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 https://www.hk01.com/周報/383821/鄉郊動物-三-街貓捕影者葉漢華-在東北事物消失前-存檔
鄉郊發展不斷,當工程展開,鄉村耕住合一、人與動物共融的景象就不復再。自由攝影記者葉漢華擁有十年攝貓經驗,曾出版攝影集《街貓》及《拾貓》,在相片背後發掘流浪動物的故事。去年,他開始於東北地區擔當義工,為貓狗進行絕育工作,並沿路拍下貓狗的日常生活細節,為眼前的鄉郊事物存檔。
葉漢華在袋上繫上蚊香、頸上掛着一部單反相機便開始尋貓之旅。(歐嘉樂攝)
勾勒動物百態 探視生活軌迹
當東北日後發展,綠蔭田園、人與動物互相依存的景象都會隨之而消逝。葉漢華認為,人尚且能重聚,但無主的動物就再不復見。他於這些年來捕捉的影像,正為動物的生命作存證,每一幀照片所勾勒出的鄉郊動物百態,都值得被我們珍視。
採訪當日,記者與葉漢華走訪粉嶺北,跟隨他的步伐探視動物的生活軌迹。葉漢華在腰間繫上蚊香、頸上掛着一部單反相機便開始尋貓之旅。他談吐溫文,與貓交談時也是輕聲細語。他所拍攝的街貓,通常位於後欄、天井等較骯髒的環境,「偏偏因為那裏無人管理,所以不受騷擾。貓很聰明,在這麼惡劣的環境找到塊布,便是舒適的容身之處。」當記者隨葉漢華步入村內窄巷,又發現了更多貓的蹤迹。在一屋舍外,有人在小巷地上擺放了貓糧及一把打開了的雨傘,供貓兒遮蔭及用膳,葉漢華形容那是「貓餐廳」,「這裏已有幾代貓居住,人與動物共融是很自然的事。而且貓很有生活智慧,鐵皮屋頂已是牠們的安樂窩。」
有人在小巷地上擺放了貓糧,葉漢華形容那是「貓餐廳」。(歐嘉樂攝)
為什麼最常影貓?葉漢華表示,攝貓是較容易的事,只要與貓保持舒適的距離便可;但攝狗的難度較高,因為狗對人的反應較極端,要不不停吠叫、要不熱情地攀到人身上,所能攝入鏡頭的,大多是拍攝者入侵狗隻舒適圈的景象,難以捕捉到牠們最自然的生活狀態。直至大半年前,葉漢華獲藝文空間「house by kubrick」邀請,參與「你睇我唔到—新界東北動物紀錄展」,在古洞及粉嶺馬屎埔拍攝動物的生活百態,狗隻也就隨之被攝入鏡頭內。他指出,相片主題名為《存檔》,是由於當東北日後發展,許多鄉郊事物,包括貓、狗、牛、羊等動物都會隨之而消失,這輯相就是為當下的景象作記錄,將事物當成歷史般表達。
路上發現貓屍 嘆生存不容易
談到拍攝東北動物時最難忘的經歷,葉漢華憶述起他在古洞當義工時遇到的悲劇。「有次我入村時在小路上發現貓屍,村民推斷小貓可能是被狗咬死的。之後我到垃圾站,看看有沒有可裝貓屍的紙皮。我知道有一堆貓經常窩藏在垃圾站後,所以好奇看看,豈料就這樣發現另一條貓屍……那是我幾日前見過的小貓。」葉漢華慨嘆,發現兩條貓屍不過是前後15分鐘的事。對於鄉郊流浪貓狗而言,生存並不容易,「尤其是第二隻貓屍,因為牠較年幼,所以當時很難過,而且因為之前見過牠,所以印象較深刻。」
葉漢華坦言市區並不是適合鄉郊動物居住的地方,促請政府制訂妥善的動物安置方案。(歐嘉樂攝)
10月將有第一批東北村民大規模遷出,葉漢華預計屆時將有大量棄養情況,「尤其是作保安用途的狗,部份飼主會選擇遺棄或交到漁護署。」對於放寬公屋養狗限制,他認為是「有好過無」的方案,但長遠而言不是可行方法,「狗對於鄉郊環境很熟悉,習慣自由自在。而市區是不可能容許人與動物共融的,就算是私樓,管理處都會趕貓狗走,更不可能有鄉郊『貓餐廳』的存在。」他坦言市區並不是適合鄉郊動物居住的地方,促請政府制訂妥善的動物安置方案,「而非每一次發展,都是『殺到來』才計劃(動物安置)。」
上文刊登於第18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8日)《街貓捕影者葉漢華:在東北事物消失前「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