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日星期二

辦庇護所收容流浪「毛孩」 阿棍屋傳遞無盡愛心

 Wen Wei Po A11 感動香江 |2074 Character(s) |2024-08-06

「生有所養,病有所醫,終有所歸。」這是阿棍屋創辦人謝婉儀對阿棍屋收容的每一隻「毛孩」的承諾。2015年底,謝婉儀將自己創建的動物庇護所命名為「阿棍屋」。與想象中的救助站不一樣,阿棍屋的每一隻動物都很乾淨,也很活躍,工作人員總是滿含笑意和動物相處。為了紀念因癌症病逝的愛犬阿棍,謝婉儀決定要讓更多的流浪「毛孩」得到庇護和照顧。

互相扶持改寫人生軌跡

謝婉儀與阿棍的初次相遇,是在一個繁殖場。當時阿棍已經兩三歲了,因為身體狀況不佳,沒有人願意領養它。謝婉儀說:「當時覺得它好淒涼啊,在繁殖場那裏沒有人要。」

這樣的一個生命,讓謝婉儀感到心疼,於是她決定給予它一個溫暖的家。然而幾年後,阿棍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而謝婉儀也不幸患病。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裏,面對這雙重打擊,謝婉儀咬緊牙關,堅持下來。儘管最終阿棍離開了她,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了謝婉儀的人生觀,促使她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動物

細心愛心融入日常工作

阿棍屋成立最初,只有謝婉儀和兩位同事一起運作,當時庇護所還只是一間舊鐵皮屋,內有五十多隻動物。如今,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近兩百隻,場所也擴大到了一萬多呎的平房裏。庇護所內的大部分動物都是狗,但也有羊、龜和雀鳥等其他動物

每一隻動物都有其獨特的需求和性格,曾經是幼師的謝婉儀並沒有太多照顧動物專業經驗,她在照顧它們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和學習。

每天早晨九點,謝婉儀和她的團隊開始一天的工作,清潔狗舍、餵食、給病犬喂藥、清理傷口、陪伴動物們散步、玩耍等,無不盡心盡力。「有幾隻狗仔需要坐輪椅,他們體重很重,通常就會需要兩個同事幫忙一起把他抬上輪椅。」謝婉儀指着一隻胖乎乎的狗說道。

像這些需要特別照顧的動物還有很多,有些因為身體殘疾,行動時會磨損其他部分的皮膚,需要及時清潔以免導致傷口潰爛;也有一些動物已經沒有自主排洩的能力,因此地面也需要經常消毒清潔。

無懼風雨守護生命

阿棍屋內,每種動物都有嚴格的分區,以保證所有動物的安全。小型犬所在的小狗區目前收養着120隻小狗。由於地勢低窪,小狗區幾乎是逢雨必淹。

謝婉儀位於錦田馬鞍崗的庇護所就在路邊,靠近為排水所建設的溝渠,每一次下雨她心中都崩着一根線。「一下雨就要看好了,雨一旦變大或者持續時間很長,就會倒灌。

2018年,強颱風「山竹」重創香港,阿棍屋也未能倖免。那是阿棍屋受損最嚴重的一次,設施被嚴重破壞,電力中斷,脆弱的頂棚也被整個掀起,不知所蹤,動物們需要臨時轉移。整個庇護所陷入一片混亂,動物們驚恐不安,需要馬上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我平時晚上都住在這裏,那麼多狗仔,我只能左手一隻,右手一隻,中間再抱一隻。總之,盡可能快的把他們放進室內其他地方。

被問及是否考慮換一個地方作為庇護所,謝婉儀很無奈地搖頭表示,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想到找到如此之大的場所來收養流浪動物,談何容易。但即便如此,謝婉儀始終堅持,確保每一隻動物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顧。她說:「如果我放棄了,這些動物該怎麼辦?」

經營阿棍屋並非易事,除了政府的資助、社會捐贈和寵物寄養費之外,阿棍屋沒有別的收入來源。然而,每個月阿棍屋都能接收一批新的流浪動物,他們之中一部分是來自漁護署無人肯領養的動物,也有好心人在路邊撿到的流浪動物,而更多的是因為各種原因,被主人送來的棄養寵物。

「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會在棄養的時候給我們一些錢,作為我們之後照顧這隻動物的費用。更多的都是直接丟給我們說不想養了就離開。

謝婉儀總結道,寵物年老是最主要的棄養原因,它們往往都有疾病,需要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又或者是全天候的細心照顧,也有一些人會因為結婚、離婚、生孩子、搬家、移民而棄養。

儘管現實殘酷,但在救助過程中總有一些溫暖人心的故事支撐着謝婉儀堅持下去。謝婉儀回憶起一位伯伯和他的寵物犬璐璐的故事。伯伯因病住進了老人院,無法再照顧璐璐,於是將它送到了阿棍屋。璐璐來到阿棍屋後時常在角落裏呆坐,眼神中透着寂寞。謝婉儀看在眼裏,心生憐憫,決定帶璐璐去探望伯伯。當璐璐看到伯伯時,立刻衝上前去,攬住伯伯,舔着他的臉,像是要把所有的愛都傳遞給他。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伯伯最終離世,巧合的是,璐璐也在同一天離開了這個世界。謝婉儀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它們就像有心靈感應一樣,一起走了。」

用生命影響生命

阿棍屋成立至今救助過全部動物大約1200隻,隨着規模逐漸擴大,每周六日,香港的青少年中心,或者私人公司、團體都會來到阿棍屋做義工活動。謝婉儀希望通過這些活動,增加人們對生命的尊重,這也同樣是給阿棍屋動物們找領養家庭的好機會。

動物救助是一項永遠完不成的使命,謝婉儀和同事之間達成了共識:「它們(動物)受傷了,來到我這裏,雖然我不知道未來的路會怎麼走,但至少此刻,我會先帶他們去看醫生。這一刻的救助已經是幫助它們了。

「生有所養,病有所醫,終有所歸。」這是阿棍屋成立之初,謝婉儀對所有動物的承諾,也是她對自己使命的堅持,她將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傳遞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