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3日星期日

處理倉鼠手法屬迫於無奈

 Ta Kung Pao A12 評論 |1324 Character(s) |2022-01-22

文:文兆基

銅鑼灣寵物店Little Boss女店員日前確診,屬源頭不明的Delta個案,之後屬同一集團的I Love Rabbit亦出現疫情,同時店內倉鼠及倉庫也驗出Delta病毒,而且與受感染店員的病毒基因相似。為此,政府決定對兩批染疫風險較高的進口倉鼠作人道處理,並呼籲市民將上月22日或之後購入的倉鼠,交與署方處理。全港34間倉鼠寵物店亦須暫時停業,直至檢測結果顯示店內沒有新冠病毒為止。

不能排除倉鼠傳人風險

政府的決定一出,隨即引來寵物店主,以及部分市民非議,批評做法殘忍,或者質疑做法「一刀切」。誠然,政府的處理方法,對於部分喜愛或飼養動物的市民來說,情感上自然難以接受,至於寵物店主因此事而影響生意,有不滿亦是正常。然而,為了抗疫大局和全港市民的健康着想,政府現在的做法只能說是迫於無奈。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解釋,現時香港進口的倉鼠可能在荷蘭受到感染,也有可能在抵港時感染。但不論源頭為何,倉鼠之間可能已出現隱性傳播鏈,最終令病毒量高至可傳人,導致寵物店員染疫,再傳染給其他顧客。

事實上,不少國際醫學專家都曾經表示,狗、貓、雪貂和齧齒動物等均可能感染新冠病毒,雖說現時未有充分的實驗證據表明,受感染的倉鼠會將病毒傳人,但是我們亦不能排除,早前寵物店員及顧客受感染的個案,有機會是全球首宗由倉鼠傳人的個案。再者,現時漁護署也沒有能力及資源將所有倉鼠有效隔離,甚至每日進行檢測,因此最後唯有出此下策。

其實反過來想,即使政府可以把所有倉鼠隔離,再逐隻逐隻注射疫苗,難道就不會有人說此舉浪費公帑浪費時間嗎?袁教授也強調,涉事倉鼠原本或可避免人道處理,但問題是目前香港的疫苗接種率實在太低,如果有一宗感染個案走出社區,難保不會引發超級傳播,結果是導致數以百計的人死亡。在當下處於第五波疫情的緊要關頭,香港實在冒不起這個風險。

動物的人對此心生惻隱,可以理解,但我們也要明白,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們的最大利益依歸必然是人類本身的存續繁衍。即使是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為了生存而屠宰其他動物,在公共衞生層面上,過去我們亦會為了防止鼠患而捕捉過街老鼠。這一切的重點並非殘不殘忍,而是作為人類主體的理性考量。

根據動物福利主義的法則,所謂殘忍的指控,理應只在政府是次做法,是否有利於控制疫情,以及處理過程中,有否為倉鼠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事實上,為免疫情失控而人道毀滅受感染的動物,過去雞場爆發禽流感疫情時,政府亦曾做過,當時亦有人像現在一樣,批評政府做法殘忍嗎?難道倉鼠是動物,雞卻不是動物嗎?

提防亂港分子藉故炒作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不論之前政府處理鬧市野豬肆虐的問題,還是今次為了抗疫需要,將倉鼠作人道處理,我們都不難看到,部分亂港分子都在乘機炒作話題,散播各種歪理,例如衍生到是否應將染疫的市民送往人道毀滅云云。

這類歪理對於理智之人而言,簡直是不值一駁,因為人類不論從道義還是法律上而言,都有救助同類的義務,可是一定會有市民受此類歪理蠱惑。與此同時,這種言論的背後,其實反映着香港在國安法實施之後,亂港分子只是選擇蟄伏下來,稍有風吹草動,便會以各類「打擦邊球」的方式,散播各種歪理,藉此挑動市民情緒。由是觀之,借動物話題加以炒作,似乎不是孤例,而是一種「軟對抗」方式,值得有關方面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