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6日星期二

港版十二夜 流浪貓狗終章

《蘋果日報》,2014/4/10

台灣紀實電影《十二夜》,主角是被禁錮於收容所的流浪狗,不同品種、年老體弱甚至初生的新舊住客,在滿地排泄物的籠內相依靠,12天待領養期一過,就被判安樂死。影片於港上映剛一周,「12天制」讓觀眾無不垂淚,有誰料到香港流浪貓犬的生存期限,竟比彼岸更低賤。本地兩大流浪動物收容中心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及愛護動物協會(愛協)都奉行「4天制」,即動物僅獲4天時間待主人領養,否則將被人道毀滅。年復年,漁護署一貫謝絕採訪,愛協幾經傾談,選擇誠實透露殺動物背後的生死抉擇機制。行刑者自首,只盼與日俱增的棄養者、純種寵物繁殖者能回頭是岸,讓每隻收容所內的動物能早日重投陽光懷抱。

愛護動物協會公關及傳訊經理顏綺苓(Rebecca)承認協會設「4天制」,可當我被帶到24個流浪狗隻收容宿位均已住滿的灣仔愛協總部,卻發覺遠至前年遭虐待而獲救的8歲老狗「矇豬」,近至上月尾新報到左眼全盲的蝴蝶小犬「Butter」都尚在,4天生存限期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Rebecca說一切均由從不對外公開、位於底層的「動物接收部」說起。

動物接收部很臭很嘈,由特定職員管理,「協會定位為領養機構,責任是在被棄養的動物中,挑選適合成為乖巧聽教寵物的一群,其餘具攻擊性、受病患煎熬的,將被打針賜死。全港六個愛協領養中心,共150個流浪狗宿位,求過於供,不少適合作寵物的,也惟有人道毀滅。」Rebecca只願透露日收20多隻市民棄養、公眾送交或偶有從漁護署領回的動物,對日殺數目避而不談。可根據2013年協會年度報告,被人道毀滅的動物達3,930隻,平均日殺超過10隻,說是大屠殺也不為過。

愛協漁署 賜死各有標準

Rebecca道出定流浪動物生死的標準:「送到協會的動物,必先進入動物接收部,若帶晶片有身份證明的,會轉至漁護署讓主人前去領回。其餘沒身份證的,獸醫每天3時為牠們檢查身體,這屬第一輪生死篩選。狗瘟及病毒性腸炎等高傳染性疾病、具懷疑癌細胞硬塊、末期器官衰竭和癱瘓症,均屬讓主人和動物長期受苦的病患,我們顧及生病寵物的尊嚴,不妨將心比己,老人家失去照顧自己本能,連累摯愛也會不愉快。」她邊說邊着人拖來小黃狗Jock,「除健康狀態外,是否適合與人相處其實更重要,至少要不怕人、不見外,熱情及受過訓練的會更討好。咬獸醫的,都會被人道毀滅。」一歲多的Jock於上年11月,被發現在元朗拖着血流如注的後腳,一拐一拐地走路,協會動物拯救隊趕至,把牠帶到醫院,發現小黃狗不但脊椎嚴重受損,還因染上牛蜱熱而肚瀉、食慾不振兼尿帶血絲,後更被診斷為出狗瘟。漫長連夜手術後,小黃狗虛弱怕人、寢食不安、寡言愛面壁,於醫院康復的兩個月間,瘦了逾四斤。「但牠被獸醫定為非常純良,加上行動不便的後腳讓牠步速緩慢,是老人家良伴。」Rebecca說機構一向非常信任獸醫團隊的判斷。

Jock逃離鬼門關,躋身難能可貴的150隻愛協永久待養狗行列,除非牠們因生病受極大痛苦、長期被困而出現焦慮症,方會被人道毀滅以騰出宿位,現在逢周一,獸醫都會替這群待養狗檢查體重、眼睛、耳朵、腹肌肉、毛髮和體溫等等。被問到去年9月愛協因義工人手不足餵奶而將一隻初生狗置死的事件,Rebecca承認協會關門後乏人餵奶,為免小狗挨餓,惟有將之人道毀滅。狠心程度似乎與同樣行「4天制」、日殺20多隻動物的漁護署沒分別,Rebecca急畫清界線:「漁護署殺狗是為控制人狗比例數量,我們則由動物福利作依歸,包括讓乖巧聰敏的動物重投社會及讓生病狗隻不再受苦。」是否贊同漁護署「管數」做法,即每年動用150萬政府資助作人道毀滅費?Rebecca小心翼翼回答:「一支讓動物安樂死的『致命針』大概150元,資助是絕對需要的……」

非牟利獸醫:求生不求死

非牟利獸醫診所主席麥志豪(Mark),去年為右後肢被切斷的花貓麗麗當監護人,機構成立七年間並無獲政府資助,辦公室位於太子和深水埗唐樓,白牆前隨意擺放着幾張白桌椅,家具簡單得一覽無遺,惟單眼的、瘦弱的、怕人的大小貓隻舉目低頭皆是,走路時需格外留神。

Mark說:「愛協以動物是否適合當人類玩伴作出發點,將濫殺貓狗及其他動物如牛等合理化。獸醫的職責不是拯救動物嗎?怎麼演變成考究動物有沒有生存價值?」Mark深信,動物如人類,求生不求死,單看動物紀錄片便可略知一二。對於兇惡動物,Mark搞笑地指着正朝我走來的大黃狗,大黃狗正用頭輕撞我腳,Mark不斷提醒我:「別上當摸他。」原來大唐狗甚狡猾愛咬人。「基於人類福利,牠必定被第一時間賜死。以動物福利角度,愛協大有機會將其咬人興趣放大,怕牠與人類合不來發生危險。只懂無聲吶喊的動物就這樣被這個求福利、講權益的社會淘汰了,更甚是牠們的犧牲被淡化成必然事,連單純的尊重亦不曾存在。」

溫翰芝(Judy)是愛協福利部營運經理,主要工作是分配協會的待養動物到六間領養中心。對於「福利」一詞,終究離不開動物被領養的機會,為把名額留予最佳候選動物,市民需「電話預約遺棄寵物」,Judy說:「我們每天接大約50個要求棄養寵物的電話,搬家、移民、家有小孩、皮膚敏感、付不上醫療費,甚至是寵物咬家具、不吃飯,也是放棄理由!這些人,會滔滔不絕介紹自己寵物值千金、品種多純正、性格非常和善,最後惱羞成怒的電話我們也接不少。即使他們堅持遺棄,我們也只接收性格溫馴近人、沒病痛和年輕的貓狗,每天大約接收三隻,但不獲接納遺棄申請而把寵物放在協會門口處的個案,每年有近千宗。」

訪問近尾聲,Rebecca特意叮囑我加上她服務動物多年之感:「每每有感人肺腑的動物電影上畫,我希望觀眾淚汪汪的同時,也思考明天我們可為動物做甚麼。愛狗和保護狗,是共存心內的。」                                    

領養、不棄養

《十二夜》以距離地面30厘米的狗視點出發,拍攝彰化員林流浪犬收容所情況,流浪狗假如12日內不被領養,就會被人道毀滅。電影共拍攝450隻在收容所的狗,只有56隻幸運兒成功覓得新生活,希望宣揚「領養,不棄養」的訊息。在台灣,電影票房衝破六千萬台幣(約一千五百萬港幣),扣稅後將分三年,逐年捐給紀錄良好的動物保護團體;而香港的票房收益,將不扣拍攝成本全數撥捐「保護遺棄動物協會」。            

你能幫上的

如欲成為愛護動物協會暫養家庭,義務暫養年幼、年老及傷病中康復的動物,可致電22325508查詢。

生命倒數有期

英國:即時處死
1824年成立,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動物福利組織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2009年起停止接收流浪狗或遺棄寵物,主要救助虐畜個案。兩年前被《星期日郵報》踢爆,有逾五萬隻救出來的動物因年紀大、有侵略性或難安排領養等遭即時人道毀滅,佔被帶往協會動物的44%。

美國:24小時處死
全美每天約有5,500隻狗遭屠殺。北卡羅萊納州動物收容所每年人道毀滅超過25萬隻貓狗,等於日殺700隻。總部位於維珍尼亞州的非政府機構善待動物組織(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於去年人道毀滅逾90%動物,84%於24小時內被殺。

澳門:3天處死
流浪動物如在72小時限期內未有人領回,將會進行人道毀滅。澳門近5年被遺棄和捕獲的狗隻總共有5,200多隻,需人道毀滅的約有3,100多隻,即平均年有600多隻狗被予以安樂死。

香港:4天處死
一般情況下,捕獲的流浪動物或從主人接收的動物會先送往漁護署動物管理中心作觀察。觀察期間,獸醫會留意動物健康,以確定是否適合領養,若健康情況許可,暫住期為4天,以待主人領養。
2013年度愛護動物協會接收了5,472隻動物,被人道毀滅達3,930隻。

日本:7天處死
日本每周派出「動物回收車」專門回收棄養動物,造成每年高達十萬隻寵物被棄養,加上日本人不習慣領養動物,流浪狗處死率高達七成。被棄養的流浪貓狗最多收留7日,累積滿一批約15隻的貓狗,會被關進一個名為「鎮靜器」的箱子處死,箱子灌滿二氧化碳,1小時後再整箱載至火葬場火化。

台灣:12天處死
當地《動物保護法》規定,全國動物收容中心的流浪動物12天後無人領養即被安排安樂死。
台灣公立流浪動物收容所每年至少人道毀滅5萬隻動物,猶幸自2011年開始,當局訓練流浪狗當工作犬,安樂死數量已由八成降至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