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9日星期二

改道影響龍鼓洲棲息地 高速船入侵 西北海域白海豚減34%

《東方日報》,2017/5/8

機管局為推行三跑填海工程,前年底推行緩解措施保育中華白海豚,海天客運碼頭高速船改道航行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北面。局方近日提交報告總結成效,指沒證據顯示海豚減少使用龍鼓洲水域,環諮會今開會討論該報告。不過翻查港珠澳大橋工程海豚監察報告指,去年西北大嶼山水域(包括龍鼓洲)海豚出沒數字,較2015年大跌34%。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是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緩解措施限制高速船速駛經龍鼓洲北面時,船速不得超過15海里,每日船量限制99班。機管局提交報告指,龍鼓洲附近水域和龍鼓水道仍然是中華白海豚重要的棲息地,特別是用作覓食。而高速船改道後,沒證據顯示白海豚顯著減少使用龍鼓洲水域,緩解措施對海豚無負面行為影響,海豚更頻密使用西南和西面大嶼山水域。

港珠澳橋報告揭露

不過,根據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觀景山至香港口岸段」的海豚監察報告,2016年中華白海豚減少在西北大嶼山海域(包含龍鼓洲)出沒。報告逐月記錄出沒海豚數字,2015年未實施高速船改道計劃時,大嶼山西北水域綜合全年共記錄236條中華白海豚,到2016年大跌34%,僅記錄156條中華白海豚出沒。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學術顧問洪家耀指,龍鼓洲是西北大嶼山僅餘的海豚棲息地,高速船改道駛經該處,或未至嚴重影響白海豚,但已令海豚生境雪上加霜。

機管局:無影響出沒

機管局回覆指,若需比對不同調查,需以調查的原始數據作計算和分析才可比較,計算因素包括每次實際觀察中所得的平均海豚數目,每次觀察時可偵測到海豚的機會率,以及實際觀察時的環境條件等,才可得出海豚「在有關水域出沒」(density& abundance)的數據,作較嚴謹比較。

局方分析港珠澳大橋有關大嶼山西北部水域的海豚調查數據後,當局的海豚專家得出去年使用大嶼山西北部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出沒數據大致與2015年相若。

報告又提到高速船因公眾安全,例如強風、大浪或需讓路予其他船隻,有時船速超出15海里。但去年3月至12月發生7宗超速個案,屬於船長不熟悉限速範圍或被附近船隻分散注意力,局方要求船長參加講座和培訓,未有檢控個案。機管局指如發現有高速船違反規定,會向船長了解,視乎情況是否需採取其他罰則,亦會為船長提供訓練及講解。


另稿:
無懼屍臭幾日不散 90後學做鯨豚法醫

他們是非一般的法醫,負責解剖身形龐大的鯨豚。33歲的大學助理教授葛展榮解剖過150條鯨豚,見過豚屍腐爛發脹,爛掉胃部和舌頭從豚口噴出,有時身上沾染屍臭幾日不散。90後的大學生袁晞朗前年加入團隊,抬屍、剖屍通通做過,他們指工作不討好,卻有助找出鯨豚擱淺的原因。團隊全球首創出「影像解剖」技術,研究刊登在學術期刊《PLoS ONE》。
一般人很難想像鯨豚腐爛屍體有多臭,東華學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葛展榮說,試過下班後人人退避,「沖好晒涼搭地鐵,點解啲人都彈到九丈遠呢?好似有個保護罩咁,咁你就明自己有幾咁濃烈」。學生加入研究團隊前,面試須聞鯨豚頭骨,教授會表明「真實(屍體)大概臭多100倍」。記者聞過中華白海豚頭骨,有陣類似海味的腥臭味,很難想像臭多100倍的滋味。

首創影像解剖助研死因

東華學院放射治療學四年級學生袁晞朗指,臭味只是其中一個考驗,一條長2.5米的中華白海豚,重達250公斤,要6至7人才能搬動,多數沖上沙灘的豚屍在暴曬下全身腐爛,細菌會釋出氣體,令內臟爆裂。葛展榮補充,內臟一般從肛門或嘴部流出,「如果谷到(屍體)爆裂,呢啲只會係Youtube睇到」。而處理一個頭骨標本需時半年,先用化學溶液浸泡豚屍,再用3個月時間剝肉。

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研究「影像解剖」技術,利用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和超聲波等技術檢測屍體,只需一分鐘便掃描完畢,然後在電腦重建三維影像。研究共收集了9條擱淺鯨豚的樣本,包括江豚和中華白海豚,每一個屍體先用「影像解剖」測量數據;然後剝去血肉,測量真實頭骨數據,最後將兩個結果進行比較。

結果顯示,影像解剖準確性超過八成八,測量的重複性則超過七成七,證明技術能夠提供快速、準確和可靠的數據。葛展榮指頭骨是重要線索去分辨鯨豚的性別、年齡和生活史,分析擱淺的原因。他希望未來籌募到研究經費,建立全球首個鯨豚類擱淺數據資料庫,紀錄擱淺鯨豚的死因和生活史,比較擱淺鯨豚身上的損傷與人類活動關係。

眾多鯨豚屍體解剖後,骸骨會封入紙箱,收藏在東華學院實驗室櫃頂,每個箱都有編號記錄死亡日期。惟獨一個紙皮箱沒有,只寫上「HOPE」。這副骸骨屬於中華白海豚WL212,牠2015年1月疑被船葉割傷,尾部對上位置的脊椎骨完全斷開,事件引發港人關注,漁護署和海洋公園救起牠後命名為Hope(希望),但「希望」最終傷重不治。葛展榮說難忘「希望」身上傷口,他稱很想有日展出「希望」的骸骨,提醒市民要珍惜仍然存活的中華白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