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星期三

法例甩漏 漁署袖手 遊人餵牛恐滅牛

《東方日報》,2018/12/5

 貝澳黃牛Billy早前離世,漁護署經檢驗後發現其胃部擠滿膠袋,估計因誤吞膠袋致腸道阻塞喪命。本報記者日前到西貢及大嶼山一帶視察,發現不少遊人不但上前騷擾牛群、向其「施捨」人類食物;港珠澳大橋開通後,旅客隨地棄置膠袋及食物包裝袋量更大增,致無辜牛隻懵然慘吞垃圾。關注團體斥漁護署僅豎告示牌了事,未見成效,促加強宣傳教育。立法會議員促港府修例,將《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涵蓋範圍延伸至新界牛。

塔門為西貢熱門露營勝地,大片草地每逢假日吸引大批遊人搭帳幕過夜,惟該處亦是島上黃牛群的出沒地及「飯堂」之一。營友數目近年暴增,日夜踐踏不利植被生長,草地變禿地,連黃牛群的習性亦一併轉變,當中以餵食活動影響尤甚。

膠袋棄滿地 牛誤吞可致血中毒

記者日前周末登島視察,甫到草地已見遊人圍着六、七頭黃牛拍照留念;牛群未有迴避,部分更走近帳幕討吃。有營友為引開牛隻,手持盛有食物的膠袋假裝餵食,試引牠到遠處,黃牛一直追着膠袋跑,不久後便折返;有牛隻甚至在遊人棄置膠袋後,走到垃圾桶前守候。營友鍾先生指,曾目睹有內地旅客利用食物引誘牛隻,以便拍照「打卡」,相信「膠袋等於食物」的印象已「深入牛心」。

大嶼山景點昂坪,同樣是黃牛棲息地,但隨着港珠澳大橋開通,到訪人流大幅上升,牛群的生活進一步被人為因素介入。寶蓮禪寺對出、天壇大佛腳下的空地,雖豎有告示勸喻「請勿餵飼牛隻」,惟不少遊人仍上前觸摸黃牛,更「慷慨解囊」餵食麵包、肉類,甚至雪條等人類食物。有黃牛亦毫不客氣,嘗試叼走途人的食物及膠袋,嚇得途人驚呼走避:「牛唔係食草o架咩?」現場環境衞生欠佳,有牛隻翻垃圾,更吞下膠袋和食物包裝袋。

「佢哋覺得好得意,當餵牛係娛樂!」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主席何來慨嘆,遊客在缺乏教育下,經常餵食物予牛隻,令其上癮及習性改變。她指,人類食物的化學物不僅影響牛隻消化系統,牛隻誤吞膠袋後更將無法消化,可導致血中毒等症狀,以及與其他垃圾一同積聚於胃部,造成腸道阻塞。「真正嘅食物無法通過,牛隻吸收唔到營養,Billy就係因為咁而餓死!」豎立告示牌外,何認為當局需主動向市民及旅客加強宣傳教育,例如派發單張,以及對垃圾膠袋亂棄郊野等行為作出更嚴厲規管。

團體轟政府亂剪草 逼牛外出覓食

大澳環境及發展關注協會主席何佩嫻亦指,牛隻棲息地被人類侵吞,即使未被開發而長得茂盛的草地,卻被政府「好事多磨」,經常剪草,令牛隻「冇啖好食」。她認為牛隻被迫外出覓食是為勢所逼,當局應在告示牌上列明不得餵食草以外的食物,同時加派人手到景點附近教育遊客及市民。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列明漁護署署長可以禁止市民於指定範圍餵飼猴子、野豬等野生動物,惟本港的黃牛和水牛不屬條例所涵蓋的野生動物。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出,近年公眾愛護動物意識提高,不少市民雖出於好意餵食牛隻,惟此舉會擾亂其自然生態,令動物「社區化」且變得依賴人類。劉促港府制訂流浪動物政策,或修例將新界牛隻增至條例涵蓋範圍,以堵塞相關法例漏洞。

漁護署:有趕牛人引領遠離黑點

漁護署回覆指,曾接獲市民報告部分牛隻習慣被餵飼後,出現食膠袋和垃圾的情況。該署今年二月開始於大嶼山推行「趕牛人計劃」,現已招聘四位人員於大嶼山南各區當值,引領牛隻遠離滋擾黑點。如發現有遊客餵飼牛隻,趕牛人員會進行勸告,以保障牛隻健康及福利。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每日均會安排清潔工人到塔門及昂坪的公眾地方清理垃圾,該署已分別為上址的垃圾桶安裝圍欄、用繩索固定及增設腳踏式垃圾桶,以防止流浪牛撞倒。過去一年,該署分別接獲兩宗及八宗有關塔門及昂坪棄置垃圾的投訴,檢控數字則共有一宗。

另稿:
強迫母子分離 絕育計劃被轟不道德

社會近年把無家可歸的牛隻標籤為流浪牛,惟動物團體強調牠們是原區牛,在原生地棲息及生活,是人類開發郊野、入侵其生活,才導致牠們流浪。政府曾因市民投訴牛隻滋擾而進行多項措施,當中實行絕育計劃就被關注團體認為不夠透明,亦有欠道德,未有善待動物。

漁護署在一五年展開牛隻避孕疫苗試驗計劃,為野外雌性牛隻注射疫苗,以減低牛隻繁殖率,亦會捕捉牛隻送回中心施行絕育手術,一三年統計本港約有一千六百八十隻黃牛,當局在一一年成立牛隻管理隊,由一二年至一六年共為一百七十二隻牛絕育。

絕育率僅六成 傷口或感染致死

「牛係一年生一胎,自然流失已經中和咗佢哋出生數字。」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主席何來認為,牛隻數字近年保持平穩,而漁護署的絕育方式值得商榷,職員捕捉手法相當粗魯,有時會強行將母子分離。而據協會統計,政府的絕育率只有約六成,在處理傷口上亦未如理想,或會令牛隻傷口感染而死亡。她希望當局能夠考慮與本地團體洽商,得出一個既能照顧牛隻又能平衡生態的方法。

另稿:
牛食牛肉可染瘋牛症 煮熟亦難殺菌

牛隻進食牛肉,或者自行搜刮垃圾桶進食其他肉類,有機會感染俗稱「瘋牛症」的牛海綿體腦病。根據食安中心引述流行病學研究的資料,瘋牛症的傳播可能是由於人類使用反芻動物肉類及骨粉飼料餵飼反芻動物所致,八十年代出現的瘋牛症就是因為進食了含帶毒、由動物屍體製成的肉骨粉造成。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各國不應容許有可能受瘋牛症病原污染的組織進入食物鏈。

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指,瘋牛症的病毒難以消滅,需要經過高溫高壓的滅菌方式,在攝氏一百三十四度至一百三十八度,並在指定壓力條件下經過十八至三十分鐘才可消除,一般將肉煮熟並不能達到此溫度。

醫生料本地牛群染症機會低

人類進食受感染的牛肉,有機會患上非典型克雅二氏症,目前並無治療方法,患者大多在一年內死亡。惟他亦強調,牛隻需長時間直接食用大量受感染的腦部及骨肉部分才有可能受感染,相信本地牛群感染瘋牛症機會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