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星期日

魚塘每年降水位一周 鳥兒增19倍 大生圍新關係 漁雀共存

《蘋果日報》,2019/4/14

登上元朗的雞公嶺,遠眺山下,是大生圍一帶的魚塘。香港魚塘大多位於新界西北,隨着漁業在港逐漸式微,加上面臨地產商的發展壓力,本港具高生態價值的濕地範圍正逐步減少。大生圍有「港版天空之鏡」的美譽,養魚戶蘭姨大半生都在魚塘裏工作,自給自足養活了一家人,「如果冇咗魚塘,就會冇咗好多美麗嘅環境,亦都冇咗好多好嘅空氣」。

現年70歲的蘭姨,自20多歲跟丈夫結婚後,便開始了養魚的人生,「嗰時跟老爺學養魚,我老公就喺出面打工,揸貨車」。蘭姨家裏有三個魚塘,共約50畝地,每天日出而作,巡塘、餵魚、割草是例行公事,有收成時便會收取魚穫。蘭姨每年曬塘、鏟塘,先放乾魚塘的水,讓陽光曬乾塘底,後以推土機鏟塘,恢復魚塘原來的深度,生生不息。

基金資助化解敵對

「我一出世就喺呢度住啦,我啲孫應該去到第七代。」自祖輩起,蘭姨一家便在元朗的大生圍落地生根,這70年來,見證魚塘一帶的許多變遷,也經歷過大生圍從錦綉花園一帶,被搬遷到現時的落腳地。蘭姨緩緩憶述這段發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往事,「當時業主將大生圍賣咗畀加拿大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之後收晒啲地就叫我哋搬,60年代開始傾賠償,傾到差唔多佢哋就開始填塘,一路填一路同我哋傾住屋問題」,最終錦綉花園於80年代落成,村民亦被搬遷到鄰近,即現時的大生圍村。

大生圍一帶的故事,是香港發展濕地事件簿的其中一頁,香港的魚塘面積從戰後高峯期的2,000公頃減至2003年的1,000公頃,直到1995年米埔后海灣一帶被劃為「拉姆薩爾公約」的濕地範圍,確立附近一帶濕地的高生態價值。隨後城規會亦制訂了后海灣的規劃指引,成立「濕地保育區」和「濕地緩衝區」,大生圍被劃入「濕地保育區」範圍內,基本上不容許有任何新發展,除了保育該區的生態環境,或具有絕對壓倒性的公眾利益而必須進行的基礎設施項目外。

魚塘的面積因着漁業式微及發展壓力而減少,香港觀鳥會於2012年起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開展「香港魚塘生態保育計劃」自然保育管理協議,與新界西北的養魚戶合作,改善及提高魚塘的生態價值。

漁民蘭姨帶團導賞

香港觀鳥會高級項目主任鍾振傑指出,當初是為了保育及令魚塘的生態價值增加,同時可以令養魚戶受惠,「漁民每年都要降低魚塘水位連續七日,提供覓食場地畀雀仔,咁我哋就畀返資助同管理費佢哋」。

鍾振傑指自計劃開展後,發現雀鳥在降低水位後增加19倍,「見到生態價值方面好有成效」。過去養魚戶一直視雀鳥為敵對的關係,因鳥會吃掉他們的魚穫,但計劃展開後,關係有所紓緩,「漁民都開始理解我哋唔係淨係關注雀仔,亦都好關心佢哋嘅漁業,我哋都會推廣本地漁業畀更多香港市民認識」。

蘭姨是參與計劃的養魚戶之一,也會幫忙帶領導賞團,她很記得一次帶團的時候,有團員跟她說︰「蘭姨,我今次嚟呢度先知原來香港仲有魚塘。」

蘭姨對此不以為然,這裏的魚塘曾經讓她養活過一家人,問她為何到了70歲,仍然堅持要養魚?她以一貫爽朗的笑聲答道:「幾十歲人,出去都冇人請啦,呢幾十畝地夠我哋食啦,生活好簡單㗎咋,唔好要求高。」

另稿:
公私合營發展勢蠶食濕地

香港后海灣及米埔一帶於1995年被納入拉姆薩爾濕地,確立其高生態價值,城規會亦於之後在后海灣劃出了濕地保育區及濕地緩衝區,以限制新界濕地的發展。去年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有環團憂慮會進一步讓魚塘遭到開發及破壞。

「威脅從來都冇停到」

香港觀鳥會高級保育主任胡明川指,上世紀90年代國際確立米埔后海灣一帶濕地的高生態價值,每年都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落腳地,然而,過去20多年來,土地擁有者一直意欲在濕地範圍發展,「都見到佢哋會嘗試將魚塘荒廢,或者等待發展嘅契機,甚示不停向城規會申請發展」。

除了上世紀已發展的錦綉花園、天水圍新市鎮、加州花園,自城規會設立濕地保育區後,近年亦有豐樂圍已獲城規會批准發展,南生圍亦屢遭發展商闖關申請發展,胡明川表示「威脅從來都冇停到」。

去年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以公私營方式發展新界農地,私人發展商可向政府申請將持有的新界農地改劃建屋,胡明川憂慮或會令發展商更有意欲去發展濕地,「可能佢哋會諗係咪呢度更加適合發展呢,可能加返啲公營房屋落去,就可以比較順利發展,如果慢慢俾佢蠶食落去,第時成個環境又會有唔同嘅變化,甚至對成個后海灣造成更大嘅威脅,既然當初劃咗做濕地保育區,就應該尊重返個界線,堅持去保護返呢一帶嘅濕地」。

另稿:
魚塘面積減半 產量僅佔市場5% 

上世紀70至80年代曾是香港養魚業的黃金年代,當時魚塘的面積及產量正值高峯期。然而隨着各類發展計劃、內地輸入淡水魚、沒有新人入行等因素,曾為香港重要產業之一的養魚業正步入式微,魚塘面積減半,現時香港魚塘面積只剩下1,132公頃,生產淡水魚數量只剩2,536公噸,佔本地淡水魚食用量約5%。

根據政府年報顯示,1997年香港生產淡水魚的數量達5,000公噸,佔本地淡水魚食用量約12%。20年間本地淡水魚產出逐步減少,2018年的產量只剩2,536噸,減少了近一半,本地淡水魚的食用量只佔約5%,現時本港魚塘的養魚戶數目只剩333個。

漁民老化 政府欠長遠政策

香港觀鳥會高級項目主任鍾振傑表示,香港養魚業的高峯期是80年代,「當時魚塘面積有接近2,000公頃,𠵱家係少咗一半」,養魚業式微,漁民亦開始步入老年,「平均年齡係63歲左右,同時好少新人入行,所以𠵱家養魚業比以前差好遠啦」。

鍾振傑認為,若政府有意協助養魚業,應該制訂長遠的漁業政策,「可以係對漁民有補貼同資助,甚至提供一啲技術支援去幫助漁民,令下一代覺得呢一行係搵到食嘅,再加入返呢個行業,咁會好啲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