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星期五

從流浪牛問題看社會對非物質價值的追求 / 華人復興政經研究室

《新報》,2013/10/4

今年六月,大嶼山嶼南路曾經發生八隻流浪牛被車輛撞斃的慘劇,事件當時曾在社會引起廣泛回響。流浪牛的先輩原是原居民的耕牛,過去幾十年隨着新界的發展,大量農地被徵用,農業的衰微使耕牛被棄置於荒野,牛隻自然繁衍,成為今日的流浪牛。

所謂「流浪牛」,因為牠們大多沒有看管者,而政府當局一直將牛隻視作家畜,並沒有主動作出管理(註1)。面對鄉郊日益發展,流浪牛的數量有增無減,政府若繼續讓流浪動物自生自滅,這種態度已不合時宜。不論從平衡動物的權益,以及減低流浪動物對於當地鄉郊居民生活上的影響,政府似乎有必要制訂政策,加強管理流浪牛。其中設立牛棚或對牛群作出遷移,是有效減少牛隻影響社區的方法。政府可考慮與本港一些非牟利組織合作,設立牛棚提供食物及水源,以吸引流浪牛定時回牛棚休息。設立牛棚可一方面在原區保留牛群,並同時減少牛隻對社區居民的影響。至於遷移牛隻的方案,目前有不少鄉村居民支持以這種方式處理流浪牛問題(註2及3)。不過,這方案未必適合於所有牛隻,例如水牛就因汗腺問題而必須在濕地生活,本港只有少數地區適合牠們生存。另外,政府亦可考慮在鄉郊地區的主要道路設置牛路坑(Cattle Grid),可以阻止牛隻進入道路,並可藉此控制牛隻的活動地域,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除了管理「流浪牛」的居所及活動地帶外,政府應該替牛隻絕育,控制「牛口」在一個穩定的數量,而並非一定要將牠們趕盡殺絕。換一個角度看,牛隻亦有其一定的生態價值,就以水牛為例,米埔自然護理區早前就曾經引入兩頭水牛以協助管理濕地。水牛在泥漿活動的過程中會為水鳥製造有利的棲息環境,並吸引雀鳥到訪(註4及5)。不單如此,被飼養的牛群亦可增加本港鄉郊的亮點及旅遊特色,對於城市人來說,與動物近距離接觸,已經是一種特別的生活體驗。在瑞士,該國近年就興起城市居民在周末租用牛隻的活動,以平衡工作帶來的單一壓力(註6)。相對於將牛隻移離社區,設立牛棚有助增加市民接觸自然的機會,是一個較可取的安排。

政府處理不宜短視

對於流浪牛的問題,本港以往多採取人道毀滅,就地解決的方式處理(註7)。若從人道的立場,為牛隻絕育以控制其繁衍,然後進行有效管理,減低人牛共存的衝突,不失為追求人與自然生態共融的策略。香港社會長期處於金錢掛帥、錢最好越賺越多、有着數不要蝕底的追求物質風氣;流浪牛的問題,正好給香港市民一個反省的機會,關注流浪動物的福祉,不一定單從人類社會的需求出發,有用就留,無用就殺。

如何抉擇是香港人共同的選擇,足以見證我們對非物質生活的追求。政府方面實不應只是為應對一宗車禍而短期回應社會的訴求,而是需要與時並進,加強對流浪動物管理的積極性。

註1: 立法會十一題: 流浪牛管理 政府新聞公報 (2013)
註2: 離島區議員促管流浪牛 新報 (2013)
註3: 有關關注流浪牛的提問 離島區議會 (2013)
註4: 愛翻泥有價值 增生物品種 香港經濟日報 (2013)
註5: 水牛為濕地 踏出保育效益 (2009)
註6: Rent-a-cow scheme to help Swiss city dwellers relax AFP (2010)
註7: 立法會十六題: 人道毀滅動物 政府新聞公報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