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2016/9/23
巿民品嘗魚翅的同時,有否想過鯊魚的數量正因魚翅貿易而銳減,被海味業界稱為五羊翅和密骨翅、其來源的四種鯊魚,數量近年分別大幅下降七成至九成九,明天在南非召開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締約國大會,有望將該四種鯊魚列入附錄II、即貿易需申領許可證,冀加強對相關鯊魚品種的保育。不過,有環團指難憑魚翅辨認鯊魚種類,恐不法商人將需申領許可證的魚翅混入一般魚翅售賣,加上非法入口魚翅仍然猖獗,促港府與業界商討是否完全禁止列於附錄II的魚翅貿易。
第十七屆CITES締約國大會建議將四個鯊魚品種列入附錄II,包括鐮狀真鯊,以及深海長尾鯊、淺海長尾鯊和狐形長尾鯊等三種長尾鯊,前者即是海味業界所指的五羊翅,後三者則可產密骨翅,分別約佔本地魚翅貿易約一至兩成。
經處理後肉眼難辨品種
香港護鯊會總幹事周婉蘋對提案獲通過感樂觀。不過,周指出,現時香港相關法例只針對進出口,未監管市面零售,而魚翅經處理後,已除掉可辨識品種的皮,且已製成不同大小,無法用肉眼分辨品種,需透過檢驗基因才可辨別,但費用高昂,操作上並不可行,容易讓不法商人有機可乘,把需申領許可證的魚翅混入一般魚翅售賣。
香港作為全球魚翅貿易中心,佔全球魚翅貿易量逾一半。周婉蘋續指從二○一四年底至今,香港海關及漁農自然護理署曾檢獲超過二千公斤受管制魚翅,持許可證合法進口的受管制魚翅只有一宗,顯示非法貿易仍猖獗。
倘禁貿易 商家:打破飯碗
她認為香港應負起更大國際責任,在減少影響業界利益的同時,應商討是否完全禁止列於附錄II的魚翅貿易。
魚翅行商會主席何兆齊表示,密骨翅屬平價魚翅,約二百至三百八十元一斤,五羊翅則「好靚」,約一千至三千元一斤,該兩種翅合共約佔香港市場兩成,若列入附錄II,對本地魚翅商影響有限。至於環團提議一旦列入附錄即禁止貿易,他認為香港是自由貿易社會,此舉會打破商家飯碗。漁護署回應,過去五年,香港共進口約二十五噸受《公約》管制的魚翅,大部分源自雙髻鯊,主要來源地為墨西哥,同期本港沒有出口任可受《公約》管制的魚翅。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的鯊魚品種
瀕危級別:鯨鯊(牛皮天九翅);路氏雙髻鯊(春翅);無溝雙髻鯊(骨翼翅)
易危級別:姥鯊(挪威天九翅);大白鯊、鼠鯊、錘頭雙髻鯊(春翅);長鰭真鯊(琉球翅)
建議列入附錄的品種:深海長尾鯊(密骨翅);淺海長尾鯊(密骨翅);狐形長尾鯊(密骨翅)及鐮狀真鯊(五羊翅)
另稿:
漁民年殺390萬長尾鯊
CITES大會提案建議列入附錄II的四個鯊魚品種,過去因魚翅貿易及漁業缺乏妥善管理,數量已急劇下降,估計每年有高達三百九十萬條長尾鯊因商業捕撈而被殺。
香港瘰螈亦倡列附錄II
可望列入附錄II的三種長尾鯊中,以狐形長尾鯊為例,在地中海的族群在超過一個世紀間大減九成九。至於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IUCN)列作近危類別的鐮狀真鯊,主要出沒於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當中在大西洋近墨西哥海灣出沒的族群,數量在過去四十年大幅下跌超過九成。
另外,今次大會的提案亦包括將香港瘰螈(舊稱香港蠑螈)列入附錄II,在新界、大嶼山及香港島的山溪皆可見到牠們的蹤影。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顯示,兩棲動物可分為有尾目和無尾目兩大類,前者特徵身體修長、有長尾巴和明顯的頸部,而香港的有尾目只有香港瘰螈。香港瘰螈亦已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IUCN)的近危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