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03 城市定格 |2306 Character(s) |2022-06-28
撰文:譚淑美
談起水獺,香港人可能感到很陌生,連「獺」(音察)字也可能讀成「賴」。原來香港一直有水獺居住,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濕地研究經理柯嘉敏(Carmen)指,牠們主要在香港的后海灣出沒,而在會方管理的米埔(后海灣範圍內),透過紅外線監察器,也拍到牠們在行人木橋上乘涼的身影。但牠們的數量極少,Carmen引述數據指,香港暫時只記錄到7隻而已。
在以下訪問,Carmen會談到水獺的習性,原來牠們每天要吃體重20%的食物,主食是魚類,因此她指「牠們每天不是食就是瞓」。另外,水獺需要十分潔淨的淡水資源才能生存,牠們是環境有沒有被破壞的指標。
要入米埔,有幾個途徑,第一是成為香港觀鳥會的資深成員,第二是研究相關項目的學者或專業人士,第三也是唯一開放予公眾的,就是參與米埔舉辦的各種導賞團。由於是限制級別,是日記者到訪米埔,全程只遇到三四個似乎是來拍攝的觀鳥人士。人跡罕至,反而動物就見到很多,包括在太陽下白得發亮的小白鷺、極速穿越行人路的大蜥蜴等。
在遼闊的野外工作,Carmen常常會騎單車遊走米埔每個角落。又因米埔自然保護區遠離市區,由她的辦公室去最近的村莊餐廳吃飯也要半小時。問她平時怎麼解決午餐?她輕鬆地指自己會帶飯。
雖然這次行程見到很多動物,但水獺就見不到。Carmen解釋,一來牠們是夜行動物,二來牠們的數量很少。她更直言加入了WWF 5年以來(研究水獺由去年年尾開始),從未親眼見過香港的水獺。
先說數字,她引述香港大學的研究指,目前香港至少有7隻水獺,全在后海灣。「當中米埔有4隻。我們很想知道若花更多時間去做研究,數量會否增加。」
數量是如何計算的?原來是透過「執屎」行動。「若執到新鮮的屎,就可以查看牠們的DNA,去分辨每個個體。」她打開電腦,指着數據道:「7隻入面,有4隻雄性,兩隻雌性,一隻未知性別。」Carmen的辦公室已準備了「兩坨屎」讓記者拍照,其一是新鮮執到的,湊近聞到有點魚腥味;其二是放在一個圓錐形的玻璃體內,可清晰見到牠們排泄出來的魚骨。
曾在屯門出現
水獺目前被列入中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並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物種。中國的原生水獺包括有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和江獺。而在香港后海灣發現的全是歐亞水獺,Carmen停一停續道:「全世界共有13種水獺,若要辨認歐亞水獺也不難,例如牠們的鼻呈星形,尾是圓弧形,身體約長60至80厘米,尾長30至40厘米。」歐亞水獺的重量亦很輕,只有4至8公斤,這體形在水獺家族裏算是中等。
她想一想後補充:「古老的資料顯示,水獺也曾在屯門出現,但隨着該區發展,牠們漸漸絕了跡。」
為何水獺會被列在瀕危動物邊緣?
「根據歷史記載,香港以前應該有好多水獺,在六十年代有人更形容牠們很常見,直至八九十年代才慢慢絕跡。數量大減的原因,第一是狩獵,因那時人們會使用牠們的皮毛,及用其肝臟來製中藥;第二,城市的發展削弱了淡水資源。歐洲的水獺數目也在八九十年代下跌得很厲害,就是因為水質受化學污染。水獺對水質的潔淨度是很敏感的。」但她亦指出,隨着歐洲把水的質量提升,近年水獺的數量已有所增加。
所謂適者生存,
牠們的繁殖能力會否較弱呢?
「牠們在野外可存活的歲數只有五六歲,但牠們直至2歲半後才能交配。而雖然全年都可以交配,但每胎只生兩三隻。在后海灣,牠們面對最嚴峻的問題是,水獺BB可能會被流浪狗吃掉。成年水獺較兇惡,可以保護自己。」她耐心地答道。
暫時緣慳一面
水獺的習性是怎樣的?
「牠們是夜行動物,我們的紅外線相機也只在夜晚才捕捉到牠們的身影。在白天,牠們通常會睡覺,夜晚出來覓食,新陳代謝率很高,每天要吃體重20%的食物!而當中九成以魚類為主,因此牠們要成日『搵食』!牠們每天可能要捉到十多條魚才夠飽。」Carmen笑道。「牠們在米埔睡覺的地方,通常是蘆葦叢裏,或在樹根底下靠水的巢穴。」
雖然她沒親眼見過米埔的水獺,但翻看紅外線相機也見到水獺一些趣致的動作。「水獺是獨行動物,所以常見牠們單獨而行。較得意的影像是我們見過兩隻水獺在打交或玩耍,搔癢也很常見——牠們會在木板上滾來滾去,我也見過一隻全身蜷曲在休息中的水獺,最特別的是見過3隻水獺同行,牠們是一大兩小,我相信大的是媽媽,小的是牠的孩子。」她又帶點羨慕地指,上周有研究人員到訪米埔,與一隻水獺碰個正着,「當時他未入到保護區,地點為一個魚塘。他形容那隻水獺剛巧行過,就立刻竄入草叢中。這是較罕見的,因水獺是夜行動物。」
水獺產子後由媽媽照顧,老豆哪裏去?
「噢,老豆是不負責任的。哈哈哈!雄性水獺交配後最多只是逗留一陣子,當孩子出生,很多時已經離開了。」水瀨孕期多長?「約兩個半月。」
雖然水獺在野外只有約五六年壽命,但她指如果是人工飼養,最長可活到十多歲。紅外線相機也曾錄到牠們的叫聲,「咕嚕咕嚕咁叫!」她扮着水獺的叫聲,「我們也聽過水獺BB的高頻叫聲,有點似𠵱、𠵱、𠵱,我猜牠應該在呼喚母親。」
一般人看到水獺應該怎麼做?
「我們有一個網站平台,讓公眾匯報水獺的行蹤,不一定是見到牠的真身才匯報,若見到牠們的糞便、腳印,都可以留資料給我們。」這平台的連結是:https://wwf.hk/35o4egg。
水獺在野生動物的生態系統有什麼重要性?
「牠們是吃魚的,在食物鏈中扮演着較高的獵食者角色,因此很難講牠們的滅絕對食物鏈有什麼影響。但牠們需要非常潔淨的淡水才能生存,換句話說若我們見到水獺,即代表這裏的環境沒受污染。」
日常除了研究水獺,「數雀」也是Carmen的工作之一,「日出前就要回到米埔」。除了以望遠鏡觀察,也有用衞星追蹤,部分雀仔設置了電子監測儀器,通常附在牠們的尾部及爪部。她用手機展示一張照片,顯示工作人員在傍晚時分於池塘設網捉雀。「當牠們撞到網,工作人員就會將其取下,然後為牠們繫上儀器。」
marentam@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