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7日星期三

因填海失棲息地 4江豚疑遭誤捕 纏網吞魚鈎亡

《蘋果日報》,2018/2/4

本港去年發生26宗擱淺鯨豚個案,其中5條擱淺個案懷疑遭船隻撞擊,當中4具屍體身上發現魚網或漁具。上月更一連有4條江豚擱淺,其中一條胃部、喉嚨纏有魚絲和魚鈎。東華學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葛展榮分析,不排除有人誤捕江豚。他指江豚佔去年擱淺鯨豚總數七成,但大眾往往忽略其生存狀況。

根據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最新統計,去年擱淺鯨豚個案共有26宗,江豚佔18條、中華白海豚佔5條、其他鯨豚有3條。

疑曾遭船隻撞擊

保育基金分析,其中5宗擱淺個案懷疑遭船隻撞擊、另有一宗被繩具纏繞個案。解剖人員在4具屍體身上發現魚網或漁具,兩具在胃內發現魚絲。保育基金指,有三種人類活動因素影響鯨豚存活,包括遭魚網或漁具纏繞、遭船隻撞擊、細菌寄生蟲和病毒感染。

葛展榮團隊自2014年起為鯨豚做「影像解剖」,去年協助分析14條擱淺鯨豚死因,當中5條死因與人類活動有關,包括懷疑遭船隻撞擊、骨折或顱頸脫位問題等。而今年一月已有4條江豚擱淺,研究人員近日在facebook專頁「鯨豚影像解剖研究小組」公佈,其中一條江豚被大量異物鯁塞,口腔內有魚、魚線、魚鈎等漁具,一直延伸到第一個胃部。

食漁具「濁親」溺浸

影像解剖顯示,該條江豚健康良好可正常獵食,口腔和胃部發現食物,但食道有食物未及吞下,葛展榮認為情況少見,「食道都有食物,證明佢喺度吞緊,但無端端棘住嗰度死亡」。

該江豚鼻道有很多液體,出現溺水嘅迹象,他估計可能與人類誤捕有關,「我估計佢食咗漁具後濁親,或者有溺浸情況」。他認為應投放更多資源研究江豚數目及其面對的威脅,才能針對推出保育措施。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回覆稱,該條江豚的身體狀況良好,口部沒有發現大量異物,但在其胃部及喉嚨均發現被消化中的魚類、小量魚絲及一個魚鈎。但由於屍體嚴重腐爛,準確死因未能確定。

葛展榮指,江豚通常在香港的南面及東面水域出沒,高速船是其中一個威脅。

翻查資料,近年基建工程威脅江豚生境,包括石鼓洲填海興建焚化爐,令江豚失去棲息地。中電擬在索罟群島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當地亦是江豚和中華白海豚重要的棲息地。

另稿:
屬易危物種 港僅152條

江豚屬鼠海豚科,體形比較細小,成年江豚體長少於2米,嗜吃魷魚、獅頭魚和銀牙,香港有紀錄的江豚壽命可達33歲。

無背鰭嘴喙 性格害羞

漁護署曾作出初步估計,本港水域春天時江豚數量最多,共152條,而秋天時數目則最少,只有55條,但漁護署近年已沒有更新數字。江豚主要在東大嶼山、南大嶼山、蒲台島、南丫島、果洲群島、西貢和大鵬灣等海域出沒。

江豚與海豚的分別在於沒有背鰭和嘴喙,性格亦較害羞,不喜接近船隻和在空中跳躍,在港「名氣」不及中華白海豚。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江豚被列為易危物種,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被列入附錄一(即受高度保護的物種),在內地江豚被列為二級國家重點保護物種。

另稿:
綠海龜陳屍岸邊11日內兩宗

馬鞍山烏溪沙石灘昨中午發現一隻年幼綠海龜屍體,其實上月底大埔元洲仔岸邊亦發現一隻年幼綠海龜屍體,為11日內在吐露港海域兩度發現兩隻綠海龜屍體,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關注綠海龜的生態受威脅問題,漁護署已接報撿走屍體化驗死因。

昨下午2時許,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朱競翔帶同10歲兒子,與兒子同學及對方父親到烏溪沙石灘遊玩,其後水退,朱發現離岸40米的石灘有一隻海龜腹部朝天,該隻長約55厘米的綠海龜,肚向天反轉伏在石灘上,奄奄一息。他們上前細看,發現海龜已死亡,通知漁護署。

朱競翔的兒子稱,初時以為是石頭,行近才發現是一隻反肚海龜,最初「以為佢未死」,其後得知是綠海龜感到可惜。

其實上月2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人員在該會的大埔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對開岸邊,亦發現一具綠海龜屍體,該隻海龜身長50厘米,亦屬幼龜,由漁護署撿走化驗。

唯一在港繁殖海龜

綠海龜(chelonian mydas)是唯一會在香港繁殖的海龜,亦在本港西貢,大嶼山等水域出沒,但近年面臨全球絕種威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將之列為瀕危物種,在本港是受保護動物,過去曾在南丫島的深灣泳灘及大嶼山的個別泳灘產卵,在其繁殖季節深灣更列為禁區。

不過近年綠海龜備受海洋垃圾、海水污染、捕獵、光及噪音等威脅,2015年10月底西貢白臘仔沙灘發現一具綠海龜屍體,其胃部和腸道充斥尼龍繩、膠條、包裝袋等海洋垃圾,這是本港首次證實海龜攝食海洋垃圾個案。

對短短11日內有兩隻年幼綠海龜在本港水域死去,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表示關注,其實近年本港海洋污染嚴重,綠海龜已5年沒到南丫島深灣產卵,該會希望政府在2030年前,把30%的香港水域劃作海洋保護區,保障綠海龜及其他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