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0871
Photo credits: Dr. S-L Huang; Cetacean Ecology Lab, SWIMS, HKU.
看到今天明報有關受傷海豚的報導,那張相片顯示海豚的傷勢嚴重,固然令每一個香港人都心痛,更有不少人在面書回應指香港鯨豚研究計劃專家的不是,不應拖延和阻止海洋公園拯救和醫治 。我作為一個海豚研究員的過來人,亦與海豚專家相識超過十載,我敢說他比任何一個人傷心十倍,他十多年來盡心盡力為海豚付出,年年月月在海上觀察海豚的情況,視海豚如朋友親人,怎會看到如此傷重的家人會有不救之理?看到市民的留言,我只想說我們人類自視過高,以為我們能了解一切的動物(甚至野生生物),並且知道怎樣去醫治和拯救他們。更有人說,因為我們的機動船傷害了牠,所以,我們必定要負上這個責任。其實,這些一時的情感衝擊,令人心痛的影像,大家就爭著要做補救工作。海豚被高速船撞傷不時今天才有的事情,還有更多威脅著海豚生存的事情從無間斷的上演著如海水污染、工程噪音、填海挖泥等,這些大家有盡力阻止嗎?有為每年被種種原因度至擱淺的海豚負上責任嗎?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成立至今,一直都為海豚發聲,港珠澳大橋、第三條跑道等對海豚整個族群可以說是致命的一擊,我看不到以上的其他團體有盡他們的責任。
香港大學的教授和Sea Shepherd Hong Kong成員出海觀察海豚的情況,指出海豚難以存活和影響活動能力,難以潛水等與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指其健康情況有好轉,相信一般市民會傾向相信大學權威,加上相片的感染,大家都難以信服海豚是康復中。我想指出受傷的海豚這不是第一條,過往有不少是滿有傷痕的海豚仍在海中存活著如曾被魚網纏頭的Ringo,面部與咀基有刀疤的刀疤仔,甚至沒有了上喙的崩咀仔。牠們即使受盡傷害,仍不離棄香港的水域,我們不要低估牠們的生命力。相片顯示傷口很深,但那部份主要是傷了皮膚和鯨脂(Skin and Blubber),明顯沒有傷及脊骨,因為牠仍能使用尾鰭,潛入水中覓食。我會相信海豚是沒有即時的生命危險。
那麼我們該如何治療牠?在馬路被撞傷,你會即時離開危險的地方,避免再撞。那個水域是海洋的家,他不能離開,但為甚麼我們不能要求政府把牠出沒的水域列為禁區,我知道牠最後是在大小鴉洲和分流一帶出沒,為甚麼我們不能要求船公司改航道,改為繞經大小鴉洲以南的水域呢?海事處要高速避開受傷的海豚,這不單危害船上乘客的安全,更可能突然的轉向,令平日習慣開船隻的健康海豚也可能受到傷害。
另外,有傳言說牠已失去覓食能力,曾接近漁民的小艇乞求漁民掉棄的漁獲。若果這是事實,我想請海洋公園獸醫和海豚訓練員,借助這個不尋常的機會,去爭取海豚的信任,甚至可以在餵食的魚中加入藥物,在野外直接治療海豚。其實,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反對拯救行動的一個主因是,海洋公園會按過往的治療方法,先把海豚在野外捕獲,然後運送至水缸,才進行監測和治療。學會擔心在整個過程有很多變數,同時,會對海豚造成極大的壓力和額外的傷害。我絕對支持有心有力的海洋公園獸醫團隊,可不破天荒嘗試在野外直接進行治療。我們人類可以有醫院,亦可以有流動診所,獸醫不妨也租用一隻大船,把醫治工作在大海或一些平靜的海灣裡進行。
相關報導:
〈疑欲捕捉負傷白海豚捱轟 海洋公園改口:近距離診斷〉
看到今天明報有關受傷海豚的報導,那張相片顯示海豚的傷勢嚴重,固然令每一個香港人都心痛,更有不少人在面書回應指香港鯨豚研究計劃專家的不是,不應拖延和阻止海洋公園拯救和醫治 。我作為一個海豚研究員的過來人,亦與海豚專家相識超過十載,我敢說他比任何一個人傷心十倍,他十多年來盡心盡力為海豚付出,年年月月在海上觀察海豚的情況,視海豚如朋友親人,怎會看到如此傷重的家人會有不救之理?看到市民的留言,我只想說我們人類自視過高,以為我們能了解一切的動物(甚至野生生物),並且知道怎樣去醫治和拯救他們。更有人說,因為我們的機動船傷害了牠,所以,我們必定要負上這個責任。其實,這些一時的情感衝擊,令人心痛的影像,大家就爭著要做補救工作。海豚被高速船撞傷不時今天才有的事情,還有更多威脅著海豚生存的事情從無間斷的上演著如海水污染、工程噪音、填海挖泥等,這些大家有盡力阻止嗎?有為每年被種種原因度至擱淺的海豚負上責任嗎?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成立至今,一直都為海豚發聲,港珠澳大橋、第三條跑道等對海豚整個族群可以說是致命的一擊,我看不到以上的其他團體有盡他們的責任。
香港大學的教授和Sea Shepherd Hong Kong成員出海觀察海豚的情況,指出海豚難以存活和影響活動能力,難以潛水等與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指其健康情況有好轉,相信一般市民會傾向相信大學權威,加上相片的感染,大家都難以信服海豚是康復中。我想指出受傷的海豚這不是第一條,過往有不少是滿有傷痕的海豚仍在海中存活著如曾被魚網纏頭的Ringo,面部與咀基有刀疤的刀疤仔,甚至沒有了上喙的崩咀仔。牠們即使受盡傷害,仍不離棄香港的水域,我們不要低估牠們的生命力。相片顯示傷口很深,但那部份主要是傷了皮膚和鯨脂(Skin and Blubber),明顯沒有傷及脊骨,因為牠仍能使用尾鰭,潛入水中覓食。我會相信海豚是沒有即時的生命危險。
那麼我們該如何治療牠?在馬路被撞傷,你會即時離開危險的地方,避免再撞。那個水域是海洋的家,他不能離開,但為甚麼我們不能要求政府把牠出沒的水域列為禁區,我知道牠最後是在大小鴉洲和分流一帶出沒,為甚麼我們不能要求船公司改航道,改為繞經大小鴉洲以南的水域呢?海事處要高速避開受傷的海豚,這不單危害船上乘客的安全,更可能突然的轉向,令平日習慣開船隻的健康海豚也可能受到傷害。
另外,有傳言說牠已失去覓食能力,曾接近漁民的小艇乞求漁民掉棄的漁獲。若果這是事實,我想請海洋公園獸醫和海豚訓練員,借助這個不尋常的機會,去爭取海豚的信任,甚至可以在餵食的魚中加入藥物,在野外直接治療海豚。其實,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反對拯救行動的一個主因是,海洋公園會按過往的治療方法,先把海豚在野外捕獲,然後運送至水缸,才進行監測和治療。學會擔心在整個過程有很多變數,同時,會對海豚造成極大的壓力和額外的傷害。我絕對支持有心有力的海洋公園獸醫團隊,可不破天荒嘗試在野外直接進行治療。我們人類可以有醫院,亦可以有流動診所,獸醫不妨也租用一隻大船,把醫治工作在大海或一些平靜的海灣裡進行。
相關報導:
〈疑欲捕捉負傷白海豚捱轟 海洋公園改口:近距離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