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愛恨流浪貓 虐待惹關注 / 黃子翔

《星島日報》,2012/11/27

香港街道有不少流浪動物,有人買糧餵飼,但對其繁殖和衞生問題不聞不問,可能好心做壞事;有人沒有愛心草菅生命,捉弄牠們也算了,更甚的會虐待牠們,近日順天邨虐貓事件就是一例,但其實虐待動物事件,大概無日無之,只是貓皆無話兒,難以舉證起訴。幸而流浪貓問題愈來愈引起社會關注,但事情發生了,群起攻之不難,我們應該怎樣盡一分力,齊心解決流浪貓問題?

領域計畫阻大量繁殖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福利部助理總監侯安娜醫生(Dr Fiona M Woodhouse)表示,本港的流浪貓數量難以估計,而流浪貓的確帶來不少問題,包括貓隻本身的健康、街道衞生、傳染病等,「有了流浪貓,人們就想為牠們做一些事情,當中既有正面也有負面,餵飼食物是其中一種,虐待動物是另一種,有人甚至會下毒,有些小孩會向牠們射BB槍,他們只想玩玩而已,可能沒有想過要傷害貓咪。」就算給流浪貓餵飼食物,也不一定是好事。「當食物唾手可得,貓隻就會變得不懂覓食,忘了求生本能,一旦餵飼者離開該地,或停止餵飼,流浪貓便立即沒了食物來源,導致死亡。」如果放養者餵飼牠們,食物放到一地都是,不去清理,居民也會討厭,社會問題可謂一環緊扣一環,「貓隻大量繁殖也是問題,但餵飼者卻沒有考慮,以為餵飼後心安理得就算。」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的貓隻領域護理計畫,在本地推行了十二年,為流浪貓免費進行絕育手術,程序是先捕捉、後絕育,再釋放回原居地,以改善流浪貓的生活及健康,他們也為做了絕育手術的流浪貓注入晶體,又在耳角剪去一小部分,以茲識別。該計畫主管冼麗琼稱,捉貓者最好是平日餵飼流浪貓的人士,他們取得貓隻信任,容易捕捉成功,但計畫不是所有愛貓人士都響應,「想尋求協助時,他們就會推說是街貓,不是自己的,不參與捕捉;當貓義工前來捕貓時,他們又說是自己的,阻止計畫進行。」她指現時貓義工以年輕人居多,看來要全民推行,仍須更多教育。除此之外,要改善流浪貓問題,她覺得政府也可以協助,譬如飼養動物要領牌照,令主人更有責任,不能隨便遺棄,又或者立例強逼貓隻做絕育手術,否則就要交稅,「即使失貓,也不會造成大量繁殖的風險。」

「貓義工」鍾先生:眾生有情

家住清水灣村屋的鍾先生,正職為早班的士司機,上下班的早上七時和下午五時,是他家附近的流浪貓開餐時間,他為筆者引路前往餵貓現場,原來到時到候,貓群就會自動自覺走到他的家門前乖乖等候,待他拿出一大袋貓糧,一排二十多三十隻小貓,便整整齊齊站着等「放飯」,場面壯觀。

說起來,鍾先生餵飼流浪貓已有十載,家中兩隻貓、三隻,都是領養得來,「鄰家一對夫婦,還會每晚親手煮飯弄菜餵養牠們,一日三餐,對流浪貓來說很不錯了。」難怪好食好住,隻隻長得肥肥白白,百子千孫。「我就沒所謂,但不是所有人都歡喜,這裏的流浪貓問題,已惹來部分居民不滿,曾經試過有人下毒,也有投訴貓隻弄翻盆栽,以及隨處便溺,引起衞生問題。」但他稱,貓咪都很清潔乾淨,會跑到山邊、草地排泄。「從前這條村鬧過鼠患,後來連蛇也引來了,自從多了流浪貓,老鼠絕迹,蛇患也沒了,但現在大家都向牠們投以討厭目光,我覺得是忘記了貓的功勞。」對於虐貓行為無日無之,他坦言痛心,「眾生有情,既然是生命,就好應該以生命對待,大家共同活在地球,應該包容不同生命。」他希望已聯絡上的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早日前來捕捉牠們,為牠們做絕育手術,控制流浪貓數量,「愛還愛,還是要『閹』牠們,讓牠們自然淘汰吧。」

部分保護流浪動物組織
香港群貓會
網頁:www.catsocietyhk.org

香港愛貓救世軍
網頁:www.hkcsa.org.hk/welcome1.htm

南丫島動物保護組織
網頁:www.lammaanimals.org

「收容所」森記:善待牠們吧!

在北角森記圖書公司,有人看書,有人看貓。「有時來玩貓的人太多,不僅打擾牠們休息,也影響我們餵牠們吃飯、吃藥。」客人都讚牠們可愛,爭相拍照,「但卻沒有多少人告訴我,想要收養牠們。」老闆陳小姐是愛貓之人,還熱心照顧流浪貓,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她把從街邊拾來的街貓帶回來,書店成了牠們的安樂窩,最高峰期間,在森記出現的流浪貓,來來往往逾一百隻,「伸出手而已,牠們的生命就完全不一樣,大家都做得到,貓的生活很簡單,沙、水、糧就夠。」森記者 瑪腄A有些伏在盒子裏打盹,有些走到顧客腳邊擦來拭去,有些給陳小姐掛了「惡貓」名牌,因為脾氣不好,別要招惹。「這裏是中途站,初生的、健康的,我都送給有意領養的朋友,剩下來都是體弱多病,或性情乖僻的貓。」陳老闆還會餵病貓吃矜貴的靈芝,「吃好一點,省下看病的錢。」試過發生偷貓事件,她坦言心痛,也聽說有人專門捉貓到內地吃,那人也認了,但因證據不足獲釋,「如果偷貓來養,是不幸中之大幸。」現在她於書店內外增設閉路電視,並跟店員、鄰戶、熟客勤加溝通,希望大家幫忙監察。 

她最怕就是貓咪電影上映,「年輕男女見可愛,就一窩蜂爭着養貓,但試後覺得飼養麻煩,如果貓隻生病了便更加嫌棄,最後遺棄牠們。」她覺得許多人都把人類的想法投射到動物身上,卻不了解牠們的真正需要,「流浪貓最需要空間,最美的世界,是天大地大,只是人類把地球劃界。」其實我們不一定要把流浪貓帶回家中,困住牠們真的好嗎?「流浪貓不如家貓那麼長壽,大概三、五年命,生命短暫,我們不可以對牠們好一點嗎?」

愛護動物協會「貓隻領域護理計畫」
查詢:2232 5561
網頁:www.spca.org.hk 

黃子翔:八十後,關懷文化藝術的傳媒工作者。相信在規範多多的主流論調中,憑藉生活起義,能以不一樣的視野和態度,實踐有意思的生活。