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星期四

買動物前想一想 / 鄒穎恒

週日 2017-10-08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52528b
此文與九龍城區議員黎廣偉合寫,原文載於2017年10月2日《蘋果日報》網頁。

兩位筆者都有飼養小動物,寵物用品商店猶如超級市場,需恆常進出入。每次穿越滿是寵物店的街頭,均見到店舖門邊大大小小的玻璃箱,小貓小狗小兔子小倉鼠,盡是毛小孩的陳列飾櫃。「哇!好可愛!」飾櫃引來很多大人小孩圍觀,欣賞着內裏毛茸茸的孩子「萌」態萬千,懶理牠們心情。不同種類的小動物,都被標上其身價。

現代文明,不再是「四腳背天皆可吃」,人們亦不認為牠們很髒很多菌,公眾逐漸關注動物權益,關心寵物繁殖的人道問題,譴責虐殺行為;對於為食之用的動物,公眾亦在意牠們生前被如何對待,所居牧場環境如何,一系列評論俯拾即是。然而,當我們接受與動物共生、把牠們帶回家作親友之際,卻有飼養者把寵物視為「玩具」。

促使筆者寫這文章是源於一共同經歷:在寵物店買日用品時,見到家長買小倉鼠給孩子,一邊問店員小倉鼠需不需要吃東西,另邊廂別過頭來對孩子說「多買兩隻會更好玩」。喂,哪裏好玩?動物需要吃東西是常識吧!除了生氣,筆者心裏頭還有萬般無奈。到底還要多少年月,人們才不再抱持玩弄心態對待動物?動物的生命何時才能得到充份尊重?

飼養動物前要想清楚,希望與牠建立何種關係?能否承擔牠的一生?牠的日常所需,又知道嗎?此等提問都是老生常談。比起飼養前需考慮清楚,筆者更想說的,是買動物前也同樣要想清楚。

買賣關乎供求,我們買動物即代表動物買賣市場有需求,作為供應者,動物繁殖場必得提供足夠數量應對需求。可是,繁殖場質素一直遭人詬病,故政府於本年3月修訂了139b《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動物售賣商)規例》,用以規管狗隻繁殖場,惜該規例只針對狗隻、沒有訂明發牌上限、預約巡查而非突擊,漏洞百出,被動保界批評規例形同虛設,未能達到監管繁殖場作用之餘,更容讓不同的繁殖場輕易申請牌照經營,規例「無好過有」。

動物買賣令繁殖場得以經營,雖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但沒有完善監管,繁殖場質素參差,動物權益便得不到保障。購買動物的後果好像與飼養者無關,但寵物買賣衍生利益,從中獲利的是那些良莠不齊的繁殖場,動物只能承受不斷被配種繁殖、生存環境惡劣之苦(更有無良養殖場會丟棄那些漸長大而賣不出的小動物)。動物的保障欠奉,把利益築於牠們生命之上,寵物買賣等同剝削。

買動物前緊記想一想,其實每月也有一定數量的寵物被棄養,有的更被棄於街頭;牠們轉轉折折被送到漁護署或是其他動物團體,等待新飼養者出現。所以,與其購買寵物令繁殖場獲利,加劇寵物業界的剝削問題,倒不如考慮領養,雖未能即時達到寵物零買賣,但至少降低動物買賣市場需求,同時讓被遺棄的牠們再次受寵,擁有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