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inmediahk.net/1030089b
最近,勉為其難地參加了一個婚宴,雖然事前已有心理準備是傳統肉宴一頓,但到了正式坐在席上經歷那三個多小時,依然難耐。 難耐並非因為看著別人飽餐而自己死守不吃,而是餐桌上浮現著一幕一幕動物受盡折磨、慘遭宰殺的畫面。吃肉在當下仍然被視為「正常生活」,但肉食菜式在宴會上似乎特別惹人愁緒和憤慨(這最少是動物維權人士的共鳴)。
我們不時在紀錄片中看到原始部落或宗教族群在祭典上宰殺動物奉獻神靈的場面,在筆者小時候,這些畫面被人視為奇趣錄,甚至可以成為影院的賣坐票房,時移勢易,今天這類畫面如在電視播出,必成大量投訴的對象。究竟,這種態度和價值觀的轉變代表了甚麼? 是否今天人們已接受不了宰殺動物?
根據統計,現時每年在肉食工業被宰殺的豬牛羊雞等陸上動物,單在美國已超過40億隻#,在一個典型的屠場裡,平均每12秒便有一隻牛慘死於生產線上,數字是30年前的雙倍,但美國人口同期只增加了40%。過去30年經濟急劇全球化,過度消費情況在世界各國比比皆是,就看本地的廚餘量已是最佳例證,中國大陸近期更超越美國成為肉食消耗量最多的國家。
現代人似乎越來越不願意直視殺戮鏡頭,從前在街市常見殺雞殺鴨血腥場面,今天卻換上超市的整潔包裝肉類,看似文明進步的生活模式偏偏成為大量殺戮的原兇,究竟人們是精神分裂乎?
在資訊爆炸年代之前,絕大部份人依賴幻想、誤導、假設、「以為」,憑空深信食用動物製品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人道、且是有益和必需的。有了電子資訊渠道後,我們終於看清楚商人一向無所不用其技隱瞞的真相 -- 工業化生產把動物視為死物,活生生的動物任由流水作業式生產線「處理」,令他們*痛不欲生,呼救無援。
令人們反思的是這些真相的揭露,並未有效阻止屠場工廠的恐佈事情繼續發生,反而令人們為肉食主義築起歪理高牆,隨時準備與動物維權者拼過你死我活,於是把殘酷真相坦言的義士便被指為「沒禮貌、不尊重別人、干涉他人自由、不比面、麻煩、離地...」等。心理學研究指,人類的行徑大都不跟從理性思維,尤其當既得利益(宰肉的權利)被別人挑戰時,人們便作出自然反射式自衛方案來維護既得利益和自我形象,俗稱「死撐」。
除了「死撐」效應外,造成精神分烈的,必定要指工業化社會的高度分工和營商手法,我們吃的、穿的、用的,由源料去到貨架上成為商品,經歷無數工序,令製造過程全完在消費者腦海消失,再加上商人的洗腦式虛假宣傳(例如乳牛快樂地生活在草原上、豬變成卡通人物活潑跳躍、綿羊被理髮師把多餘的毛剃下...),令城市人在應付資本制度的「繁忙生活」時,只看到商品的包裝和表面形象,完全看不見背後的不公義、野蠻和血腥。
更可恥的,是商人們無孔不入地控制商品監管組織和科研機構,就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轄下的各個監管組織的組成絕大部份來自業界,每當公義和業界利益出現衝突,後者永遠粗暴得勝,這些組織和機構支配著全球所謂科學研究數據的發放,對人類的一切認知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呵!越說越遠嗎?想一想,誰告訴你喝牛奶有益身體?誰告訴你吃肉才能吸以蛋白質?
就是這些所謂緊忙生活、科學研究、死撐效應互相交纏鞏固,令現代城市人每秒鐘在參與屠殺。
有人認為動物維權人士直指食肉者「殺生」之罪是不設實際及只會帶來反效果,亦有維權人士本身也敵不過對冷嘲熱諷的恐懼,採取息事寧人、「慢慢來」的態度。
可幸的,是素食主義和全素生活日趨普遍,很多素食者已勇於表白他們選擇素食乃源於動物公義而並非健康理由,雖然,這些真說話在一般餐桌上(尤其是飲宴派對)猶如長在你額上的第三隻眼,但若我們的理據是事實、是良知,為何要懼怕奇異眼光?為何要令說歪理者感覺良好?為何要尊重表裡不一的禮儀?為何要讓人們繼續被無知侵蝕?要拆穿整個工業化孕育出來的巨大騙局,我們是否要繼續卑躬屈膝?
回到那天婚宴上,我故意不預先要求主人家為我準備素食餐單,因為我不甘願付出了這三小時後只當了一個沈默的餐桌順民,保持食肉親友的良好感覺,我必定要發出一點光!於是,一碟一碟的血染「佳餚」在我面前略過,用流進坑渠的血來歌頌一對新人的結合,身邊親友千遍一律的目光看著碟上的死屍,吃得津津有味,其間的冷言白眼,令我這三小時累透。
累極之際,殺出一道曙光 -- 侍應給了我一張意見表,我把「佳餚」的真相坦盪盪寫在意見表上,並在同檯傳閱,他們的表情有點兒尷尬,有點兒嘲笑,我不猜測他們表情背後的說話,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次為動物的小小平反,總比我靜悄悄坐下吃素來得堅定和不妥協。
教訓:我也掙扎過是否杯葛婚宴,最終,這次讓我知道日常生活每一個遭遇均可以更進取地成為動物保護的戰線,雖則參與這類場合是有點勉為其難,但遠遠難不過動物過著的日子。
註:
* 文中以「他」取代「牠」並非錯別字,而是一種為動物平反的實踐,抗議象形文字把刀插在動物身上成為「牠」字。
# 資料來源: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