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解構香港動物福利的抗爭前路初探 / 二元對立

《寵藝透視》,2012/5 , #38

是當完成了「禁止熊膽製品入口,還黑熊自由」大遊行後,現開始總結香港近十年各動物福利抗爭路線的「生態」和當中埋下的隱憂,以及探究將來安排的視野。筆者相信香港開埠以來,從沒有人以此題目寫過。

筆者深信香港動物福利的抗爭是透過以下三大核心元素進行:

一。團體,及漁護署認可領養團體

最初冒起打算爭取政策的團體,統集功夫難,總是歸於時間和耐性,所以問題還不算太大。

而跟漁護署認可領養團體實質合作卻是最難的。很多團體並不算熱衷於改良政府的現有政策,當中鮮有像SPCA、SAA、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等,總是很積極在會議上向政府提出實質意見,但會跑到街上爭取動物權益的成員,便是買少見少。尤記得今年初,筆者在會議中跟漁護署會面,問及認可領養團體是基於怎樣下的規條下被確認?署長的答覆是:「越嚴越好」。這些「越嚴越好」的認可領養團體,在動物權益圈子下,一般被稱為「招安」。大前題下,團體通過「招安」為囚禁動物解禁,是沒錯的;然而,「肉蔘」在漁護署,你們還可出什麼亂子?認可領養團體一般為了方便日後動物救援工作,便少於指出改良政府現有的不足, 導致政策推展過於緩慢。於是近幾年,壓力團體相繼成立,借助中、小型團體集腋成裘,也比從前有效率了。

二。政界

政界是提倡進一步動物福利的第二個難題,比團體其實更難應付。政界之所以難統集,是因為香港的政治氣候「不是他打你,就是你打他」,沒完沒了。統集已經難,統集之後,政黨還需要夥同團體共同約見政府部門,這是核心的問題,個人認為,過去政黨和團體間並沒有想辦法做好這件事,最後導致團體無法單獨,及長時間跟政府一起商討解決辦法。

其次是在慣性討論和集會時,拒絕一切攻擊任何政黨的言論,我們不能成為不同政黨的鬥勝場 。這件事的執行上,各團體必須明白這才能締做更多政界的發言聲音,這才最有利於動物。

這六年來,資深的義工瞧著民主黨最先有動物福利提案,然後民建聯的少部份議員加入,近兩年,又得到了自由黨其些成員和公民黨的支持。最近,在「禁止熊膽製品入口,還黑熊自由」的大遊行中,開始瞧見了人民力量的旗幟,看來離統集政界的成功日子已不遠矣!

三。傳媒

第一和第二點都夠艱難了,還有第三嗎?就是傳媒。

動物議題一直缺乏香港傳媒的報導,是因為動物福利被認為不等於民生,同時我們有兩難:不主暴露,不主暴力。華人是保守的,不像外國的機構可以接納祼露示眾,一切抗爭手法皆以和平友愛,切合愛的基礎,這也許不夠「勁爆」,缺乏新聞價值,但我們認為動物議題不可跟其他政治議題相提並論,也堅信愛護動物行動是發乎理性和包容,不願意爭取傳媒曝光率而扭曲了活動的本質。

筆者執筆時碰巧是清明時節前後,在臉書(facebook)看到有素不相識的愛護動物人士一天走了三轉--朝早去了掃墓,然後參加反熊膽製品遊行,再去旺角麥花臣運動場的動物領養日,可見有心人確實存在。動物福利最終成敗,一切在大眾的心和傳媒的取捨態度,並非在團體和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