腥換來華麗的構圖、震撼的畫面。
為求拍攝 摧殘蝴蝶
最近,香港鳳園蝴蝶保育區訪問了三百名市民,約有六成人表示曾目擊攝影師為求拍攝,進行「人工攝影方法」。有人不惜將遮擋鏡頭的植物枝葉摘去,更有人會把蝴蝶移往有利位置。這些行為不僅毀了蝴蝶的家,在移動過程中還常常導致它們支離破碎。蝴蝶在破蛹和交配時較易被捕獵,不久之前,就有一隻罕見的豹斑雙尾灰蝶在交配時被強行捉走,致使斷足,當場死亡。類似的虐待個案,該園每月至少發生一宗。有攝影師為了拍攝完美的蝴蝶翅膀,乾脆把蟲卵和幼蟲帶回家飼養長大,拍照前先放進冷櫃定形,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而在眾多生態攝影的對象中,雀鳥受到熱捧,蓋因它們於快門下凝固的飛翔動作、磅礡的覓食之勢,都深受觀眾喜愛,這令它們的不幸也相對更深。有的攝影狂熱者,會使用誘餌,吸引雀鳥到指定位置來高速拍攝,此方法稱作「誘攝」。誘攝造成禍害的例子數不勝數,曾有人將一條麵包蟲以鐵線及大頭針固定於樹技,結果覓食的雀鳥,因太靠近尖銳的鐵缐而被擦傷,更有連蟲帶針一併呑下的,致使刺穿內臟,一命嗚呼。數月前,有人在炎熱的中午時分,故意在田畝上用大石壓著一尾蛇,作為誘攝的餌,以吸引雀鳥前來覓食,冷血得令人心寒。除此以外,還有眾多鳥攝者在拍攝時樂而忘形,踐踏農田和生物棲息地,或是留下大量垃圾,破壞環境。
事實上,雀鳥攝影有一些必須要遵守的規則,卻經常被人忽略。這些守則包括:少用閃光燈;不要驚嚇、驅趕或餌誘;不要干擾鳥巢及周遭植被;拍攝雀鳥若有所受驚,應立刻停止。網絡亦流傳著一篇文章,由《博物》雜誌的微博賬號發佈,其中揭露多張獲「國家地理頻道」認可的生態照片,竟是藉虐待動物來造假,以吸引眼球。這輯照片出自多位印尼攝影師之手。相片中一隻隻青蛙,在人造花灑雨的沖淋下,緊抱一片翠綠的葉子擋雨,腿部卻滲出一絲絲血水。可以推斷,青蛙是在受傷的狀態下任人擺攝,文章更指出青蛙並不怕水,它們無需任何障礙物來擋雨。
令人更感氣憤的是,其他照片中,不同種類的青蛙還擺出種種違反自然的動作。有些只用後腿站立,前肢高舉擺出歡呼姿勢;有些更是手舞足蹈;另一隻青蛙的遭遇更是淒慘,攝影師在它身上放置不同動物,讓它倒頭頂一隻草蜢,或是背負一隻蝸牛佇立樹幹上,意圖營造共生和諧、互相扶持的氣氛,然而在相中,你會留意到青蛙疲態畢露。想不到這些表面看起來有趣生動的照片,拍攝過程卻原來如此殘忍。
潛攝禍患 令人憂心
水底攝影引起的禍患也一樣令人憂心。近年,由於學習潛水的成本下降,加上水底攝影技術和儀器質素提升,「潛攝」的門檻也不斷下調,吸引了不少潛水愛好者投身其列,香港的潛攝對象主要是海牛、海兔、海星、墨魚、蝦蟹和各式魚類,偶然遇上海馬一類,足夠令潛水員雀躍半天。不少潛攝愛好者為求拍攝一張令人羨慕的照片,故意破壞小丑魚棲息的珊瑚,採集隱藏於泥濘的墨魚蛋,或是私下捕捉海兔海牛養在家裡。也曾聽聞一位資深潛攝者,為一已私慾,拍攝一隻獨特的海兔後把它活活捏死,以免其他人拍到。
去年網上一個關於海洋保育的電台節目中,主持人訪問了一名資深潛水員,此人並不諱言,自己曾從野外捕捉、購買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困養鑒賞。可是有一天,他終於發現海洋生物最美麗的狀態,卻是在大自然廣闊的海洋中,從此就不再困養任何生物。這樣的覺悟,令人感動。
一張有意義、打動人心的動物題材照片,可以沒有構圖,也無需精準的拍攝技巧。在社交網站上,不難發現一張張尋犬照,以及社區貓狗受虐受苦的寫真。它們比那些炫耀拍攝技術、儀器價格的照片有意義得多,雖然再平淡不過,卻是動物遭遇不公的印記。正如兩年前的一個晚上,流浪花貓「MIU MIU」在順天邨上樓覓食時,於走廊被四男一女踢至半空,然後在地上滾動發出哀鳴,後肢重創,以至最終需要人道毀滅。網民將垂死吐血的花貓照片上載後,網絡上開始瘋傳,並引發全城緝兇,自此社會及傳媒對於虐待動物的新聞更為重視,維護動物權益的步履也得以前行一小步。由此可見,生態攝影作品要打動人心,必先自重,更要尊重大自然和每一個生命個體,才可堪稱「光與影的藝術」。
原刊於 8 月號 《趨勢》Roni Wong
http://trendhk.hk/?p=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