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星期四

43年集體回憶海洋公園恐6月玩完 連年虧損破產邊緣急撲54億救亡

《東方日報》,2020/5/12

有四十三年歷史的海洋公園瀕臨破產倒閉,政府申撥五十四億元「救亡」。公園自今年一月底因新冠肺炎疫情關閉至今,零收入但每月仍需應付逾億元開支,營運及資金流進一步惡化,下月底或面臨破產清盤危機,大熊貓等一眾動物及二千員工前途堪虞。港府為挽救公園,昨日宣布向立法會申請五十四億二千多萬元撥款,資助公園營運一年及償還約三十億元商業貸款等。財務委員會本周五(15日)將審議申請,立會各派意見紛紜,有議員聲言不排除反對撥款,「冇理由每年五十億養住個公園」。有學者認為,海洋公園「出問題就攤大手板問政府攞錢,畀得一次又有下次」,即使通過撥款亦須加入條件,要求公園改善營運。

政府今年初曾應海洋公園要求,建議撥款一百零六億元資助公園新發展計劃,但受疫情影響,政府重新審視公帑分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昨形容,海洋公園在營運及發展上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公園的現金儲備幾近耗盡,不論公園會否重開,如果沒有任何新的資金支持,公園預計下月破產,「或只會面對一條出路,就係倒閉」。

公帑吊命一年 助還30億貸款
邱形容,公園的情況迫在眉睫,目前要做「救亡」工作,因而決定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逾五十四億元,目的是讓公園度過困難時期,償還商業貸款及清繳完成大樹灣發展項目的費用;若商業貸款未能依時償還,將引發一連串債務,被他人要求清盤。

邱表示,公園一直透過借貸為其發展計劃籌集資金,當中政府借貸已五十多億元,他明言不希望政府向公園撥款成為常態,但過去半年的情況,加速政府轉向救亡。至於需否更換公園的管理層,他指,政府會檢視海洋公園的管理,並加強參與,又指海洋公園作為旅遊和教育項目,當局會考慮是否需要改變現時法律上的限制。

申撥周五審批 議員質疑成效
海洋公園飼養的動物逾七千五百隻,員工約二千人。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孔令成表示,公園的現金流只足夠維持至六月底,而每月營運開支約一億四千萬元,過去三個月的支出達五億元,而停開期間損失一至兩億元收入,整體面臨達七億元的虧蝕。他坦言,公園極需要政府的協助渡過難關,公園會審慎制訂緊縮開支的措施,讓公帑用得其所。董事局副主席劉鳴煒強調,不希望裁員,但需要考慮不同方法節省開支成本。

議員田北辰形容撥款是「吊命行動」,認為海洋公園沒有其他配套,長遠亦無法生存下去,又關注公園一年後會否需要再次撥款,以及未來預計的虧蝕金額,他會視乎政府及海洋公園的回應才決定會否支持撥款。議員胡志偉質疑,政府此舉是借公園的財務壓力「奪權」,派人進入管理層,改變公園的職能及獨立自主的權力。他指要視乎政府在本周五的會議如何回應提問,不排除會反對撥款。亦有議員質疑公園已非昔日般吸引,「死到咁樣先要錢吊鹽水」,更有指「係咪要每年五十億養住個公園?係咁就無辦法,你收工止蝕罷啦!」

學者促加條件 要求改善營運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冼日明表示,海洋公園的八成收益來自入場人流,特別是內地客,然而內地市場短期內難回復到過往的客量水平,加上有太多未知之數,對公園前景未感樂觀,又認為撥款只能為公園續命一年,無助解決公園根本問題。他指,政府撥款時必須附加條件,公園需提出自救方法,例如如何增加收入、改善營運成本等,「唔可以每次出現問題,就只係攤大手板問政府攞錢!畀得一次,未必畀到第二次。」

海洋公園自二○一五至一六財政年度以來,連年錄得超過兩億港元的虧損。在二○一八至一九財政年度虧損更飆升至五億五千七百萬元。受到社會事件影響,公園預計今個財政年度營運產生的現金赤字將逾六億元。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預料赤字將進一步擴大。

另稿:
申撥106億發展大計胎死腹中

陷入財困的海洋公園,早前曾經建議向立法會申撥一百零六億元的全新定位策略發展計劃胎死腹中。有旅遊業界人士認為,由於現時整個旅遊業運作模式已改變,訪港客量難重回過去的高峰,海洋公園的發展計劃已不合適,惟即使擱置計劃,公園仍需求變才能增加吸引力與周邊地區比拼。

旅業籲重新定位 增吸引力
海洋公園原計劃增設七個新主題區,將公園重新定位為以歷險為主題並以自然和保育為本的度假勝地,園內設施將增至一百零二項,有十二項老化設施會關閉,預計將於二○二三至二四財政年度起分階段落成,並在二○二六至二七財政年度完成整個計劃。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按目前旅業情況估計,可見在一段時間內,訪港旅客量亦難以重回昔日的高位水平,無論是旅客訪港的旅遊模式或是海洋公園的重建大計,都需要重新定位,在疫情及香港社會穩定下來後,再作評估,再構思發展計劃。

他續指,內地珠海橫琴有不同的主題樂園,澳門今年底亦有大型的度假村落成,內裏有不少遊戲設施,各地都有屬於自己本土的主題樂園,海洋公園是代表香港的主題樂園,不少外國旅客慕名而來,故「絕對唔可以執咗佢」,必須要協助公園解困。與此同時,公園亦需要有新構思,重新定位增加吸引力。

另稿:
組織倡政府收回部分土地建屋

自一九七七年起開放的海洋公園,近年面對入場人次減少、連年虧蝕等多重打擊,至今年更陷入財困,需要港府急撥五十四億元協助渡過難關。有組織認為,政府不應只用公帑「填氹」,還要建議構思不同發展方向,包括由政府接管營運,或收回海洋公園一帶土地,並參考其他主題樂園的做法發展房地產增收入,或由公園發放債券供公眾購買以支持營運。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遞交到立法會的文件顯示,海洋公園自二○一二年起入場人次下跌,由二○一二至一三財政年度的七百七十萬人次高峰,下跌至二○一五至一六財政年度的六百萬,自二○一五至一六財政年度開始更連年錄得超過兩億元的虧損。

可考慮接管經營 發放債券
以善用公帑等宗旨組成的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認為,海洋公園屬港人集體回憶,有保留價值,但他質疑公園面對財赤就由政府協助是否最佳方案,政府有必要構思不同解決方案。他建議政府可考慮接管經營,或安排海洋公園發放可供公眾人士購買的債券,此舉不但可讓海洋公園做到自負盈虧,更可令管理層在營運上增承擔壓力。

何又認為,海洋公園附近有不少土地,亦有港鐵等不同配套,提議政府收回部分土地,並參考海外其他主題樂園的做法,發展房地產,以海洋公園的地段,房地產可獲得的收益遠多於港府撥款的五十四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