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2017/1/29
「蝴蝶不傳千里夢」,從古到今,人類都難以想像柔弱的蝴蝶竟有飛越滄海的能力!五年前,一隻大絹斑蝶橫跨二千五百公里,遠渡重洋由日本來港避冬,自此鳳園開展了追蹤蝴蝶遷徙的標放研究。負責計劃的環保協進會總幹事邱榮光形容,蝴蝶長征為沿線地區結緣,而維繫緣分的正是延綿數千公里的生態鏈,但近年本港其中一個最大的蝴蝶越冬地—屯門小冷水,蝴蝶數目由數萬急跌到幾百,呼籲社會關注蝴蝶保育。
記錄性別長度 5年近4500隻
本港有紀錄的蝴蝶多達二百六十種,但一般只有數星期的壽命,當中十種斑蝶的壽命則長達六至八個月,更有季節性遷徙習性,包括虎斑蝶及紫斑蝶等。牠們會在秋冬南遷避寒、春夏則北歸產卵,而遷徙亦可能出於昆蟲習性,以防天災面臨滅族。標放研究就是透過捕捉牠們,記錄性別及長度等資料,在翅膀標記後放歸自然「埋下緣分」,等待下一個「有緣人」發現,從而追蹤蝴蝶遷徙路徑。
邱榮光指五年前,首度發現來自日本和歌山的大絹斑蝶,追查翅膀上兩個標記發現牠花了八十三日南下,途經四國橫越東海,估計再由台灣輾轉抵港。「有啲人唔信,會話搭郵輪嚟嘅!」直至一三年,再有第二隻由日本南遷的大絹斑蝶在山頂被發現,邱指五年來共標放近四千五百隻斑蝶,笑言「最遠都係喺西貢發現(由大埔鳳園標放的斑蝶)」,但他始終認為斑蝶會繼續南下海南島,希望終有一日有所發現。
協進會由一一年起,每年秋冬都會舉辦標放訓練班,累計參加者已逾五百人。標放員會用網捕捉目標斑蝶,量度並記錄其尺寸、品種及性別等資料,再用箱頭筆在翅膀上標記日期地點,最後放歸大自然。邱強調標放活動必須由漁護署發牌批准,提醒市民必勿隨意網捕,因為容易傷及蝴蝶,希望計劃能提升市民對保育的警覺性,亦可藉着監察斑蝶遷徙了解沿線生態。
2017年1月30日星期一
2017年1月29日星期日
理大校方無視貓貓生死 清走貓貓糧水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1/27/%e7%90%86%e5%a4%a7%e6%a0%a1%e6%96%b9%e7%84%a1%e8%a6%96%e8%b2%93%e8%b2%93%e7%94%9f%e6%ad%bb-%e6%b8%85%e8%b5%b0%e8%b2%93%e8%b2%93%e7%b3%a7%e6%b0%b4/
《動物專訊》向來有已絕育的社區貓居住的理工大學校園,最近有義工投訴,校方刻意縱容地盤工人清走義工供貓貓食用的糧食及水,義工BARRY已多次向校方反應,並要求校方讓有關貓兒一條生路,直至終老。他又質疑校方曾承諾不再棄置貓貓的糧食,惟校方答應後翌日,又將貓兒的糧食清走。他已向立法會議員鄺俊宇、田北辰等求助,鄺俊宇回覆本報,指每一條生命都重要,已去信向理大校方了解情況及解釋,他要求校方不要騷擾社區貓。
動物義工BARRY表示,他負責照顧理大的社區貓貓多年,而義工自2010年起,開始替理大校園內的貓兒進行絕育,現時只餘下少量老貓,而年幼的貓貓多數已獲義工領養,BARRY亦收養了兩隻理大的年幼貓貓,至於年紀大的貓兒,因他們已適應原居生活,也難以領養,現只求貓貓能活至終老。
他說,校園於CORE D及E有工程進行,義工亦將糧食放於不阻工程的地位,惟連續多日被物業處清走及掉棄,嚴重影響貓兒的生活。他說校方物業處曾承諾不會搞貓貓的糧食,惟最終答應後一日又反口,他現已向多位立法會議員求助,並要求理大讓貓貓有一條生路。
跟進事件的鄺俊宇表示,「每一條生命都重要,尤其是理大教職員、義工協助照顧社區貓已建立感情,照顧及保護社區貓是一件好事及美德,希望校方乃念人情,讓社區貓有空間生存,不要被騷擾。」他認為愛貓人士的出發點非常好,他已去信校方了解。
虐魚案東主被捕
《蘋果日報》,2017/1/27
旺角一間水族館的東主日前將放有銀龍魚的膠袋擲落地以證明膠袋堅固事件引起市民負評,警方昨到水族館調查後,以涉嫌殘酷對待動物拘捕29歲東主,並撿走當日被連環撻落地的銀龍魚檢驗,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四隊正調查案件。
涉事水族店位於旺角通菜街142號1樓,被捕東主姓許。事發本周二晚,姓許男子涉嫌將一條銀龍魚放入充滿氣的膠袋,並於10秒內將膠袋連環擲地最少4次,事後袋中的銀龍魚呆呆滯滯,片段其後上載社交網站,引起市民批評。事後姓許東主接受訪問,指擲袋行為是為測試膠袋堅固度。
昨午3時許,警方聯同愛護動物協會及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前去通菜街涉事水族館調查。警員指姓許負責人將裝有魚的膠袋多次擲向地上行為,涉嫌殘酷對待動物,將他拘捕。至於事件中被撻的銀龍魚未有死去,被人放回魚缸繼續飼養,警方昨日亦在水族館撿走一批證物,並將懷疑被虐的銀龍魚交由漁護署看管觀察。
旺角一間水族館的東主日前將放有銀龍魚的膠袋擲落地以證明膠袋堅固事件引起市民負評,警方昨到水族館調查後,以涉嫌殘酷對待動物拘捕29歲東主,並撿走當日被連環撻落地的銀龍魚檢驗,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四隊正調查案件。
涉事水族店位於旺角通菜街142號1樓,被捕東主姓許。事發本周二晚,姓許男子涉嫌將一條銀龍魚放入充滿氣的膠袋,並於10秒內將膠袋連環擲地最少4次,事後袋中的銀龍魚呆呆滯滯,片段其後上載社交網站,引起市民批評。事後姓許東主接受訪問,指擲袋行為是為測試膠袋堅固度。
昨午3時許,警方聯同愛護動物協會及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前去通菜街涉事水族館調查。警員指姓許負責人將裝有魚的膠袋多次擲向地上行為,涉嫌殘酷對待動物,將他拘捕。至於事件中被撻的銀龍魚未有死去,被人放回魚缸繼續飼養,警方昨日亦在水族館撿走一批證物,並將懷疑被虐的銀龍魚交由漁護署看管觀察。
黑狗闖觀塘繞道 騎警攔 趕 追
《蘋果日報》,2017/1/27
觀塘繞道往油塘方向近觀塘污水處理廠對開,昨日下午2時許一隻黑狗被發現在路邊徘徊,多名交通警員到場,有警員落車跑步追逐,有騎警則沿途監視,將狗隻趕返安全位置。受事件影響,現場交通一度擠塞。
觀塘繞道往油塘方向近觀塘污水處理廠對開,昨日下午2時許一隻黑狗被發現在路邊徘徊,多名交通警員到場,有警員落車跑步追逐,有騎警則沿途監視,將狗隻趕返安全位置。受事件影響,現場交通一度擠塞。
2017年1月27日星期五
百隻龍貓製一皮草 團體:沒買賣才沒傷害
2017-01-26 18:13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寵物/68147/-%E5%90%91%E6%AE%98%E5%BF%8D%E8%AA%AA%E4%B8%8D-%E5%8B%95%E7%95%AB-%E7%99%BE%E9%9A%BB%E9%BE%8D%E8%B2%93%E8%A3%BD%E4%B8%80%E7%9A%AE%E8%8D%89-%E5%9C%98%E9%AB%94-%E6%B2%92%E8%B2%B7%E8%B3%A3%E6%89%8D%E6%B2%92%E5%82%B7%E5%AE%B3
皮板脆弱 製作皮草需活剝
台灣動保團體「The ugly truth反皮草公益廣告」搜集不少數據,製作出有關皮草的動畫,內容列出一件貂皮短大衣(mink)要用上至少50隻水腦貂來做,又一件栗鼠毛大衣就要用上100隻龍貓(即栗鼠,chinchilla)來做,數量相當驚人。
皮草價格非想像中貴
動畫又指出,便宜貨品用上的毛毛,也有可能是真皮草。在台灣,台幣15元(約港幣5元)就可買到狐狸毛做的髮夾,而有毛毛球的髮圈,就只需要台幣30元(約港幣10元),而一公斤皮草從中國大陸進口台灣,只需約台幣395元(約港幣98元)。早前香港花園街、女人街亦發現盜版兔毛公仔吊飾,價格平宜,卻用上真兔毛來製作。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寵物/68147/-%E5%90%91%E6%AE%98%E5%BF%8D%E8%AA%AA%E4%B8%8D-%E5%8B%95%E7%95%AB-%E7%99%BE%E9%9A%BB%E9%BE%8D%E8%B2%93%E8%A3%BD%E4%B8%80%E7%9A%AE%E8%8D%89-%E5%9C%98%E9%AB%94-%E6%B2%92%E8%B2%B7%E8%B3%A3%E6%89%8D%E6%B2%92%E5%82%B7%E5%AE%B3
- 一隻龍貓只有手掌般大小,要製作一件皮草大衣,到底用上多少隻龍貓?
- 台灣關注動物權益團體製作了一系列動畫,講解製作皮草的細節及成本,竟然發現皮草價格平得驚人,而且日常不少生活用品中都有動物毛皮成份。
克羅地亞最主要的的皮草養殖動物為栗鼠,早前當地政府通過法例禁止草皮養殖場營運。(Prijatelji Zivotinja facebook)
台灣動保團體「The ugly truth反皮草公益廣告」搜集不少數據,製作出有關皮草的動畫,內容列出一件貂皮短大衣(mink)要用上至少50隻水腦貂來做,又一件栗鼠毛大衣就要用上100隻龍貓(即栗鼠,chinchilla)來做,數量相當驚人。
動畫中指如皮草以野生動物來皮毛來做,為了不損動物毛皮,捕獵者會把動物勒死、打死、踩死或是扭斷頸;養殖場內的動物所受的痛苦亦同樣殘酷,本地前資深晚裝設計師Phyllis早前曾接受本報訪,她指出製作皮草時有活剝動物毛皮的實際需要。「動物死去後身體很快變得僵硬,皮板很脆弱,這時才剝皮會很易碎裂。」
平價皮草可製成髮夾、橡筋圈、靴子毛邊。(youtube截圖)
動畫又指出,便宜貨品用上的毛毛,也有可能是真皮草。在台灣,台幣15元(約港幣5元)就可買到狐狸毛做的髮夾,而有毛毛球的髮圈,就只需要台幣30元(約港幣10元),而一公斤皮草從中國大陸進口台灣,只需約台幣395元(約港幣98元)。早前香港花園街、女人街亦發現盜版兔毛公仔吊飾,價格平宜,卻用上真兔毛來製作。
台上一分鐘 台下好陰功 / 麥志豪
原文連結在此: http://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208330
【now.com】劉德華在拍攝廣告期間,因馬匹忽然發狂而墮馬受傷,甚至有傳被馬踏過腰部,盆骨撕裂,傷勢非輕。此新聞之轟動,所引起大家的關心,一時蓋過特首選戰。祝福華仔的留言在各社交媒體瘋狂洗版。誇張一點說,地球上誰不愛華仔,我也不例外!(先借此地盤祝華仔早日康復。)
但原諒我,我又想將眼界拉闊一點,又「動物膠」上身。 在關心華仔健康的同時,竟然沒有一個人問過那匹馬的情況?馬有否受傷?有否被人遷怒要受罰?又會否被「人道毀滅」。印象中很多競賽馬匹在賽事中引起墮馬意外自己都難免受傷,腳傷稍為嚴重的都要被「人道毀滅」。要知道那匹馬也是演員之一,卻沒有人替牠買巨額保險,生死也無人過問。
我聽一些娛樂圈中人講過,在電影中拍攝千軍萬馬的場面,不論製作團隊有多專業,其實也很難避免馬匹受傷的。特別當我看見馬匹倒地的畫面,想起牠們纖幼的四肢,過千磅的身軀,真是觸目驚心,打幾個冷震。至於馬匹腳傷後的下場如何?嗯⋯⋯是常識吧!
這又要說到動物演員了。一向以來,動物在電影中都有一定的角色。很多看得觀眾眉飛色舞的電影,都是因為電影裡動物出色的表演。我個人最有印象的是《秋田犬八千》的Hachi、《貓侍》裡的「玉之丞」,還有是《White God (忠犬追殺令)》裡的Hagen。 而數近期最紅的,應該是《街角遇見貓》的肥波了。 但眾所周知,拍攝動物的戲份是十分艱辛,拍的辛苦,被拍的更辛苦。再聰明的動物也不可能明白甚麼是演戲。我很難想像有一隻動物是會享受拍攝工作的。如果一隻動物的戲份吃重,或由細演到大,那通常就要幾隻動物合演一角。
八千公Hachi其實是分別由三隻秋田犬飾演。《貓侍》裡的「玉之丞」也是由三隻白貓扮演。《White God》的Hegan則只有一個替身。最巴閉就是肥波了,總共有七個替身。
八千公Hachi其實是分別由三隻秋田犬飾演。《貓侍》裡的「玉之丞」也是由三隻白貓扮演。《White God》的Hegan則只有一個替身。最巴閉就是肥波了,總共有七個替身。
當然,外國很多的電影工會都很有制度,對善待動物演員也有很嚴格的規定,一隻動物接幾十組戲是不可能的。但動物始終是動物,登上大銀幕前很多都要經過訓練,於是一些訓練動物演戲的公司就應運而生。肥波的替身們就是由一間叫「Beyond Just Bears」(http://beyondjustbears.com/info.aspx)的公司訓練。 經主理人Mark Dumas and Dawn Dumas兩夫婦訓練過的動物演員大至北極熊、獅子、禿鷹,小至貓狗、青蛙、蜘蛛。牠們在超過五十套電影裡出現過,為的就是令電影更真實、更好看、更扣人心弦。 但牠們要經過什麼的訓練呢?有多嚴格?有多艱辛?是地獄式的訓練? 動物來自那裡? 有沒事傷亡數字?
來看看一個實例,尚未在香港上映的電影《One Dog's Purpose》(中文譯作《為了與你相遇》),電影故事講述透過一隻狗狗的旅程,歷經4次輪迴冒險,每一次的生離死別,讓牠有了新的學習與成長,也懂得牠存在的真正意義與使命。電影構思繞有心思,看過電影的人都說很感動,發人深省云云。但訓練的片段後來被揭發,當中一名狗演員在拍攝前接受訓練(我查不到是那間公司),被訓練師丟進設置了急流的水池,狗狗驚惶失措,發了狂試圖掙扎脫險,設法要衝回上岸上,但又被訓練員丟回池中。 來而復始的訓練,狗狗疲憊不堪。而在影片後半段,可以看見狗隻地在池中載浮載沉,被沖到池邊時,整隻狗沉入水中,工作人員才趕緊將牠救起來。
很多演員會為藝術作出很大的犧牲,張家輝為了拍《激戰》進行了近乎自殺式的地獄訓練,後來功德圓滿,獲獎無數。但動物演員有什麼報酬?會有機會被提名奧斯卡嗎?我不是說笑!要動物演戲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滿足自己的自私行為。動物在當中是零回報的。先不要說那些在沒有制度保護下的動物演員(大家自己想像一下一年會有多少動物魂斷於中國的電影裡),即使是荷里活的大製作又如何,動物在牠們短促的一生中要拿一年出來訓練,一年來拍戲?這是那門子的尊重生命?對我們來說是娛樂,對電影工作者來說是高尚的藝術,但對動物來說呢?是一場莫名其妙的惡夢。
說白一點。馬戲班就是要動物作現場演出的舞台劇,而電影不過是可以Take Two罷了。兩者一樣都要經過漫長的訓練。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於人於動物亦然(貓狗一年等於人七年)。至於演舞台劇還是演電影辛苦?那要問問動物了。如果我們都說要趕上文明的步伐,取締所有動物表演的馬戲班,那麼也是時候反省電影中動物演員的必要性了。
想到此,我忍著不去看《街角遇見貓》。
P.S. 懺悔mode:曾幾何時我還未覺醒,曾經以一些動物電影作慈善首映為機構籌款,如《子狐物語》、《秋田犬八千》。謹此向動物致歉。
「一樓一狗」 的悲哀 / 麥志豪
原文連結在此: http://news.now.com/home/life/player?newsId=206689&catCode=126&topicId=658
【now.com】政府建議將私人住家寵物(狗隻)作商業繁殖合法化(或叫規範化),已到了最後「㩒掣」通過的階段。 如無意外,在今個月18號的立法會大會裡,當梁振英宣讀完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之後,這條先通過、沒審議的139B修訂法例,將會在建制派全力護航下,正式通過其生效日期。 自此,私人住家可以名正言順領牌,在家居繁殖動物以出售賺錢。這意味著香港的寵物業從此踏入一個遍地開花的新紀元,而香港「動物權益」的面貌亦會和中國大陸進一步拉近距離。
這條法例將動物進一步商品化是其一(連自己在飼養中的寵物也是生財工具),並將寵物繁殖「兒戲化」是其二,再把動物關在密室零監察下任由凌虐是其三(私人地方不可突擊巡查)。但最悲哀其實都不在此。
很多人都會將「住家寵物繁殖合法化」類比作當年「賭波合法化」一起討論。兩者同樣是道德的議題,但照道理「住家繁殖」應該比賭波更具爭議性,因為賭波始終是自家的事,沒有人會用槍指著你強逼你去賭波,怎樣不道德都是自食其果。但寵物繁殖卻牽涉絕對無辜的第三者-動物。由始至終動物都沒有選擇權,更沒有被諮詢,牠們被困籠繁殖直至死都不能說一句半句反對,政府還可以說是為了牠們的福利著想所以發牌給住家繁殖。這是我聽過最缺德最埋沒良知的謊言。
然而,社會對「住家繁殖合法化」的討論卻遠遠不成比例的少!2002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要研究打擊非法足球博彩活動,社會開始廣泛討論賭波合法化。贊成與反對的聲音交錯不絕。教會、民間組織、學者、議員都持不同角度見解反對將本來非法的行為變成合法,只不過是將莊家由私人轉做馬會,是自欺欺人,殺不了外圍卻又助長賭風,得不償失。雖然最後條例得以通過,但立法過程的確引起了廣泛有深度的討論。反觀這次「寵物住家繁殖合法化」,話題卻一直不太合大眾的胃口,雖然也有傳媒報道一下,但坊間的討論一直少得可憐。在網上的激辯雖然是多一點,但都是限於動物組織及愛護動物人士的「小圈子」。記得政府舉行過兩場的公聽會,出席的全都是動物界的NGO,即使是寵物業界的持份者如寵物店、獸醫、專業繁殖者等,都「闊佬懶理」,連贊成或反對的立場都含糊不清,無可無不可。那就更不要說社會上其他界別了或普羅大眾了。
說穿了,賭波是大眾之事,贊成反對雙方都感切膚。至於動物,與我們何干?反正不過是商品一件,合法化不合法化都要有人繁殖,都要有充足「貨源」,所謂發牌規管不過是掩人耳目,「一樓一狗」是政府和商人的願景。不要浪費時間爭議了,通過後再看如何監察算了。
其實這條法例的通過與否,對這個城市的動物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影響深遠,可以說是關乎動物生死存亡,但卻完全引不起大眾的關心,反映了動物權益在香港的落後。一條惡法的通過不算悲哀,但在社會大眾漠不關心下被循例投票通過,才是最值得我們傷心悲哀的地方。
水族館虐魚 撻呆銀龍 稱測試膠袋防震 愛協指或違法
《蘋果日報》,2017/1/26
旺角一名水族館東主前晚將一條銀龍魚放進充滿空氣膠袋後,於10秒內將膠袋連環擲地4次,銀龍魚被撻後呆滯,他事後將片段上載社交網站,引起市民指摘虐待動物,他昨聲稱擲膠袋為測試膠袋防震效果。愛護動物協會關注事件,指拋擲放有活魚的膠袋行為可能已觸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提醒市民勿以身試法。
涉事水族館位於通菜街,售賣銀龍魚等觀賞魚,男東主拒絕透露姓名。至於前晚被放入膠袋連環擲落地的銀龍魚約10吋長,價值數百元,事後東主將該魚放回魚缸繼續飼養,昨日現場所見該魚在魚缸游來游去。
連續拋高墮地4次
該短片昨日在社交網站流傳,片中東主對鏡頭說膠袋中「有條魚㗎」,並注水至半滿,充滿空氣的膠袋內有一條銀龍魚游動,他隨即將膠袋拋至兩米高,膠袋隨後墮地「撻」一聲,他見狀又執起膠袋,再狠擲3次,10秒內銀龍魚慘遭「撻生魚」4次。東主最後拿起膠袋說:「真係ok喎,好掂呀!(銀龍魚)仲郁㗎!」但片中可見銀龍魚表現呆滯。
短片其後上載水族館fb專頁,引來不少網民留言指摘虐魚,「有生命㗎,收手吧」。東主其後解釋「原意是想試防撞防掉效果,而唔係要整死條魚,整死佢沖廁所仲快」。
記者昨找到該東主,他解釋前晚擲膠袋是要測試防震功能,因日前運送一批40條的魚,懷疑工人拋擲致膠袋損毀,死了十多條魚,損失慘重,近日於是改用較貴的防震膠袋。前日有客人到水族館,他即時測試新膠袋防震效果並拍片,「點知人哋(網民)以為我特登搞死條魚」。他重申並非故意「如果我冇條魚喺度,睇唔到個效果」,並指不擔心事件影響生意。
愛協發言人表示,短片中男子將放有銀龍魚的膠袋擲在地上,有可能危及魚類生命,可能觸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最高可判監3年及罰款20萬元,發言人並呼籲市民若發現虐待動物事件要舉報。
旺角一名水族館東主前晚將一條銀龍魚放進充滿空氣膠袋後,於10秒內將膠袋連環擲地4次,銀龍魚被撻後呆滯,他事後將片段上載社交網站,引起市民指摘虐待動物,他昨聲稱擲膠袋為測試膠袋防震效果。愛護動物協會關注事件,指拋擲放有活魚的膠袋行為可能已觸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提醒市民勿以身試法。
涉事水族館位於通菜街,售賣銀龍魚等觀賞魚,男東主拒絕透露姓名。至於前晚被放入膠袋連環擲落地的銀龍魚約10吋長,價值數百元,事後東主將該魚放回魚缸繼續飼養,昨日現場所見該魚在魚缸游來游去。
連續拋高墮地4次
該短片昨日在社交網站流傳,片中東主對鏡頭說膠袋中「有條魚㗎」,並注水至半滿,充滿空氣的膠袋內有一條銀龍魚游動,他隨即將膠袋拋至兩米高,膠袋隨後墮地「撻」一聲,他見狀又執起膠袋,再狠擲3次,10秒內銀龍魚慘遭「撻生魚」4次。東主最後拿起膠袋說:「真係ok喎,好掂呀!(銀龍魚)仲郁㗎!」但片中可見銀龍魚表現呆滯。
短片其後上載水族館fb專頁,引來不少網民留言指摘虐魚,「有生命㗎,收手吧」。東主其後解釋「原意是想試防撞防掉效果,而唔係要整死條魚,整死佢沖廁所仲快」。
記者昨找到該東主,他解釋前晚擲膠袋是要測試防震功能,因日前運送一批40條的魚,懷疑工人拋擲致膠袋損毀,死了十多條魚,損失慘重,近日於是改用較貴的防震膠袋。前日有客人到水族館,他即時測試新膠袋防震效果並拍片,「點知人哋(網民)以為我特登搞死條魚」。他重申並非故意「如果我冇條魚喺度,睇唔到個效果」,並指不擔心事件影響生意。
愛協發言人表示,短片中男子將放有銀龍魚的膠袋擲在地上,有可能危及魚類生命,可能觸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最高可判監3年及罰款20萬元,發言人並呼籲市民若發現虐待動物事件要舉報。
被寵物弄傷 單身OL居多
《東方日報》,2017/1/26
小貓小狗撒嬌足以療愈主人心,但野性大發張牙舞爪起來,主人難免傷身。中文大學醫學院首次調查家居養寵物意外情況,推算寵物主人被弄傷的意外發生率為百分之一點二四。單身、月薪較高、居住地點遠離繁囂的女性「受襲」頻率較高。負責研究的專家估計單身女性有較多時間把玩寵物或別人的寵物,加上照顧寵物的責任落在一人身上,令受傷機會增加。
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九年進行家居意外研究,當中包括家居寵物意外。研究人員電話訪問六千五百七十名市民,了解受訪者有否被寵物弄傷,如咬傷、抓傷或絆倒受傷、傷患位置及發生頻率等。亦記錄受訪者的性別、婚姻、教育程度及收入等資料。
分析數據顯示,整體有八十四名受訪者(1.28%)曾遇家居寵物意外,以本港人口及男女人數推算,全港每年應有八萬六千三百多名市民曾發生家居寵物意外,意外發生率為百分之一點二四。
應定期帶貓狗打防疫針
九成二受訪者被自己的寵物弄傷,大多數被貓抓,手部受傷居多;一成三被弄傷四次以上;九成八人自行處理傷口沒求醫。翻查主人提供的資料,整體有七成狗隻打防疫針,貓兒打針比率更低,只有六成三。
數據顯示,單身(包括未婚、離婚、喪偶)受訪者發生家居寵物意外機會較已婚者高一倍;受訪者中,女性、月入三萬元以上、家住七百呎以上單位的白領人士,意外頻率較高。
負責研究的中大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陳英凝醫生指出,大部分受訪市民傷勢輕微。研究發現,分別有六成及近一成人在把玩寵物及照顧寵物時弄傷,如替寵物洗澡或剪毛時掙扎受傷。她估計,單身人士養寵物為找伴,大部分寵物照顧者為女性,故研究得出她們受傷機會較高;意外多發生於節日、放假,市民有充足時間陪伴寵物的日子。她說,居於面積較大單位人士較易出意外,不一定是豪宅別墅,住村屋、私樓都有可能,研究中約三成半受訪者住公共房屋。
做足防疫措施、參加寵物照顧班或有助減低意外。陳英凝認為,寵物尤其貓隻的防疫接種率有待改善。過往有例子顯示動物有機會染傳染病,例如貓抓病、弓形蟲等。她提醒主人應定期帶寵物注射防疫針,達致人和寵物互相保障及愛護。
另稿:
餵食洗澡 難免被抓損
「做得貓奴,我就預咗!」營養師黃凱詩與三隻貓同居,大部分時間與貓咪和平共處,惟餵食或為愛貓洗澡時,少不免被抓傷。曾試過貓咪誤吞逗貓棒的毛球,求醫期間掙扎激動咬傷女主人,黃凱詩手指「爆血」要到急症室求醫。
「做貓奴係咁㗎啦」
三隻貓分別是九歲「大哥」Momo、將於雞年大年初一九歲生日的「二哥」Milo,及年僅四個月的「細佬」吉吉。黃凱詩形容,喜歡貓兒性格比狗兒獨立自我,又可做伴:「自己一個人住,想有啲小動物令屋企有生氣。加上工作壓力頗大,返家後專心當個貓奴,可以忘記煩惱;覺得係佢哋(貓咪)安安靜靜坐隔籬陪緊我。」
她笑說,三隻貓性格和善,甚少發生意外,僅貓咪年幼時活潑好動,跳上主人大腿上又抓又跳,少不免主人皮膚被輕微抓傷。最易受傷是替怕水的Momo及Milo洗澡,即使黃穿上長衫長褲,為貓咪洗完澡後,她仍「遍體鱗傷」,然後又心軟說:「做貓奴係咁o架啦!傷患都好輕微!」
黃憶起,多年來只試過一次被貓咬傷入急症室。當時約四歲大的Milo在家中誤吞逗貓棒,黃連忙「連貓帶棒」看獸醫。獸醫施麻醉針時,黃凱詩在旁幫忙,Milo痛得忍不住咬傷她。黃遲遲未能止血,要去急症室。她記得醫生說,只要Milo有定期打防疫針,不常接觸街貓,風險很低,故她並無打破傷風針:「佢一歲之前打了三針,打到三歲沒打了,因為長期在家,相信佢惹病機會唔大。」
小貓小狗撒嬌足以療愈主人心,但野性大發張牙舞爪起來,主人難免傷身。中文大學醫學院首次調查家居養寵物意外情況,推算寵物主人被弄傷的意外發生率為百分之一點二四。單身、月薪較高、居住地點遠離繁囂的女性「受襲」頻率較高。負責研究的專家估計單身女性有較多時間把玩寵物或別人的寵物,加上照顧寵物的責任落在一人身上,令受傷機會增加。
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九年進行家居意外研究,當中包括家居寵物意外。研究人員電話訪問六千五百七十名市民,了解受訪者有否被寵物弄傷,如咬傷、抓傷或絆倒受傷、傷患位置及發生頻率等。亦記錄受訪者的性別、婚姻、教育程度及收入等資料。
分析數據顯示,整體有八十四名受訪者(1.28%)曾遇家居寵物意外,以本港人口及男女人數推算,全港每年應有八萬六千三百多名市民曾發生家居寵物意外,意外發生率為百分之一點二四。
應定期帶貓狗打防疫針
九成二受訪者被自己的寵物弄傷,大多數被貓抓,手部受傷居多;一成三被弄傷四次以上;九成八人自行處理傷口沒求醫。翻查主人提供的資料,整體有七成狗隻打防疫針,貓兒打針比率更低,只有六成三。
數據顯示,單身(包括未婚、離婚、喪偶)受訪者發生家居寵物意外機會較已婚者高一倍;受訪者中,女性、月入三萬元以上、家住七百呎以上單位的白領人士,意外頻率較高。
負責研究的中大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陳英凝醫生指出,大部分受訪市民傷勢輕微。研究發現,分別有六成及近一成人在把玩寵物及照顧寵物時弄傷,如替寵物洗澡或剪毛時掙扎受傷。她估計,單身人士養寵物為找伴,大部分寵物照顧者為女性,故研究得出她們受傷機會較高;意外多發生於節日、放假,市民有充足時間陪伴寵物的日子。她說,居於面積較大單位人士較易出意外,不一定是豪宅別墅,住村屋、私樓都有可能,研究中約三成半受訪者住公共房屋。
做足防疫措施、參加寵物照顧班或有助減低意外。陳英凝認為,寵物尤其貓隻的防疫接種率有待改善。過往有例子顯示動物有機會染傳染病,例如貓抓病、弓形蟲等。她提醒主人應定期帶寵物注射防疫針,達致人和寵物互相保障及愛護。
另稿:
餵食洗澡 難免被抓損
「做得貓奴,我就預咗!」營養師黃凱詩與三隻貓同居,大部分時間與貓咪和平共處,惟餵食或為愛貓洗澡時,少不免被抓傷。曾試過貓咪誤吞逗貓棒的毛球,求醫期間掙扎激動咬傷女主人,黃凱詩手指「爆血」要到急症室求醫。
「做貓奴係咁㗎啦」
三隻貓分別是九歲「大哥」Momo、將於雞年大年初一九歲生日的「二哥」Milo,及年僅四個月的「細佬」吉吉。黃凱詩形容,喜歡貓兒性格比狗兒獨立自我,又可做伴:「自己一個人住,想有啲小動物令屋企有生氣。加上工作壓力頗大,返家後專心當個貓奴,可以忘記煩惱;覺得係佢哋(貓咪)安安靜靜坐隔籬陪緊我。」
她笑說,三隻貓性格和善,甚少發生意外,僅貓咪年幼時活潑好動,跳上主人大腿上又抓又跳,少不免主人皮膚被輕微抓傷。最易受傷是替怕水的Momo及Milo洗澡,即使黃穿上長衫長褲,為貓咪洗完澡後,她仍「遍體鱗傷」,然後又心軟說:「做貓奴係咁o架啦!傷患都好輕微!」
黃憶起,多年來只試過一次被貓咬傷入急症室。當時約四歲大的Milo在家中誤吞逗貓棒,黃連忙「連貓帶棒」看獸醫。獸醫施麻醉針時,黃凱詩在旁幫忙,Milo痛得忍不住咬傷她。黃遲遲未能止血,要去急症室。她記得醫生說,只要Milo有定期打防疫針,不常接觸街貓,風險很低,故她並無打破傷風針:「佢一歲之前打了三針,打到三歲沒打了,因為長期在家,相信佢惹病機會唔大。」
2017年1月26日星期四
暖男救病雀 買回家醫治
《東方日報》,2017/1/25
救貓救狗就聽得多,原來細細隻的雀鳥,可能更需要人拯救!雀鳥大多群居,但不時會見到有一兩隻瑟縮在鳥籠一角,牠們可能是被同類排擠、打架受傷、或者患病,很易被忽略。偏偏有一名暖男,就經常流連旺角雀仔街,一旦發現有病雀,就會向店舖購買,帶回家細心醫治。
八十後林港基(Boris),多年來先後養過龜、魚、甲蟲等不同動物,卻始終對雀仔情有獨鍾。他認為鳥類智力比人們想像中高,「雀仔其實好醒目,聲線又有好多變化,可以由聲音中知道佢哋語言,我好鍾意同佢哋交流!」
8年救治10小鳥 常流連雀仔街
Boris家中有九隻鸚鵡,最初在親戚家中對雀仔「一見鍾情」,至今有十五年養雀經驗。救雀八年,救過十隻小型鳥,談及所救的第一隻雀,他指當時在街上拾到一隻沒有腳環的虎皮鸚鵡,瘦弱之餘又患疥癬病,無法找到主人,於是便帶牠回家照料。
修讀理科的Boris全無治療雀鳥專業知識,要不斷搜集資料、觀察和詢問獸醫,幸他本身有養雀經驗,經研究後用藥物稍作護理,虎皮鸚鵡便慢慢痊愈。此後,他常常流連雀仔街,觀察有否疑似患病的雀鳥,「養咗雀仔咁多年,都遇過唔同小病,自己有啲護理經驗……所以睇吓會唔會幫到患小病嘅鸚鵡,出一分力令佢哋舒服啲。」他表示,雖然店舖會將病雀隔離照顧,但一間舖有數百隻雀,未必隻隻都可全天候照料,故選擇向店家購買病雀,「幫得一隻得一隻」。
學懂護理 加溫少騷擾適當用藥
雖然並非專業,但多年的救雀經驗,亦令Boris整合出護理病雀的三大要點:加溫、減少騷擾、使用適當藥物。他指,因收費較高昂,小型鳥在化驗、麻醉過程中又會有很大風險,所以會先觀察雀鳥及進行簡單護理,再決定是否向獸醫求助。Boris又指,寵物買賣之中,龜、魚以及雀鳥等卵生動物,因繁殖數量多,容易成為「小眾」被忽略,即使病患或受傷都較難察覺。
8年救治10小鳥 常流連雀仔街
Boris家中有九隻鸚鵡,最初在親戚家中對雀仔「一見鍾情」,至今有十五年養雀經驗。救雀八年,救過十隻小型鳥,談及所救的第一隻雀,他指當時在街上拾到一隻沒有腳環的虎皮鸚鵡,瘦弱之餘又患疥癬病,無法找到主人,於是便帶牠回家照料。
修讀理科的Boris全無治療雀鳥專業知識,要不斷搜集資料、觀察和詢問獸醫,幸他本身有養雀經驗,經研究後用藥物稍作護理,虎皮鸚鵡便慢慢痊愈。此後,他常常流連雀仔街,觀察有否疑似患病的雀鳥,「養咗雀仔咁多年,都遇過唔同小病,自己有啲護理經驗……所以睇吓會唔會幫到患小病嘅鸚鵡,出一分力令佢哋舒服啲。」他表示,雖然店舖會將病雀隔離照顧,但一間舖有數百隻雀,未必隻隻都可全天候照料,故選擇向店家購買病雀,「幫得一隻得一隻」。
學懂護理 加溫少騷擾適當用藥
雖然並非專業,但多年的救雀經驗,亦令Boris整合出護理病雀的三大要點:加溫、減少騷擾、使用適當藥物。他指,因收費較高昂,小型鳥在化驗、麻醉過程中又會有很大風險,所以會先觀察雀鳥及進行簡單護理,再決定是否向獸醫求助。Boris又指,寵物買賣之中,龜、魚以及雀鳥等卵生動物,因繁殖數量多,容易成為「小眾」被忽略,即使病患或受傷都較難察覺。
漁護署日前沙田捕捉8頭野豬 放回附近郊野公園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1/25/%e6%bc%81%e8%ad%b7%e7%bd%b2%e6%97%a5%e5%89%8d%e6%b2%99%e7%94%b0%e6%8d%95%e6%8d%898%e9%a0%ad%e9%87%8e%e8%b1%ac%e3%80%80%e6%94%be%e5%9b%9e%e9%99%84%e8%bf%91%e9%83%8a%e9%87%8e%e5%85%ac%e5%9c%92/
Roni在其facebook透露,漁護署今日回覆了他們,指1月23日曾在沙田隔田村進行捕捉野豬行動,共捕捉了8頭野豬,並已在附近的郊野公園放回,其中一頭曾因腳部輕微擦損而觀察了一天。
漁護署行動是因應村內有投訴指野豬走到居民門前,並引起衛生問題,而漁護署這次行動也是試驗新的捕捉野豬方法,不以驅趕方式,而是發射麻醉針,為日後推行野豬避孕計劃鋪路。
Roni表示,香港野豬關注組一直有跟進沙田隔田一帶的野豬情況,因為有人餵飼及垃圾廚餘等,吸引了野豬到村內找食物,並走出馬路,對野豬可能構成危險,而且在附近紅梅谷早前更出現捕獸器,令一頭母豬失去了前掌。
他稱,早在2013年已經開始到隔田村和居民商討,已先後四次入村,有些村民都已經當野豬是鄰居,但亦有些人對野豬有誤解,擔心野豬主動傷害人。他強調,關注組一直提倡人豬共融,亦認為這需要市民合力建構,同時也不能忽視野豬的生命安危,今次漁護署採用「捕捉、放回」去疏導人豬糾紛,在這個案下,是較以往動輒出動狩獵隊濫殺野豬,稍趨文明。
蝶影迷蹤
《東方日報》,2017/1/25
香港每年吸引大批斑蝶過冬,惟數目已自高峰期回落,出沒地點更飄忽,綠色力量前年在屯門小冷水錄得逾一千五百隻斑蝶,去年底只有數百隻;近年每年錄得不足二百隻的深水灣,近日卻發現逾六百隻。專家擔心氣候及環境變化影響斑蝶數目,呼籲市民在郊外如看見漂亮蝴蝶時不妨拍下照片,齊齊做個「斑蝶普查員」,進一步豐富本港珍貴蝴蝶資料庫。
分布數量變化不定
不只候鳥會來港過冬,部分斑蝶亦然,牠們體形大且顏色絢麗,部分更有着能折射光線的翅膀,一般每年十月起南下,翌年一月離港再向南飛。綠色力量自○九年起調查全港越冬斑蝶數量,發現斑蝶數量極不穩定,前年在屯門小冷水錄得一千五百八十七隻,較一四年只有四十一隻大幅飆升近四十倍。不過,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Matthew)透露,去年底小冷水只有數百隻;反而近日在深水灣卻發現逾六百隻斑蝶,是近年之冠,以往該處只錄得廿一至一百七十五隻。
Matthew指,斑蝶數目受氣候及環境變化影響,惟近年斑蝶分布及數目變化原因,仍需時間研究。目前在香港發現約十三種斑蝶,最常見的包括青斑蝶、絹斑蝶、擬旖斑蝶、虎斑蝶及藍點紫斑蝶。
籲齊做斑蝶普查員
要觀賞斑蝶並不難,記者日前與Matthew於城門郊野公園視察,早上逗留短短一小時亦發現數種斑蝶的蹤影。
Matthew稱,雖然一月已為斑蝶越冬尾聲,惟現時天氣較和暖,可看到斑蝶的機會亦較高,而青斑蝶本身不會自動恒溫,故要張開翅膀吸收陽光熱力,保持體溫,故當看到斑蝶曬太陽時,市民大可近距離觀察及拍照,遇到珍稀品種時亦可拍下照片,做個「斑蝶普查員」,並向綠色力量或其他關注蝴蝶團體報告新發現,協助擴展本港蝴蝶資料庫。
不過,Mathew提醒,市民切勿過分接近斑蝶,不要搖動樹木騷擾牠們,亦不可用手觸摸斑蝶,市民應保護環境亦愛護斑蝶,希望有愈來愈多斑蝶來港過冬。
另稿:
身體帶毒防天敵
斑蝶外形、習性及生命周期與一般蝴蝶不同,需要越冬的斑蝶生命周期可達四至六個月,而一般蝴蝶只有數星期。斑蝶以有毒植物為主要食糧,而牠們身體亦帶有毒性,讓天敵對牠們敬而遠之。原來斑蝶幼蟲對於食的要求亦相當高,若該植物並非其所好,寧可餓死也不隨便進食,性格耐人尋味。
寧餓死也不隨便食
Matthew指,若細心留意的話,斑蝶比起一般蝴蝶飛得慢,喜歡以滑翔的形態享受遨遊天際,全因牠們身體含毒性,捕獵者把牠們誤吞入肚會造成不適,故此小鳥對牠們敬而遠之,令斑蝶放心飛翔,不擔憂被獵食。
「有啲幼蟲發覺唔係佢哋食開嘅植物,佢哋寧願餓死都唔食!」Matthew指,為免幼蟲餓死,斑蝶只會在適當的植物上產卵,讓幼蟲甫出世就可進食。成蟲的斑蝶亦相當嘴刁,只吃牠們喜歡的植物,亦鍾情較細小的花,如城門郊野公園內種植的假馬鞭就為大部分斑蝶的佳餚。而藍點紫斑蝶會吃羊角拗,虎斑蝶就吃天星藤,這些植物都含毒性。
香港每年吸引大批斑蝶過冬,惟數目已自高峰期回落,出沒地點更飄忽,綠色力量前年在屯門小冷水錄得逾一千五百隻斑蝶,去年底只有數百隻;近年每年錄得不足二百隻的深水灣,近日卻發現逾六百隻。專家擔心氣候及環境變化影響斑蝶數目,呼籲市民在郊外如看見漂亮蝴蝶時不妨拍下照片,齊齊做個「斑蝶普查員」,進一步豐富本港珍貴蝴蝶資料庫。
分布數量變化不定
不只候鳥會來港過冬,部分斑蝶亦然,牠們體形大且顏色絢麗,部分更有着能折射光線的翅膀,一般每年十月起南下,翌年一月離港再向南飛。綠色力量自○九年起調查全港越冬斑蝶數量,發現斑蝶數量極不穩定,前年在屯門小冷水錄得一千五百八十七隻,較一四年只有四十一隻大幅飆升近四十倍。不過,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Matthew)透露,去年底小冷水只有數百隻;反而近日在深水灣卻發現逾六百隻斑蝶,是近年之冠,以往該處只錄得廿一至一百七十五隻。
Matthew指,斑蝶數目受氣候及環境變化影響,惟近年斑蝶分布及數目變化原因,仍需時間研究。目前在香港發現約十三種斑蝶,最常見的包括青斑蝶、絹斑蝶、擬旖斑蝶、虎斑蝶及藍點紫斑蝶。
籲齊做斑蝶普查員
要觀賞斑蝶並不難,記者日前與Matthew於城門郊野公園視察,早上逗留短短一小時亦發現數種斑蝶的蹤影。
Matthew稱,雖然一月已為斑蝶越冬尾聲,惟現時天氣較和暖,可看到斑蝶的機會亦較高,而青斑蝶本身不會自動恒溫,故要張開翅膀吸收陽光熱力,保持體溫,故當看到斑蝶曬太陽時,市民大可近距離觀察及拍照,遇到珍稀品種時亦可拍下照片,做個「斑蝶普查員」,並向綠色力量或其他關注蝴蝶團體報告新發現,協助擴展本港蝴蝶資料庫。
不過,Mathew提醒,市民切勿過分接近斑蝶,不要搖動樹木騷擾牠們,亦不可用手觸摸斑蝶,市民應保護環境亦愛護斑蝶,希望有愈來愈多斑蝶來港過冬。
另稿:
身體帶毒防天敵
斑蝶外形、習性及生命周期與一般蝴蝶不同,需要越冬的斑蝶生命周期可達四至六個月,而一般蝴蝶只有數星期。斑蝶以有毒植物為主要食糧,而牠們身體亦帶有毒性,讓天敵對牠們敬而遠之。原來斑蝶幼蟲對於食的要求亦相當高,若該植物並非其所好,寧可餓死也不隨便進食,性格耐人尋味。
寧餓死也不隨便食
Matthew指,若細心留意的話,斑蝶比起一般蝴蝶飛得慢,喜歡以滑翔的形態享受遨遊天際,全因牠們身體含毒性,捕獵者把牠們誤吞入肚會造成不適,故此小鳥對牠們敬而遠之,令斑蝶放心飛翔,不擔憂被獵食。
「有啲幼蟲發覺唔係佢哋食開嘅植物,佢哋寧願餓死都唔食!」Matthew指,為免幼蟲餓死,斑蝶只會在適當的植物上產卵,讓幼蟲甫出世就可進食。成蟲的斑蝶亦相當嘴刁,只吃牠們喜歡的植物,亦鍾情較細小的花,如城門郊野公園內種植的假馬鞭就為大部分斑蝶的佳餚。而藍點紫斑蝶會吃羊角拗,虎斑蝶就吃天星藤,這些植物都含毒性。
2017年1月25日星期三
動物論壇:《守護動物的生命》 鄺俊宇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1/22/%e5%8b%95%e7%89%a9%e8%ab%96%e5%a3%87%ef%bc%9a%e3%80%8a%e5%ae%88%e8%ad%b7%e5%8b%95%e7%89%a9%e7%9a%84%e7%94%9f%e5%91%bd%e3%80%8b-%e9%84%ba%e4%bf%8a%e5%ae%87/
動物不懂人語,我們為牠們說話;
動物處於弱勢,我們為牠們發聲;
動物生命要受到進一步的保護,我們要為牠們爭取成立動物警察。
139B的辯論雖暫告段落,但同時牽動了一個思潮,就是香港要推動訂立《動物保護法》,以及成立動物警察。上個月,才剛又有一宗社區狗隻遭氣槍所傷,警方覆函指會立案跟進,但最立竿見影的做法,是成立動物警察,於各警區成立調查有關動物受虐案件的專隊,發生案件的時候就啟動。
除了調查、搜証及執法以外,最重要的訊息,是告訴那些躲在社會陰暗面的人渣知道,不要以為欺負那些弱小的動物可以沒任何代價,從今起會有人專門對付你。
這個訊息有多重要?若這個城市願開始重視動物的生命,從而訂立一個新制度來保護動物,那些以虐待動物為榮的懦夫,將不容易再落手,起碼他們行兇之後,終於會有人能夠迅速採取行動,而非由民間關注後才匆匆展開跟進。
印度聖雄甘地的一句名言:「一個國家道德進步與偉大程度,可用他們對待動物的方式來衡量。」
今天的香港,值得擁有一個更完善保護動物生命的《動物保護法》,因為我們都是有良知的香港人,那些以虐待動物為樂的人,我們要想辦法完善制度把他們揪出來。
動物不懂人語,但我們深信願意為牠們發聲的人不會少。
至少有讀完這篇文章、看完這段演說的你。
P.S. 我們將發動《動人守護》聯署,爭取成立動物警察,今次聯署歡迎動物參與,你可以遞交毛孩的名字及附上其照片,照片有機會於2017年1月23日(星期一,全港反虐日)上傳至「凝聚萬人,誓爭動物警察」fb專頁發佈,作為呼籲參與聯署之用。
聯署網址:https://goo.gl/7IF1Lo
稍後我們會整理好聯署,以此作為帶進立法會的民意,就「守護動物的生命」議題提交議員質詢,並於議事廳就議題展開辯論。
你和動物願意支持嗎?
約定了,爭取守護動物的生命。
茶餐廳代言狗肥妹奇蹟快速康復 急尋暫托領養過新生活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1/24/%e8%8c%b6%e9%a4%90%e5%bb%b3%e4%bb%a3%e8%a8%80%e7%8b%97%e8%82%a5%e5%a6%b9%e5%a5%87%e8%b9%9f%e5%bf%ab%e9%80%9f%e5%ba%b7%e5%be%a9%e3%80%80%e6%80%a5%e5%b0%8b%e6%9a%ab%e6%89%98%e9%a0%98%e9%a4%8a%e9%81%8e/
不少網民均稱肥妹視茶餐廳老闆為父親,希望老闆可以收養牠,但該茶餐廳老闆張先生對本報表示,家中已養了三隻小狗和兩隻貓,其屋苑也不准養大狗,沒辦法領養肥妹。張先生都有經常去探望肥妹,他都希望肥妹盡快能找到新的家庭。
肥妹是一隻流浪狗,後來因為張先生的茶餐廳經常餵牠,結果數年前開始茶餐廳成為牠的主要居住地方,更得到街坊的愛護,不愁飲食。日前肥妹被發現身受重傷,但牠仍忍著痛負傷回到茶餐廳,結果張先生向毛國界義工求助,救了肥妹一命。
獸醫初時看肥妹情況,都形容十分嚴重,有生命危險,但肥妹十分堅強,手術後康復神速。毛國界義工稱牠已經可以轉去普通病房,更可以在幾日後出院。
不過,肥妹出院後仍然面對生活上的困難,毛國界義工正努力為牠尋找暫托和領養人,呼籲認識肥妹的街坊提供相片和故事,讓義工可以向準領養人推介肥妹。
肥妹原本的居住地也將消失,因為領展早前突然通知不會與茶餐廳續約,茶餐廳將於2月9日結業,張先生更坦言暫仍未找到搬遷地方。茶餐廳外的毛毯、水兜,這些肥妹生活的物件和情境,將不復再。
本報記者問張先生會否不捨,他坦言沒有辦法,因為家中養不到肥妹,肥妹亦不適宜再過放養流浪的生活。
除了肥妹外,還有另一隻狗「奀妹」也經常到茶餐廳搵食,是肥妹在年多前帶牠過來的,張先生懷疑奀妹可能是肥妹的女兒,並指奀妹戒心較大,不像肥妹般親人。茶餐廳結業後,奀妹也會失去依靠,又不能與肥妹相伴,有街坊便在毛國界義工的帖中留言,希望也能救起牠,以免牠將來要捱凍捱餓。
本報曾報道過牠的故事
肥妹手術後情況
洪水橋小狗瑟縮垃圾堆中找食 好心人聯絡義工營救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1/23/%e6%b4%aa%e6%b0%b4%e6%a9%8b%e5%b0%8f%e7%8b%97%e7%91%9f%e7%b8%ae%e5%9e%83%e5%9c%be%e5%a0%86%e4%b8%ad%e6%89%be%e9%a3%9f%e3%80%80%e5%a5%bd%e5%bf%83%e4%ba%ba%e8%81%af%e7%b5%a1%e7%be%a9%e5%b7%a5%e7%87%9f/
天寒地凍,不少放養的小狗十分悽慘。好心人Yiwa Mel日前在洪水橋街上見到一隻可憐小狗,瑟縮在垃圾袋中找垃圾吃,以膠袋紙巾充饑,Yiwa Mel當時沒辦法救走牠,便先放下兩兜狗糧,翌日再與友人找遍洪水橋,毛孩守護者義工亦分頭尋找,但未能找到牠。有巴士站司機則對他們透露,見過小狗在附近工地出入,十分可憐,要食垃圾生活,前腳也有問題。
毛守Kent表示,已經整晚尋找小狗,大約知道牠出入的倉地位置,估計應是主人放養,而且沒有理會牠,毛守今晚會嘗試與主人聯絡,若主人拒絕理會該小狗,會再研究如何救出小狗。Kent強調,會在過年前救出小狗。
Yiwa Mel在網上發帖求救,稱小狗在天寒地凍在垃圾袋間找垃圾吃,連膠袋紙巾都吃,她放下兩兜狗糧,牠很快便完全食清。她又指,小狗似乎不太懂過馬路,多次有車駛來,牠仍站在路中間。
Yiwa Mel翌日再去找小狗,她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當日見到那小狗,牠的眼神特別可憐,「好似望住我求救」,但翌日走遍洪水橋都找不到,最後問巴士站司機,對方說曾見過牠在附近一個工場出入,不知道是否放養。巴士司機們又形容牠是一隻很可憐的狗,要吃垃圾維生,前腳也有問題。
Yiwa Mel亦聯絡毛孩守護者,毛守義工亦有出動拯救該小狗。她稱,小狗感覺很滄桑,不知道牠年紀多大,她希望更多人關注動物生存權益問題,指放養其實和流浪無異。
不是「吃肉」是「吃動物」 當語言將生命包裝成食物
2016-06-08 11:50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01博評-生活/15595/%E4%B8%8D%E6%98%AF-%E5%90%83%E8%82%89-%E6%98%AF-%E5%90%83%E5%8B%95%E7%89%A9-%E7%95%B6%E8%AA%9E%E8%A8%80%E5%B0%87%E7%94%9F%E5%91%BD%E5%8C%85%E8%A3%9D%E6%88%90%E9%A3%9F%E7%89%A9
繞個圈來說牛的肉 距離感讓我們心安理得
或許有人會認為素食者如此執著字眼,是過份的煞有介事。但語言就是反映我們的思想和價值觀,正如大家會為費煞思量到底是雨傘「革命」,還是「運動」。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將食物和生命重新聯想起來,令人重新思考「肉食」是什麼一回事。
《動物平等:語言和解放》一書的作者 Joan Dunayer 認為,某些字詞容易使我們剝削其他生物。在英語世界中,牛肉是beef,豬肉是pork,羊肉是mutton,家畜是livestock,詞語和那隻被宰的動物好像沒有多大關係似的。《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一書分析到,在心理上,這比起說要一份「cow meat」、「pig meat」來得容易。但相對被人認為是低等一點的動物如雞、鴨魚,人們就會直呼其動物名字「chicken、duck、fish」。
面對生命變成食物,人們大概需要點距離感。
魚兒蝦兒不只是海鮮 牠們也會掙扎 也會痛苦
不過中國人對於食物和動物之間的關係,算是說得很坦白。中文詞組都以「動物+肉」的寫法來組成,牛肉、豬肉、羊肉、雞肉。未知這會否和中國是農業社會關,人們較能接受。
反而我們對海中生物的稱呼,帶著更遠的距離感,或許牠們在現實中也距離我們很遠,所以我們在用字上,更加顯得毫無感情。「海鮮、海產」等字眼,令人難以對應牠們原是有主體有生命的魚兒、蝦兒、螃蟹。每次說出海鮮海產時,腦海只浮現出於街市內,被分成一籃一籃的貝殼或不再游水的半死小蝦,籃上還插著一塊寫住海鮮價「$60/斤」的發泡膠牌。
海鮮海產、seafood等字,叫人想不起貝殼曾經在海中生活,並為海洋擔當濾淨化的重要角色;也令人想不起魚兒離開水面會痛苦,又或是每隻蟹也有不同性格。這些字令我們和海洋生物距離得更遠。
詰問語言背後的真相 反思我們在吃什麼
中文對食物的稱呼, 已經很直接地提示了我們放進口中的是動物。 這些字詞從我們口中說出來時,理應令人聯想到動物的實況。 但其實並不必然。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01博評-生活/15595/%E4%B8%8D%E6%98%AF-%E5%90%83%E8%82%89-%E6%98%AF-%E5%90%83%E5%8B%95%E7%89%A9-%E7%95%B6%E8%AA%9E%E8%A8%80%E5%B0%87%E7%94%9F%E5%91%BD%E5%8C%85%E8%A3%9D%E6%88%90%E9%A3%9F%E7%89%A9
「吃肉」是常用的說法,但好像表達不到盤中那片肉,原是一條生命…曾有一位很喜歡小孩的女性親戚,在吃乳豬時問到:「乳豬的細小體形是品種之故,還是因為牠是BB豬?」我回答她是BB豬,她卻再三反問:「不是吧?是品種吧?」我再次告訴她,乳豬就是只有數周或數月大的BB豬,有些甚至還沒戒奶。她皺一皺眉說「不是吧?」,但再沒有繼續問下去。
小青@班女講素
陳焯輝攝
「從前我也是吃動物的人。」
這句子在語法上沒錯, 邏輯上也講得通,但是否感覺怪怪的?
我們「班女」四人,曾就應該怎樣介紹自己而討論過這句子。 我們都不是胎內素寶寶(在娘胎內已茹素), 而是長大後感悟動物也是有知覺有感情的生命,於是決定茹素。 當向人解釋從前的飲食習慣時,卻猶疑該用哪些眼字。「吃肉」 是常用的說法,但好像表達不到盤中那片肉,原是一條生命。 想了又想,其中一人忽爾說出「我從前也是吃動物的人」, 大家都很贊同。我曾經吃過的不只一般家禽家畜,還有兔子、鹿、 青蛙、蛇、鱷魚,甚至昆蟲。「吃動物」一說,其實也挺貼切。
黃永俊攝
或許有人會認為素食者如此執著字眼,是過份的煞有介事。但語言就是反映我們的思想和價值觀,正如大家會為費煞思量到底是雨傘「革命」,還是「運動」。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將食物和生命重新聯想起來,令人重新思考「肉食」是什麼一回事。
《動物平等:語言和解放》一書的作者 Joan Dunayer 認為,某些字詞容易使我們剝削其他生物。在英語世界中,牛肉是beef,豬肉是pork,羊肉是mutton,家畜是livestock,詞語和那隻被宰的動物好像沒有多大關係似的。《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一書分析到,在心理上,這比起說要一份「cow meat」、「pig meat」來得容易。但相對被人認為是低等一點的動物如雞、鴨魚,人們就會直呼其動物名字「chicken、duck、fish」。
面對生命變成食物,人們大概需要點距離感。
龔慧攝
不過中國人對於食物和動物之間的關係,算是說得很坦白。中文詞組都以「動物+肉」的寫法來組成,牛肉、豬肉、羊肉、雞肉。未知這會否和中國是農業社會關,人們較能接受。
反而我們對海中生物的稱呼,帶著更遠的距離感,或許牠們在現實中也距離我們很遠,所以我們在用字上,更加顯得毫無感情。「海鮮、海產」等字眼,令人難以對應牠們原是有主體有生命的魚兒、蝦兒、螃蟹。每次說出海鮮海產時,腦海只浮現出於街市內,被分成一籃一籃的貝殼或不再游水的半死小蝦,籃上還插著一塊寫住海鮮價「$60/斤」的發泡膠牌。
蟹蝦都懂得用沙來掩埋自己,逃離敵人的威脅。這不是「新鮮」與否,這是「生命力」。(相片由作者提供)
詰問語言背後的真相 反思我們在吃什麼
中文對食物的稱呼,
曾有一位很喜歡小孩的女性親戚,在吃乳豬時問到:「 乳豬的細小體形是品種之故,還是因為牠是BB豬?」 我回答她是BB豬,她卻再三反問:「不是吧?是品種吧?」 我再次告訴她,乳豬就是只有數周或數月大的BB豬, 有些甚至還沒戒奶。她皺一皺眉說「不是吧?」, 但再沒有繼續問下去。
或許她不是聯想不到,而是不願相信。她期望我的回覆是, 這是一頭已成年的豬,即使被宰也顯得沒有這麼殘忍。 我明白當中的震憾性,正如我曾觀看有關農場和屠宰場的紀錄片時, 也經歷同樣的震憾。震憾過後,是重新思考「肉食」是什麼。 我相信她那眉頭一皺,是聯想到一些畫面,了解到一些事實。
從詰問我們所用的語言,所指涉的對象為何,從而了解真相, 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從詰問我們所用的語言,所指涉的對象為何,從而了解真相,
動物園,拉遠了人和自然的距離
2016-07-23 18:42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01博評-生活/32767/%E5%8B%95%E7%89%A9%E5%9C%92-%E6%8B%89%E9%81%A0%E4%BA%86%E4%BA%BA%E5%92%8C%E8%87%AA%E7%84%B6%E7%9A%84%E8%B7%9D%E9%9B%A2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堤的動物園內,一名 4 歲小朋友走進銀背猩猩Harambe的展示區,工作人員為保小孩安全,決定射殺Harambe;智利一名裸男闖入動物園獅籠尋死,工作人員將兩獅射殺,救回自殺男子;香港海洋公園,發現兩隻小野豬溺斃在機動遊戲的貯水庫。
【影片】再有動物園為救人殺動物 美瀕絕種大猩猩換墮籠男童一命
兩小野豬遊走海洋公園 命喪滑浪飛船儲水庫 漁護署跟進
動物如此死亡並不叫人意外,從建造動物園的用意、設計,和遊人遊園的腳步,早已揭示了我們如何定義人類和動物關係。在人類自製人與動物衝突之中,也預視了動物必定成為園內無辜亡魂。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01博評-生活/32767/%E5%8B%95%E7%89%A9%E5%9C%92-%E6%8B%89%E9%81%A0%E4%BA%86%E4%BA%BA%E5%92%8C%E8%87%AA%E7%84%B6%E7%9A%84%E8%B7%9D%E9%9B%A2
動物園永遠不會告訴你,動物在大自然的一切……在玻璃的另一端,坐着一隻和我們長得不同的生物……牠怎會來到這裏?牠喜歡吃什麼?牠感受到什麼?然後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從不理解玻璃後的生命。
小青&泰臣@班女講素
海洋公園 (Getty Images)
文:小青&泰臣@班女講素
早前在美國、香港和其他地方,分別發生了數宗涉及動物園困養動物不正常死亡事件:
遭射殺的銀背猩猩Harambe。(網上影片擷圖)
【影片】再有動物園為救人殺動物 美瀕絕種大猩猩換墮籠男童一命
兩小野豬遊走海洋公園 命喪滑浪飛船儲水庫 漁護署跟進
動物如此死亡並不叫人意外,從建造動物園的用意、設計,和遊人遊園的腳步,早已揭示了我們如何定義人類和動物關係。在人類自製人與動物衝突之中,也預視了動物必定成為園內無辜亡魂。
動物園只愛奇珍異獸 其他動物無處容身
人類建造各種奇形怪狀的石屎設施、屏風大樓,把自己困於圍城,將動物拒諸城外。人和動物卻並非從此不相往來,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仍不斷被人步步進逼,失去家園、瀕臨絕種等事情每天上演。城市失去動物蹤影,動物園便擔當「好人」角色,打着教育和保育動物的旗號,在世界各地以各種方式捕捉及引進奇珍異獸。
不夠「珍奇」的動物,動物園對牠們的生命毫無興趣。棲息地被強佔,不懂「規矩」的動物為尋找食物而進入圍城,結果誤墮陷阱,死了也無人重視。海洋公園附近的南朗山不時有野豬出沒,野豬內被機動遊戲的水道淹死,直至有人傳出照片,事件經傳媒報道後,公園才向公眾承認。
動物園內 看不到真正的動物
人們總聲稱,只有見到動物真貌,才能激發人們愛護動物的心。但一個個野性的生命,被囚禁在狹小的籠中,渡過漫長歲月,導致精神錯亂、行為怪戾,幾近發瘋。
人類建造各種奇形怪狀的石屎設施、屏風大樓,把自己困於圍城,將動物拒諸城外。人和動物卻並非從此不相往來,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仍不斷被人步步進逼,失去家園、瀕臨絕種等事情每天上演。城市失去動物蹤影,動物園便擔當「好人」角色,打着教育和保育動物的旗號,在世界各地以各種方式捕捉及引進奇珍異獸。
不夠「珍奇」的動物,動物園對牠們的生命毫無興趣。棲息地被強佔,不懂「規矩」的動物為尋找食物而進入圍城,結果誤墮陷阱,死了也無人重視。海洋公園附近的南朗山不時有野豬出沒,野豬內被機動遊戲的水道淹死,直至有人傳出照片,事件經傳媒報道後,公園才向公眾承認。
動物園內 看不到真正的動物
人們總聲稱,只有見到動物真貌,才能激發人們愛護動物的心。但一個個野性的生命,被囚禁在狹小的籠中,渡過漫長歲月,導致精神錯亂、行為怪戾,幾近發瘋。
當你知道動物生活在野外是何等精彩時,你就會發現困養籠裏只餘下一個個空洞的眼神,毫無生氣。(Getty Images)
「動物園只能令人失望。動物園的公共用意是在提供大眾一個觀賞動物的機會。可是,在動物園內,沒有任何遊客可以捕捉住動物的眼神。最多,動物的凝視經過你面前閃了一下而已。牠們只側視。牠們盲目地望向他方。牠們只是在機械式地掃瞄。牠們已對:『注視某物』免疫了,因為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牠們注意力上的「中心點」。」
《為何凝視動物?》約翰‧柏格
動物園永遠不會告訴你,動物在大自然的一切。因為當你知道動物生活在野外是何等精彩時,你就會發現,困養籠裏只餘下一個個空洞的眼神,毫無生氣。
在玻璃的另一端,坐着一隻和我們長得不同的生物,我們往往只被一刻的視覺衝擊吸引而走進動物園,但我們沒有想過去了解玻璃後的牠。牠怎會來到這裏?牠喜歡吃什麼?牠感受到什麼?然後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從不理解玻璃後的生命。
在玻璃的另一端,坐着一隻和我們長得不同的生物,我們往往只被一刻的視覺衝擊吸引而走進動物園,但我們沒有想過去了解玻璃後的牠。牠怎會來到這裏?牠喜歡吃什麼?牠感受到什麼?然後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從不理解玻璃後的生命。
廣州「正佳極地海洋世界」北極熊奄奄一息。(資料圖片)
大象本是群體動物,日本最長壽大象「花子」,卻被迫在動物園內孤獨生活六十多年,最終孤獨老死。(資料圖片)
我們根本不想看見真實的動物
動物為了保護自己,必然帶有一定攻擊性,動物園於是築起圍欄和玻璃屏障,把會要脅到人的動物困住。在安全區內,父母抱着小孩,隔着玻璃「撫摸」正在進食的猛獸,小孩還會拍手大叫「好可愛」。遊人和動物的物理距離近在咫尺,但其實人和動物永遠都隔着一道鴻溝。
一旦玻璃和圍欄被拿掉,我們對不怎熟悉的生物的好奇,頓時化為恐懼。一個小孩無端闖進了銀背猩猩 Haramabe 被困養的石屎棲息區內,人類自定的「安全線」消失了,不知所措的人們只好拿起武器,用最簡單的方式消除恐懼──槍殺 Haramabe。
每次香港有野豬出沒,部分市民、警方、漁護署人員都如臨大敵,彷彿外星人入侵地球。人們看動物,要看的只是隔着圍欄,被迫喪失天性的動物;當帶着原始獸性的動物出現面前時,為了自身安全,動物「被死亡」,來得合情合理。
動物為了保護自己,必然帶有一定攻擊性,動物園於是築起圍欄和玻璃屏障,把會要脅到人的動物困住。在安全區內,父母抱着小孩,隔着玻璃「撫摸」正在進食的猛獸,小孩還會拍手大叫「好可愛」。遊人和動物的物理距離近在咫尺,但其實人和動物永遠都隔着一道鴻溝。
一旦玻璃和圍欄被拿掉,我們對不怎熟悉的生物的好奇,頓時化為恐懼。一個小孩無端闖進了銀背猩猩 Haramabe 被困養的石屎棲息區內,人類自定的「安全線」消失了,不知所措的人們只好拿起武器,用最簡單的方式消除恐懼──槍殺 Haramabe。
每次香港有野豬出沒,部分市民、警方、漁護署人員都如臨大敵,彷彿外星人入侵地球。人們看動物,要看的只是隔着圍欄,被迫喪失天性的動物;當帶着原始獸性的動物出現面前時,為了自身安全,動物「被死亡」,來得合情合理。
動物園只為滿足人類 動物成佈景板
動物在社會上,是阻礙發展的障礙物,而牠們在動物園內,則是被展示和利用作表演的牟利工具。所有動物都有躲藏的天性,無論動物園石屎棲息區打造得再貼近自然之景,但動動園的存在,就是為了滿足付錢來看動物的遊人。真正的保育,是保護動物的野性和棲息地,保育和動物園的意念,根本是自相矛盾。
「研究調查指,每名到動物園參觀的遊客,平均只花30秒至2分鐘觀看動物,例如在(美國)國家公園中花44秒觀看爬蟲類。大部分遊客也不曾閱讀介紹動物的標示牌。」
《Animals and Society》Margo DeMello
離開動物園之時,沒有多少人會記得動物的名字和習性,但人們的手機內,定必多了幾張隔着籠子與動物Selfie的全家幅。動物與人造棲息區內的假山假水,都只是人類自拍的佈景板;動物園只是家庭日、拍拖、紀念日的去處,動物的生命無關宏旨。
動物與人造棲息區內的假山假水,都只是人類自拍的佈景板。(資料圖片)
既然動物的生命根本無關宏旨,當人和動物利益發生衝突,人永遠凌駕於動物,Haramabe注定成為槍下亡魂,小野豬注定誤闖動物園而招至殺身之禍。
在此,文章獻給:
在此,文章獻給:
- 被當成巴西奧運吉祥物,完成燃點聖火後,因掙開鎖鏈逃脫而被軍方射殺的動物園雌豹Juma(22.06.2016)
- 因小童擅闖人造棲息區而被射殺的銀背猩猩Haramabe (28.05.2015)
- 因聖地亞哥男子圖自殺擅闖獅區,因而被射殺的兩隻非洲獅子(22.05.2016)
- 誤進海洋公園,於滑浪飛船水道淹死的小野豬(18.05.2015)
- 於日本八木山動物公園逃脫,被獸醫的麻醉藥射中後抓回的24歲黑猩猩ChaCha。(14.04.2016)
- 於東京騎馬俱樂部逃走至高爾夫球會,被獸醫的麻醉藥射中後,因藥力發作而掉進水池中淹死的2歲雄性斑馬。(23.03.2016)
- 於加拿大Papanack Zoo私人動物園中逃脫,園主以「公眾安全為首」的理由而射殺的5歲非洲白獅。(29.02.2016)
對不起,我們的動物朋友。
過度捕撈 港標誌魚種幾絕迹
《東方日報》,2017/1/24
黃唇魚、紅斑及黃花魚曾是香港具標誌性的魚種,但過度捕撈致近年幾近絕迹。
倡借鑑內地漁業規劃
全球十八個學者撰寫了名為《中國海洋漁業改革的契機》的研究報告,剛在《美國科學院學報》發表,指出本港正面對過度捕撈和魚類數目減少的問題,情況與內地相似,建議本港借鑑內地的措施,例如禁止在海洋保護區裏面捕魚,以及進口魚類的文件資料應該妥善管理並具透明度,以便追蹤供應來源,並應與內地設立跨境保育魚類措施。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薛綺雯是其中一位有份參與該份研究報告的學者,她指出,全球漁業資源已持續下降至令人憂慮的水平,在全球海洋捕撈量中,內地佔兩成,她建議內地設立以科學為基礎的漁業管理制度,訂明漁業的進口限制,並統一各省漁業政策及向從業員推行教育計劃。
薛綺雯又指,本港與內地面對相似問題,雖然內地漁業的解決方案未必全部適用本港,但可作為借鑑,例如黃唇魚在內地受保護,但香港卻不是,證明訂立跨境保育措施的重要性。
黃唇魚、紅斑及黃花魚曾是香港具標誌性的魚種,但過度捕撈致近年幾近絕迹。
倡借鑑內地漁業規劃
全球十八個學者撰寫了名為《中國海洋漁業改革的契機》的研究報告,剛在《美國科學院學報》發表,指出本港正面對過度捕撈和魚類數目減少的問題,情況與內地相似,建議本港借鑑內地的措施,例如禁止在海洋保護區裏面捕魚,以及進口魚類的文件資料應該妥善管理並具透明度,以便追蹤供應來源,並應與內地設立跨境保育魚類措施。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薛綺雯是其中一位有份參與該份研究報告的學者,她指出,全球漁業資源已持續下降至令人憂慮的水平,在全球海洋捕撈量中,內地佔兩成,她建議內地設立以科學為基礎的漁業管理制度,訂明漁業的進口限制,並統一各省漁業政策及向從業員推行教育計劃。
薛綺雯又指,本港與內地面對相似問題,雖然內地漁業的解決方案未必全部適用本港,但可作為借鑑,例如黃唇魚在內地受保護,但香港卻不是,證明訂立跨境保育措施的重要性。
2017年1月22日星期日
的士撞倒小狗不顧而去 好心人找毛孩守護者拯救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1/21/%e7%9a%84%e5%a3%ab%e6%92%9e%e5%80%92%e5%b0%8f%e7%8b%97%e4%b8%8d%e9%a1%a7%e8%80%8c%e5%8e%bb%e3%80%80%e5%a5%bd%e5%bf%83%e4%ba%ba%e6%89%be%e6%af%9b%e5%ad%a9%e5%ae%88%e8%ad%b7%e8%80%85%e6%8b%af%e6%95%91/
再次發生撞狗後不顧而去的事件。好心市民哈先生今日凌晨於洪水橋目擊一隻唐狗被的士輾過,當他要求的士司機找人救狗時,的士司機只不斷說:「應該沒得救啦。」然後不顧而去。哈先生隨即致電「毛孩守護者」求救,義工將小狗帶到獸醫醫治,發現有內出血、盤骨碎裂、胰臟不正常,以及後腳神經受損。
網民「赤小姬」在facebook中交代事件經過,稱她的丈夫哈先生在洪水橋回廠途中,目擊一隻唐狗被的士輾過,哈先生落車看唐狗情況時,那的士司機也停車問「我岩岩係咪撞到野」,哈先生稱唐狗未死,應該斷了骨,著司機找人救牠。
不過,那司機只是多番說小狗應該沒得救,然後當哈先生走到狗隻身邊時,的士司機即刻駕車離開。
哈先生其後致電毛孩守護者求助,義工趕及來到將受傷唐狗帶到太平道醫院。小狗沒有晶片,估計得6個月左右,雄性,現時改名為「水水」。
赤小姬表示,即使不幸出現意外撞到小狗,至少都應該致電求助,讓小狗能及時得到醫治,不應由牠自生自滅。
這次全靠哈先生在事發後第一時間在現場求助,沒有丟下「水水」,「水水」才有一線生機。不顧而去,其實與謀殺沒有分別。
網民「赤小姬」在facebook中交代事件經過,稱她的丈夫哈先生在洪水橋回廠途中,目擊一隻唐狗被的士輾過,哈先生落車看唐狗情況時,那的士司機也停車問「我岩岩係咪撞到野」,哈先生稱唐狗未死,應該斷了骨,著司機找人救牠。
不過,那司機只是多番說小狗應該沒得救,然後當哈先生走到狗隻身邊時,的士司機即刻駕車離開。
哈先生其後致電毛孩守護者求助,義工趕及來到將受傷唐狗帶到太平道醫院。小狗沒有晶片,估計得6個月左右,雄性,現時改名為「水水」。
赤小姬表示,即使不幸出現意外撞到小狗,至少都應該致電求助,讓小狗能及時得到醫治,不應由牠自生自滅。
這次全靠哈先生在事發後第一時間在現場求助,沒有丟下「水水」,「水水」才有一線生機。不顧而去,其實與謀殺沒有分別。
茶餐廳代言狗「肥妹」突受重傷 求生意志極強
在美林邨一茶餐廳甚出名的代言狗「肥妹(又名阿財)」,日前被發現身受重傷,胸口穿了洞,肺部外露,未知是否其他動物令牠受傷。連獸醫都指如此重傷,99%的狗都會短時間內死亡,但平時得到眾人寵愛的肥妹求生意志很強,趕得及由「毛國界義工」送到獸醫手術室,昨日完成了手術,仍未過危險期。
肥妹原本是流浪狗,經常流連美林邨茶餐廳附近,漸漸變成茶餐廳代言狗,因為充滿愛心的老闆經常給牠食物,又會在寒冷時給牠毛毯。牠之所以這麼肥,也是因為老闆和食客都忍不住餵牠。本報也曾經報道過牠的故事,見http://goo.gl/f3xNwM。
但「毛國界義工」日前收到茶餐廳老闆通知,指肥妹受了傷,暫未知受傷原因,義工估計可能是野豬獠牙所傷。肥妹受傷的情況十分嚴重,胸部傷口甚深,肺部甚至外露,第一位獸醫叫出了「Oh my god!」,指要即時做手術。義工帶牠到太平道寵物診所,獸醫指通常這麼嚴重的傷勢,99%狗隻會在短時間內死亡,肥妹還能站起來,很不可思議,求生意志非常強。
義工不願放棄肥妹,雖然手術費昂貴,仍馬上「碌卡」展開手術,並在網上籌款。
肥妹昨日手術過後,仍未渡過危險期,部分受感染肺葉被切除,並插了幾支導管排走積水瘀血。
本報希望肥妹能夠過到這個難關,盡快康復,讓美林邨的街坊再次見到可愛乖巧的肥妹。
有關肥妹的最新情況,可以到「毛國界義工」專頁了解。
肥妹手術後情況
本報曾報道過牠的故事
肥妹原本是流浪狗,經常流連美林邨茶餐廳附近,漸漸變成茶餐廳代言狗,因為充滿愛心的老闆經常給牠食物,又會在寒冷時給牠毛毯。牠之所以這麼肥,也是因為老闆和食客都忍不住餵牠。本報也曾經報道過牠的故事,見http://goo.gl/f3xNwM。
但「毛國界義工」日前收到茶餐廳老闆通知,指肥妹受了傷,暫未知受傷原因,義工估計可能是野豬獠牙所傷。肥妹受傷的情況十分嚴重,胸部傷口甚深,肺部甚至外露,第一位獸醫叫出了「Oh my god!」,指要即時做手術。義工帶牠到太平道寵物診所,獸醫指通常這麼嚴重的傷勢,99%狗隻會在短時間內死亡,肥妹還能站起來,很不可思議,求生意志非常強。
義工不願放棄肥妹,雖然手術費昂貴,仍馬上「碌卡」展開手術,並在網上籌款。
肥妹昨日手術過後,仍未渡過危險期,部分受感染肺葉被切除,並插了幾支導管排走積水瘀血。
本報希望肥妹能夠過到這個難關,盡快康復,讓美林邨的街坊再次見到可愛乖巧的肥妹。
有關肥妹的最新情況,可以到「毛國界義工」專頁了解。
肥妹手術後情況
本報曾報道過牠的故事
Maggie Q抗議殘殺動物製毛衣
《蘋果日報》,2017/1/21
Maggie Q近年在美國荷李活發展,一向愛護動物的她多年茹素,是善待動物組織(PeTA)的活躍分子,不斷呼籲反對用皮草,亦曾獲選為亞太區年度風雲人物。有報道指Maggie Q於加拿大時間星期一,與眾PeTA的請願人士到時裝品牌Canada Goose多倫多總部門外抗議,更帶捕獸器作血的控訴,指該品牌外套用了郊狼的皮毛,Maggie Q要求與公司行政總裁Dani Reiss會面,商討不再在外套上加毛皮,但遭拒絕。
其實,07年Maggie Q與劉德華合作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時,有不少場景在冰天雪地的敦煌取景,戲服都以皮毛衣料為主,開拍前她堅定對監製表明不會穿由動物皮毛做成的戲服,最後成功說服監製。
Maggie Q近年在美國荷李活發展,一向愛護動物的她多年茹素,是善待動物組織(PeTA)的活躍分子,不斷呼籲反對用皮草,亦曾獲選為亞太區年度風雲人物。有報道指Maggie Q於加拿大時間星期一,與眾PeTA的請願人士到時裝品牌Canada Goose多倫多總部門外抗議,更帶捕獸器作血的控訴,指該品牌外套用了郊狼的皮毛,Maggie Q要求與公司行政總裁Dani Reiss會面,商討不再在外套上加毛皮,但遭拒絕。
其實,07年Maggie Q與劉德華合作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時,有不少場景在冰天雪地的敦煌取景,戲服都以皮毛衣料為主,開拍前她堅定對監製表明不會穿由動物皮毛做成的戲服,最後成功說服監製。
寵物店虐畜 13貴婦狗「不似狗形」 官斥只顧牟利 東主囚兩周
《蘋果日報》,2017/1/21
寵物美容店東主將顧客寄養卻遺留下來、以及賣不出的13隻貴婦狗存放工廈一單位,牠們被發現時身形偏瘦,毛髮打結地面滿佈糞便。東主昨認罪,裁判官直言貴婦狗「不似狗形」,斥責東主只顧牟利,判他入獄兩周及罰款500元。貴婦狗事後交愛護動物協會醫治,已回復健康,等候市民領養。
寵物美容店東主將顧客寄養卻遺留下來、以及賣不出的13隻貴婦狗存放工廈一單位,牠們被發現時身形偏瘦,毛髮打結地面滿佈糞便。東主昨認罪,裁判官直言貴婦狗「不似狗形」,斥責東主只顧牟利,判他入獄兩周及罰款500元。貴婦狗事後交愛護動物協會醫治,已回復健康,等候市民領養。
被告賴錦偉(49歲)昨在屯門法院承認殘酷對待動物及沒有為畜養狗隻領取牌照兩罪。
案情指,被告於2014年起租用屯門青楊街得利工業中心一單位。去年7月22日,單位傳出狗吠聲,隔鄰單位使用者發現室內有數頭犬,惟狗隻瘦弱,遂報警求助。單位有13隻貴婦狗,僅有水及狗糧各一碗,地面滿佈狗糞,警方尋獲被告,他被捕後稱「對唔住,我唔知咁做係殘酷對待動物」。
案情指,被告於2014年起租用屯門青楊街得利工業中心一單位。去年7月22日,單位傳出狗吠聲,隔鄰單位使用者發現室內有數頭犬,惟狗隻瘦弱,遂報警求助。單位有13隻貴婦狗,僅有水及狗糧各一碗,地面滿佈狗糞,警方尋獲被告,他被捕後稱「對唔住,我唔知咁做係殘酷對待動物」。
狗隻康復等候領養
愛協人員到場檢驗貴婦狗,證實牠們毛髮打結及脫落、皮膚受細菌感染、膝蓋脫臼及牙齒脫落等,6隻沒有植入晶片,3隻晶片過期,3隻晶片的註冊狗主並非被告。現時狗隻已回復健康,等候市民領養。
辯方求情時指,被告與妻育有3名年齡介乎8至18歲的女兒,他原開設寵物運輸及美容店。署任主任裁判官周燕珠聞言立即拿起顯示狗隻當時情況的相片,質問被告:「寵物美容?點解搞到咁?啲狗不似狗形,Poodle(貴婦狗)都唔係咁!」
辯方繼續解釋,被告事發後將寵物店關閉,替朋友經營的寵物店打工,故不會再犯。而涉及本案的貴婦狗,原是顧客留下寄養,但後來卻遺下牠們,部份狗隻則是長大了,因賣不出而存放倉內。被告此時插嘴說:「佢哋部份都8至10歲。」
周官指涉案貴婦狗成功出售,每隻價值以數千元計,被告只顧牟利,完全沒照顧牠們,對牠們很差,「環境污糟到不得了,人都住唔到」,最終判他入獄。
案件編號:TMCC195/17
辯方求情時指,被告與妻育有3名年齡介乎8至18歲的女兒,他原開設寵物運輸及美容店。署任主任裁判官周燕珠聞言立即拿起顯示狗隻當時情況的相片,質問被告:「寵物美容?點解搞到咁?啲狗不似狗形,Poodle(貴婦狗)都唔係咁!」
辯方繼續解釋,被告事發後將寵物店關閉,替朋友經營的寵物店打工,故不會再犯。而涉及本案的貴婦狗,原是顧客留下寄養,但後來卻遺下牠們,部份狗隻則是長大了,因賣不出而存放倉內。被告此時插嘴說:「佢哋部份都8至10歲。」
周官指涉案貴婦狗成功出售,每隻價值以數千元計,被告只顧牟利,完全沒照顧牠們,對牠們很差,「環境污糟到不得了,人都住唔到」,最終判他入獄。
案件編號:TMCC195/17
13犬不似狗形寵物店東判囚
《東方日報》,2017/1/21
寵物美容店男東主把賣不去的十三隻貴婦狗,「存放」在屯門工廈貨倉飼養,但僅留下一碗水、一碗糧給牠們,眾狗餓至發出哀嚎,鄰居聽見狗吠聲後報警。狗隻被發現時,均有過瘦、毛髮牙齒脫落、後腳脫骹及耳朵發炎等毛病。被捕東主昨於屯門法院承認虐畜及無牌畜養狗隻兩罪。裁判官得悉被告職業後質問:「寵物美容?點解搞到咁?啲狗不似狗形,Poodle(貴婦狗)都唔係咁!」考慮案情嚴重下,判他重囚兩星期及罰款五百元。
被告賴錦偉(四十九歲),被控去年七月廿二日在屯門得利工業大廈一單位內,其畜養方法導致十三隻狗受不必要痛苦,另被控無牌畜養其中十二隻超過五個月大的狗隻。庭上透露,涉案狗隻現交由愛護動物協會照顧。
現場污糟 官斥「人都住唔到」
辯方求情指,涉案狗隻因年老而賣不出,部分由客人寄賣但被遺棄。惟裁判官指涉案狗隻全是貴婦狗,身價應「數以千計」,但靠狗隻維生的被告,卻不盡責照顧,官看過現場照片後更直言「污糟到不得了,人都住唔到」,認為適宜判監。
倉務員涉懶照顧 四犬受苦
另外,任職倉務員的十八歲被告黃浩揚,涉嫌去年七月廿五日將兩隻藏獒、一隻洛威拿及一隻秋田犬遺留屯門新村單位,但疏於照顧令眾狗毛髮脫落受苦等。他事後被控虐畜、無牌畜養狗隻等共四罪,案件昨於屯門法院提堂,被告暫毋須答辯,准保釋至二月廿八日再訊。
案件編號:TMCC 195/2017
現場污糟 官斥「人都住唔到」
辯方求情指,涉案狗隻因年老而賣不出,部分由客人寄賣但被遺棄。惟裁判官指涉案狗隻全是貴婦狗,身價應「數以千計」,但靠狗隻維生的被告,卻不盡責照顧,官看過現場照片後更直言「污糟到不得了,人都住唔到」,認為適宜判監。
倉務員涉懶照顧 四犬受苦
另外,任職倉務員的十八歲被告黃浩揚,涉嫌去年七月廿五日將兩隻藏獒、一隻洛威拿及一隻秋田犬遺留屯門新村單位,但疏於照顧令眾狗毛髮脫落受苦等。他事後被控虐畜、無牌畜養狗隻等共四罪,案件昨於屯門法院提堂,被告暫毋須答辯,准保釋至二月廿八日再訊。
案件編號:TMCC 195/2017
摔地腳踢 司警涉虐狗
《蘋果日報》,2017/1/19
fb流傳一段男子虐狗片段,據稱片中男子疑因不滿狗狗咬爛鞋子,憤而將牠高舉摔在地上,用鞋毆打及起飛腳,狗狗不斷哀嚎逃走。片段上載後,引起網民聲討,《蘋果》接獲多名澳門市民反映,指涉嫌虐狗男子是澳門司警。據澳門傳媒報道,澳門司警局已承認涉事男子為刑偵人員,但認為狗隻傷勢未達至刑事成份,將展開內部紀律程序。
綜合澳門傳媒報道,涉事男子姓陳,司警局指已接獲治安警通報,經民政總署獸醫對有關狗隻驗傷,認為未達至刑事成份,治安警將會製作筆錄,以便相關部門跟進行政處罰程序,司警局亦將會對有關人員展開紀律程序。
將內部紀律調查
綜合澳門傳媒報道,涉事男子姓陳,司警局指已接獲治安警通報,經民政總署獸醫對有關狗隻驗傷,認為未達至刑事成份,治安警將會製作筆錄,以便相關部門跟進行政處罰程序,司警局亦將會對有關人員展開紀律程序。
將內部紀律調查
虐狗片長約40秒,事發前日下午,在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一大廈天台,一個身形高大的男子疑因不滿狗隻咬爛鞋,舉起身長約半米的小狗摔在地上,男子怒火未熄,趨前左手捉着其腿,右手持鞋不斷打牠,狗狗掙脫,男子即起飛腳,數秒後又捉住狗狗虐打。其間一名長髮女子在旁未出手阻止,同惹爭議。
當地治安警指,前日下午4時45分接獲澳門動物拯救協會報案,懷疑有人虐打狗隻,警方聯同民署人員及獸醫到場。狗主承認曾打狗,但就拒絕跟隨治安警返警局協助調查,經獸醫檢查後,認為狗隻無大礙。
澳門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稱,對事件感到非常遺憾及失望,司警局會嚴肅處理並作內部紀律調查。黃指涉事司警雖無違反《動物保護法》,但他拒絕配合調查,違反法律規定及操守,有關部門會對他作行政處罰。
當地治安警指,前日下午4時45分接獲澳門動物拯救協會報案,懷疑有人虐打狗隻,警方聯同民署人員及獸醫到場。狗主承認曾打狗,但就拒絕跟隨治安警返警局協助調查,經獸醫檢查後,認為狗隻無大礙。
澳門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稱,對事件感到非常遺憾及失望,司警局會嚴肅處理並作內部紀律調查。黃指涉事司警雖無違反《動物保護法》,但他拒絕配合調查,違反法律規定及操守,有關部門會對他作行政處罰。
司警涉虐狗 短片網上瘋傳
《東方日報》,2017/1/19
社交媒體facebook近日流傳一段男子涉嫌虐狗的片段,一名男子抱起狗隻,然後竟往地面一摔,之後又疑似毆打狗隻,嚇得該狗亂竄躲避。片段惹大批網民留言抨擊。澳門司警昨日證實,涉案人士屬局方的刑偵人員,局方將對有關人員開展紀律程序。澳門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指,對有刑偵人員涉嫌虐狗感到遺憾及失望,對此局方會嚴肅處理,強調這只屬個別事件。
未被停職 局方將紀律調查
司警表示,涉事司警入職七年,目前仍在上班。經鑑定案中狗隻沒有表面傷痕,初步判定有關人士屬於行政違法。黃少澤昨日出席活動後表示,司警局將會對他進行內部紀律調查,就其行為作出審查及處理。
澳門民政總署稱昨已到涉事現場帶走狗隻驗傷,調查是否有人虐待動物,涉觸犯動物保護法。狗隻已送往民署市政狗房觀察。
澳門治安警前晚表示,接報氹仔區懷疑有人虐待動物事件,經獸醫到場檢查,認為狗隻無大礙。治安警指前日下午接獲澳門動物拯救協會報案,指氹仔區某大廈二樓平台懷疑有人虐打狗隻,警方聯同民署人員及獸醫到場。狗主承認曾拍打狗隻,但就拒絕跟隨治安警返警局助查。
社交媒體facebook近日流傳一段男子涉嫌虐狗的片段,一名男子抱起狗隻,然後竟往地面一摔,之後又疑似毆打狗隻,嚇得該狗亂竄躲避。片段惹大批網民留言抨擊。澳門司警昨日證實,涉案人士屬局方的刑偵人員,局方將對有關人員開展紀律程序。澳門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指,對有刑偵人員涉嫌虐狗感到遺憾及失望,對此局方會嚴肅處理,強調這只屬個別事件。
未被停職 局方將紀律調查
司警表示,涉事司警入職七年,目前仍在上班。經鑑定案中狗隻沒有表面傷痕,初步判定有關人士屬於行政違法。黃少澤昨日出席活動後表示,司警局將會對他進行內部紀律調查,就其行為作出審查及處理。
澳門民政總署稱昨已到涉事現場帶走狗隻驗傷,調查是否有人虐待動物,涉觸犯動物保護法。狗隻已送往民署市政狗房觀察。
澳門治安警前晚表示,接報氹仔區懷疑有人虐待動物事件,經獸醫到場檢查,認為狗隻無大礙。治安警指前日下午接獲澳門動物拯救協會報案,指氹仔區某大廈二樓平台懷疑有人虐打狗隻,警方聯同民署人員及獸醫到場。狗主承認曾拍打狗隻,但就拒絕跟隨治安警返警局助查。
2017年1月19日星期四
毛守救起兩隻元朗被綁老狗 自稱主人現身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1/18/%e6%af%9b%e5%ae%88%e6%95%91%e8%b5%b7%e5%85%a9%e9%9a%bb%e5%85%83%e6%9c%97%e8%a2%ab%e7%b6%81%e8%80%81%e7%8b%97-%e8%87%aa%e7%a8%b1%e4%b8%bb%e4%ba%ba%e7%8f%be%e8%ba%ab/
原來狗狗瘦骨如柴,嚴重飢餓,令人心酸。
圖片取自毛孩守護者facebook
Kent表示,當救起兩小狗時,兩狗本來穿有衣服,義工脫去他們衣服替他們沖涼時,才發現兩狗骨瘦如柴,估計長期沒有被餵飽,而且當義工餵食時,狗狗更餓到如十世無吃飯般,「以九秒九搶食」。而兩狗的健康情況都不佳,老虎狗的雙眼已近全盲、身體多處爛肉,有心臟發大等問題;史納莎亦同樣有心臟發大、皮膚極差等問題,看得出兩狗均是長期缺乏照顧的狗狗。Kent說,雖然一般繁殖場多數棄掉母狗,但今次這兩隻狗狗的情況卻有點似繁殖場棄狗的身體狀況,但目前難以知真正主人身份。毛守已和漁護署聯絡,惟漁護署仍無法找到狗狗的主人。Kent表示,昨日卻接獲一名女子來電,自稱兩狗是其兄長的,但她與兄長已沒有聯絡,又著毛守幫忙為狗狗出領養。Kent坦言無法證實其身份真偽,而兩狗狗目前仍在診所觀察及療治中。
史納莎的健康情況也不佳。
圖片取自毛孩守護者facebook
狗狗被長期缺乏照顧慘被棄街頭,阿Kent坦言,「最慘的狗狗往往不是在街上的流浪狗,而是有主人但無人照顧的狗狗,這些狗狗更慘!」他認為目前的保護動物的法例存有許多漏洞,令到許多人即使虐待動物,警方、漁護署都無法以法例將他們定罪。他說,「現在的法例是近1911年訂立,根本勁落後,這麼多年都沒有更新過!最多都只是1960年修改一次!」他們均希望政府盡快修改目前落後的動物保護法例,將虐待動物的人繩之於法。
《139B》明日最後限期 毛孟靜促請政府正視動物繁殖問題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1/17/%e3%80%8a139b%e3%80%8b%e6%98%8e%e6%97%a5%e6%9c%80%e5%be%8c%e9%99%90%e6%9c%9f-%e6%af%9b%e5%ad%9f%e9%9d%9c%e4%bf%83%e8%ab%8b%e6%94%bf%e5%ba%9c%e6%ad%a3%e8%a6%96%e5%8b%95%e7%89%a9%e7%b9%81%e6%ae%96/
《動物專訊》第139B《公眾衛生(動物及禽鳥)動物售買商規例》將於3月實施,明日將為最後反對生效日期。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在立法會研究動物權益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說,對於139b即將實施感到心酸,因為目前家居繁殖情況嚴重,擔心未來情況更嚴重。她更在會議中顯示圖片,說動保團體「毛孩守護者」昨日才救起一隻疑似從繁殖場收出的相片,狗狗是被人「用完即棄」,狗狗繁殖完動物後便被遺棄。她建議政府能否考慮只發一個大牌作規管繁殖,不要讓動物繼續受苦。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亦質疑,漁護署未有檢控被虐動物的個案,「往往好大隻狗困在好大的籠,但報警、署方去到都無用。」但漁護署獸醫薜漢宗稱,如有證據可控告相關人士。
拯救流浪狗 從根本入手
《東方日報》,2017/1/18
即使時代進步,觀念改變,但政府對於保護動物始終缺乏承擔。多年來,不少政黨、議員都爭取要求政府改善動物福利、增設動物警察等,政府都充耳不聞。
早前筆者得悉安達臣道石礦場因土地將還給政府而令附近百多隻流浪狗被迫自生自滅後,成功說服地盤承建商,讓愛護動物組織「毛孩守護者」義工進入地盤拯救流浪狗。現時義工放了多個自製捉狗籠,並由三十四位義工每晚分批捉狗,已經捉到數十隻,並正等待做絕育及被領養。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說《木木》,描寫小狗木木遭遺棄,被農奴蓋拉辛救回,此後相依為命,作者對蓋拉辛與木木的真摯感情描寫得細膩感人。若讀了這篇小說,就會理解流浪狗也是生命,應該得到同情。全港有不少流浪狗,當中只有小部分幸運地得到領養,大部分只能繼續流浪,如果不從根本入手解決問題,牠們的悲慘命運只會不斷重複。
其實,某些亞洲或歐洲國家幾乎不見流浪狗,他們嚴格的法律及注重教育民眾觀念,輔以大量結紮家犬,成功降低棄養率,這些經驗值得香港借鑑。如英國「動物福利法」的原則是必須為動物提供基本的生活條件及照顧,在德國養狗則必須買強制保險等。而民間也有自發成立的動物保護組織,協助解決問題。
筆者剛成立了「香港動物福利法工作小組」,研究制訂香港動物福利法,希望從法例入手,使香港的動物得到適當的照顧及保護,改變流浪動物的命運。
即使時代進步,觀念改變,但政府對於保護動物始終缺乏承擔。多年來,不少政黨、議員都爭取要求政府改善動物福利、增設動物警察等,政府都充耳不聞。
早前筆者得悉安達臣道石礦場因土地將還給政府而令附近百多隻流浪狗被迫自生自滅後,成功說服地盤承建商,讓愛護動物組織「毛孩守護者」義工進入地盤拯救流浪狗。現時義工放了多個自製捉狗籠,並由三十四位義工每晚分批捉狗,已經捉到數十隻,並正等待做絕育及被領養。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說《木木》,描寫小狗木木遭遺棄,被農奴蓋拉辛救回,此後相依為命,作者對蓋拉辛與木木的真摯感情描寫得細膩感人。若讀了這篇小說,就會理解流浪狗也是生命,應該得到同情。全港有不少流浪狗,當中只有小部分幸運地得到領養,大部分只能繼續流浪,如果不從根本入手解決問題,牠們的悲慘命運只會不斷重複。
其實,某些亞洲或歐洲國家幾乎不見流浪狗,他們嚴格的法律及注重教育民眾觀念,輔以大量結紮家犬,成功降低棄養率,這些經驗值得香港借鑑。如英國「動物福利法」的原則是必須為動物提供基本的生活條件及照顧,在德國養狗則必須買強制保險等。而民間也有自發成立的動物保護組織,協助解決問題。
筆者剛成立了「香港動物福利法工作小組」,研究制訂香港動物福利法,希望從法例入手,使香港的動物得到適當的照顧及保護,改變流浪動物的命運。
2017年1月17日星期二
寒風下遺棄無求生能力刺蝟 整個籠棄坑渠等死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7/01/16/%e5%af%92%e9%a2%a8%e4%b8%8b%e9%81%ba%e6%a3%84%e7%84%a1%e6%b1%82%e7%94%9f%e8%83%bd%e5%8a%9b%e5%88%ba%e8%9d%9f%e3%80%80%e6%95%b4%e5%80%8b%e7%b1%a0%e6%a3%84%e5%9d%91%e6%b8%a0%e7%ad%89%e6%ad%bb/
遺棄是人類對動物的罪惡之一,有市民在上星期初於寶琳山邊的坑渠發現三隻被遺棄的刺蝟,整個籠都棄置,其中兩刺蝟手腳受傷,幸好得到熱心市民拯救,現在都有人領養。香港人所養的刺蝟,都是有北非刺蝟的血統,只適合在21度以上氣溫生活,在寒風下冬眠將一睡不起,而且手腳較細,沒有野外求生能力。將沒有求生能力的刺蝟棄置在外,等同讓牠們受盡折磨慢慢等死。
在facebook廣傳該遺棄事件的馮小姐對本報表示,這三隻刺蝟剛好被發現者的狗嗅出來,才救回一命。她形容,港人所養的刺蝟大都是在非洲引入來,經過多年的馴養及繁殖,已經沒有任何野外求生能力,手腳比較幼,平時跑滾輪都會破損,根本行不到石屎地。
她又指,香港的刺蝟無法冬眠,很大可能一睡不起,所以要在21至28度的溫度下生活,還有確保濕度不能過高,否則會有真菌和甩刺,「我養刺蝟會有除濕機、暖燈和暖氈,還要每日換尿墊」。
被遺棄的三隻刺蝟現時都有領養者,牠們分別叫史迪仔、金仔和妹豬,其中史迪仔和妹豬都有受傷及有疥蟲,史迪仔有脫水現象,妹豬手腳紅腫,右手有被咬傷痕迹。馮小姐又指,史迪仔被發現時已縮起來,幾乎進入冬眠狀態,要即時用風筒吹暖風才醒回來,否則可能已離開這世界了。
馮小姐批評,有些人將刺蝟當作禮物,助長無良繁殖商大量繁殖,而且刺蝟也很容易繁殖很多後代,結果f當他們不想養時,就引來很多遺棄。她指,將沒求生能力的刺蝟遺棄在野外,是必死無疑。
她又提到,香港絕大部分的刺蝟,都是非法售賣的,因為很多都是經過所謂「領養費」轉手,而「出售」者都沒有刺蝟的出生和來源紀錄。
妹豬
史迪仔
金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