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

環團憂明日大嶼毀「原住民」生境 填海與海豚保育 只能二擇一?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293886/環團憂明日大嶼毀-原住民-生境-填海與海豚保育-只能二擇一
回歸廿二載,被視為「回歸吉祥物」的中華白海豚命運,卻毫不吉祥。海洋污染、繁忙的海上交通、大型基建引伸的填海工程,從不給牠們一絲喘息空間。

漁護署調查估算,棲居香港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於去年跌至新低,只剩47條;同時,鯨豚擱淺個案卻連升三年至2018年的45宗。海豚尚來不及收復失地,政府又提出發展「明日大嶼」的填海計劃,進一步衝擊海豚生境。保育團體擔心,工程製造的噪音將趕絕鄰近水域的海豚。雖然政府會先評估水域生態及提出補償措施,但有學者憂慮環評會低估生態敏感度,敦促當局先規劃更多海岸保護區。
隨着城市基建項目的擴展,香港本地鯨豚的棲息環境日漸萎縮。(資料圖片 / 吳鍾坤攝)
隨着城市基建項目的擴展,香港本地鯨豚的棲息環境日漸萎縮。(資料圖片 / 吳鍾坤攝)

漁護署2018年公布的《監察香港水域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報告揭露,在香港錄得的中華白海豚數量跌至47條,其中,大嶼山東北面水域更已連續三年不見中華白海豚身影。中華白海豚與其鄰居江豚這兩類鯨豚類動物同為香港「原住民」,但牠們的居住空間隨着城市擴展而逐漸萎縮,近年多項大型基建如港珠澳大橋及機場第三跑道,均影響牠們的棲息環境,而最壞的情況似乎仍未來臨。

欠研究不代表生態敏感度低

去年10月,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明日大嶼」,於中部水域交椅洲及喜靈洲一帶建1,700公頃的人工島。雖然那裏並不見白海豚蹤影,但環團警告,填海造島影響範圍不局限於相關水域。他們同時不滿政府把相關海域物種研究的匱乏拿來作擋箭牌。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指,港珠澳大橋填海160公頃,已令北大嶼的中華白海豚消失;而東大嶼的填海範圍逾千公頃,江豚重要棲息地之一的南丫島及長洲附近水域恐怕會被波及。他又表示,去年動工的石鼓洲焚化爐工程已令附近水域的高速船及貨船變得頻密,膽小的江豚對噪音敏感,或會被逼走,而牠們被工程船撞倒的機會也大大增加。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林言霞則說,江豚曾在香港南部水域如索罟群島一帶出沒,由於生境相近,不排除江豚會游經交椅洲及喜靈洲一帶。WWF未來會研究用海底錄音機、直升機調查及船上樣線調查,了解該水域的江豚出沒情況。對於政府聲言該海域生態敏感度低,WWF項目經理(海洋保育)楊松頴批說法欠理據:「少人做研究,不代表生態敏感度低!」他認為要先了解海洋的資源和生態,再作決定。
隨着城市基建項目的擴展,香港本地鯨豚的棲息環境日漸萎縮。侯智恒指,政 府須全面平衡保育與發展的利弊。(梁鵬威攝)
隨着城市基建項目的擴展,香港本地鯨豚的棲息環境日漸萎縮。侯智恒指,政 府須全面平衡保育與發展的利弊。(梁鵬威攝)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首席講師侯智恒對以保育海豚為由反對東大嶼填海的做法有保留:「畢竟不是海豚出沒的熱點,若你用這個論點去爭論,理據較弱。」他更關注的是政府能否全面權衡保育與發展的利弊,真正為海豚提供安全生境。

環評或遺漏稀有物種

若要窺探「明日大嶼」1,700公頃的海底世界,最「客觀」做法或許是政府委託顧問公司撰寫的環評報告。這往往是展開大型工程前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從往績來看,當中仍有不足之處。
今年第一宗鯨豚擱淺在西貢蚺蛇灣發現,由於位置偏遠及涉水路運送,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負責人盧芷欣決定即場解剖,帶走內臟及頭顱,把剩餘屍身妥善包裹後,日後由漁護署派員清理。(李澤彤攝)
今年第一宗鯨豚擱淺在西貢蚺蛇灣發現,由於位置偏遠及涉水路運送,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負責人盧芷欣決定即場解剖,帶走內臟及頭顱,把剩餘屍身妥善包裹後,日後由漁護署派員清理。(李澤彤攝)

以大埔龍尾為例,政府於2007年公開首份環評報告,僅錄得六種潮間生物,惟專家調查後發現有216種潮間生物。顧問公司再於2008年調查,發現的潮間動物增至67種,但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的管海馬再成漏網之魚,翌年才被發現。

侯智恒解釋,環評報告並非作學術用途,抽樣的比例較低,會有遺漏。「沒有可能全部調查。要知道一個海域的所有物種,這是不現實的,除非那個地方的面積很小。」侯智恒分析,礙於資金有限,顧問公司只會將貨就價,甚至未能符合環評精神:「如果取樣數目低,找到的很大機會只是一些常見物種。一些相對較稀有,或不容易被發現的物種就會看不到。這與環評有很大的衝突,因為環評應是反映工程對物種有多大的影響。」

環評報告一旦通過,意味工程可隨時上馬,政府亦會提出補償方案,例如以大小磨刀海岸公園補償港珠澳大橋奪走的海豚棲息地。鄭家泰指出,海岸公園內最高船速為10海里,高速船幾乎不會駛入,但問題是該海岸公園在港珠澳大橋工程展開後才規劃,補償時間出錯,加上一個工程未完,三跑工程又展開,令中華白海豚回歸無期。
學者環團倡設保護區

侯智恒同樣批評上述做法不理想。「你應該先和市民說,有什麼措施好好保護海洋生態,要敢保證白海豚不在香港絕種,在這種情況下,才要求填海……填海是海面積的正損失:海岸公園沒有正增加,如果沒有正增加,就代表正損失。為何你會覺得海岸公園可以補償海豚的棲息環境?」他補充,海岸公園雖然限速,但對來往船隻的數量沒有規限,意味擁有捕魚許可證的人士依舊可到當地捕魚,對海豚的滋擾不會減少。

本港目前有五個海岸公園及一個海岸保護區,但屬於中華白海豚出沒熱點的西大嶼山水域不在此列。侯智恒建議,政府可將建議成立的西南大嶼海岸公園、索罟群島海岸公園,以及已存在的沙洲與龍鼓洲海岸公園變為海岸保護區,完全禁止捕魚,至於中間的水域則變為海岸公園,作為緩衝。他解釋,此改變可將高速船航道與海豚出沒路徑完全切割,真正保護海豚。WWF亦有類似建議,促請政府將大嶼山西部一帶水域納入海岸保護區,形成一個6,000公頃的保護網絡。
盧芷欣在過去四年跟進香港水域內的鯨豚擱淺個案,並依賴義工及兼職同事協 助解剖及記錄工作。(李澤彤攝)
盧芷欣在過去四年跟進香港水域內的鯨豚擱淺個案,並依賴義工及兼職同事協 助解剖及記錄工作。(李澤彤攝)

漁護署表示,政府已擬議劃定多個海岸公園,包括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南大嶼海岸公園,以及就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而擬議的海岸公園。前兩者預計分別於2019及2020年設立,擬建的機場三跑海岸公園則預計在2024年或之前完成。

署方又指,政府在未來數年,將優先處理上述三個擬建的海岸公園。落實有關計劃後,大嶼山一帶共計將約有7,300公頃的水域受到海岸公園的保護。海岸保護區管制的活動較海岸公園多,一般水上及沿岸的康樂活動例如釣魚、游泳及船艇活動等,均不得在海岸保護區內進行。由於對相關持份者,包括遊客、漁民、海事業界、生態旅遊業界和地區人士等可能造成影響,是否將一些現有或擬議的海岸公園劃為海岸保護區,需要進一步研究及諮詢。

海豚與人類本身處於同一地球,各自為家。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盧芷欣強調,保護海豚並非為了一小撮人的喜好,而是人人有責,否則海洋只會成為一潭死水。她解釋,鯨豚猶如海洋螺旋槳,推動海洋生態循環,其排洩物為藻類提供營養,藻類則為水生物提供氧氣及食物,也供應大氣中的氧氣;若鯨豚消失,海洋變成死水,漁獲也會失去,「海豚死光後,我們也會隨之死去,只是遲一點而已。」

上文為刊登於第14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2月11日)的《環團憂明日大嶼毀「原住民」生境 填海與海豚保育 只能二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