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3839
年輕時被一條粗麻繩纏著背鰭,影響游泳能力,幸好有一天麻繩脫落。
請問有誰見過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死了?沒有可能,我昨天才和牠一起玩耍!死了…對呀,我的孩子死了…機場第三條跑道?為什麼你們這些貪婪的人類只懂不斷侵佔我們的家園和破壞我們的環境?自稱高智慧的你們有沒有好好反省?
我叫大麻繩CH34, 年輕時背鰭曾經被一條很粗的麻繩貫穿,麻繩加上上面的垃圾多年來纏著我的背鰭,影響我的游水能力。背負著整整十年,幸運地有一天麻繩斷了,換來是一個永久殘破的背鰭。
我在07年和11年曾經懷孕。07年不幸地失去了一胎,當時的我極度悲痛,可能是經驗不足,期望下一胎會順利。11年我再次懷孕,吸收了上一次教訓,我特別注意每一個細節,不容許自己有任何出錯。看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實在非常感動。可惜好景不常,惡夢再一次降臨我身上,我的孩子有一天突然一動不動,慢慢沉入海底。我一次又一次、日復一日地把孩子托上水面希望他能再次呼吸,但牠再也沒有吸一口氣。直到第七天,一直未有進食的我身體已很累了,看著已經腐爛的孩子,我的心比背鰭的傷口更痛,但我只可忍痛讓我的寶貝離我而去,任牠隨水漂浮,陰陽永訣。
之後我和其他豚媽媽傾訴過,發現原來不少媽媽也嚐過喪子之痛,而且都是原因不明。後來聽老一輩的海豚說,原來我們吃的魚含有很高的毒素,而毒素一直在我們的身體積聚,直到生小孩時將毒素傳送到小孩身體,在餵哺母乳時亦不斷將毒素傳給牠們,由於牠們抵抗力較弱,結果毒素會將牠們殺死。海豚只能餵哺母乳,因此我們每誕下一胎都是一場賭博,一場用小生命作賭注的賭博。
我們大嶼山北社群的海豚數量已不斷下降,全因為不同填海工程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地方。生存空間不足,令我們更難找到交配機會。魚的數量下降,加上海水污染,要生一個健康的寶寶難上加難。現在這裡的環境已經不能再差了,再興建第三條跑道,是要把我們推向死角嗎?我們這個海豚社群再沒有能力抵受更多的環境破壞,我們沒有更多的賭注了。也好,孩子你不用怕了,媽媽很快便來找你了…
但我們可以向誰申斥?我們的孩子又可以怎樣…我的孩子…對了,你有見過我的孩子嗎?
我一次又一次把死去的孩子托上水面,但牠始終沒反應...為什麼?
CH34的移動範圍,活躍在大嶼山北。大嶼山北海豚數量一直下跌,已沒有抵受更多環境破壞的能力。
環評報告的問題 (四)
第三條跑道展開興建的時間(即2016年),正正與港珠澳大橋的峻工年份相同。因此,兩個工程的施工時間將會為海豚的生活帶來一浪又一浪的衝擊;路政署一直希望因港珠澳大橋而導致海豚在大嶼山東北水域大跌的使用量,隨著2016年工程結束、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的成立而讓海豚使用量慢慢地恢復過來,此期望便隨著第三條跑道更浩大的填海工程而落空!
提交意見書方法
誰是「海豚三十」?
請問有誰見過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死了?沒有可能,我昨天才和牠一起玩耍!死了…對呀,我的孩子死了…機場第三條跑道?為什麼你們這些貪婪的人類只懂不斷侵佔我們的家園和破壞我們的環境?自稱高智慧的你們有沒有好好反省?
我叫大麻繩CH34, 年輕時背鰭曾經被一條很粗的麻繩貫穿,麻繩加上上面的垃圾多年來纏著我的背鰭,影響我的游水能力。背負著整整十年,幸運地有一天麻繩斷了,換來是一個永久殘破的背鰭。
我在07年和11年曾經懷孕。07年不幸地失去了一胎,當時的我極度悲痛,可能是經驗不足,期望下一胎會順利。11年我再次懷孕,吸收了上一次教訓,我特別注意每一個細節,不容許自己有任何出錯。看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實在非常感動。可惜好景不常,惡夢再一次降臨我身上,我的孩子有一天突然一動不動,慢慢沉入海底。我一次又一次、日復一日地把孩子托上水面希望他能再次呼吸,但牠再也沒有吸一口氣。直到第七天,一直未有進食的我身體已很累了,看著已經腐爛的孩子,我的心比背鰭的傷口更痛,但我只可忍痛讓我的寶貝離我而去,任牠隨水漂浮,陰陽永訣。
之後我和其他豚媽媽傾訴過,發現原來不少媽媽也嚐過喪子之痛,而且都是原因不明。後來聽老一輩的海豚說,原來我們吃的魚含有很高的毒素,而毒素一直在我們的身體積聚,直到生小孩時將毒素傳送到小孩身體,在餵哺母乳時亦不斷將毒素傳給牠們,由於牠們抵抗力較弱,結果毒素會將牠們殺死。海豚只能餵哺母乳,因此我們每誕下一胎都是一場賭博,一場用小生命作賭注的賭博。
我們大嶼山北社群的海豚數量已不斷下降,全因為不同填海工程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地方。生存空間不足,令我們更難找到交配機會。魚的數量下降,加上海水污染,要生一個健康的寶寶難上加難。現在這裡的環境已經不能再差了,再興建第三條跑道,是要把我們推向死角嗎?我們這個海豚社群再沒有能力抵受更多的環境破壞,我們沒有更多的賭注了。也好,孩子你不用怕了,媽媽很快便來找你了…
但我們可以向誰申斥?我們的孩子又可以怎樣…我的孩子…對了,你有見過我的孩子嗎?
我一次又一次把死去的孩子托上水面,但牠始終沒反應...為什麼?
CH34的移動範圍,活躍在大嶼山北。大嶼山北海豚數量一直下跌,已沒有抵受更多環境破壞的能力。
環評報告的問題 (四)
第三條跑道展開興建的時間(即2016年),正正與港珠澳大橋的峻工年份相同。因此,兩個工程的施工時間將會為海豚的生活帶來一浪又一浪的衝擊;路政署一直希望因港珠澳大橋而導致海豚在大嶼山東北水域大跌的使用量,隨著2016年工程結束、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的成立而讓海豚使用量慢慢地恢復過來,此期望便隨著第三條跑道更浩大的填海工程而落空!
提交意見書方法
誰是「海豚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