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hkanimalpost.com/2015/08/12/%e5%bc%b7%e8%bf%ab%e6%b6%88%e8%b2%bb%e8%80%85%e6%8f%b9%e4%b8%8a%e8%a1%80%e8%85%a5/

網上圖片
記者: 譚善彤
其實,殘忍的品牌不只愛馬仕。本報記者往過各名店詢問,及在各大高級名牌的網頁搜尋,結果發現幾乎所有高級品牌都以真皮作手袋、飾物及大衣的材質作賣點,包括Chanel的經典手袋「2.55」,是以牛皮製、Céline的經典「Trio」則是羊皮製造、Dior今季最新款手袋是以蛇皮製成,有關貨品全部離不開以動物皮製。本報記者向店員查詢甚至致電到客户服務中心,查詢品牌職員是在那些屠殺取皮及過程如何,職員也無法回答。
名牌子大部分都是皮革產品,這算市場主導了消費者的「需求」嗎?動保組織「動物地球」的黃繼仁表示:「的確是欠缺選擇,現在變成如一種強迫消費。不過,在商言商,商人也是要看銷路的,有客才有供應,消費者如果厭惡(虐待動物)可以問清楚材質,不買這些商品。」黃續指,現時資訊發達,社交網絡、Youtube等都已經有大量片段和相片告知我們皮革、動物毛產品製作過程有多殘忍,所以皮毛產品令動物受苦,除了生產者,黃繼仁直言「消費者也有責任」。
後記:是甚麼促成這篇報道?事源記者的朋友因工作關係,希望花一筆錢,買一個體面的「名牌」手袋出席某些場合。朋友是個愛動物人士,不希望把動物皮毛穿戴上身,無奈到任何一間名店詢問,都只找到牛皮羊皮鱷魚皮蛇皮…當中除了皮革還是皮革,的確,名牌是非必要的侈品,但為何商人只會以皮作材質?這豈非迫人消費動物?最後,朋友買了個尼龍作材質的手袋,價錢也較便宜。動物的皮毛原本就屬於動物,如果你愛牠們,放過牠們吧。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