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 A33 遊樂 |671 Character(s) |2021-12-31
2021年終結,人人都在做大事回顧,但來到要說動物,難度很大。在香港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的同時,動物幾乎沒有甚麼角色,除了年尾發生的「野豬事件簿」,引起了較有闊度的社會討論,其他都是零零星星的聊備一格,市民的焦點從不在動物身上。所以很多人都不為意,其實2021年香港的「寵物」經歷了很不尋常的變化。
兩年的疫情,如果要數最不受衝擊的行業,我肯定是「寵物業」。在這段半封閉的疫情日子,全世界很多人都被逼變了宅女宅男,在家裡悶慌了就有養寵物的衝動。幸好在外國很多城市對寵物買賣有很多的限制,在市場上不會有太多的選擇,很多人就跑去領養。所以反而衍生了很正面很鼓舞的現象,例如在澳州很多領養中心都大排長龍,美國很多動物收容所竟然被清空了,籠子裡的動物歷史性的被全領養了。反觀香港,買賣動物是完全沒有規管的,當我們努力在推動領養文化,市場在過去一年竟來一個急拐彎,寵物繁殖供不應求,在寵物店隨便買,在網上平有平買,貴有貴買。甚至有人可以淘寶買。到今年出現大量走私動物,幾十幾百的小貓小狗從不同途徑水路陸路各施各法的運來香港。即使過程中死傷無數商人也有利可圖。愛協有努力,海關有執法,但也敵不過這股浪潮。 很多來求診的人明目張膽的說是動物是走私來的,甚麼證明都沒有。社會上好像沒有人意識到這種勾當是犯法的,是高危的,是傷害動物的!無知加上了自私,令人心寒。
好的事要花上十年去推動,壞的事一下子就滋長就了。2021,動物苦難的一年。
麥志豪,動物維權人士,不是獸醫,卻管理著全港最繁忙的動物醫院,每日見證著充滿喜怒哀樂的動物故事,半生緣繫動物,來生最想做一隻每天都睡二十小時的家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