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星期一

環團憂填海趕絕港產雙足蜥

《蘋果日報》,2019/3/23

政府日前公佈明日大嶼計劃的工程造價估算,金額高達6,240億元,又聲稱中部水域生態敏感度相對較低。七個環保及關注團體昨反駁指政府嚴重低估東大嶼水域的生態價值,指填海選址附近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腹海鵰、本港獨有的鮑氏雙足蜥(圖),海底更有罕見珊瑚「海筆」,促請政府撤回填海計劃。

罕有「海筆」隱居海床

多個環團分別前往位於東大嶼水域的周公島及鄰近水域海底進行生態調查,初步發現該片水域具有陸地和海洋生態價值。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周公島是鮑氏雙足蜥的重要棲息地,是香港獨有的爬行動物,全球只在周公島、喜靈洲和石鼓洲發現,故又名香港雙足蜥,指政府以前為保育此物種,把周公島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擔心填海連帶的發展令此物種面臨絕種。

守護大嶼聯盟則在去年的海底調查發現罕有珊瑚海筆,該團體的海洋專家黃志俊說,海筆經常隱埋在海床,這類珊瑚在本港其他水域的調查均無發現,十分稀有。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委員麥希汶說,東大嶼水域生態敏感度高,值得保育,但過去不少海岸發展已證明政府無能力保護生態,以北大嶼水域填海工程為例,雖然獲批環境許可證,但中華白海豚2015年時在該處水域絕迹,至前年全港水域僅餘47條,創歷史新低,重申海洋與住屋不是對立,促善用棕地及閒置官地等解決房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