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9日星期二

抗議建人工沙灘破壞生態 逾百人遊行保衛龍尾

《蘋果日報》,2012/10/8

新界的自然生態正逐步消失。住滿了海星、蟹仔的大埔龍尾泥灘將被政府改造成人工沙灘,逾百名市民昨遊行反對;多個環保團體則準備在今日向政府提交新方案,建議將龍尾變成全港首個生態泳池及浮動泳池。

約130名市民昨參加由多個環保團體發起的遊行,到政府總部請願反對在龍尾興建人工沙灘。遊行人士帶同在龍尾生活的各類生物道具或圖畫,要求政府保育生態,擱置發展計劃,並向政府代表遞交了早前收集的逾3,000名市民簽名及請願信。

逾200種海岸生物居住

多個環保團體盡最後努力,準備在今日下午與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會面時,提交一份由專業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草擬的方案,將龍尾改造成全港首個生態泳池及浮動泳池,希望在保育龍尾與康樂旅遊之間達到雙贏。

黃錦星昨稱政府十分重視生態保育,但指龍尾已經過了10多年社區討論,政府會保持溝通態度。現時龍尾估計居住了逾200種海岸生物,政府則計劃將龍尾灘改造成人工沙灘,工程招標本周五截止,最快11月動工。

另外,面對政府不斷開發,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擔心沙頭角邊境禁區的蝴蝶也受到威脅。該組織於今年初禁區開放後,在區內開展蝴蝶普查,發現蝴蝶品種非常多,至今已確認97個品種,佔全港蝴蝶品種數目35%,包括9種罕見及4種非常罕見蝴蝶,去年首次在港發現的綠裙邊翠蛺蝶也是沙頭角「住客」。普查又顯示,包括大埔、西貢和沙頭角等區7個蝴蝶熱點的品種數目趨向平穩,最多蝴蝶品種出沒的是深涌及榕樹澳,共125種。

沙頭角有珍罕蝴蝶棲息

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指,綠裙邊翠蛺蝶及曲紋黛眼蝶,均於去年在港首次發現,兩品種同在沙頭角出現,足見該區蝴蝶生態的重要性。

他說曲紋黛眼蝶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及華南地區,不排除該品種是從內地遷移本港。惟沙頭角只有約3公頃土地屬「保育地帶」,建議將禁區發展成綠色走廊,將接壤紅花嶺的林地也劃入保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