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

運沙船刮起沉積物 魚排受害 寄生蟲爆發 五萬養魚亡

《蘋果日報》,2012/11/9

大埔鹽田仔魚排發生大量養魚死亡事件!區內有魚排於短短數星期內,死去逾五萬條魚,當中包括龍躉及瓜子斑,損失近百萬元。漁戶懷疑近月有水泥廠的運沙船泊岸時,未有關掉引擎,螺旋槳刮起海底沉積物,導致養魚大量死亡,漁戶已向漁護署投訴。

「今次真係欲哭無淚,損失慘重!」在大埔三門仔擁有11個魚排的喜哥,魚排距離懷疑涉事的嘉華水泥廠最近,只有500米,死魚數目也最多。昨日所見,面積1,300平方米的魚排,佈滿反肚的黃鱲倉,死魚傳出陣陣腥臭味,令人作嘔,場面恐怖。

喜哥眼見魚糧浮遍水面,但水中養魚依然不屑一看,不禁搖搖頭道:「游緊嗰啲都命不久矣……」死魚堆中,包括三呎長的龍躉、瓜子斑等貴價魚類,即使仍在魚排中生龍活跳的,魚身也有明顯紅色傷痕,需繼續落藥水救治。

漁戶損失近百萬元

養魚十多年的喜哥坦言,除非出現紅潮,否則鮮有如此大量養魚集體死亡。他指出自從水泥廠於9月起更改運沙方法後,上月便開始發現魚排死魚增加:「最初死百幾條,跟住每日死魚數目都增加!」

他說,位於漁安街的嘉華水泥廠,向來以小拖船將躉船拖到岸邊,然後以運輸帶將沙運上岸。但近月水泥廠改以大型運沙船運沙,泊岸時引擎沒有關掉,船底螺旋槳不斷轉動,歷時兩至三小時。

「隻船一嚟,噴到啲水濁晒,寄生蟲越來越多,仲有陣異味!」他懷疑運沙船的螺旋槳刮起海床日積月累的污染物,污染養導致死亡。合共飼養十萬條的喜哥,五日內便死去三萬條黃鱲倉、二千條石斑和龍躉,若累積計連日死逾五萬條,損失近百萬。他坦言情況持續惡劣,便考慮暫停排運作。漁護署昨日亦有派員到排抽取水質樣本化驗。

位於大埔三門仔的鹽田仔排,共有180個養戶,屬較老的養區,香港水產養殖業總會會長黃容根表示,該處水深較淺,只有約23呎,大型船隻容易刮起海床污染物。

斥水泥廠不負責任

「隻船由500噸變成1,000噸,一路係咁拖,水一定變濁,好容易受感染死亡。」他怒斥水泥廠不負責任,沒有事先通知漁民,讓他們及早做好準備。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9月收到投訴後曾聯同環保署跟進,上月情況一度改善,但本月初再接到投訴,對類樣本分析後,發現類受寄生蟲感染。早前該署與水泥廠會面後,負責人承諾會跟進及改善情況。本報昨聯絡嘉華何姓主管,他表示正處理事件,該廠負責人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另稿:
經營艱難 人禍頻仍漁戶無保障

本港現時有1,100個養魚戶,魚產量佔本地食用魚市場約百分之三十。香港水產養殖業總會會長黃容根指,養魚戶經營越來越難,行業漸式微︰「飼料越嚟越貴,萬一遇着海水污染啲魚死晒,就要倒蝕o架啦!」

膠災至今未獲賠償

黃指香港水域經常出現突如其來的污染物,養魚戶一點保障也沒有,追討賠償更是困難重重,「好似7月揭發嘅膠粒事件,養魚誤吞膠粒死咗好多,但漁民o依家一毫子賠償都追唔到」。他指政府原答應漁民向中石化等相關機構追討,但實際上至今無甚進展。

「最關鍵係魚排買唔到保險,魚穫聽天由命。」黃指由於政府不肯做擔保人,大部份保險公司又不肯承擔風險,養魚戶無法購買保險。亦由於養魚慘淡,不少魚排轉型做悠閒垂釣,「但都好難,因為靠漁民自己搞,政府冇統籌,好難搞得好!」

另稿:
魚排海底易藏污染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李美華表示,魚排多以雜魚或魚糧餵魚,吃剩的魚糧及糞便隨海浪流散,沉於海底。「鹽田仔魚排位於內灣,水流緩慢,污染物難以帶走,因此無法分解嘅魚糧同糞便就會積聚喺海底,成為有機沉積物,當中包含細菌、毒素、重金屬同寄生蟲。」

李指外國政府會定期為魚排進行挖掘淤泥的工程,避免海床積聚污染物,本地則未有此安排。

而今次污染魚排的寄生蟲,分別為子環蟲及小瓜蟲。城大生物化學系副教授張漢揚表示,子環蟲頭部有兩個口,尾部有兩個大鈎,身體亦有十數個小鈎,用以沾上魚鰓,令魚感到痕癢,繼而分泌舔液抗衡,最終呼吸困難死亡;小瓜蟲又稱白點病蟲,通常在魚的皮膚下增長,令魚的皮膚發炎,繼而鱗皮脫落,魚鰭腐爛,最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