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5/07/04/%e6%b5%b7%e6%b4%8b%e5%85%ac%e5%9c%92%e4%b8%ad%e8%8f%af%e9%b1%98%e5%86%8d%e6%b7%bb%e4%ba%a1%e9%ad%82/
【動物專訊】海洋公園宣布,於昨午5時30分為一條圈養的國家一級保護及瀕危動物中華鱘安樂死,這是去年至今第五條國寶級中華鱘魂斷海洋公園。園方表示,該中華鱘於今年4月確診感染可致命的分枝桿菌後,已移居至後勤設施接受治療及護理,惟治理無效。
現時海洋公園共有13條中華鱘居住於「中華鱘館—長江足跡」之展館內,全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送贈,當中3條是2010年送來,其餘10條在去年2月送來。
海洋公園獸醫李富康指,由於該中華鱘「生活素質不斷下降」,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的專家商討後,決定將牠安樂死。
海洋公園動物及教育部執行總監蔣素珊女士則指,分枝桿菌的潛伏期可由數星期至幾個月、甚至數年不等,現時的治療方法對某些品種的魚類無效。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危起偉教授則指海洋公園已盡了力,並指中華鱘過去兩年未見在長江流域繁殖,認為圈養環境繁殖計劃是拯救這瀕危物最後希望。
不過,早有報道指中國長江流域污染嚴重,令長江棲息的生物受嚴重威脅,包括江豚等的生活環境都甚惡劣,對頻危動物的最好保護方法,應是從源頭打擊人類的污染,而非本末倒置去靠圈養繁殖。
現時海洋公園共有13條中華鱘居住於「中華鱘館—長江足跡」之展館內,全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送贈,當中3條是2010年送來,其餘10條在去年2月送來。
海洋公園動物及教育部執行總監蔣素珊女士則指,分枝桿菌的潛伏期可由數星期至幾個月、甚至數年不等,現時的治療方法對某些品種的魚類無效。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危起偉教授則指海洋公園已盡了力,並指中華鱘過去兩年未見在長江流域繁殖,認為圈養環境繁殖計劃是拯救這瀕危物最後希望。
不過,早有報道指中國長江流域污染嚴重,令長江棲息的生物受嚴重威脅,包括江豚等的生活環境都甚惡劣,對頻危動物的最好保護方法,應是從源頭打擊人類的污染,而非本末倒置去靠圈養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