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2011/6/2
近月,新界一個豬場的豬農,懷疑三百隻豬吃了來自一間醫療機構的廚餘,發病死亡,本報直擊一個廚餘回收商,到一間醫療機構回收廚餘,不過,該回收商強調,廚餘來自該醫療機構餐廳的廚房,並非病人,完全適合作為飼料。事件揭發廚餘回收公司數目增多,惟本港至今仍缺乏發牌制度,令廚餘的衞生質素欠缺監管,立法會議員促當局盡快改善,以免最終會影響市民健康。
近年,有不少廚餘回收公司,將由學校或餐廳收取的廚餘,轉售予農場作為飼料,由於這些廚餘衞生狀況良好、營養成分高,作為家禽及牲畜的飼料並沒有問題,據悉,單是來自學校的廚餘,每天多達一百噸,甚少回收來自醫療機構的廚餘。
感染豬丹毒 損失慘重
本報近日直擊一間廚餘回收公司,到一間醫療機構及其他地方回收廚餘。在上周二,該回收商的車輛,於中午十二時,先到屯門兩間餐廳接收廚餘,到下午二時,車輛駛進一間醫療機構,工人落車走到儲存室,將廚餘運走,然後駕車到大埔另一處回收廚餘,才返回廚餘回收公司「收工」。
早在今年一月,便有一名豬農懷疑向豬隻餵飼來自該間醫療機構的廚餘,導致三百隻豬死亡。養豬近二十年的豬農溫堉瑛,養了一千隻豬,在三年前開始,她飼養部分豬隻改吃廚餘,為確保豬隻健康,只採用學校的廚餘,再加玉米粉及蒜粉等作豬糧。惟在一月三日,她收了二十五桶廚餘,在兩日內,有兩百隻豬感染豬丹毒死亡,另有一百隻豬在染病後陸續死亡。
「食咗廚餘咁耐都冇事」
「啲豬食咗廚餘咁耐都冇事,今次都唔知點解會咁,聽送料嘅司機講啲廚餘係來自一間醫療機構!我話明淨係要學校廚餘,搞到我損失咗約八十萬蚊,依家都唔敢餵廚餘,我一定要追究到底!」溫氣憤說。
該間回收公司一名發言人承認,曾經到該間醫療機構收取廚餘,但是只收取餐廳廚房的廚餘,並無回收病人吃過的廚餘。他指出,回收的廚餘都會被消毒、烘乾及壓碎後,才供應給飼料廠。發言人表示,用作豬糧的廚餘,在收回來後,即日或翌日便會派送出去,相信質量應無問題。該公司曾有交廚餘給溫女士,至今已無再供應。
潮濕環境助病毒洗牌
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翁建霖指出,豬隻吃廚餘,其健康應不會有影響,但若是來自病人的廚餘,則不宜作餵養禽畜。「廚餘來自體弱的人或病人,可能含有細菌,而廚餘嘅潮濕環境,適合細菌生長,豬隻食後有可能影響健康,而病毒及細菌有機會『洗牌』,再由豬肉傳畀人類,尤其係流行性感冒嘅病毒。」
漁護署發言人證實,今年初有豬場的豬隻異常死亡,豬屍樣本發現含有豬丹毒菌,豬丹毒菌可在含有豬肉的食品、醃製火腿及腐壞的肉類中生存一段時間,若豬隻健康不理想,則會被感染。本港豬農蔡志偉表示,本港甚少豬農使用廚餘餵豬,相信只剩大約六至七個豬場,使用廚餘會令飼料成本下降,但亦須增聘人手及處理豬糧。
另稿:
收集廚餘 促發牌納正軌
政府現正研究各區設置小型廚餘處理中心,減少固體垃圾,但至今本港仍未就廚餘收集處理有規範監管,更沒有就廚餘回收再造,設立牌照制度,只有小部分處理廚餘公司,領有食環署發出的厭惡性行業牌照。
工序打散外判
九龍生物科技是少數領有厭惡性行業牌照的廚餘回收公司,該公司負責人黃旭進表示,該公司直接由食品供應商回收廚餘,在工場集中分拆飯盒和廚餘,然後將廚餘烘乾,並磨粉及加入配料,製成雞隻飼料或魚糧出售。至於飼養豬隻的潲水,主要就是以廚餘加水製成。
黃指出,持牌廚餘回收公司,會以「一條龍」方式處理所有工序,但現時不少廚餘回收公司將工序打散,外判給不同公司負責,卻因無牌照規管,任何一個工序出現問題,則難以查出問題所在,長遠來說,會阻礙廚餘處理公司的未來發展。
另稿:
食署漁署環保署鬥闊佬懶理
廚餘做動物飼料,是未來的趨勢,政府應該加強監管,但是本報分別向食環署、環保署及漁護署作出查詢,發現除相關的回收商毋須領取牌照外,各部門更擺出一副「唔關我事」的態度,明顯屬零監管。漁農界立法會議員黃容根批評,政府對於廚餘的監管不足,「冇理由叫農友自己監管廚餘,依家講緊廚餘唔單止餵豬,仲可能餵埋魚。」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廚餘回收業務毋須申領牌照,過去三年亦無接到投訴數字,惟回收商在運作時,須遵守相關的環保法例,如污水排放、空氣污染的標準等。據環保署的網頁,全港現時有十一間回收廚餘的公司,其中六間有兼營廚餘再造業務。
漁護署發言人指出,署方只負責規管農場使用廚餘餵飼的情況,而本港法例並無禁止使用廚餘作飼料之用,惟由於廚餘來自家居及工商業界的食物殘渣,署方並不處理農戶使用廚餘作飼料。根據法例,動物飼養人,須確保所有飼料不含違禁化學物,否則最高可處罰款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