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7215
踏入農曆七月,街上不難看見人們祭祀時遺下的祭品,當中有燃燒中的香燭冥鏹,也有新鮮食物如燒肉水果,好些屋邨或屋苑甚至會設立特定區域,放置化寶盆讓居民燒衣。傳說在盂蘭節期間,鬼魂可以從地府來到人間,有後人供奉的亡靈可回家接收祭品,而無主孤魂由於沒有人供奉,得四處漂泊,所以不少善男信女除了會為自己的祖先獻祭外,還會為「過路」的亡魂預備供物。
筆者每天回家都要經過一個屋邨特定設立的盂蘭祭祀區,那裡設有一個超過一米高的化寶盆,旁邊還有供奉香燭用的大香爐,當然也不少得人們拜祭時遺下的食物。火光紅紅,照著牆上「請勿餵飼流浪貓」的告示。沒錯,這個祭祀區住了幾隻貓,大部份已經絕育,平日義工餵食時必須鬼鬼祟祟,免得遭到屋邨辦事處及附近居民的阻撓或責罵。人們說「流浪貓(或餵流浪貓)影響環境衛生」,如果只說衛生問題,我看這幾頭貓怎樣也不及盂蘭節帶來更多衛生問題。
畢竟,貓兒是會把食物食進肚子裡的,而且義工每天也會收拾食物(如果貓兒們吃不下)和盛載食物的器皿,相反,很多善男信女都不會收拾祭品,早上路過仍經常看到不少食物放在街上,有時香燭還未燒完人們便轉身離去,危險非常。人們把供奉先人、甚至遊魂野鬼的人稱為善男信女,卻把為街頭貓狗提供溫飽的人喚作貓癡狗癡。說到信仰、傳統,筆者並無貶低個別信仰或批評某些傳統的意思,只是難以明白,何以人們能特設區域,讓懷著慈悲心的信眾在盂蘭節獻祭予無主孤魂,卻無法容忍愛心義工餵飼忍飢受餓的貓狗。總之一說到貓狗,人們就會下結論說,「只是貓貓狗狗吧!」。
這種現象暗示,在香港,「鬼魂的生存權」比動物的生存權還要大。人們為了「讓鬼魂生存」,會為之準備各種祭品,而對眼前活生生的動物,卻趕盡殺絕(更同時把動物變成奉獻給鬼魂的祭品,如燒肉)。究竟人們拜祭鬼魂,特別是無主孤魂,是出於同情憐憫,還是出於敬畏或害怕鬼魂的威脅?對於鬼魂是否存在,是否會對人帶來威脅,不同人自有不同看法,但無論是否相信鬼魂存在的人,對這種祭祀活動似乎都能夠接受或容忍,甚至在「制度上」得到管理公司有系統地安排活動進行細則。
如果說我們社會推崇的應該是無私的愛,那麼我們能否以愛對待同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動物?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在街道上設有流浪動物餵食站,為同樣是城市裡的一份子提供乾淨的飼料和食水,這原來與伊斯蘭教對所有生物要有包容和愛心的教化有關。伊斯蘭教不一定是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但社會上的主流宗教大都頌揚愛,而愛心是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推崇的優良質素。香港人又能不能把憐憫心從人、鬼,推展到對動物身上?
我們平日大多與鬼魂劃清界線,但每年仍然保留一個月記念他們的存在;或許你不特別喜歡動物,但也請給他們留一個生存空間,這只是再基本不過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