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星期二

入酒樓遭職員推撞 搭港鐵聽冷言冷語 盲人牽導盲犬受盡歧視

《蘋果日報》,2012/10/22

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看得觀眾眼淚在心裏流,但現實中,導盲犬並非人見人愛。今年8月,香港再次引入兩隻導盲犬NaNa和Deanna,惟使用牠們的失明人士卻反遭歧視,受盡冷言冷語。與NaNa互相依靠的失明女子傅提芬希望港人多認識導盲犬,直言:「NaNa就等如我對眼!」

兩歲的導盲犬NaNa是一頭拉布拉多犬,來自美國,「咪睇佢黑色、體形大,以為佢好惡,其實佢好溫馴!」共同生活了兩個月,傅提芬(英文名Inti)已視牠為姊妹,建立了深厚感情,邊摸牠的頭邊說:「我信佢會一直守護喺我身邊!」NaNa像聽懂她的話,乖乖伏在她腳邊。
30多歲的Inti自小已有深近視,4歲時深達400多度,怎料16歲會考期間發現患上青光眼,之後做過多次手術,可惜未能成功,自始過着模模糊糊的生活,「雖然看不清,但日常生活也可應付,出街也可以」。

中學畢業後,Inti任職電話推廣員,惟06年起視力惡化,感應到的光越來越少:「感覺自己嘅視力一級級落,好快就跌至零。」進入黑暗世界的一天,她情緒幾近崩潰:「點解連僅餘嘅光影都唔畀我?」

那一刻,她想過放棄、想過自殺,更乾脆辭工躲在家四年,斷絕所有人的接觸,但黑暗世界並不好過,Inti每次外出也步步驚心,「又怕撞跌人,又怕手杖篤到被罵」。男友幾經辛苦,將Inti由谷底拉上來,08年終於重拾信心,再次投入社會和工作。

乘客:咁多人仲帶隻狗上車

去年,心光盲人院暨學校推出「4人4狗」導盲犬使用計劃,Inti有幸被選中,今年7月還親身到美國受訓,學習指揮導盲犬和如何替牠按摩。她個性好動,獲分配性格活潑的NaNa。經過26日訓練,Inti帶着NaNa回港,她明白不再是自己一個人,但生活從此不簡單。

有次下班經過一間海味店,NaNa被一隻貓嚇得發慌跑出馬路,Inti被拉扯得差點跌倒,扭傷了腳。要適應NaNa,還要學習如何令其他人認適應牠。有次乘搭港鐵上班,因入閘要花較多時間,遭後面的人抱怨:「做乜帶隻狗入嚟?」坐巴士時,亦受盡冷言冷語,「咁多人仲帶隻狗上車,人都冇位坐喇!」

經理:牌照講明不可帶寵物

為了不想NaNa被罵,Inti惟有主動說:「我係盲o架,呢隻係導盲犬。」但仍難免遇上不快經歷,她上月偕NaNa到石硤尾一間酒樓飲茶,被職員阻止,更發生推撞,需報警求助,事件列作糾紛案處理,及後她亦向平機會投訴。

事後該酒樓葉經理表示,「酒樓申請牌照嗰時講明唔可以帶寵物入嚟,我哋根本唔知導盲犬獲得豁免」。他無奈說當時有客人投訴才會阻止,事件只是誤會,不是歧視NaNa,他認為有關當局宣傳不足,應事先通知各大小食肆有關導盲犬的資料。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任何人如拒絕視障人士攜同導盲犬進入公眾場所,或拒絕向他提供服務或設施,即觸犯《殘疾歧視條例》。

雖然帶着NaNa每天都面對挑戰,但Inti只希望更多人認識導盲犬,「佢雖然貪玩,但只要帶上導盲鞍,就知道要On duty,好細心照顧我」。每當Inti練跑馬拉松,NaNa都緊隨其後,時時刻刻保護她。

八年後NaNa退役,Inti希望可以領養牠相依到老,並計劃出書紀錄她倆生活的點滴,「佢就等如我對眼……」。

另稿:
站長要求掛牌識別

Inti拖NaNa出街的不快經歷,另一位導盲犬使用者曾建平(暱稱KP)亦感同身受,他前日在facebook寫出一段在港鐵的遭遇,引來很大迴響,一天內已有近四萬人支持「俾like」。

事發在本月初,KP帶着導盲犬Deanna進入炮台山港鐵站月台,一名站長稱有乘客投訴他不像視障人士,並要求他下次「戴住個牌,寫明自己係視障人士」,他反諷指對方也不太像男人,提議他「戴住個牌,寫明我係男人」。

商場保安派人尾隨

曾建平透露,他5歲時近視深達800度,其後患上視網膜色素病變,視力逐年衰退。畢業後任職商業機構,起初仍勉強看到文件,至98年視力惡化被迫退休:「都有埋怨點解咁快變成咁,擔心照顧唔到家人。」幸得家人支持,數年前再投身社會服務幫助盲人:「好多失明人士都缺乏援助。試過喺港鐵被人侮辱,叫我戴返頂帽寫明『我係盲人』。」

60歲的KP是香港導盲犬協會副會長,NaNa和同父異母姊姊Deanna,都是他8月才引入的導盲犬,但港人對導盲犬認知仍貧乏,發生過不少侮辱和歧視事件。

日前他帶同Deanna到尖沙嘴進行了一個簡單測試,發現不是每個地方也歡迎導盲犬進入。

他首先在馬哥孛羅酒店,甫推旋轉門已被職員阻止入內。擾攘15分鐘經理前來,竟在KP眼前揮手問:「你真係睇我唔到o架?」,令KP深感侮辱:「雖然佢最終話帶我入去,但我覺得冇意思喇!」

其後他再到海港城亦被攔截,即使出示了跟導盲犬合照的「身份證」,商場保安仍要求他為導盲犬先戴上口罩,又派人全程尾隨。

KP認為大公司應加強員工對導盲犬的知識,「好多店舖見到有導盲犬出現時,根本唔知點處理」。未來他會引入更多導盲犬,更考慮在港自行繁殖和訓練,希望獲外界資助,令更多盲人受惠。

港鐵發言人表示,一直致力為殘疾人士提供服務,並於每個車站設置失明人士引路徑和扶手電梯發聲提示器等。失明人士是可以帶同引路犬乘坐港鐵,而車站職員均已接受相關訓練。

另稿:
要求嚴格 查七代血統 須性格溫馴

導盲犬是一種工作犬,主要是代替視障人士雙眼,為他們領路。全球第一隻導盲犬出現於1819年的維也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導盲犬主要為協助戰爭中喪失視力的兵士,回國後重過生活而廣為人認識。

亞洲地區以日本最早使用導盲犬,其次是南韓、台灣、中國及新加坡。香港曾於1975年由澳洲引入兩隻導盲犬,至今年再推行「4人4狗」計劃,在心光盲人院暨學校、香港盲人輔導會和香港導盲犬協會協助下,成功從美國引入獲國際導盲犬聯盟(IGDF)認可的NaNa和Deanna,其餘兩隻將於下年3月到港。

培訓期長達年半

明年香港導盲犬協會將引入10隻幼犬進行本土培訓,該會榮譽秘書Fianna Chi說:「犬隻要當導盲犬,必須性格溫馴、紀律性高及服從,亦要查明對上七代有否做導盲犬血統。之後接受世界認可的導師訓練,合格後才可正式當導盲犬。」

現時全球有超過100個地方使用導盲犬,品種大多為拉布拉多犬、黃金獵犬(金毛尋回犬)、德國牧羊犬(狼狗)等中型犬,每隻導盲犬培訓過程長達18個月,費用約20多萬元,一般工作8至10年便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