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

房署刁難伴侶犬申請煩 公屋病人自殘

《東方日報》,2018/11/10

房屋署○三年推行屋邨扣分制,並將住戶養狗納入扣分制內,惟伴侶犬及引路犬可獲豁免。本報記者調查發現,該署多年來沒有公開相關申請程序,各屋邨辦事處規定不一,令有需要人士處處碰壁。有住戶苦等一年才有結果,期間身心受盡煎熬。關注團體及立法會議員均直斥,房署有意隱瞞申請程序,嚴重扼殺住戶權益。

審批拖一年 情緒病住戶崩潰

「佢(房署職員)專登用筆整我個鐵閘,又拍門引隻狗叫,我畀佢逼到淨係識匿喺個廚房喊。」患有情緒病的許女士,六年前搬到大圍的公屋單位與家人同住。她表示,與她生活多年的小狗為其精神安慰,雖知公屋禁止養狗,考慮到實際需要只能一直偷養。但房署職員知悉後,多次向許發出警告,指她違規養狗,需接受扣分懲罰,「佢(房署)當時扣咗我分,仲要打電話嚟叫我放棄隻狗」,事件引致許一度情緒崩潰,更曾自殘入院。

許表示,入院後,通過駐院社工才得悉公屋可申請伴侶犬,及後她透過社工幫助,要求醫生開出相關醫生證明,並向房署申請,惟職員接獲申請後,以主管正在處理為由,事件拖拉一年才獲批。

私醫鬆手 職員直言難獲批

「佢(房署職員)一睇我張醫生紙就話私家醫生唔得,佢話講定先,通常都唔會批。」黃太(化名)一年前亦向所屬屋邨辦事處申請伴侶犬,惟房署職員向她表示未必能接受其私家醫生證明,但會照樣轉交經理審批。她及後一直追問進度,職員均表示處理中,「當初房署講明只要係註冊醫生就可以,我都已經自費搵埋精神科,究竟要點先申請到?」

本報記者曾到黃太居住的屋邨辦事處,查詢申請伴侶犬細節,有關職員表示,公屋已在十多年前禁止飼養所有狗隻。記者及後提出網上有人以伴侶犬成功申請,該職員才轉口風指,申請人需要有強烈理由才會獲批,「你要去政府醫院叫醫生寫,私家好鬆手我哋通常都唔批。」該職員又指,接獲醫生證明後轉交屋邨經理審批,時間視乎個案而定,需要數星期至一個月不等。

而在長沙灣麗閣邨,有屋邨辦事處職員指,公屋住戶不能養狗,記者表明想申請伴侶犬後,職員則指要向主任查詢,其後又要求記者寫下申請書,再找政府醫生證明有實際需要,並強調沒有表格提供,申請獲批後會有職員再跟進。

一直協助公屋戶申請伴侶犬的關注團體「給狗狗一個家」總幹事林進文直指,房署相關申請含糊不清,「既然可以申請伴侶犬,點解申請嘅手續要咁煩?」他又指,該組織每日都收到不少新求助個案,希望了解申請程序及批核準則,「唔止現時公屋戶,好多新上樓嘅人本身都有狗,咁佢哋點算呢?」

立法會議員鄺俊宇表示,有長者曾向他表示,女兒突然離世,希望在公屋單位留下女兒的狗隻作慰藉,惟房署認為個案不合資格,最終由區議員交涉才獲批,「好多時(房署)前線職員抱住少做少錯心態,唔會同你講(可以申請伴侶犬)。」他批評,該署沒有既定標準,只由駐邨經理或主任考慮,「既然一早都講咗註冊醫生就得,點解前線要申請者出示政府醫生證明呢?」

房署澄清 毋須政府醫生證明

房屋署發言人澄清指,有關伴侶犬申請沒有規定必須有政府醫生的證明,只要有註冊醫生證明須與狗為伴,以獲得精神上的支持,便可向所屬屋邨辦事處提交申請。該署會在不造成滋擾的原則下,因應個別情況酌情批准。而截至去年底,獲批准在公屋飼養的服務犬(包括「引路犬」和「伴侶犬」)數目約為一千隻。

另稿:
暫准飼養政策 15載未再更新

房屋署自實施扣分制後,所有租戶必須事先獲得批准才能飼養狗隻,否則租戶會被扣分,至今已有五千六百多個案被扣分。有關注團體表示,房署應列出清晰指引,讓有需要的住戶有法可依。

團體促列清晰指引免扣分

推行扣分制同年,房屋署同時推行單次的「可暫准原則」,容許租戶繼續飼養於同年八月一日前已在公屋單位內的小型狗隻直至離世。相關規定列明,狗隻體重必須小於二十公斤,租戶亦需要遵守規定,違規兩次就會被撤銷資格,當時登記數字為一萬三千三百隻,惟現時狗隻數目大減九成,一七年只剩約一千二百隻,過往三年平均有大約六百宗個案被扣分。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創辦人麥志豪認為,政策推出至今已近十五年,隨着愈來愈多人口受重建影響需搬入公屋,應重新考慮豁免,「好似新界東北咁,可能有養狗,咁你畀間公屋佢,佢隻狗點算?」他建議,政府訂立清晰指引,為狗隻或狗主制訂守則,避免與鄰居出現不愉快爭執。

另稿:
提供情緒支援 狗狗人類良伴

「伴侶動物」用意為陪伴飼養者,分散其注意力,從而提供情緒支援,用以陪伴的動物多以犬隻為主,但其實只要地方容許,豬、馬等動物亦發揮功用。專家解釋,狗隻能閱讀及理解人類情緒變化,故此比較合適。

動物輔助治療 外國流行

外國流行動物輔助治療,泛指所有涉及動物治療方法,透過專業人士設計的互動或遊戲,了解病人情緒及行為變化,從而減輕接受治療期間不適。有外國研究指出,動物能有效驅使人體產生安多酚及多巴胺,從而感到愉快、興奮及放鬆,應用對象則十分廣泛,包括自閉症、注意力缺乏過動異常症、腦退化等患者、殘疾人士及老人等。

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協會創辦人倪曉暉解釋,因狗隻能感受人體賀爾蒙變化,且需要空間較小,比較合適香港。她強調,只要對情緒有幫助的犬隻都會被視為伴侶犬,犬隻不需要額外訓練,對象亦不一定是情緒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