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

避免搶食擾民居 採絕育禁飼措施 馬騮山野猴勁減6成

《成報》,2012/7/30

相信曾到過俗稱「馬騮山」的金山郊野公園的人士,也見過野生猴子搶走遊人膠袋的場面,漁農自然護理署指出,目前本港的野猴已增至2,000頭,由於港人喜愛餵飼野猴,令牠們以驚人速度繁衍,並變得不怕人類,不但搶奪遊人的食物,更走進附近民居家中覓食,造成滋擾。有見及此,該署07年起對野猴進行大規模絕育手術,並在山頭種植適合猴子口胃的植物,引導牠們回歸郊野覓食,並立例禁止市民餵飼野猴,控制猴群數目並減少牠們帶來的滋擾,結果野猴的出生率已大減最多六成。 記者陳冬敏報道

本港的野生猴子其實非「原居民」,而是1910年代從外地引入的猴子後代。據說,九龍水塘興建時,發現附近生長了很多有毒植物馬錢,當時有人擔心馬錢果實跌入水塘會污染食水,獼猴喜歡吃馬錢,故引進數頭獮猴以吃掉有毒馬錢,結果這些「移民」適應了九龍山環境並落地生根,不斷繁衍,現時有約八成猴子在那裏聚居,令該處成為有名的「馬騮山」,野猴的活動範圍亦已擴散至金山、獅子山、城門郊野公園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等地。

目前已增至2,000頭

漁護署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石仲堂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指出,由於以往不少人在金山郊野公園一帶餵飼野猴,令野猴數目不斷增加,已由30年前百多頭增至現在約有2,000頭,而猴子習慣被人類餵飼,已變得不怕人類,「猴子看到餵飼牠們的人常以膠袋攜帶食物,所以學會搶奪遊人手持的膠袋,有些猴子更會走進民居覓食,造成滋擾」。

有見及此,漁護署2007年起為野猴進行大規模永久避孕和絕育手術,截至去年8月,已有1,600頭野猴接受了手術,佔野猴總數七成,而去年調查顯示,野猴數目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別下跌了6.9%和8.6%,而幼猴出生率更減少了30%至60%。

引導回郊野覓食

漁護署職員亦在山頭種植楊梅、南酸棗和餘甘子等適合猴子的植物,引導牠們回歸郊野覓食,現時亦有法例禁止市民在郊野公園餵飼野猴,違例者可被罰款1萬元。石仲堂希望多管齊下,能有效控制猴群數目,減少對遊人和附近民居造成的滋擾。

另外,為了解猴子生活狀況,漁護署每日均派員巡邏郊野公園,但近日不時發現有猴子受傷,「這些傷害大都由牠們自己打鬥造成,但我們亦不排除是人為的」,他指漁護署已加強在金山和獅子山一帶的巡邏,並和警方保持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