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5/05/12/%e6%a3%84%e9%a4%8a%e8%80%85%e5%a4%a7%e6%99%92-%e6%bc%81%e8%ad%b7%e7%bd%b2%e6%b2%92%e6%9c%89%e6%aa%a2%e6%8e%a7/

(義工facebook圖片)

晴晴被遺棄時,是放在這個袋內,但牠並沒憎恨這袋,反而每晚都要在這袋的旁邊。
許多市民或許不知,以為將街上見到的狗隻送往漁護署,狗狗失去主人的問題便能解決,或便可領養。其實非也,漁護署並無直接供市民領養制度。漁護署回覆指,該署現與14個動物福利機構合作,安排領養被遺棄或無人認領的動物,但無直接提供領養服務。動物福利機構在安排領養前,須評估領養人及其家居環境是否適合飼養動物。署方稱會監察及評估有關機構就領養個案的審批、存檔和相關跟進工作等。無奈有關個案透明度低,進去的狗狗除非被人在網上廣泛流傳或已有動物義工知悉全力拯救,否則無聲無息進去,好大可能,無聲無息的被人道毀滅了。

香港沒有棄養條例,只有這條169章法例,即幾乎要見血見傷甚或動物死了,才有機會適用及控告那些虐待動物的人士。棄養者的懲罰,卻往往只流於口誅筆伐,令動保界人士流淚,令經常以救得一隻就救一隻的義工憤怒,令不少人沮喪、乏力,這些經歷也是本報記者經常經歷著。至於棄養者 ? 卻是一句「唔要」,大晒! 沒有任何刑責,屎卻由他人去抹。 這樣的香港,公平嗎?
請傳載給每一位你認識的棄養者

可憐的阿B是公屋住戶的犧牲品。現在仍在尋找愛他的主人,身體變得極度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